首页 > 队伍建设社工·义工 社工个案工作介入单亲家庭教养障碍
社工个案工作介入单亲家庭教养障碍
案例名称:社工个案工作介入单亲家庭教养障碍
案例作者:李婷
所属单位:佛山市南海区大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一、案例背景
1、个案背景: 11岁的儿子因为几次逃学事件,被学校劝退。今年4月,案主把儿子从老家接到自己工作的地方——狮山镇某社区,暂时与孩子一起生活。案主期待在这段时间内自己能更好教导孩子,让其可以保持学习水平,下学期顺利上学。 在案主和孩子共同生活的过程中,案主儿子出现了几次离家出走、晚上在外逗留不回家的情况。曾发生一次案主儿子在一位居民家处过夜,第二天该居民去治安队报案的事件。为确保孩子的安全,案主选择在上班期间用锁链把其禁锢在家。 今年5月中旬,区妇联将该个案转介到狮山镇个案管理服务中心。
2、案主及其家庭背景: ①基本情况:37岁外地户籍男性,小学文化水平,身体状况良好,在狮山镇某工厂上班。 ②婚姻家庭情况:离异,两个孩子都归案主抚养。13岁大女儿和11岁小儿子,长期由在老家的案主姐姐抚养长大。 ③感情状况:没有再婚,在老家有一位交往几年的恋人。 ④工作情况:常年在外打工,较少回老家。每天工作12小时,周期性轮换早班和晚班,没有假期。
3、案主心理状况和行为表现: ①提及儿子的不良行为习惯,案主会很愤怒。案主每天不下三次骂孩子,更生气的时候就会打孩子,有时候会通过锁住孩子,不让其出门,作为惩罚。 ②儿子会骑自行车到居住地以外的地方玩,让案主对儿子的安全很担忧,又害怕他出去闯祸,和本地居民起冲突。案主认为自己无可奈何,只有锁住孩子才是最好的办法。 ③进行多次教育,但儿子依旧没发生明显改善,案主越来越认为自己没有办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会觉得“很累”,表现出没有信心和绝望。曾如此“真想把他送去劳改”、“我什么工作都可以干得下去,除了孩子,真的是举手投降”表述过。 ④老家的亲戚知道案主儿子的情况,认为案主只顾着赚钱而不教养孩子,劝其带孩子一起回老家,让案主背负很大压力。
4、案主处理和社会支持系统: ①案主所住出租屋周边没有熟悉的朋友或亲戚,已知有一个堂姐,偶尔会把孩子带去堂姐家照料几天。房东偶尔会将自己观察到孩子情况主动告知给案主。 ②案主曾带儿子来到工作地方的宿舍,希望他在自己上班期间原地呆着,但孩子还是会跑出去。 ③周边社区的社工曾与案主达成临时托管、停止家暴协议,由案主每天上班前带儿子去社工服务点,下班后再把孩子接回来。实施第一天案主将其接回家后,孩子再次成功离家出走,后来案主放弃临时托管的执行。
二、分析预估
1、案主所面临的困境: 案主用打、骂和禁锢孩子的教养方式,去应对儿子包括离家出走、晚上不回家、乱丢垃圾等不良行为,但这些办法都无效,且家暴本身就是违法行为。
2、困境所导致的负面影响: ①引发负面情绪与行为:案主失望和愤怒的情绪受到刺激,引发次数更多的打骂和禁锢外出等行为。同时,案主的行为引发儿子的负面情绪,其会做出离家出走的行为。 ②破坏亲子关系:案主对儿子失去信任,只能看到孩子的缺点,没办法良性沟通。孩子不敢也不愿意和案主进行沟通,在案主面前小心翼翼说话,大多时候不回应案主,偶尔会故意做一些案主不喜欢的事情让其生气。
