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实务探索实务创新 社工参与扶贫的新视角、新方案

社工参与扶贫的新视角、新方案

贫困既是影响人民生活质量的根源性问题,也是国家在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攻克的难题。我国的扶贫工作已取得了一定成效,扶贫策略从“输血式”扶贫逐步转向“造血式”扶贫、从粗放式扶贫转向精准扶贫,焦点也从全县、全村的区域化思维(比如“一县一品”“一村一产业”)发展到了人群的类型化思维(比如“三留守”人群的帮扶)。当然,随着扶贫工作的纵深化发展,许多难题还需要一一突破,主要包括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寻找切实可行的脱贫方式、巩固脱贫效果以防止返贫等。

社会工作与贫困问题有着极强的关联性:首先,社会工作发源于救助穷人的慈善工作,比如早期的热心人士志愿帮助穷人、1601年英国的《济贫法》、随后的“友善访问员”都是社会工作关注贫困问题的表现和有效做法;此外,贫困问题是社会工作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社会工作关注的其他领域和贫困问题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比如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很可能是因病返贫,企业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则很可能因失业致贫等。从社会工作的历史经验和工作手法来看,社会工作助力精准脱贫,能够为解决扶贫难题提供新思路,尤其是能够为贫困群众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服务和脱贫方案。

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作为“教育者”的社工

贫困群众往往受制于根深蒂固的观念,觉得许多年来的生活都是这样,没办法改变,也没有必要改变。而根据现状来看,他们的生活水平低下,是需要脱贫的,这就是社会工作中所说的“规范性需求”。“规范性需求”是群众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条件,但却不是群众的内生性需求,所以贫困群众没有做出改变的动力,更不会拿出实际行动。

因此,精准扶贫的第一步,就是要精准地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贫困群众有脱贫的愿望,才能像发动机一样有动力。社会工作者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第一,优势和兴趣。人们往往会对自己擅长的而且是感兴趣的事情付出努力,这是最容易调动积极性的层面。如果肢体残疾者喜欢唱歌,那么就鼓励他学习唱歌,再把唱歌发展成事业;如果留守的贫困妇女擅长手工活,同样可以通过培训提升技能帮助其脱贫。

第二,意识和信念。社工首先要了解贫困群众对生活和工作的信念、想法。如果贫困群众能够明显地意识到自己的想法不对却没有能力转变,那么社工就协助他、陪伴他一点一滴尝试,积累成功经验和成就感,通过量变引起质变。而认为自己的观念是对的、没必要通过努力去脱贫致富的群众,社工要做的是发现和唤醒他们对于生活的追求,通过忠告、提醒等技巧,帮助贫困群众逐步改变想法,进而做出努力。比如说,重度残疾人感觉生活已经没有希望,日子过成什么样已经无所谓,社工首先要引导他发现自己的能力、产生目标,从而有信心去规划生活。另外,针对潜意识层面,即贫困群众自身过得浑浑噩噩,对世界和生活都没有固定而准确的认识,甚至意识不到自己为什么是现在这样,这一群体是最难引导的,社工需要的是耐心、同理心和专业的心理辅导技巧,通过辅导寻找能够引起贫困群众不同情绪的细微之处,反复强化这一细节,发掘贫困群众的深层次动力。

精准的脱贫计划:发挥科学理论和专业人才的优势

挖掘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之后,就需要设计精准的脱贫计划作为保障。社会工作有一套专门的工作流程,强调对于问题的系统性认识、对于需求的准确把握、对于资源的充分利用,只有当三者结合起来时,工作效果才是最佳的。

对于贫困群众而言,他们的贫困原因相对单一和突出,比如残疾人或慢性病人因残(病)致贫,留守老人因年老(劳动能力较弱)和独居致贫,留守妇女则因为失业(脱离社会时间长)致贫。在解决了激发内生动力这一主观难题之后,他们的贫困主要是受病残、性别等客观条件的限制,那么客观的资源和支持就能发挥很大作用。

社工充当“资源链接者”的角色,将贫困群众的需求反馈给政府和社会组织,设计出科学的项目计划,进而根据计划链接资源,比如首先对缺乏技能的残疾人、老人、留守妇女提供技能培训,再联络区域内的企业吸纳轻度残疾人就业,倡导农村或城市社区设置公益服务岗位给老年人和有能力做点事情的重度残疾人,给需要带孩子的留守妇女提供一定期限内的托管服务,确保贫困群众有发挥能力的平台。当然,这需要大量有专业知识的人才共同参与脱贫攻坚事业,需要国家和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号召,以及资源的倾斜。

巩固脱贫效果:渐进式服务

为了防止返贫,对于已经脱贫的群众要持续跟进。社工的服务是渐进的和有层次的,在贫困群众还没有脱贫动力的时候,不会要求他们马上付出行动;在迈出第一步行动之后,不会要求立即脱贫,因为这既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又不利于贫困群众在脱贫过程中逐步积累经验和能力。当原本的贫困群众成为有一定能力的人之后,他们可以自己做出决定和行动,这就是社会工作的“助人自助”功能。

巩固脱贫效果更为有效的途径是推动贫困群众渐进式发展,而不是做事后补救。我们将资源首先用于贫困群众,帮助他们脱贫之后,后续也要投入一定的资源促进其发展,社区文化的建设和对群众的教育不能中断,只有这样才能离“贫困文化”越来越远;对于其他有贫困风险的群体和地区也要进行筛查,及早提供服务和帮助,防患于未然。从补救性工作逐步转向预防性工作和发展性工作,不断降低贫困发生率。(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innovation/2019/0822/3463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