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队伍建设社工·义工 小组工作方法让社区残障人士融入社会

小组工作方法让社区残障人士融入社会

笔者所在的社区内有残障人士51 名,有些家属反映,这些残障人士除了在家中看电视、玩手机外无所事事,缺乏社交网络,缺乏精神慰藉,社会资源不足。通过上门走访,笔者发现原因各种各样:有的是因为自卑不愿外出见人,有的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有的没有朋友,有些则是家人担心他们被欺负不让出门……尽管我们有心帮助他们,但社区资源有限,我们一筹莫展。

在笔者系统地学习了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并考取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后,笔者发现可以通过开展小组的方式,让这些残障人士走出家门,增强社会支持。

通过宣传发动、预约访谈、个别动员的方式,小组招募了15 名组员,成立了“爱心驿站手工坊” 小组,希望在社区社会组织的带动下增强残障人士的信心,提高他们的生活能力,发挥他们自身的优势,让他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更有尊严。

笔者运用优势视角理论,发掘残障人士中的优秀人才,发挥其特长,让他们成为残障群体中有影响力的人。笔者走访了有一技之长并热心社会公益的吕姐,她在剪纸、插花、做绢花、串珠等手工艺方面有较高造诣,退休后成立了金剪刀剪纸艺术团,经常受邀参加一些大型授课活动。笔者说服她加入了“爱心驿站手工坊”,希望能依托手工坊,创新残障人士就业新模式,让残障人士能自食其力。根据“缺陷补偿,潜能开发” 的原则,小组为残障人士开展手工艺制作培训等,并分享残障人士创业就业相关政策的环节。

小组工作是在社会工作者的协助下,通过小组成员之间有目的的互动互助,使参加小组的个人获得行为的改变、社会功能的恢复和发展的工作方法。“爱心驿站手工坊”小组是成长小组,是指设计符合小组成员的活动内容, 帮助组员了解、认识和探索自己, 从而最大限度地启动和运用自己的内在资源及外在资源,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解决存在的问题并促进个人正常健康的发展。

小组除了常规的活动外,另外还加入了一些开放性的活动。比如在国际助残日,召集社区残障人士开座谈会,用“闻香猜水果”的活动来活跃气氛,让他们互相结识,交到新朋友。利用剪纸、串珠技能培训,提升社区残障人士的动手能力。开办剪纸手工作品跳蚤市场,展示社区残障人士的艺术成果,同时通过展览和售卖作品提升他们的自我价值感,也让社区居民进一步了解他们,营造包容、尊重的社区氛围。通过开展 “夏日总动员”趣味运动会,把服务对象从残障人士辐射到其家庭,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促进家庭之间的沟通和互助。

“爱心驿站手工坊”成绩斐然, 组员的剪纸作品屡次获省市级荣誉,其中《税收•发展•民生》获全国剪纸艺术大赛优秀奖。爱心义卖、成果展、趣味运动会等活动, 得到了小区居民的一致好评,还参加了区民政局举办的“践行公益,缔结幸福”“三社联动”成果展。

“爱心驿站手工坊”的成立和开展,让笔者切实体会到了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指导解决问题的效果。回顾整个小组过程,小组成员间有了较好的沟通和了解, 社会化明显增强,在学技能、玩游戏中学会了分享,也懂得了做生活的强者需要自身不断地努力和付出。组员积极参与小组活动, 学会领导、服从、参与、决策等方法,并拥有了责任心,在不经意间改变了原来的生活方式,完成了个体的成长与个人价值的提升,实现了小组既定的工作目标。

把服务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是我们社会工作者的追求,也是为社区居民服务的目标。这几年,笔者一直努力将所学的社会工作知识结合社区实际,以需求为导向, 开展各种社区服务,居民的难事、心事解决了,社区和居民的距离也就越来越近。我们也将用专业的服务,延伸服务触角,拓展专业服务内涵,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文章来源:http://team.swchina.org/socialwork/2019/0709/3436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