3、困境背后原因分析: ①案主作为父亲角色的长期缺位,亲职教育不到位,没能在孩子良好行为养成此事上尽责。 案主在儿子年纪很小时就离异,后来忙于生计,长期不在孩子身边。本应担负的抚养和教育孩子责任转接给案主的家人,孩子一开始在案主的父亲身边长大,当案主父亲去世后,孩子被交给案主的两位姐姐。孩子长期处于事实孤儿、寄人篱下的情况,缺乏安全感,渴望陪伴。据了解孩子在老家时已出现类似晚上从家里跑出来的行为,但案主没能意识到及早干预的紧迫性,没能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机协助其进行良好习惯培养。 ②案主对孩子良好行为养成和效果存有非理性认知,期待过高,急于求成。 案主认为儿子在自己身边几个月,就能把孩子教育好,但是案主工作时间较长,真正和孩子相处时间并不多,下班后的劳累也让其对孩子的教养有心无力。案主“以一概全”认为孩子就应该像小时候的自己,像其他单亲孩子一样,认真学习乖乖听话,被打了就应该不再犯错,但是他没有认清每个孩子及所处环境的独特性。 ③案主对孩子缺乏正向的教养方式和良好的沟通方式。 案主与孩子之间长期疏离,原有的感情并不稳定。案主比较心急,对孩子缺乏信任,当孩子不回应、不做解释的时候,案主愤怒的情绪极易被激发,下意识认为孩子一定是做错事情了才不敢出声。案主儿子渴望案主的陪伴和肯定,却不知道如何表达。案主习惯性的打骂,也让孩子不敢表达真实想法。案主习惯性关注负面信息,放大孩子的缺点,把问题归咎于孩子身上,很少能看到孩子身上的优势。
4、需求分析: 结合案主需求自述、社工前期资料收集,评估确定以下需求。 ①首要且紧急需求:停止案主禁锢孩子的行为,停止案主儿子离家出走、晚上不回家的行为,保障其人身安全。 家暴是违法行为,也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和亲子关系具有很大负面影响,需要立即停止,保障孩子安全。孩子离家出走等行为,有安全隐患,案主若没其他有效方式应对,依然会采用链子限制孩子人身自由。 ②次要但重要需求:学习正向教养方式和良性沟通方式,促进案主儿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案主打骂和禁锢的负面应对方式,没能有效让孩子养成好习惯,也刺激孩子负面情绪,习惯性离家出走。当案主看到儿子跑出去,又会继续打骂和禁锢,这是可预见的恶性循环。 所以让案主学习正向应对方式,是一旦处理完毕就能造成全方面改善的需求,会让案主用有效方式去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最终可以真正停止案主的家暴行为和孩子离家出走等行为。
三、服务计划
1、总目标 案主掌握正面的教养方式和沟通方式,并在过程中改善亲子关系。
2、分目标及具体表现 ①案主停止禁锢孩子的行为,并协助孩子制定安全计划,教授其如何应对危险情景,逐渐停止离家出走行为。 ②案主学习至少两种情绪管理方式,先处理自我情绪再处理孩子的事情,逐渐降低打骂孩子的行为频率。 ③案主学习至少两种正面的教养方式、沟通方式,促进案主儿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改善父子间关系。
3、理论支持 ①家庭系统理论:家庭是由各家庭成员共同组成的,在家庭系统中,任何一个家庭成员出现了问题或遇到了困境都是因为家庭各成员之间沟通不畅、互动不良引起的,并且会对整个家庭系统造成影响。当整个家庭面临困境时,所有家庭成员都应该从自身找问题并进行反思、改进,而不只是某一个成员需要进行反思和改善。 此个案中,案主认为孩子是问题的根源。案主认为是孩子没有做自己要求的事情,所以自己才会打骂和禁锢孩子。事实上,案主给孩子的任务大多是超出孩子的能力范畴,孩子没有办法短时间完成。父子间沟通不畅,孩子即便没办法做到,也从没和案主表达。社工需要引导案主去反思自己在事件中的行为,愿意并做出改变,并改善两人的沟通。 ②认知行为理论:由行为主义和认知理论整合而成,,注重认知在环境与行为之间的桥梁作用,强调认知在改善情绪、行为时产生的影响,认知决定情绪,情绪反作用于认知,人的行为改变又受到认知改变的影响。理论的应用具有以下特点:聚焦当前的问题;强调人对不合理认知的掌控性,并且认同人有改变不合理认知的能力;主张运用改变认知的手段来改变情绪或行为。其中,Ellis的理性情绪治疗模式是认知行为理论代表模式之一。 此个案中,案主对孩子持有过高期待,当看到孩子没按照自己要求发展时,就会容易激发负面情绪,出现打骂的行为。当发现打骂也不奏效的时候,案主会认为孩子没办法改变,产生失望的情绪,只能看到孩子的缺点。社工需要引导案主看到和反思自己不合理认知对情绪、行为的影响,并开始建立和加强理性认知。
