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实务探索案例研究 蜕变之路——智力残疾人就业帮扶个案

蜕变之路——智力残疾人就业帮扶个案

一、案例背景

残疾人同样是社会组成的重要元素,他们也与我们一样,盼望实现自我生命的意义和奉献社会。残疾人就业之路是改善他们生活状况的关键,提高残疾人就业率一直是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的民生问题,也是各级残联组织工作的重中之重,而社会工作者作为基层的一线工作者,同样要把这种使命背负在肩上,尽管困难重重,也要坚定地前行。

残疾人因自身条件的局限,学历普遍不高,长期与社会脱节,导致可以选择就业的领域比较狭窄,要使他们重新融入社会,提高就业能力,必须大力发展职业康复,要令残疾人从根本改变依赖与埋怨情绪,使其掌握一定的工作知识和技能,培养积极的工作态度,树立务实的就业择业观,从而促使他们走出反复就业、反复失业的怪圈。

(一) 初见服务对象

服务对象“小欣”是一个很腼腆的姑娘,笑起来的时候,脸上总会泛起小红晕,这个可爱的姑娘由她父亲带着来到社工站,希望社会工作者能帮忙找到一份工作。

(二) 了解服务对象

服务对象是一名智力三级的残疾人,今年已经26岁了,正处于就业年龄段,与父母同住,经济来源也主要依靠父母。在求学阶段时期,根据父母的意愿,服务对象并没有接受特殊教育,而是断断续续地接受九年的义务教育,拥有初中学历。在性格方面,服务对象除了比较害羞,不太愿意与人过多交流,但待人有礼貌,初见面时能主动问好,在离开时也会说再见,对日常事物有一定的理解能力。综合上述的情况,社会工作者初步评估服务对象只需进行全面的职业康复,完全可以胜任企业简单的工作。

二、案例分析

为了对服务对象的问题有正确认识与判断,社会工作者分别与服务对象、家属进行会谈,收集与服务对象有关的详细资料、社会支持网络、同时以社会工作专业理论为框架,进行详细分析。

(一) 服务对象的问题与优势分析

1. 对就业市场了解不足

服务对象作为一名智力残疾人,具有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日常生活上的抉择都由其父母决定,因此,服务对象的问题同时也是其家属的问题。

在残疾人就业的大环境中,智力残疾与精神残疾一直处于劣势,部分企业都不愿意接受这些类别的残疾人。在交谈过程中,服务对象家属明显存在不切实际的想法,社会工作者详细地与服务对象家属分析目前就业形势,改变他们错误的认知与不切实际的期待,告诉他们在选择企业、工种、薪酬时,必须切合实际。

2. 对自身能力定位不足

服务对象由于父母的决定,在求学阶段并没有进入特殊学校就读,虽然拥有初中学历,但义务教育面向群体具有普遍性,特殊教育面向群体具有针对性,因此,服务对象在接受义务教育的成效较低。社会工作者认为,目前阶段服务对象缺乏就业的必要能力,需要进行职业康复,提升自身的能力与技能,才能顺利进入企业工作。

3. 服务对象的优势

服务对象家庭教育良好,亲子关系和谐,父母并没有因为她是残疾人而放弃或宠溺,反而鼓励服务对象外出工作,服务对象虽然性格内向,但懂得基本的礼貌用语,而且在交流过程中,服务对象表现出一定的理解能力与记忆力,社会工作者认为服务对象具备可塑潜力。

(二) 社会支持网络

1. 政策支持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残保金)的征收,是为了保障残疾人劳动权益,由未按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进行缴纳。

残保金的征收从国家政策层面强制要求企业按比例聘请残疾人,从而承担其相应的社会责任。在这样的政策支持下,企业为了减省成本,更加倾向聘请合适的残疾人,大大的增加了残疾人的就业机会。

企业用工需求的转变

智力残疾人虽然一直在残疾人就业市场中处于劣势,但近年来,在政府、残联、社工机构三方的共同努力下,通过面向社会对残疾群体进行正向宣传,与企业招聘负责人的长期交流宣导,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于岗位的定位上有了转变,愿意接受智力残疾人,这对于服务对象“小欣”的就业之路,具有正面的影响。

(三) 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的指导

1. 优势视角理论

优势视角理论认为,每个个体、团体、家庭和社区都是有优势的,社会工作者所面对的服务对象都是有潜能的,拥有丰富的资源,优势视角工作就是要甄别、利用这些资源对抗困难,达到目标。在此案中,服务对象“小欣”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与记忆力,且待人有礼,这已经在社会工作与人际交往中,具备一定的优势。

