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政策法规行业标准 浦东第二次正式发布社工行业薪酬指导标准

浦东第二次正式发布社工行业薪酬指导标准

“理想是扮天使,现实是做丫鬟”,这句在社工圈内广为流传的自嘲,反映着中国社工的普遍困惑何时能够涨工资,我的职业前景在哪儿,“善心”能否成为一辈子的职业?     

继2007年浦东发布社会工作者薪酬指导价以来,第二次正式发布该行业的薪酬指导标准:平均一个社工的薪资将增加20%—30%。一名工作五年的社工,税前收入将近6000元。

【现状调查】

待遇偏低难留优秀人才   

由上海市浦东新区社会工作协会主办的“第七届浦东社工节”在花木社区召开,并发布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社会工作者薪酬指导方案”。     

对于社工群体现状,公益人丁锐作出这样的描述:公益项目的日常运作会涉及到非常多琐碎而具体的工作,需要专职的社工才能运作。可是能付给这些员工的薪水基本上是商业公司的一半或更低,在道德上的要求却更高。因为很多人会拿善心来要求他们稍不留意,就会背上“你这样还做公益啊”的罪名。    

“没有人会要求一个公务人员在下班后24小时待机,并对任何一个垂询都热情以待,但人们对公益组织里却充满了这样的期许,希望他们随时能给出专业、迅捷、公益味十足的反应。”浦东社工协会相关负责人坦言,早在2009年上海举办公益项目招投标时,“社工薪酬”就已经成为了大家的“心病”。因为人力成本的核算问题,机构做有些项目几乎是赔钱赚吆喝,项目中的人力资源费用偏低,政府在购买服务过程中核算的人员成本开支也不足以完成人才培养、发展、使用的全覆盖。不少机构在做薪酬调整时参照2007年由浦东新区社会工作协会制定的薪酬标准,相对现在的物价水平已经滞后了。因而机构往往培养了一个好苗子,干不了两年就走了,有的流到了“薪酬高地”,有的甚至离开了这个行业,这不仅严重影响社会服务发展的持续性和服务质量的养成,更重要的是长此以往,难以在社会服务领域留住有经验的资深精干团队。

【指导方案】     

平均薪资增长20%—30%     

在制定新的薪酬指导方案前,浦东社工协会对全区社工机构进行了专项调研。据统计,目前浦东社会工作机构已经增加到了38家,占上海市社工机构总数的60%以上。目前具有专业背景、专业岗位、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从事社会工作的专业社会工作者达到2000余人。  

调研发现,社会服务机构平均工资低于上海市全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跟深圳、广州同类社会服务机构相比,浦东薪酬竞争力弱,难以留住人才。比如同样是一级中级社工师,在深圳月收入为5230元,在广州为6500元,而浦东则只有4180元。    

根据《上海市浦东新区社会服务机构专业人才薪酬指导方案》,记者注意到,此次明确提升了社会服务机构中三类专业人员的薪酬待遇:一线社工、督导、行政人员,尤其是机构骨干核心团队的薪酬。    

根据方案,平均一个社工的薪资将增加20-30个百分点。一名有五年工作经验的一线社工(等同二级中级社工师)的税前待遇将升至5800元/月,较2007年涨幅高达36%,当然机构的运营成本也相继增加,用人成本一跃破10万,这对于很多在成长中的社会组织来说确实存在压力,但为了巩固社会服务的核心和中坚力量,必不可少。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希望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在购买项目服务时,能参考这套新的薪酬指导方案,提高在人力资源方面的配置支出,以促进行业整体的稳步发展。  

【薪酬体系】    

合理拉开差距体现激励    

除了薪酬提升,此次方案也对社工的薪酬体系进行了更科学的规定。    

原来的薪酬指导价是用工龄来计算的,意味着在机构时间长的人薪酬更多。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留住员工,但同时也带来成本增加的问题。有些员工业务能力没有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而提升,却因为资历老而拿到更多的薪酬,让一些有能力的新聘人员感到不平衡。    

同时,在部分机构实际运作中,由于岗位级别相同,做一个项目的人和同时做三个项目的人可能拿到的薪水相同,造成社工没有多劳多得,工作积极性不高。近几年来,许多机构也更多开始从工作绩效、实际的专业技能等来综合考量薪酬,不过仍有部分机构尚未建立起激励机制。     指导方案对此作出调整。新的薪酬体系合理拉开差距,向关键职位、核心人才倾斜,培养和稳定核心层、中坚层。为了体现激励性原则,薪酬将与专业证书、工作绩效、继续教育机制三大方面挂钩。    

同时,对任职资格与晋升条件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明晰规定。这一举措无疑为许多还在从事社工服务的一线社工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建立起了职业发展晋升的空间,并指明了提高专业能力的具体方向。

文章来源:http://laws.swchina.org/standard/2013/1230/347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