4、服务策略 ①推动与案主信任关系从建立到加强,从而让案主在过程中愿意更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感觉到社工是与其站在同一立场,理解其感受与行为。 ②在关系稳定阶段协助案主看到和反思自身非理性的认知,并认清其对自己情绪的影响,强化其改变自己的动机。 ③协助案主学习和掌握正向的教养方式、良性互动的亲子沟通方式,在过程中给予情感支持与方法指导,减少行动的阻力,不断强化理性认知。 ④带领案主回顾整个行动过程,总结成功经验,巩固理性认知和有效行为方式。
四、介入过程 此处省略社工初步取得案主、案主儿子的信任,并收集案主教养方式、案主儿子行为表现等资料的介入阶段。
1、介入前期:重点是非理性认知的澄清与反思
①进一步了解和信任,觉察出案主存有的非理性认知。 社工通过同理、真诚等关系建立的态度和技巧,表明社工对案主的接纳,从而鼓励其更多表达自己对事件的看法和感受,并从中分辨出案主独特的认知、情绪和行为。 案主常常向社工埋怨自己对孩子不良行为的不满,比如“孩子都来这边两个月了,却总是记不住把垃圾扔进去垃圾桶,而是从楼上扔下去”,他认为孩子应该早就学会,应该每一次都能做到(认知),而不是偶尔还会“犯错”,所以就会去骂打孩子(行为)。 案主绝对性认为孩子的行为养成和学习成效要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进行,需要立即可以满足自己的期待(认知),否则就无法忍受这些事,会很沮丧和生气(情绪)。 社工同时关注到的是,这绝对化的认知也衍生了其他类似的认知,比如只注意负面讯息,案主会习惯性只能看到孩子的缺点,比如灾难化认知该事件,案主会觉得事情很严重,孩子没办法改变。
②保持和案主儿子的沟通,主要和孩子进行安全教育。 案主儿子的安全需求是首要且急迫需要满足的,但案主与孩子之间存有沟通障碍,孩子认为“爸爸骂自己的时候,自己不敢说话”。让案主在该阶段就可以与孩子制定具有可行性的安全计划,是很困难的。此阶段由社工与案主儿子进行安全教育,并让案主从旁协助。 案主儿子较容易和他人建立初阶的信任关系,在社工面前大多时候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案主儿子在老家就经常出去玩,他意识不到危险,而且一个人在家会觉得无聊,没有人陪伴,就想跑出去。案主儿子认为自己“玩习惯了,想改但是改不了”。 由于孩子身心发展还未成熟,对于自省、反思等行为没办法做到,且专注力容易分散、自制力不足,需要成年人的监督以及正面鼓励,找到适合他们的可行性方法。社工和孩子约定晚上十点前回家(符合案主的要求),并让孩子想想回家后可以做一些什么事情。孩子提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听音乐,自己可以一边听音乐一边做作业,“有音乐就感觉有人在陪着自己”。社工肯定孩子的建议,并让案主提供音乐支持,尝试该方法是否有效。 案主一直以来会对孩子做安全教育,告诉孩子可能存有的危险,可以如何应对。社工告知案主,孩子会分享给自己关于案主对其的安全教导,肯定案主在过程中的付出,并鼓励其继续沿用该安全教育,双管齐下强化孩子认知。
