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实务探索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 - 浅谈如何以早期阅读介入社区社工服务

案例研究 - 浅谈如何以早期阅读介入社区社工服务

一、项目背景介绍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要建立完善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和服务供给体系,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多种形式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逐步满足人民群众对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需求。 2025年婴幼儿照护体系基本形成《意见》强调,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重点是为家庭提供科学养育指导,并对确有照护困难的家庭或婴幼儿提供必要的服务。要强化政策引导和统筹引领,优先支持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按照儿童优先原则,最大限度地保护婴幼儿,确保婴幼儿的安全和健康。这些举措都与二胎政策是环环相扣的。

另一方面东莞市大力推动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极力发挥社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社区居民提供良好的社会公共服务,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和居民参与社区服务活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在多年的社工一线服务中发现,大多数社区服务都是以关注的服务群体为长者,残障人士,青少年和妇女为主,0-3岁的婴幼儿服务相对比较少。据研究证明0-3岁是人生的起步阶段,是大脑发展的迅速阶段,0-3岁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教授周兢提出,早期阅读可帮助幼儿在口头语言学习中获得对绘本内容和形式的理解与语言表达,阅读是较低成本的早期教育方式。

2018年5月,社工尝试引入全国首个综合性早期阅读课程体系作为社区婴幼儿群体服务重要支持理念开展项目服务后总结参与群体的变化情况,发现通过早期阅读方式介入社工服务可有效提高婴幼儿口语表达能力能清晰表达自我需求同时提高亲子亲密性。

从2018年5月至今,东莞市展能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项目运营部社综组整合——深圳市爱阅基金会“阅芽计划”讲师资源,开展社区0-3岁幼儿早期阅读支持服务。爱阅公益的阅芽计划是深圳市爱阅公益基金会为全国首个政府与民间基金会共同推动的儿童早期阅读项目。社综组以石龙镇中山东社区为试点,制定“小童阅书房”0-3岁幼儿家庭阅读支持项目,重点为社区外来务工人员0-3岁的子女及家长提供早期阅读服务,以阅读为媒介,通过绘本阅读、阅读游戏、创意绘本等内容,提高0-3岁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促进0-3岁亲子家庭的交流和提高幼儿的自我表达能力。该项目运营至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8年获得东莞市“益苗计划”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市级示范项目称号,并晋级省赛;2019年获得东莞市展能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第二届公益品牌项目创新创投大赛实施类项目银奖。

二、项目理论支持

生态系统理论是一般系统理论的重要发展和分支, 并且整合了生态理论, 它把人类成长生存于其中的社会环境, 比如家庭、社区、机构等, 视为一种社会性的生态系统, 进而强调把行动者放在社会生态系统来考察, 揭示行动者所属的社会生态系统是如何与行动者相互作用并影响他们的行动。在社会工作领域,2004年扎斯特罗提出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指出, 行动者的生存环境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即一系列相联因素构成的功能性整体;生态系统可以区分为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三种基本类型;社区社会工作者是服务对象中观社会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生态理论认为在生存环境中, 行动者是与各种生态系统互动的主体, 既受到各种生态系统的影响, 也能动地与其他系统相互作用。社区0-3岁幼儿及家庭是一个能动的社会行动主体, 他们的社区服务既受到各种不同环境系统的影响, 又互相组合成完整的生态系统,也持续地与其他系统相互作用。社会工作者是协助支持的角色,让服务对象明白社工的知识和技巧是分享和运用的。根据幼儿及家庭的微观系统关系,社工提供链接资源、技能培训等支持,协助其改善自身条件;协助他们认识自身的作用和资源,发挥其能动性,真正改善社区环境的是他们自身,引导他们在社区这一平台上发挥更大的帮扶作用,实现服务对象和提供帮助的志愿者更灵活的实现交流和互动。

三、介入策略

(一)精准服务群体落实兜底服务

项目重点招募外来务工子女及家庭,通过链接资源,定期开展早期阅读课使外来务工家庭有机会获得低偿优质的早期教育资讯及服务。同时走访社区困难家庭,招募有需要的困难儿童及家庭参与项目,根据其困难群体需要提供家访及个案服务。通过早期阅读课程的持续开展,使不同群体间能够进行接触,促进不同群体之间的融合和交流,构建稳定的社区支持网络。

