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前沿理论现场 第三届社会工作理论工作坊在沪圆满落幕
第三届社会工作理论工作坊在沪圆满落幕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科建设与发展,进一步提升国内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研究的能力与水平,2019年11月1日,由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社会工作理论专业委员会、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联合发起,由上海高校智库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研究院、华东理工大学国际社会工作学院、《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海现代公益组织研究与评估中心共同承办的第三届社会工作理论工作坊在上海园林格兰云天大酒店隆重举行。
(图为理论工作坊会议场景)
本届社会工作理论工作坊主要聚焦在社会工作理论的基本问题、社会工作与社会理论的关系、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与主体性等议题。共分为大会主题报告、社会工作:历史与知识、社会工作:叙事与话语、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与主体性四个板块,吸引了来自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临沂大学、扬州大学等诸多社会工作理论方面的著名学者以及青年才俊,同时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社会工作的高校教师、社会工作专业的本-硕-博学生近150人共同参与了此次社会工作理论盛会。
(图为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主任朱眉华教授主持)
开幕式以及主题报告环节由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主任朱眉华教授主持,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社会工作理论专委会主任、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国际社会工作学院院长何雪松教授致欢迎词,何雪松院长谈到:社会工作理论专委会的核心是旨在推动社会工作理论的建设与发展,培养青年社会工作理论研究与教育人才,值得高兴的是我们每一年社会工作理论工作坊的举办都有不同的青年学者的面孔参与进来,这是社会工作理论未来发展的动力与生机,同时何院长呼吁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年学者与学生积极踊跃投稿,也希望在为期一天的理论工作坊的研讨中能够有所收获。
在主题报告的环节中,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文军教授做了题为“迈向反思性的社会工作研究”的报告,文军教授从社会工作“元问题”的角度引入“反思性”的理论视角,认为当前社会工作之所以会遭受到“专业”的质疑、存在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的割裂现象以及社会工作研究能力的不足等问题就在于研究者与实务者缺乏一种“反思性”的能力,对此他认为要把理论自觉作为社会工作研究的根基,同时要强化社会工作场域的反思性及其价值,重构社会工作研究中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最后他对中国社会工作研究能力的建设也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图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文军教授)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童敏教授以“理情还是情理: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内在矛盾及本土理论的建构”为题做了精彩的发言,童敏教授认为,当前我国社会工作作为一种职业已经初步形成并逐渐迈向专业化发展的阶段,但在专业化发展的阶段过程中我们仍然有一些不得不去面对与解释的问题,如社会工作队伍的发展、社会工作学科的成长、社会工作“跨部门”的交代以及社会工作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凝练与总结。对此,童教授指出我国社会工作已经进入理论提炼、建构的阶段,其核心问题是本土实践的有效逻辑的建构。紧接着,他从整个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核心“人在情境中”的角度对“理情”、“情理”做了阐述,深刻揭露了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内在张力并提出世俗的人本主义,即一种情理并重的实践逻辑,主张要有对本土理论的关怀才能有与国际对话的空间。
(图为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童敏教授做主题报告)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社会》杂志执行主编肖瑛教授做了题为“走不出的‘家’:社会理论重构的新视角”的主题报告,肖瑛教授把家作为一个主体,作为建构社会的一种思维方式为我们呈现了“家”作为社会理论构建出发点的可能性。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早期组成起源于“家”,家庭起初是唯一的社会关系。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家就成为建构关于传统社会的学说的逻辑起点。但现代性的发展与“家”形成了对立,同时由于社会理论家的不接受,因此,也就造就了“家”在社会理论中的隐退以及若隐若现的“家”。反观我国社会,肖瑛教授指出“家”是作为原始儒家的社会政治想象枢纽的一种总体性范畴。但随着社会转型“家”也有着不同的遭遇与变故,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最后,肖教授对“家”作为中国社会理论构建的方法论以及以“家”为起点开展学术研究的六重维度为与会者进行了阐述。
(图为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社会》杂志执行主编肖瑛教授主题报告)
理论工作坊第一单元“社会工作:历史与知识”由华东理工大学MSW教育中心主任费梅苹教授主持。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主任安秋玲副教授做了“社会工作者实践性知识及建构”的分享,认为社会工作者实践性知识来源于社会工作知识体系的研究以及知识观的哲学研究,更是来源于社会工作者在动态复杂的专业实践中所进行的体悟与反思,社会工作者的实践性知识存在于认知、价值与行动三个维度之中,同时建构出社会工作者实践性知识的生成机制。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讲师李伟博士做了“社会工作个体与结构取向的历史缘起及发展演变”报告,他基于对美国社会工作史的考察,为我们清楚的呈现了个人取向与结构取向的此消彼长,微观与宏观尚未有很好的结合,宏观实务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并提出要返回里士满所提出的“社会变革圈”重新思考微观与宏观的关系。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卫小将副教授做了“社会工作理论的“三重性”及未来发展走向”的发言,提出社会工作理论三重性的分析框架,即价值性、阐释性、实践性,同时也提出社会工作理论的未来走向,即理论要落到实践中检视,在实践中检验和重构的过程中,如果三重性自觉内化和统一到实践中成为一种“无形的知识”,忘了使用什么理论却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无理论”亦无大碍。