③关系稳定阶段,协助案主认清非理性认知以及其对自己情绪的影响。 社工带领案主去回顾过去自己和孩子的矛盾事件,并在其中看到问题的结果、触发问题的诱因事件,让其反思自己需要担负起较大的责任。 社工让案主尝试自我分析儿子离家出走原因,案主会认为“当我打他、骂他的时候,他就会生气,趁我不留神就跑出去不会来了”,认为自己确实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要注意的是,此时的案主只是暂时同意认为自己负有较大责任,但仍然更多觉得是孩子出了问题。 社工运用一系列的引导式问题,让案主去思考为什么诱因事件能促发问题,背后是出于什么信念。有时候案主没办法思考清楚,社工可以提出一些留有余地的假设,比如案主是否可能期待过高?有点太着急看到成效?得到案主的肯定后,然后再通过提问“继续这样做或想,会对你有什么影响吗?会不会觉得自己压力很大,情绪很不好?”、“这样做或想,益处大于伤害吗?”,案主对自己所持的信念开始产生怀疑,自我反思这些信念、行为能否帮助自己去到想达致的目标。
2、介入中期:重点是行动与认知的相互作用,增强动力
①用行动去实践正向的教养方式和沟通方式,并从中强化理性认知和行动的动机。 社工鼓励案主和自己一起头脑大风暴,尽量想出更多的应对方法。社工会适时的自我表露,分享自己与案主儿子的接触过程,提供有效的经验供案主参考。然后,再对这些方法进行筛选,选出较为符合案主价值观和能力的方案,再去实践。比如案主工作时间较长,也没办法中途去接送孩子,如果建议案主和孩子多一点参加亲子活动或是相关的小组,学习相关沟通技能或增进感情,是不大可能实现的。所以社工在这阶段会承担更多教育者的角色,为案主直接提供正向教养方式和沟通方式的指导。 为保证行动渐进性,让案主能更容易投入到行动中,社工优先从案主过去使用的教养方式中提取优势,以此为基础逐渐增加新的内容。比如案主习惯和孩子讲道理和规矩,这既体现了案主责任心的优势,但处理不当就会产生当事人厌烦,依旧保持原样的情况。社工让案主在对孩子进行一番说教后,自我观察孩子的表现,认知到自己方法的无效。此时社工会先肯定案主对孩子不厌其烦的耐心,提醒其只要再把握住时机即可有效,再教导其对孩子情绪的察言观色。 这些和案主一起商讨确认的方法,在每次面谈结束后社工都会再次重复、总结和提醒,案主需要以任务形式去实践。在下次面谈中会检查任务完成情况,一起讨论效果和意义,探讨是否存在困难,并加以修正。比如关于用物质奖励孩子,这种激发外在动机的方法只能限时使用,案主发现用多了也没效果,疑问下次该有什么东西奖励。社工会建议案主更多尝试用言语方式鼓励孩子正面行为,激发孩子内在动机,物资奖励则作为辅助工具。 当案主主动向社工反映孩子近期发生了好的变化“房东告诉自己儿子会叫人了”,认为是社工的功劳。此时社工会引导案主回顾自己所做的建设性行动,清楚改变这一切的主导者是其本人,并不断重复该观点,令其不断强化认知“当自己改变,孩子也会随之改变”,增强动力。
②为案主在行动过程中提供支持和鼓励,增强目标达成的助力。 学习新的行为方式是困难的,案主在行动过程中会遇到了不少的阻力,加上急于看到成效,信心受到打击,阻碍目标达致。 案主向社工反映“明明上班很累了,想轻松一下也没有时间,还得回来对着孩子,监督他做这个做那个,一看到在玩,我就会很生气”。社工此时会用同理态度来表达对案主的理解,认同其当下的感受,认同其需要处理情绪。当案主感受到社工站在其一边后,案主提出自己的负面情绪应对方式:“所以我现在先会在楼下坐一下再上去”。社工会肯定案主的处理方式,“很好的办法呢!先休息一下,再回去见孩子,不着急!”并鼓励他可以继续做下去,让其情绪得以缓解并持续有效应对行为。 社工除了提供空间让案主宣泄负面情绪,持续性表达同理,让案主感知社工是站在案主的立场;协助案主看到自己的优势经验,给予肯定和鼓励;也会让案主从周边人的评价中觉察到儿子的优点和进步,增加其行动的希望,相信儿子是可以有好的改变。