(二)召集居民共同搭建社区邻里空间

以社区为平台,调动可利用的闲置空间,透过网络等媒介招募社区热心人士,链接艺术系专业大学生,吸纳有不同资源及能力居民的参与。参与共同讨论设计改造工作。在此期间,共同见证公共亲子场地的形成,在合作中融洽邻里关系,打造一个拥有社区归属感的公共场所。

(三)早期阅读课程系统性和持续性

运用项目丰富的导师资源,针对语言发展能力,开发课程专属的课程包,包括绘本阅读、阅读游戏、创意绘本;制定专属于该项目的家庭亲子阅读指导手册及0-3岁语言发展相关绘本教学课程包,每周两次亲子早期阅读分享课,每月定期做阅读推广活动,以及每周一次的流动图书馆。

(四)组建阅读推广员志愿服务队伍拓宽服务影响力

项目招募包括对阅读感兴趣的居民以及参加项目的家长在内的社区居民作为志愿者。志愿者培训按课程包对志愿者进行一年制的学习培训,利用季度培训加每月实践,与石龙图书馆以及早教中心合作,有效地促进志愿者能力提升。实践过程中,社工鼓励主教志愿者从备课到实践通过自主设计开展,并全程跟进实施,及时提供指导建议,帮助志愿者更快上手。除了系统培训实践外,为志愿者提供外出参访机会、定期组织团队聚会,分享各自实践心得,凝聚团队,共同进步。

四、介入成效

(一)盘活闲置空间,创建“馆长”模式

东莞市大部分镇街都建有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或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公共公益场所。针对周一到周五功能室闲置率高的问题,项目的运营模式使得各公共场所大大提高使用率,让更多服务对象受益。同时调动受益对象服务其他社区居民,创建合作管理模式,受益人成为“一日馆长”,参与功能室管理和运作,提升服务宣传广度。

(二)增补服务空白,提升社区活力

以促进家庭和谐“儿童-家庭-社区”关系为目标开展婴幼儿发展与家庭支持服务,填补了社区家庭早期服务的不足,增补社区早期儿童普惠型家庭公共服务的空白,打通亲子教育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项目对改善“儿童-家庭-社区”关系的作用,提高0-3岁家庭的社会活动的参与度,以家庭教育的刚需服务,撬动青年家庭更多地参与社区事务,提升社区活力和居民幸福感。

(三)注重志愿者队伍培养,孵化志愿骨干

项目联合社区各方资源,为志愿者提供系统性培训及长期的实践机会,提升志愿者的能力。人力资源作为社区内部主要且最为丰富的资源,属于较易调动起来去服务社区居民的资源,尤其是居民以志愿者角色参与社区的积极性会更高,参与者充分发挥施受者角色,在接受项目服务同时,以社区“一日馆长”志愿者角色为社区其他家庭提供阅读经验和阅读技巧指导。在培养队伍的过程中,注重志愿者骨干成员培育,鼓励自主性,强调对项目的理解和认同,如参访台湾绘本作家方素珍在惠州举办的讲座,对志愿者了解和认同项目服务有很大帮助。

(四)创造灵活就业新岗位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项目后期可培养重点培养困难家庭妇女及对早期阅读感兴趣的社区妈妈成为阅读课堂师资力量,担当主讲老师或助教,为社区妇女赋权,创造灵活就业的机会。

通过项目的一年的探索,项目模式于2019年2月成功复制在茶山超朗,企石东山两地。项目能够成功复制的重要原因是项目的服务模式,阅读是低成本的早期教育方式,以青年家庭对孩子教育的重视为关注点开展服务,通过专业力量推动亲子阅读的同时,加大青年家庭与社区的互动,其模式是一个非常好的打开青年家庭回归社区的钥匙,即通过青年家庭刚需撬动社区居民参与。项目以亲子阅读课程开展,服务常态化、人员固定化,这些持续性的互动无形中推动了社区和青年家庭的互动,挖掘了社区服务的中坚力量,有效活化了社区资源为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case/2019/0520/3398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