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队伍建设社工·义工 新会探索"社工+扶贫"模式发挥社工脱贫攻坚作用

新会探索"社工+扶贫"模式发挥社工脱贫攻坚作用

t017094a21d546b9b3e

家政专业人士对帮扶对象开展上岗前培训。

“自儿子出生后,我一直照顾他,还要买菜煮饭、定期帮丈夫复检取药。看到丈夫这样,自已又没有能力去改变,真的好难过,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新会贫困户芬姐一家三口,丈夫患有精神残疾,儿子读小学,自己因为患有疾病只能打散工,一家人的生计和孩子的照料、教育,只靠芬姐独自支撑。

2015年,江门率先在新会区试点开展社工服务介入精准扶贫工作,发挥社工脱贫攻坚“补位”作用。从入户探访、疏导情感、树立信心,到找准“贫”根、对接资源、精准脱贫,最后芬姐在社工的协助下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一对一”推荐,找到了合适的岗位,家庭情况得到了显著改善。

“社工+扶贫”,让扶贫更精准、对象更暖心、脱贫更长效。“新会模式”正在江门高质量完成脱贫任务、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更大作用。

社工牵线搭桥助力精准扶贫

“2112”,就是由扶贫干部和社工组成的两人扶贫组,对口帮扶1户贫困家庭,每季度与帮扶对象进行至少1次思想交流,完成基本服务和特色服务等2大类服务内容,为贫困家庭提供“一对一”帮扶,实现扶智、扶志相结合,提升自身技能,使其更好融入社会。这就是新会探索的“社工+扶贫”创新模式。

据新会区扶贫办介绍,“2112”社工扶贫模式充分利用财政的杠杆效应,采用社会公开招标方式确定介入精准扶贫工作的社工组织后,由中标社工组织开展重新核实贫困户档案信息、精细化动态化分类管理,以及利用专业技能帮助贫困户增强脱贫动力和信心,同时通过中标社工组织,动员爱心企业、社会机构、义工等参与精准扶贫。

小陈是“2112”社工扶贫模式的帮扶对象。右手截肢残疾的小陈在居住的会城天马村经营一间小零售店,但生意清淡收入少。妻子在周边打散工帮补生计,女儿还在念小学,家庭生活困难。可小陈意志坚定,不甘因残疾而浑噩度日。社工于是结合小陈的情况,引导鼓励小陈改变零售店经营方式,并向他介绍相关部门的帮扶政策。

通过帮助,小陈与新会供销杜签订了合作协议,成为合作加盟商,小陈的零售店走上电商之路。从零售拓展到商品网上代买、代售、代收、网上缴费、店面代收代发快递等服务功能,小陈的小店装修一新重新开业,成为天马农村电商公共服务点。从芬姐到小陈,截至2018年底,新会区已实现脱贫912户2849人。

稳定就业实现造血式脱贫

在“社工+扶贫”的“新会模式”中,社工通过上门面对面服务,实现政府优惠政策与贫困户之间的无缝对接,为贫困户提供教育、医疗、就业和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准确信息,构建社会支持网络,实现精准帮扶、长效脱贫。

社工扶贫的“新会模式”仍在持续创新。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确保精准扶贫户中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稳定就业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脱贫举措,也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着力点”,新会区彩虹社工服务中心社工谭瑞兰是会城“春风计划”精准扶贫项目的负责人。

“春风计划”是会城街道面向当时未脱贫的80户扶贫户实施的就业扶贫项目。依托家政服务公司以家庭服务的形式,一方面对需要照顾护理的重病(残)和未成年人家庭补贴护理费用,另一方面提升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就业积极性,提高扶贫户的家庭收入,实现造血式脱贫。

“我们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实施项目后,首先是邀请家政专业人士对帮扶对象开展上岗前培训,培养他们的保洁和照料技能,同时为扶贫户搭建就业平台,实现家政劳务对接,帮助他们就业,由此构建起他们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在谭瑞兰看来,社工服务介入精准扶贫填补了政府扶贫工作未触及的领域,“社工服务有自己的工作标准和要求,譬如说通过电话访问、上门入户、对接资源等精细管理和精准帮扶,可以有效推动脱贫工作更细致更贴心”。

何丽珍是“春风计划”的帮扶对象,丈夫因中风失去劳动能力后,她曾四处找工作,但到处碰壁。“‘春风计划’给了我们一家很大帮助”,成为帮扶对象后,认真细致的何丽珍很快通过培训争取到了上岗机会。如今的她既有了稳定的工作,又有适当的时间照顾家庭。

截至目前,参与“春风计划”的80户帮扶对象已全部脱贫。“我们希望未来的‘春风计划’可以整合更多政府资源,实现信息畅通,开拓育婴师、推拿师等更多就业扶贫方向,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谭瑞兰说。

文章来源:http://team.swchina.org/socialwork/2019/1119/3521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