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队伍建设社工·义工 社工“热”背后的“冷”思考

社工“热”背后的“冷”思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系列复杂的深层社会问题凸显:空巢老人、困境儿童、家庭亲子沟通障碍以及由干父母离异等原因造成的儿童心理疾病,这一切都要求政府着手进行“社会管理服务”的改革。据民政部出台的《关于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意见》,力争到2020年,实现城市社区平均拥有不少于10个社区社会组织,农村社区平均拥有不少于5个社区社会组织,让社区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更加健全,成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有力支撑,由此一来,对从事社区组织工作的专人社工人才的需求也持续加热。本期动车组,我们将围绕社工“热”,进行一系列“冷”思考,通过采访多位一线社工、社会组织负责人、部门负责人等,探寻社工热背后的隐性问题所在。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会把社工与志愿者混淆,觉得社工也应该是一项义务工作,不该收取工资,也没有什么社会地位。但其实,两者虽然都是为了促进社会和谐、提供社会服务的群体;都需要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两者同属公共事务管理的范围。但两者还是有着较大区别的。

社会工作者(简称“社工”),是指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机构、社区提供专业社会服务,帮助其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为主要职业活动的专业人员。“义工”其实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志愿者”,顾名思义就是义务工作,就是指基于社会责任及义务,自愿贡献自己的时间、精力、技能,为促进社会的改善和发展,无偿参与社会服务的人员。这两者的区别在于,社工是拿工资的,义工则是无偿的;义工也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术,比如说医护人员,但社工则是一种特有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有别于其他的专业;社工需要有从业资格证书,义工则不受专业资格的限制,只要是自愿的助人活动都可以。

今年32岁的罗婷婷是城东一名社区工作者,她2019年的规划里,有一项是去考一张社工证书。“今年社工职业水平考试时间为6月22日下午、23日全天,共一天半时间。我省鼓励民政工作领域45岁以下符合条件人员积极报考。”罗婷婷表示,在日常的工作中,她经常有机会接触弱势群体、公益组织,深深感受到,想做好社区工作,除了要乐于助人,更重要的是要具备专业的社会工作知识。“再有一个,我们这里大学学社工专业的人本来就比较少,这方面的人才难招,专门招一个呢,工资待遇又上不去,还不如我自己去考。”

罗婷婷告诉记者,社工考试的具体内容是围绕民政部组织专家编写的全国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大纲和考试指导教材。例如《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等。“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帮助更多的人重拾生活信心,重展欢乐笑容。”

社工成了“流水的兵”,梦想败给骨感的现实

  张文军

随着社会发展,对社会服务需求数量越来越多、质量要求更是越来越高,然而社工却成为流动性最大的职业,尤其是青年社工的流动性,对于相关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服务效果有着很大影响。

申港公益坊负责人黄海燕告诉记者,从2016年开始招聘专职社工,从来都没有专业对口的社工专业人士前来应聘,“我们现在聘用的社工有六七个,其中有大学生5名,大专生2名。”黄海燕说,社工的流动性很大,“我们培养一名社工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从写文案、策划活动,到公益活动现场调度等,都需要社工亲力亲为,所以有的人做不了半年就感觉压力大离职了。”黄海燕觉得,专职的社工不仅需要在自我认识上得到提升,还少不了相关政策的扶持,“社工的工作虽然琐碎,但是能锻炼人,而且做的都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事。”黄海燕说,也希望出台更多相关政策,让社工这一职业得到更大的尊重。

现在在一家企业从事文员工作的苏怡红曾是一名社工。从大学毕业后,她就在澄江街道参加社工实践,但正式工作半年后,她便选择转行。“工资太低,没办法生活所以才选择转行。”苏怡红说,当社工时每月工资到手只有2000多元,即使租住在城中村几百元的小单间内,一个月也望不到头。“我也有理想,但是我连自己基本的生活都无法保障,一切都是空谈。”另外,社工面临的是社会管理、家庭生活中最为棘手甚至负面的问题,这中间的繁杂的程度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苏怡红说:“做社工挑战性很大,即使经过专业的培训,也不代表你能做好所有的工作。细心、耐心,这些都是必备的能力。”

此外,因为社工工作经常需要与服务对象交流、沟通,社工的性格也是决定工作开展顺利与否的重要因素。“要热情、外向、乐于沟通,能很快地与服务对象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这些都不容易。”苏怡红说,自己并不是个外向的人,也不善于跟各类人打交道。“和搭档入户走访时,我总是记录和拍照的那一个,沟通的任务多数由搭档完成。”对于青年社工来说,这是一份充满未知与挑战的职业,“留”还是“走”却让不少人迷茫。