3、介入后期:重点是巩固与运用
①巩固案主掌握的教养和沟通技能,不断调整,降低行动的阻力。 进入该阶段,案主已逐渐可以找到适合自己家庭的教养方式和沟通方式。社工让案主从几次的行动过程再次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看法、自己的感受。此时案主会观察到孩子不良行为减少了,出现了更多正面的行为,即便孩子偶尔会“犯错”,但案主发现自己可以忍受,能承认孩子的进步,负面情绪的强度减弱了,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社工会继续布置任务让案主去实践,再和案主一起评量和反思实践过程,进一步巩固所学。 案主虽然学习了新的教养和沟通方式,但因为其原有想法和行为是长期使用且曾起作用的,要其短时间完全舍弃,不受旧认知影响是可能性很低的事情。所以中间会遇到很多障碍,服务会在前进与倒退中反反复复。 社工与案主虽然共同协商了家庭任务,但有时候案主并不能完成,会再次回到前期的情况,表示对孩子的不满,表示不理解孩子为何做不到他要求的事情。社工需要保持耐心,接受这种没办法一路顺畅的现实,继续先同理,让案主宣泄情绪,再让他回顾自己在过程中的想法和情绪,引导案主反思自己是否再次回到过去的认知,让案主思考方案是否超出了孩子的能力或案主本人的能力,需要如何调整。社工也会告知案主任何人行为的改变并不容易。不管如何讨论,最后需要确定案主可以找到自己愿意去做可以做的方案。
②协助案主应对突发事件,反复强化理性认知。 虽然该阶段案主在不断增加自己的正向教养行为,孩子也在朝着逐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向发展,但仍会遇到一些意外事件,阻碍了案主行动的进程。此时社工会先处理案主的情绪,再协助案主从所谓失败行动中重新再看到自己急于求成的非理性认知,再一次调试自己的期待,提出这个阶段适合的行动。 服务过程中案主女朋友的出现,让案主的专注力由儿子转移到女朋友处,减少了对孩子的监督和良性互动后,孩子的行为随之改变,开始重蹈覆辙,再次出现离家出走等情况,动摇了案主对孩子的信任。社工引导案主回顾诱因事件发生前后的变化,在分析困难中强化其“行为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需要长时间的培养”理性认知,并协同案主一起再回到行动方案,做合适的调整,继续去实践。
五、总结评估
1、总结: 亲职教育的忽视,父亲角色的长期缺位,让孩子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上存有障碍。当父亲采用不合适教养方式和沟通方式,改善孩子现状的困难程度会大大增加。尤其案主采用了禁锢方式,严重损坏孩子的身心健康,亦造成孩子人身安全隐患。以上种种长远来看会破坏本已脆弱的亲子关系。 社工在评估本次个案情况及需求后,确认个案首要的需求是案主孩子的人身安全保障,次要但重要的需求是案主教养能力和沟通的提升。结合认知行为理论、家庭系统理论,社工主要通过让案主澄清非理性认知,看到其对自己情绪和行为的影响,再协助案主学习和实践正向教养方式,管理自我负面情绪,在行动中不断加强理性认知,从而逐渐去实现案主减少打骂孩子频率、促进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改善亲子关系的目标。 在社工跟进的三个月内,虽然过程有反复,但总体上案主停止了禁锢孩子的行为,孩子不按时回家的情况也减少,案主能开始分享孩子的优点,给予孩子肯定。 今年8月中旬,案主回老家发展,已不在中心服务范围,故提前结案,社工后续进行回访。遗憾的是,介入时间不长,未能进入巩固成效阶段,案主进一步掌握正面教养方式和沟通方式。
