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实务探索项目行动 【脱贫攻坚】行走在“北大荒”的社工身影

【脱贫攻坚】行走在“北大荒”的社工身影

吉林省福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简称“福友社工”)是以长春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师生为主体成立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2017年以来,他们进驻高寒山区的贫困县、远走偏辟的“北大荒”,,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号召,践行着扶贫济困的社会工作专业使命。

为“北大荒”搭建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

长岭县九十三村是个有名的“北大荒”。由于地处偏远,九三村盛产的小米、豆油和各种杂粮、蔬菜总是卖不出去,村民们没有主动推销的意识,村主任急得团团转。

2018年初,福友社工组建了“互联网+社会工作助力精准扶贫团队”,社会工作者每家每户进行入户访问,对村民进行问卷调查,充分了解当地的农产品品种及产量、村民的生活现状和掌握互联网知识的程度。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福友社工决定利用互联网技术创建“吉源岭农产品优购”微信公众平台,培训村干部和村民,普及“淘宝”“支付宝”“微信公众平台”等电子商务知识,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团队所倡导的“造血式”扶贫,电子商务拓展了九三村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村民们高兴得不得了。

“吉源岭农产品优购”微信公众平台把九十三村的各类农产品在线上进行包装营销,通过 “互联网+精准扶贫+农产品上行”的模式,让原本滞销的农产品进入了公众视野,产品有了销路,村民逐渐脱贫致富。

以长春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师生为主体组建的“福友社工”,也是“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和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生教育百校对口扶贫计划”的实施单位 ,他们将继续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为贫困地区送去温暖与希望。

为困境儿童托起希望和梦想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汪清县和和龙市都是国家级贫困县,都是地处边远的高寒山区、革命老区或少数民族集聚区。

为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帮助贫困家庭走出困境,福友社工整合乡镇、社区和高校社会工作者的力量,为贫困和留守儿童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弹性提升服务,为困境儿童和贫困家庭托起希望和梦想。

周周(化名)今年11岁,从小父母离异,父亲长期在外打工,周周一直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周周缺少父母的关爱,学习成绩很差,敏感而焦虑,没有小伙伴,同学也刻意疏远他。

福友社工来到周周身边后,首先与其父亲、爷爷奶奶及老师进行沟通,努力为周周营造一个充满亲情和友善的学习、生活环境,帮助其获得家庭、老师和小伙伴的关爱和支持;社会工作者对周周进行了个案辅导,帮助他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学会与他人交流、解决青春困扰。一段时间后,周周开始尝试和父亲交流,得到了父亲的回应与关爱,他的学习成绩稳定提升,在学校也有了好朋友,脸上逐渐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服务过程中,福友社工对学习困难儿童进行了评估和了解,并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帮助他们学习和解读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及可操作性。师生们根据霍兰德职业量表的测量数据,结合学习困难儿童日常行为爱好,总结归纳出每个学生目前的状态,并在现有的资源环境中挖掘其职业兴趣点,以此作为该学生学习动力的突破口。

同时,福友社工还在汪清县某小学开展了“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提升计划”,通过访谈和《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问卷分析,福友社工发现,当地学习困难儿童普遍存在内心较封闭、学习积极性不足、人际交往有障碍等问题。社会工作者通过成长类、辅导类和治疗类的个案工作能够帮助学生们积极面对生活、重拾生活目标;通过丰富多彩的小组活动挖掘组员的潜力,提高青少年的抗逆力,帮助小组成员共同成长;在社区活动中,为困境儿童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提升自信心;引导社区关注困境家庭和困境儿童,形成困境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

经过近一年的服务,在社会工作者的帮助下,孩子们变得活泼、开朗、坚强、勇敢、信心十足。

为老人构建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网络

在吉林省长春市南四环附近,有一片人口结构非常特殊的社区——惠民嘉苑社区。这里是目前长春市规模最大的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居住区。这里居住着目前长春市规模最大的低保群体,有1340余户家庭享受低保;这里也是目前长春市规模最大的残障人士居住区,居住着1500余名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残障人士,包括智残、肢残、精神残疾等病症;这里60%以上的人口是患有各种慢性病、身体残疾、孤寡或独居的老人。

程爷爷就住在惠民嘉苑社区,他老伴过世得早,没有子女,自己年轻时出车祸伤了胳膊和腿,不能干体力活,而今又患有慢性病。平时他除了出门买菜,就是独自一人在家看电视,不愿意与人交流。

在这个社区,像程爷爷这样独居的孤寡老人还有很多,他们把自己封闭在“壳”里,很少与社会、与他人产生交集。

2017年4月起,福友社工承接了长春市南关区公益创投项目——“低保独居孤寡老人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该项目服务于惠民嘉苑社区,以精神慰藉、团体辅导、邻里互助、社区参与等形式,组建“一家一社工”的模拟家庭,弥补孤寡老人缺失的家庭朋友关系;建立老年人兴趣小组,增进邻里交往,增加生活乐趣;引入身心灵健康的全人理念,提高老人对健康的自我管理能力;鼓励老人参与社区年节庆祝活动,营造交际联谊和亲人团聚的氛围;帮助建立制度化的社区照顾机制,确保救助老人服务的规范性和持续性。

福友社工了解到程爷爷的情况后,链接志愿者与老人结对,不仅对老人进行日常关怀和生活照料,还给老人带去生活温暖和心灵慰藉;福友社工邀请程爷爷参加社区组织的各项老年人活动,在活动中,程爷爷结识了不少老伙伴,觉得生活开始有点儿意思了,渐渐地,这位孤独的老人走出了自己的“壳”。

迄今为止,该项目已经运作两年多,受益者近千人次。项目创建了“1+3”和“1+4”的帮扶模式,模拟家庭的日常生活情境,让低保独居老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增进低保独居孤寡老人的邻里互动和交往,为老人建立同辈交往平台和社会支持系统;搭建三社联动平台,增进了社区、社会组织和高校社会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执笔人:卜长莉,项目执行单位:吉林省福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action/2019/1025/3504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