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实务探索项目行动 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研究生携手河北省怀来县府前幼儿园开展幼儿生命教育实践研究

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研究生携手河北省怀来县府前幼儿园开展幼儿生命教育实践研究

微信截图_20190520152842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保护儿童是我们每个成年人的责任,更是社会工作者的使命。近年来,校园欺凌、儿童遭遇性侵危害、儿童被拐等事件层出不穷,此类事件不仅危害儿童的健康成长,还会对儿童一生及其家庭造成严重伤害。为提升儿童自我保护意识,降低儿童危害事件发生率,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研究生携手怀来县府前幼儿园开展了“社会工作介入5—6岁学龄前儿童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本次实践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一、探索生命起源,学会感恩父母

每个孩子在小的时候都会问“我是从哪里来的?”含蓄的父母们总是能够想到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搪塞,比如:你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你是从别人家里抱来的……这样的回答不仅没有解决孩子的困惑,反而引发了孩子更强的好奇心。为了让小朋友了解到自己生命的起源,同时体验母亲10月怀胎的辛苦。社会工作研究生高磊磊联合府前幼儿园的教师关于生命起源进行了讨论、研究,设计了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课程内容。

针对幼儿现阶段心理发展阶段的特点,采取“动态+静态”+“体验+分享”的模式进行教学。首先,播放了胎儿形成和发育过程的视频,让孩子们清晰的明白自己在妈妈肚子里怎么形成的,同时配合讲解让小朋友了解到胎儿在妈妈肚子里不同阶段的发育情况。在介绍不同时间段胎儿在妈妈肚子里的重量与形状时,采用了胸前背书包并不断添加书本的方式增加书包重量,让孩子们体会母亲在怀孕过程中肚子的变化,通过这样的亲身体验,让小朋友分享母亲怀孕的过程和感受。最后,通过让儿童绘画并送给父母的方式表达了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微信截图_20190520152952

二、参与式体验,感受生命平等

社会工作强调人的尊严,重视人的价值,倡导人人平等。相信“爱”具有无群的能量,爱使世界更美好。然而,部分幼儿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意识淡薄。有的孩子甚至在无意识情况下会嘲笑、歧视残障人士。因此引导幼儿正确对待残障人士,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们也是社会工作对幼儿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

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吕昕首先通过展示图片,让小朋友们了解到什么是残障人士。通过参与式体验的教学形式,让孩子感受不同类型的残障人士在生活中面临的不同困难,体会他们生活的不易。首先,通过把小朋友的眼睛蒙上,让小朋友身临其境的感受盲人走路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其次,通过只使用一只手解扣子、系扣子,感受肢体残障人士面临的困难。最后,通过集体游戏让小朋友们了解、感受、体验了残障人士的生活状态。并提出我们要及时关心、帮助他们。此次体验教学课对小朋友学会尊重、帮助残障人士有着重要的意义。

微信截图_20190520153005

微信截图_20190520153013

 

三、认可职业平等,实现生命价值

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对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让孩子们知道,职业与职业之间也是平等的,我们应该尊重从事各行各业的人士。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刘霞首先提问孩子们的爸爸妈妈从事的是什么工作;随后介绍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职业,如:医生、警察、舞蹈家、画家以及一些进行底层工作的农民工、环卫工人(城市美容师)、外卖配送员等;最后,社工让同学们用画笔画出未来自己的梦想并进行分享。孩子们纷纷表示会尊重每份职业,并做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

微信截图_20190520153027

四、远离校园欺凌,打造和谐校园

同辈群体对儿童的发展至关重要,好的同辈群体能够帮助儿童顺利完成社会化。不和谐的同辈群体会给儿童的身心造成伤害,阻碍其顺利成长。校园欺凌通常发生在小学校园,离幼儿园学生较远。但是即将进入一年级的他们提前了解校园欺凌的类型以及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自我保护。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刘霞通过提问从而引导学生思考幼儿园与一年级的区别,进而引出当老师不能一直陪着我们时,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应该怎么办的疑问。并用讲故事的方法激发学生去思考应对问题的技巧。最后社工运用“圈圈叉叉”的形式帮助学生强化应对校园欺凌的措施。幼儿园的孩子们理解到,当自己到别人欺负时候,一定要大胆的告诉爸爸妈妈和老师。

微信截图_20190520153044

五、儿童防拐教育

从儿童开始学会走路、说话,就开始被家长、学校教育如何防止走失、如何防止被拐卖。但是,每年依旧会有很多小朋友被人贩子拐卖走,究竟什么原因呢?中华女子学院研究生联合府前幼儿园的老师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一现象的起因主要原因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比如说,学校和家长常常会教育小朋友不能跟陌生人走,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能要。但是,真实的情况下,陌生人用一些好玩的、好吃的吸引小朋友,还是会被带走。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助人教育与自我保护教育的矛盾性。比如说,学校教育会倡导小朋友学雷锋做好事助人为乐;而自我保护教育强调远离陌生人。如果人贩子以迷路,让小朋友带路,小朋友脑子第一出现的不是他是不是坏人,而是我应该怎么帮助他,于是坏人就有机可乘。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吕昕与高磊磊针对这类型的情况,通过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小朋友明白了如何识别坏人,遇到坏人我们该怎么办,如果被绑架我们该如何学会自救。以后遇到类似场景,小朋友们会在脑海中出现以前实际经历过的情形,对坏人进行识别与防御,从而保护自我。

微信截图_20190520153052

六、儿童防性侵教育

儿童被性侵一直以来就是个沉重又痛心的话题,随着对幼儿遭遇性侵事件的报导,人们逐渐意识到“防性侵教育”是应该给孩子们教授的重要课程。防性侵教育不应再是一种羞于表达的内容,提前预防、防患于未然已经成为幼儿安全教育的基本准则之一,防性侵教育也随之成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为提高孩子的隐私意识、警惕性和自我保护能力,从而远离性侵。中华女子学院研究生联合府前幼儿园的教师关于预防性侵进行了讨论、研究,设计了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课程内容。

首先,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李唯一向小朋友们进行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在前几节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对话导入的形式,直接切入本节课主题。在对话中,社会工作研究生李唯一询问了小朋友们“心中的坏人形象”及小朋友们对“隐私部位”的认知。在此基础上,通过播放美国幼儿防性侵动画教育片,向小朋友们展示了不同的坏人形象、不同类型的安全警报及应对危险的办法。并于课程的最后通过情景判断的小测验及防性侵儿歌学习,对预防性侵害的知识进一步练习与巩固。

总结

儿童社会工作就是社会工作者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成长、发展的需要,以专业的价值为指导和科学的理论为基础,充分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技巧对儿童开展的助人服务活动。儿童社会工作主要包括两方面,对于被伤害儿童的服务干预和预防儿童被伤害的专业社会工作地开展。显然,预防是规避儿童免受伤害的最有力的武器。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早早让孩子们明白面对伤害要学会自我保护,才不至于在突如其来的危险面前手足无措。本次实践研究,通过不断与老师分析讨论,针对幼儿发展阶段的心理特点,不断修改完善生命教育方案,对于儿童安全意识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微信截图_20190520153103

微信截图_20190520153116

自我保护视频

项目组

中华女子学院研究生

刘霞李唯一吕昕高磊磊

河北省怀来县府前幼儿园教师

特别感谢

河北省怀来县府前幼儿园支持

中华女子学院女性学系张健老师的督导与支持

中华女子学院研究生处老师们的支持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action/2019/0520/3398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