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实务探索案例研究 案例分享|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介入婚姻家庭个案

案例分享|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介入婚姻家庭个案

一、背景介绍

(一)基本资料

服务对象:D先生及其家庭成员性别:男年龄:36岁文化程度:大专

(二)个案来源

服务对象D先生母亲求助二七区妇联,相关负责人与社会工作者了解情况后,由社会工作者接案跟进,社会工作者通过其陈述了解到,其儿子前女友L女士多次骚扰儿子正常生活,并多次在她家以死相逼要拆散儿子和儿媳婚姻,希望权威机构出面干预儿子前女友不当行为,维护儿子儿媳合法的婚姻权益。

(三)背景资料

社会工作者接案后,联系了到D先生,与D先生面谈得知,他和前女友L女士交往有10年,恋爱期间双方性格不合在生活中引发很多分歧,造成双方矛盾越来越深,导致双方感情越来越淡,恋爱期间D先生多次提出分手,L女士每次都是以割腕自杀、服下大量安眠药物、跳楼等行为来阻止分手。

因为不堪忍受女友极端行为,D先生一再退让,其曾经尝试给L女士20万分手费,双方和平分手,L女士仍然不同意分手,为了L女士生命安全考虑,后来二人又和好,反复多次分手都未成功。

2年前D先生结识另一女士并结婚,这一情况L女士并不知情,D先生结婚后仍然与L女士保持男女朋友关系,偶尔和L女士见面吃饭等,最近L女士得知D先生已经结婚的事,多次到其父母家里吵闹,逼迫D先生离婚,如果不离婚就索取100万的赔偿费,D先生身心疲惫病发住院。

随后社会工作者通过与L女士面谈,得知其双方是自由恋爱,当初D先生苦苦追求还在婚姻内的她,L女士的前夫得知此事并提出离婚,后来L女士与前夫离婚并净身出户,出于以上种种原因,D先生父母一直反对D先生和L女士的婚事,致使双方恋爱10年也没能顺利走进婚姻。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两人在恋爱期间L女士流产1次,现在D先生和别人结婚了还隐瞒婚姻状况和自己交往,导致L女士身体和心理都受到创伤,L女士希望社会工作者维护其合法权益,双方签订分手协议并得到其要求的经济赔偿数额。

二、分析预估

(一)问题预估

1、L女士以伤害自身为要挟,要求服务对象与妻子离婚,造成服务对象心理压力巨大,情绪崩溃生病住院;

2、L女士到家中吵闹,影响了服务对象的生活以及与妻子的关系,造成夫妻关系紧张;

3、服务对象认识到自己没有和L女士彻底分手,另和他人结婚不对,愿意赔偿L女士精神损失,但难以承受L女士要求的100万元分手费赔偿。

(二)理论支撑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埃里斯1955年所创立,埃里斯认为,人的情绪困扰表面上看来是由于客观的行为事件所造成,其实不然,人的情绪困扰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自身对于该行为事件的主观解释和选择。

是我们自己的非理性信念系统导致了我们的情绪困扰,因此,解决情绪困扰的根本出路在于纠正非理性信念系统的偏差。

本案例中服务对象的崩溃情绪主要来源于L女士对其家庭生活的威胁,对其造成了严重的困扰。L女士的不适当的情绪带有强烈的自我伤害倾向、无助、敌意等负面情绪。

(三)服务对象需求

1、L女士以伤害自身为要挟,要求服务对象与妻子离婚,造成服务对象心理压力巨大,情绪崩溃生病住院,与服务对象建立专业关系之后,接下来社会工作者需要协助服务对象建立适当的情绪反应,缓解崩溃情绪;

2、L女士到家中吵闹,影响了服务对象的生活以及与妻子的关系,造成夫妻关系紧张,服务对象希望L女士不要再来打扰他的生活;

3、服务对象认识到自己没有和L女士彻底分手,另和他人结婚不对,愿意赔偿L女士精神伤害,但难以承受L女士要求的100万元分手费赔偿,希望通过与L女士协商,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赔偿数额,并签订分手协议。

三 、服务计划

(一)总体目标

协助服务对象建立适当的情绪反应,改善服务对象心理状况,增强其不良情绪的缓解能力;促使服务对象与L女士和平签订分手协议,双方在以后的生活中互不打扰。

(二)具体目标

1、遵循保密原则,专注聆听服务对象困扰,与服务对象建立信任的专业关系;

2、协助服务对象建立适当的情绪反应,缓解崩溃情绪;

3、安抚L女士的情绪,协助其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缓解其敌意,促使其运用积极的方式解决问题;

4、协助服务对象与L女士谈妥赔偿问题,签订分手协议;

5、协助服务对象与妻子、母亲进行有效沟通,促进家庭和谐。

(三)服务计划

1、初次与服务对象接触,专注倾听服务对象的困扰,表达同理和接纳,建立信任的专业关系,搜集服务对象资料,了解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求,给与服务对象及时、必要的鼓励,增强服务对象解决问题的动力和信心,并对服务对象问题作一个预估;

