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理论前沿学术精英 王思斌:“双一流”建设中社会工作的创新和依附性发展

王思斌:“双一流”建设中社会工作的创新和依附性发展

为了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加快“双一流”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双一流”建设是指“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指出,“双一流” 建设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教育部等三部委《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双一流”建设要“突出特色优势,完善切合办学定位、互相支撑发展的学科体系,充分发挥学科育人功能”,要“以一流学科为引领,辐射带动学科整体水平提升,形成重点明确、层次清晰、结构协调、互为支撑的学科体系,支持大学建设水平整体提升”。近年来,“双一流”建设已成为高等院校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各学校、各学科都希望能搭上“双一流”建设这班车,获得政府的财政和政策支持,促进本学校、本学科的发展。

社会工作是一个新兴学科,在一些重点大学和有悠久历史的高等院校,由于“一流学科”的推荐有比例限制,所以它很难成为“一流学科”,这在教育部已公布的各校“一流学科”名单中已相当清楚。据说,各省市也在遴选本层级的“一流学科”,但社会工作专业要获得成功,也不是没有困难。社会工作较少成为“一流学科”,既反映了它与优势学科的差距,也向社会工作教育群体提出了加快学科建设的强烈要求。社会工作教育群体必须理性地看待现实,对之有一个理性判断,并在此过程中促进社会工作学科获得新发展。

在现阶段,与刚性的经济建设和科技创新相比,在可显现的增强国家竞争实力方面,社会工作的优势并不明显。这也是以学术成果、对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的直接贡献为指标,社会工作难以进入“一流学科”名单的重要原因。但这并不代表社会工作专业不重要。因为不论是国家级还是省市级,进入“一流学科”的专业总是有限的; 社会工作专业比较注重实践,直接贡献于改善民生与和谐社会建设,这些是只重视学术研究的学科所不具备的。从这种意义上而言,社会工作教育群体要有一种“专业自信”。这种“专业自信”既来自于我国进入新时代后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及其解决之道,也来自于转型社会和社会现代化的要求。

在这次“双一流”建设遴选中,一些学校的社会工作专业办得好、有特色,在本校有竞争力, 有可能成为不同层级的“一流学科”而得到政府财政支持。不少学校的社会工作专业因缺少这种机会而难以直接受惠。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工作教育群体就要审时度势、尽量靠近“双一流” 学科建设,以得到支持、获得发展。社会工作获得发展的策略有创新发展和依附性发展。创新发展是指社会工作专业在教学和学生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方面,通过创新理念和方法,产生新的、被政府、学术群体和社会承认的标志性成果,以推动社会工作学科的较快发展。依附性发展是指在社会工作专业未被选中成为“一流学科”并加以建设的情况下,要向本校的“一流学科”或主流学科靠拢,成为它们某种形式的组成部分,从而得到部分的财政和政策支持,使专业得到发展。当然,这里的“靠拢”并不是丢掉社会工作学科的基本特征、专业追求和专业特点, 而是要在功能上与“一流学科”或主流学科建立密切联系、实现互相促进和发展。对那些有幸成为“一流学科”的社会工作专业来说,创新发展是其主要任务。这些专业应在学科建设中拿出国家、学界、社会赞赏的成果,在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总结中国经验并走向世界作出学科上的贡献。对未能获得“一流学科”建设机会的社会工作专业来说,依附性发展是一种理性选择,当然这里也包括一定程度的创新发展。“双一流”建设要经历一段时间,社会工作专业必须增强自己的学术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坚韧努力、踏实进取,这样才能迎来自己的新发展。

文章来源:http://theory.swchina.org/elite/2019/0828/3466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