最后,他认为迈向以关系为主的,充满爱的、正义的社会工作始终是社会工作理论的终极追求。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副主任黄锐副教授做了“社会工作思想史脉络”的交流,黄锐副教授基于在新自由全球化的背景下市场逻辑、管理主义进入到社会服务领域中后社会工作所面临的困境,返回英国思想史去看社会工作发展的进路,通过慈善组织会社相关人物的思想梳理,发现慈善组织会社在受到英国古典自由主义的影响后,也进一步影响了英国新型自由主义和费边社会主义,进而最终造就了二十世纪的福利国家。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侯利文副研究员、临沂大学法学院讲师杨超博士、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徐选国副教授、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萧易忻副教授分别为上述四位讲者做了精彩的点评。
理论工作坊第二单元:“社会工作”:叙事与话语”由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段文杰教授主持。来自上海大学社会工作系主任杨锃教授做了题为“从当事人研究探索助人自助的可能路径——基于‘中动态’与‘外在化’”的分享,杨锃副教授认为社会工作须洞察人的某种“存在状态”的常态,才是理解并达成真正意义上的“助人自助”目标的基础,其所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援助并唤醒其主体性,实现自我改变,质言之,即是对“能动—被动”二元对立的反思,如何跳出自己来看待自己的理路。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讲师吴越菲博士做了题为“重返‘需求为本’的社会工作:福利共治体制中的规范框架与弹性实践”的报告,吴越菲博士以两类社工机构参与社区贫困救助为例,深度剖析了“需求为何不被响应”的议题,她认为“需求”是一种具有弹性化的操作性概念,具有相对性与建构性的特点,呈现出需求的低水平响应、需求的重复响应、需求的错位响应等特征,正是在此基础上“需求”呈现出异化的样态,因此,如何“返回需求为本”以及探讨“需求”的边界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萧易忻副教授做了题为“福柯对决拉康:叙事治疗与拉康精神分析中主体观的差异”的发言,萧易忻副教授从哲学、文本的角度探讨受福柯影响的叙事治疗与拉康派的精神分析这两种治疗背后关于主体观的差异,其实质上所涉及的是福柯与拉康对主体性看法的不同。最后,结合市场经济下人的状态与两种叙事的方式进行结合,即展开任何替代的叙事线之前,要检视案主是否有透过投射来逃避问题、是否依附他人而建立虚幻的自我,如果案主仍因被能指所惑而寻找替代物以填充自我空虚,只是陷入另一个欲望迷宫。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刘威副教授、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讲师李伟博士、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黄锐副教授分别对上述三位讲者做了专业点评。
理论工作坊第三单元“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与主体性”由华东理工大学MSW教育中心副主任梁昆副教授主持。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刘威副教授做了题为“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的麦当劳化及其症候诊断”的分享,刘威副教授以10所重点大学MSW学位论文(2010-2018)为样本进行描述性分析,从而提出当前学位论文的生产呈现麦当劳化的特征,这不仅使社会工作的知识生产体系失去活力,而且使研究文本失去了本应具有的素材资料库的价值,因此,他进一步从如何使社工研究回归知识生产的本位,建立中国自己的社会工作理论框架和实务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徐选国做了“中国社会工作:基于现代化-主体性框架的新型话语体系建构”的报告,他从“本土化”的议题进行反思,提出起源于西方的社会科学(包括社会工作在内)学科、知识,是否具有普适性的议题?他认为以西方语境下的知识体系来指导和推动中国社会科学知识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错置性,因此也就“铸就”了中国社会工作主体的缺失,最后他提出要将社会工作置于中国当前的发展脉络中进行重新思考。
临沂大学法学院讲师杨超博士做了题为“中华元文化:被忽视的社会工作本土思想资源”发言,杨超博士将文化结构引入进来,以更好的回应以中国为中心的研究立场,将属于中国文化根基部分的内容称为中华元文化。他通过对元文化的梳理发现文化具有生命力的特征与动态性的过程,以关系主义视角作为中华元文化的转向并以此来进行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建构。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侯利文副研究员做了题为“‘党建’社会工作:何以可能?如何可为?——兼谈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侯利文副研究员站在社会工作专业的立场,对党、党建与社会工作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揭示了基层社会治理中存在的两种范畴,即党居一体的复合型治理结构、社居二元的混合型治理情势,以及在这两种范畴下所引发出四种张力,而这种张力的产生,侯利文副研究员认为这是党与社会工作关系认识论谬误,是一种“虚幻的张力”,最后区分了“党建社会工作”与“党建”社会工作的意涵以及将“党建”视为社会工作本土化的一种极为有效的策略和机制。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讲师吴越菲博士、上海大学社会工作系杨锃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安社会发展学院秋玲副教授、《社会工作与管理》常务副主编刘三林教授对上述四位讲者做出点评与回应。
最后,何雪松院长做总结闭幕,他总结道此次理论工作坊紧紧围绕思想脉络、哲学基础、价值前提、本土关切、知识体系的构建等社会工作理论当中非常重要的议题进行的讨论,这有助于我们社会工作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与提升,同时对到场的各位与会老师、同学、负责此次会议的教师、同学表示感谢,希望我们明年的社会工作理论坊能够再上新高度。
(图为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何雪松教授总结闭幕)
社会工作理论工作坊更加注重引导和提升青年学者对于社会工作理论与现实、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等方面的关切,旨在紧紧围绕社会工作的思想脉络、哲学基础、价值前提、本土关切、知识体系构建等理论议题进行了深层次交流探讨,这不仅为社会工作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平台,也为中国社会工作知识体系构建创造了可能性。理论工作坊的连续成功举办,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中国社会工作理论研究共同体逐渐生长起来,也意味着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理论体系将逐渐走向现实。
责任编辑:张燕
文章来源:http://theory.swchina.org/live/2019/1108/3513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