摆正心态,从容面对每一项挑战

  黄佳文

在国外,社工被视为“社会的医生”备受注重,而在国内,社工却遇了社会地位低、人才缺口大,流失严重等一系列问题。有专家分析认为,一方面社会对社工的认识普遍不到位,另一方面,较低的待遇使社工难以安心持久地做这份工作,从而带来社工人才流失等后续问题。

社工地位低的现实是由社工人才的教育培养模式决定的。首先,对职业定位的不明确或者过低,导致很多人不会选择这个专业,选择了不一定安心学,学好的也不一定在这个领域就业。此外,我国专业社工的教学方案主要是全科式的基础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向发达国家借鉴较多,社工的教育实践远远不够,学来的很大一部分理论在现实工作中不太适用,这就面临教学内容本土化的问题。社工是文化敏感性很强的职业,必须与本士的文化习俗、制度背景结合,才能发挥工作的优势。社工是直接要为老百姓服务的,培养社工人才,需要更加接地气。

对于想报考社工专业的大学生,记者咨询了江阴市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建议要先对社工进行准确定位,认清这份工作的性质,社工是一个以价值观为核心的行业,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沉淀,来实现循序渐进、自下而上的发展,社工是帮助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的第三方力量,具有不可或缺的存在价值。入了这一行,就要按照这个行业的规范要求来提升自己,提高专业修养。另外,政府部门也应出台相关文件将专业社工服务纳入基本购买序列,保障项目服务周期,建立社工服务行业的规范。

 探索新模式,持续优化社工管理

  刘葭湄

社会组织业务范围涉及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在协同社会治理、加强行业自律、支持脱贫攻坚、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何提高社工专业水平、留住社工,也是相关部门一直在探讨研究的内容。

记者从市民政局相关科室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坚持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依法管理,突出服务,社会组织结构不断优化,质量稳步提高。目前,江阴全市正式注册登记的社会组织达1193家,对专业社工的需求量较大,但社会组织普遍反映社工招得容易、留住难。近年来,我市每年都会组织社工培训,仅去年一年,就有500余人参加初级、中级社工培训,他们中,大部分都是已经在社区、社会组织内从事社工工作的人员,也有少部分是社工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为了提高社工和社会组织的专业性,我市也出现了像“厚朴社工服务社”一样专注于为社工人才服务的社会组织,“我们之前就去申港开了一堂讲座,有十多个社会组织负责人前来参加,现场为他们答疑解惑。”厚朴社工服务社理事陈晔蓉说,他们会积极引进先进地区、先进组织的经验,系统为本土的社工人才、社会组织发展提供专业支持。

其实,在一些社会组织发展较早的地区,已经对如何持续优化社工管理,进行了早期的探索、尝试。广州把社区服务管理创新作为社会管理的突破口,从2008年开始在社会服务领域探索推行政府购买服务。通过开展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工作,以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或引进社会组织承接社区综合服务,建立以社工为主导的跨专业团队,提供以家庭、长者、青少年为核心的各类专业、优质服务。2009年,广州在33个项目投入1500万元,2011年市区两级财政投入可达到2.5亿元。另外在浙江,医务社工也是一项创新探索。2018年,浙大一院在浙江省级医院中率先成立社工部,在志愿者管理工作的基础上,通过病房关怀服务在院内逐步开展专业医务社工服务。而面对过度依赖政府购买服务导致的“供血不足”,浙江的一些社工机构也开启了新的探索。由浙江工商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浙江树人大学社工系负责人联合创办的浙江省之江社会工作发展服务中心,突破单一的社工服务模式,通过本土社会工作人才督导、社会工作教育培训等项目实现自我造血。

想必今后,社工服务将更加专业化,并打出自己的品牌,在明确的服务领域中为社会提供专业服务。

 列车长手记:

社工行业发展需要积累与沉淀

目前,社工行业的社会认知度还是非常低的,大部分人会把社工与居委会大妈、志愿者归为一类,这样从业者与公务员、国企员工等主流职业相比,显得逊色许多。另一方面,社工的工薪主要与政府发放给社会组织的经费挂钩,因而社工薪酬低,再加上社会组织的发展良莠不齐,因此很难留住人才。

但正所谓“行业发展如酒酿。”社工是一个以价值观为核心的行业,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沉淀,来实现循序渐进、自下而上的发展。社工是帮助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的第三方力量,具有不可或缺的存在价值。

文章来源:http://team.swchina.org/socialwork/2019/0619/3420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