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实务探索案例研究 激发潜能,注入希望——社工助力精神障碍患者走出丧子之痛

激发潜能,注入希望——社工助力精神障碍患者走出丧子之痛

激发潜能,注入希望

——社工助力精神障碍患者走出丧子之痛

一、案例背景

(一)基本资料

服务对象姓名:洪小姐(化名)

性别:女

年龄:29岁

籍贯:广东

学历:中专

婚姻:已婚

疾病:分裂情感性障碍

信仰:基督教

(二)个案背景资料

1、接案原因:服务对象洪小姐,患有分裂情感性障碍,是一名精神障碍患者。临近过年,服务对象与丈夫带孩子回湖南老家居住一段时间。服务对象孩子突然发烧,身体出现抽搐现象,到县医院治疗,医生建议转诊市级大医院,后转至湖南省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医生诊断服务对象的孩子身体各功能器官衰竭,病情严重,下达了病危通知书。服务对象的孩子在ICU(重症监护室)持续治疗。

面对此重大变故,服务对象面临精神、心理、经济压力。正常人面临亲人病危的重大变故,尚且会产生精神崩溃、悲伤、失落感,丧失内外与外在的平衡,陷入到危机当中。服务对象是一名有3年病史的分裂情感性障碍的患者,分裂情感性障碍是严重精神障碍的一种,即同时具有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的病症,服务对象发病时具有幻觉、焦虑、悲伤的症状。服务对象遇此重大危机,更容易产生焦虑、悲伤的情绪,陷入精神崩溃,所以社会工作者紧急介入。

2、家庭背景:服务对象与父母、两个哥哥来深圳多年。服务对象大哥已婚育有两个孩子,二哥未婚,父母已退休帮助大哥照顾小孩。服务对象结婚一年多,丈夫为湖南人,服务对象与父母、二哥、丈夫共同居住。服务对象于2018年9月底在深圳生育一子,三个多月大。

3、经济情况:服务对象已经一年多没有工作,无收入来源,服务对象丈夫也工资不高,除了日常生活支出,孩子的奶粉、纸尿裤等支出是一大笔费用。服务对象孩子出生时,因早产,孩子在保温箱住了一周,医疗费用贵。而服务对象社保断档只报销了生育医疗费用的20%左右,服务对象自费生育医疗费已经花光了服务对象与丈夫的积蓄。服务对象丈夫在回湖南老家之前,刚刚辞了工作,也断了收入。

4、疾病情况:服务对象2015年4月初次发病,到专科医院看诊,被确诊为分裂情感性障碍。服务对象一直坚持服药治疗,病情较稳定。

5、行为表现:服务对象主动寻找身边的支持资源,积极为孩子筹款。

6、支持系统:

家庭:服务对象的父母、哥哥以及服务对象丈夫家的亲戚都有在经济上支持服务对象,但是只够支付一少部分医疗费用。

社区:服务对象是一名精神障碍患者,因社会歧视和自卑心理社交功能退缩,朋友很少,缺乏朋辈给予精神及经济方面的支持。服务对象户籍在老家,所以深圳的一些福利政策无法获得资助。

社会:服务对象在医务人员的支持下,申请了轻松筹,正在广泛转发,筹集孩子的治疗经费。

7、工作经历:服务对象学历不高,做过个体经营卖茶叶。后来由于效益原因没有继续下去。服务对象无其他工作经验。

二、案例分析

(一)理论模式:危机介入理论

危机是指个人面对达成人生重要目标受到阻碍的情况,或是经历紧张性的事件、情景时,会感觉到运用过去习惯性的处理机制,不足以应付当时状况所产生的状态,或找不出解决对策,陷于无力感,引起情绪起伏变动、激烈不安、紧张等其他心理失衡状态。而危机干预则是为给处于危机中的个体提供有效帮助和心理支持的一种技术,通过调动他们自身的潜能来重新建立或恢复到危机前的心理平衡状态,获得新的技能,使之最终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

服务对象孩子突发重大疾病,导致服务对象面临精神、心理、经济各方面的压力。服务对象是精神障碍患者,当服务对象出现了崩溃、无助、紧张、焦虑、激动等情绪时,突发的情景危机也会加剧服务对象自身的病情。社会工作者运用危机介入理论,给予服务对象及时的情绪支持和实际性的帮助,缓解服务对象的压力,帮助服务对象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