2、评估:
①案主自评: 案主在几次面谈中向社工反馈孩子有好的转变: “儿子情况有变好,出去了还会知道回来,以前是不会这样的,看到我还躲起来,第二天才回来” “以前是每天都要起码骂3次以上。现在就减少了,当他表现好的时候,也会给予物质奖励,给他买零食”; “最近周边的阿姨和我说,说我儿子会打招呼,会主动帮忙了”。 案主在社工回访中提及孩子的情况: “比预想的好多了,孩子在家很少出去玩,学习不懂就会问人”。 “在家近期比较听话”。
②过程评估:(社工主要对比介入前后案主认知、情绪和行为的情况) 案主一开始接触社工的时候,大多是表现出对孩子的失望、沮丧和愤怒,只能看到孩子的缺点,觉得“毫无办法”、“举手投降”。 在结案之际,案主虽然还未能完全掌握正向教养方式和沟通方式,意外事件也时有发生会阻碍进程,但从案主与社工交谈的话语和语气,能明显感知到负面情绪的强度降低了,频率也减少了,也会主动和社工分享孩子的优点。 在最后两次面谈中,案主表示自己看清孩子的情况,不会对他有更多要求,并告知社工自己回老家后计划如何教养孩子,询问社工的建议。
六、专业反思
1、关于关系建立 关系建立是贯穿于整个服务过程,而不仅仅在介入前期,所以这里的关系是指从接案开始到此时此刻。同理心是社工的服务态度,也能很好促进关系的建立。 当社工去让案主澄清自己非理性认知时,其实就是在做建设性的挑战,引导其反思,从而有后续的行动。要注意的是,因为案主长期用这种方式思考很久,会认为它就是有效的。当社工提出挑战,容易会带给案主不舒服的感觉,比如被质疑,认为社工不了解自己,案主会有反抗行为出现,不愿意接受社工的挑战。 所以社工必须是在觉察到双方关系处于稳定时,并站在案主立场上表达同理时,才可以进行挑战。 在该个案中,社工曾经忽略案主当下的状态,尝试了挑战案主非理性认知,立即受到案主的反抗,质疑社工的看法。当社工觉察到双方关系有暗流的时候,比如不信任、僵硬时,立即选择放弃对案主问题解决的关注,再回归到关系的维系,用专注倾听和同理态度表达接纳,过程中观察案主情况,确认其有能力接受挑战后再回归到问题解决上,此时案主的表现是愿意接受和回应社工挑战的,会更容易看清自己的非理性认知及对自己的影响。
2、关于心理调适 虽然在制定服务计划时,整个跟进策略已有清晰的框架,前期亦能预估可能存在的困难,但部分实际出现的情况却是没法预测,这需要社工灵活应对,也更需要社工去协助案主做好心理调适,切勿急于求成。 想短时间改变行为本就存有困难,介入过程不同突然事件发生,困境在改善和后退中反复出现,案主多次遇到来自自身或他人的障碍,令其沮丧、无奈和绝望。社工因无条件的接纳,有时会完全进入到案主的世界,感觉到案主负面情绪而无法剥离,产生怀疑自己工作能力,不能解决案主困境的想法,增加社工本人的压力,曾一度让服务进展停滞。后来社工主动求助同事和督导,才缓解负面状态,再次回归服务中。 曾有一位学者这样说过“社工的效能不是以他是否能完全控制过程或当事人的反应来评量,而是他是否能随时觉察到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双方各在哪个位置,状况如何,并且能有效处理,从而推进服务过程”。当社工觉察到案主存有心理障碍时,需要立即处理,协助其心理调适。社工在介入过程中亦需要跳出来,随时觉察自己的状态,当发现自己处于状态不稳时,需要自我梳理,找回肯定,必要时主动求助他人。
责任编辑:孙彩丹
文章来源:http://team.swchina.org/socialwork/2019/1202/3535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