2、社会工作者遵循保密原则,利用倾听、同理心等工作技巧,协助服务对象建立适当的情绪反应,缓解崩溃情绪,改善服务对象的心理状况,增强服务对象对自我不良情绪的缓解能力;

3、与L女士面谈,深入了解事件始末,同样循保密原则,利用倾听、同理心等工作技巧,协助L女士理解非理性信念不切实际的地方以及可能产生的危害,缓解其以死要挟服务对象等的行为反应,逐渐建立理性的生活方式;

4、通过与L女士面谈,协商分手协议以及双方都能接受的赔偿数额;

5、针对服务对象的需求和问题,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讨论出一些可以改善自己心理状况和家庭关系的方法,让服务对象与妻子的关系重新回归正常状态。

四、服务计划实施过程

(一)与服务对象建立专业关系,取得信任,了解服务对象需求和问题。

服务对象D先生第一次和社会工作者见面时,从交谈中社会工作者感觉到D先生有隐瞒一些事实真相,只是表达诉求,希望前女友不要再来打扰他一家的正常生活。

社会工作者不急于对问题作出预估,向服务对象表明,社会工作者会对他所讲述的事件进行保密,并能感受到他遇到的困难和压力,已经影响到他的正常生活,社会工作者相信通过他自身的努力,一定能改善现在的状况,尊重服务对象不愿说太多的现状,表明约见L女士后,了解L女士对事件的表述和看法再做下一步沟通。

社会工作者联系了L女士面谈,起初L女士对于社会工作者非常排斥和抵触,觉得社会工作者不应该站在帮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应该站在弱势一方(L女士),和她一起谴责D先生这样的违背道德的行为。

社会工作者运用同理心,表明自己理解服务对象心情,就是本着客观解决问题的态度,通过与她面谈,希望从她的角度更全面了解事情真实情况,L女士放下不满情绪,向社会工作者讲述了自己和D先生10年间种种遭遇和痛苦。

(二)运用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协助服务对象建立适当的情绪反应,改善服务对象心理状况。

D先生苦于L女士的纠缠,瞒着L女士与他人结婚,在L女士得知这一情况之后,去他家以死来威胁他与妻子离婚,并索要100万精神损失费,D先生一边对没有和L女士彻底分手,并隐瞒她与妻子结婚感到愧疚,一边对L女士这几年的以死相威胁无能为力,觉得现在这种糟糕的生活状态都是自己造成,最后生病住院。

社会工作者运用非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使服务对象描述自己的情绪、行为及感受,协助服务对象识别出造成现在局面的都是自己的错等非理性信念,让服务对象了解非理性信念以及对他的危害,引导服务对象改善心理状况,建立理性的生活方式。

(三)协助双方签订分手协议,和平分手

社会工作者了解到D先生和L女士因为D先生父母强烈反对未能走入婚姻,L女士主要怨恨对象是D先生父母,社会工作者和D先生母亲积极沟通,运用同理心促使D先生母亲理解L女士种种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最终D先生母亲同意支付双方协商好的30万赔偿金,双方签订分手协议,承诺不再打扰各自的生活。

通过沟通,L女士认识到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作为一个女性要独立,不能因为对方曾经破坏了自己的婚姻而要求对方为自己负责一辈子,就算自己以死相要挟,也换不来一段幸福的婚姻,最终接受服务对象的赔偿数额,签订了分手协议。

(四)后期跟进

跟进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了解到D先生已将赔偿款支付给L女士,L女士没有再联系过他,近期他也跟妻子进行深入沟通,取得了妻子的理解,生活重新回归平静。

五、总结评估

本案在社会工作者努力下促使困扰服务对象许久的问题得到合理解决,采用效果评估,从服务对象是否发生改变、改变程度、以及实现服务目标的程度等评估本案例。

社会工作者本着尊重、接纳的工作态度,注重服务对象问题的解决,取得了服务对象的信任,服务对象从医院回家以后,积极配合社会工作者推进问题的解决,相信逃避不是问题,积极应对事件的发展,不再唉声叹气,增强其不良情绪的缓解能力。

通过与L女士面谈,了解她作出割腕、吃安眠药等伤害自己的行为,逼迫D先生离婚的深层原因,安抚L女士的情绪,协助其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缓解其敌意,促使其运用积极的方式解决问题,最后女士放下把自己当做一个受害者的观念,采用正面的方式,与D先生签订的分手协议,开始自己新的生活。

D先生由于这几年跟L女士的关系,感到身心俱疲,很珍惜与妻子的婚姻,主动与妻子沟通,争取了妻子的谅解,生活重回正轨。

六、专业反思

(一)社会工作者在开展服务初期,要全面了解事件的始末,通过面谈、电访的方式,对于事件涉及的人和事进行充分了解,搜集详细的资料,以便对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预估。

(二)在服务的推进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专业关系的维持也非常重要,它不仅直接影响服务对象的配合程度,而且对服务效果的维持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接触服务对象前期,服务对象没有与女友彻底分手,和另一女士结婚,觉得并不光彩,不十分信任社会工作者,没有说出实情,社会工作者本着接纳、真诚的态度,关注问题背后服务对象的需求,赢得的服务对象的信任,并积极配合服务的推进。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case/2019/0828/3466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