(二)马斯洛需求理论

马斯洛理论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马斯洛认为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在不同时期表现出来对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

社会工作者在介入的过程中运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按照服务对象危机适应的不同阶段,评估服务对象对五类需求的迫切程度,帮助其实现需求。

三、服务计划

(一)服务目标

1、协助服务对象接受孩子治疗无效而去世的事实,缓解哀伤情绪。

2、协助服务对象进行病症管理,以理性的态度面对危机,减少精神压力。

3、协助服务对象发掘身边资源,积极面对及处理生活危机,重新开启新生活。

(二)实施策略

1、为服务对象提供心理辅导,给予服务对象持续的情绪支持和疏导,。

2、联合医生、家属共同协助服务对象进行服药管理,跟进身体康复情况。

3、与其分析当前的困境及应对策略,协助服务对象发掘周边资源,提供符合条件的政府救助政策,为其提供经济支援。

4、为服务对象提供职业康复训练,协助其认识自身的职业优势与能力,进行职业规划,提供就业信息。

四、实施过程

(一)第一阶段

介入重点:积极介入,建立关系,跟进服务对象孩子治疗情况,帮助服务对象坚强面对当前的困境。

主要内容:在服务对象怀孕8个月时,精防社会工作者就已经开始个案服务,多次家访,服务对象生育时对深圳市生育保险的报销政策不清楚,社会工作者帮助联系社保局了解相关政策。服务对象已办理了免费服药,每个月到社区就近的社康免费领取药物,精防社会工作者陪同服务对象去取药。服务对象服用的其中一种药物与之前服用的规格不同,服务对象不能适应,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和家属度过药物适应期。以上的服务使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及其家人之间已经建立了信任关系。

服务对象孩子突发病危,服务对象在湖南,社会工作者在深圳与服务对象距离较远,只能通过电话和网络联系。社会工作者及时跟进服务对象孩子治疗情况。服务对象的孩子多个器官功能衰竭,在ICU治疗了十几天。医院也下发了病危通知书,服务对象的情绪有些崩溃,她非常自责,认为自己没有照顾好孩子。社会工作者多次给与服务对象情绪支持,帮助服务对象改变非理性信念,积极应对危机。

服务对象孩子的治疗费用已经4万多,服务对象找亲戚朋友借了些,但是还是不够,孩子还需要继续治疗,治疗费用在增加,服务对象的经济压力很大。社会工作者询问了本社区的民政部门和残联部门有关重大疾病的救助政策,因服务对象户口不是深圳的,所以无法获得救助。服务对象已经在医院工作人员帮助下发布了轻松筹为孩子筹集治疗费,社会工作者自己捐款,并且在自己的朋友圈、微信群、QQ群等转发筹款链接,以希望多筹集治疗费,帮助服务对象度过经济危机。

(二)第二阶段

介入重点:服务对象孩子去世,服务对象危机出现,社会工作者给服务对象做哀伤辅导。

主要内容:服务对象的孩子最终还是因治疗无效离世,社会工作者及时给服务对象做哀伤辅导。服务对象在电话中说了一句话就开始哭泣,社会工作者安抚她的情绪,社会工作者以同样是妈妈的角度同理心理解她,接受她的情绪宣泄,社会工作者陪着她哭泣了,因为真实感受到了她的悲伤。服务对象又讲述了婆婆的悲伤状态,老人心情不好不吃不喝,服务对象不知该怎么办,社会工作者以人本主义理论辅导服务对象自己身体好最重要,在照顾好老人的同时照顾好自己,赞扬了服务对象很坚强。服务对象的悲伤情绪得到宣泄,情绪平稳了一些。

(三)第三阶段

介入重点:帮助服务对象接纳孩子去世的事实,让服务对象倾谈孩子的疾病、死亡、葬礼以及对孩子的思念。

主要内容:距离上次辅导一周后,社会工作者再次联系服务对象询问了孩子后续丧葬处理事宜。服务对象表达了对孩子的思念。社会工作者建议如果有对孩子有未结心愿,可以用写信的方式做离别处理。但因服务对象是基督教徒所以没有采纳。但是服务对象还是非常感谢社会工作者给予了她情绪上的支持。后来服务对象在微信上又联系了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让她倾谈对孩子的思念。

