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社工之家社工博览 关于我国传统文化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影响的点滴思考

关于我国传统文化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影响的点滴思考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广袤的土地孕育出灿烂的文明,在这个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许多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其中就有儒家、墨家、道家等传统文化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这些思想中也有与社会工作价值观相通的部分。

首先,我们可以先来看儒家的大同和仁爱思想。先贤孔子多次表达了他对社会理想图景的描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而在《礼记》中有对儒家大同思想最为详细的描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就是说天下是所有人共有的天下,人人都要树立公德意识;要选举德才兼备的人,把社会治理的重任交给他们;要讲诚信,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没有欺诈和偷盗。这从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来看,其实就是人类之间那种不分贫富贵贱,充满真正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崇高理念和精神,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必然归宿。就像习总书记说的那样:“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它和社会工作价值观中的人人平等的思想一样,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并永远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

“仁”、“义”、“礼”、“智”、“信”是倡导道德理性,形成道德原则的最高境界。就像古代儿童所念的三字经一样:“曰仁义 礼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古代的儿童从小就知道: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上述这五种不变的法则作为处事做人的标准,拥有爱心等善良的品德、做应当做的事、对人对己都有礼有节、有才学懂道理、诚实而又有信用,每一个人都能遵守而不怠慢疏忽的话,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永保祥和。从中可以看出儒家的思想对个体提出来社会性的义务和要求,表达了对人的关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一种人道主义思想,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在需求是相符的。因为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其实就是以人道主义为基础,充分体现了热爱人类、服务人类、促进公平、维护正义和改善人类与社会环境关系的理想追求,激励和指导着社会工作者的具体工作。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墨家的“兼爱”和“义”思想。墨家提出了“兼相爱”、“交相利”,认为爱他人有利于体现他人的人性中善的一面,天下之心应该以善待人。“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就是说相互尊重、相互友爱,只有仁爱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关爱。就像梁启超先生曾经说的那样:“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一样。而墨家的“义”则是指正义、正当,“义”就是利。但是墨家思想中的“利”指的是对大家都有利的事情,有利于天下的事情,而不是仅仅有利于自己,或者有利于某个阶层、利益集团,更不是仅仅有利于自或者家人、亲朋好友。墨家的“兼爱”和“利”既有博爱的助人观点在里面,也有相互帮助、以人为本的思想,与社会工作价值观有许多共通之处。

最后,我们再来看道家的“众生平等”和“天人合一”观。道家的《道德经》中说到:“以道观之 物无贵贱”,就是说从“道”的标准来看,具体存在的万物都有限、都不完美,因而平等;但是就万物都是道的表面现象来说,万物皆大,因而平等。如果以事务自身之自然存在的状态来看,万物的标准就是其自身,如此则万物皆有其独立的价值,我们应该尊重万物自身的独立价值,而不能以外在的标准来判断和否定,因此,万物亦平等。道家的平等思想试图给人们一种平等的图景,让每个人都能平等地对待自己和他人。而道家的“天人合一”观点则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自然主义思考的框架,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强调天、地、人、万物都存在于一个生命体系中,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彼此间相互作用,人来自于自然,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这与社会工作中的“人在情境中”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要依据实际情况,吸收国际社会工作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再结合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和当前社会工作的发展特点形成。在为服务对象进行服务的时候,还要注重强调社会和谐、保持家庭和谐和稳定是我们社会的主流家庭观念、注重服务的"人情味"、重视道德建设、体现社会发展的要求。

上述这些是笔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的一些想法,如有不足之处,还请同工们批评指正。

(作者单位: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宝山工作站)

文章来源:http://family.swchina.org/expo/2019/0523/3402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