(四)第四阶段

介入重点:与服务对象一起分析目前所处的境况,帮助服务对象重新融入社会,开始新生活。

主要内容:服务对象孩子去世半个月后,服务对象与丈夫返回深圳,因为服务对象丈夫换了工作,所以服务对象与丈夫搬离了服务对象父母家。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一起分析了服务对象当前的情况,服务对象孩子治疗和去世后办理葬礼,虽然轻松筹解决了一部分孩子的治疗费,但是服务对象还借了亲戚朋友一些钱,服务对象需要赶快找到一份工作,缓解经济压力。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一起分析服务对象自我的工作技能以及意向职业。服务对象学历不高,之前跟家人一起开过茶叶店,没有其他的工作经验。服务对象知道的找工作的途径有朋友介绍、招聘会、去看商家门口公告,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了解到找工作的途径还有招聘网站注册投递简历、招聘APP注册投递简历。因为服务对象家没有网络,社会工作者也在招聘网站浏览招聘信息,发给服务对象。

服务对象第一次找了一个公寓管理员的工作,因分裂情感性障碍患者易焦虑情绪低落,所以做了3天以后公司觉得她不适合。社会工作者鼓励服务对象继续寻找适合的工作,并且分享自己找工作的经验。

服务对象找到的第二份工作是在厂里做流水线工人,她虽然知道自己的病情不适合做流水线工人,但是迫于经济压力还是坚持做了一周,又被单位辞退。服务对象找的第三份工作是厂里的保安,通过了试用期。

社会工作者一方面陪伴和关心服务对象,安抚其焦虑困扰的情绪,鼓励她在找工作途中遇到挫折不气馁不放弃,另一方面运用自我的经验,帮助服务对象找到适合的工作。

服务对象的学历较低,没有工作经验,也没有职业技能,只能从事劳动力的工作。而服务对象要长期服药,工作强度不能太大,所以需要找一份文职的工作。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一起分析了服务对象的职业规划后,社会工作者运用自身的工作经验,教服务对象学习办公软件Word 、Excel。服务对象非常用心用本记下了学习的内容。目前服务对象已经找到工作,并且适应了新生活。社会工作者的服务还在继续。服务对象与家属赠送了社会工作者一面锦旗以示感谢。

微信截图_20190909093620

社工在教服务对象学习办公软件

五、案例浅析

在处理个案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运用了社会工作的专业技巧和方法,通过鼓励、积极倾听、同理心等技巧与服务对象建立了稳定良好的信任关系。在哀伤辅导时,达到了同理心的第五层次,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达到了共情,使服务对象的哀伤情绪得到宣泄。在社会康复期,社会工作者通过不断的鼓励,使服务对象重拾信心,能坚强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挫折。社会工作者也积极运用手头上的资源,帮助服务对象学习找工作的技能,学习办公软件,促进服务对象职业康复和社会功能康复。此案例还在持续跟进中。

六、专业反思

1、服务对象的个别化:在此案例中,服务对象是一名丧亲的精神障碍患者,在介入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及时的帮助服务对象接纳事实,战胜困难,重建工作能力,重拾自我价值,恢复社会功能,走出危机。更重要的是服务对象能一直坚持按时服药,病情稳定。不同的服务对象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社会工作者在介入过程中,要根据服务对象的自身特点设计出不同的应对方案。

2、个案辅导工具多样性:在此案例中服务对象发生危机时,与社会工作者距离遥远,社会工作者通过网络和电话为服务对象开展服务,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个案辅导可运用面谈、电话访谈、网络访谈、视频等多样的工具。

3、社会工作者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在此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建议服务对象想念孩子的话,可以把想说的话通过写信表达出来,然后烧掉以寄哀思。服务对象说自己是基督教徒,不可以这样做。由于社会工作者对宗教信仰知识的缺乏,导致碰到服务对象的宗教忌讳。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的服务对象来自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信仰不同的宗教,社会工作者应在服务过程中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有利于我们能更好的开展服务。

(作者单位:深圳市春暖社工服务中心)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case/2019/0909/3474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