2. 增强权能理论

增强权能是指增强人的权利和能力,增强权能理论认为,个人需求不足和问题的出现是环境对个人压迫造成的,社会工作者为服务对象提供帮助时应该着重于增强服务对象的权能,以对抗外在环境和优势群体的压迫。在此案中,服务对象“小欣”初始时并不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但社会工作者要重视服务对象的能力而非缺陷,帮助服务对象进行职业康复,建立自信和自我控制能力,使其认识到自己是有能力的,消除无力感,促进意识觉醒,掌握基本工作技能。

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有5种基本需要,依次构成需要的层次。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归属与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在此案中,服务对象虽为智力残疾人,但依然身残志坚,社会工作者要帮助服务对象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促使服务对象找一份与其的能力相称的工作自力更生,使服务对象的自我价值得到体现。

三、服务计划

(一)服务目标

帮助服务对象进行职业康复,提升职业技能、调节就业心态、提高抗压能力,以适应企业岗位需要;提供劳动市场、就业信息等资源链接,向企业推荐服务对象,帮助服务对象找到合适的工作。

(三) 服务策略和程序

  根据职业康复工作的流程,分为以下四步:

1. 职业咨询

通过与服务对象、家属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服务对象的自身特征、就业需求、就业期望,并进行综合性分析,以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2. 职业评估

通过对服务对象进行客观评估,分析服务对象的工作能力和适应职业的可能性,分析结果为服务对象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科学性的依据。

3. 职业培训

根据咨询与评估结果,结合服务对象个人意愿,建议服务对象从事相适应的工作岗位,并根据工作岗位进行针对性的岗前培训。

4. 就业指导

根据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意见,并进行企业资源链接,推荐就业,在服务对象进入企业后,不定期进行跟踪服务。

四、服务计划实施过程

(一) 第一阶段:建立专业关系

专业关系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态度与情感的互动,是一种有意义的联结,能激发服务对象改变的动力。鉴于服务对象是一名智力残疾人,她的理解能力较弱,同时她性格内向,不愿意主动表达自己,社会工作者首先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关心服务对象,从聊家常开始打开话匣,同时用温暖与尊重的情感去交流,促使服务对象意愿接受服务。通过一段时间的交谈,服务对象渐渐与社会工作者倘开心扉,建立了信任的关系。

(二) 第二阶段:进行职业康复

1. 职业咨询是职业康复的第一环节,起到关键的作用。

服务对象是智力残疾人,对父母有依赖情绪,父母让她做什么就做什么,自主能力不高,对于就业需求没有明确的想法,只是懵懂的觉得自己需要一份工作,至于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完全没有概念。在与服务对象家属交谈过程中,家属明显存在不切实际的想法,例如,对于企业规模、工作内容和薪酬要求不切实,并觉得残疾人理应得到社会和企业的优待,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主要由于对国家扶残政策的误解,对就业市场的认识不足,和对服务对象自身能力定位不准确造成的。

在职业康复服务开始之前,社会工作者着重与服务对象及家属分析目前就业形势,并用明确指出让家属重新审视服务对象自身的优缺点,再次考虑服务对象到底适合什么的工作。改变他们错误的认知与不切实际的期待,这一步尤为重要,是之后的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

2.职业评估是一个综合过程,利用物理测评工具、系统或表格,从服务对象身体、心理、职业适应性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测。

(1)身体测评。首先,通过肉眼观察服务对象和进行简单交流,服务对象视觉正常,手部与腿部功能正常,能与社会工作者进行简单的语言沟通,听力与言语功能正常。

其次,通过手部功能测评工具,可见服务对象有一定的动手能力,能正确书写自己的名字,手眼协调能力良好;在使用图形测评工具时,服务对象能大概地分辨图形形状、物体的大小、高矮,具有基本的空间识别能力和形状知觉能力;在使用数理测评工具时,服务对象虽然没有办法正确使用加减乘除的运算规则,但能从1数到100,具有简单的数理能力。

(2)心理测评。运用心理测评系统,并与服务对象进行详细的面谈,服务对象性格内向,害羞,自信心不高,不太愿意与人交流,但对于熟悉的人却乐意沟通,喜欢整洁干净,在家常常帮父母做家务,但缺乏耐力,不能长时间专注于一件事情上,容易分神,需要别人从旁督促,习惯于接受别人的安排,对生活和工作要求不高,通常喜欢独立做事。

(3)职业适应性。主要评测服务对象的工作能力,是否具有职场所需的技能及态度。在与服务对象交流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发现服务对象能理解他人提出的问题,并作出适当回答和反应,有一定的理解和沟通能力,并且,懂得使用礼貌用语和微笑回应他人。服务对象之前有一段时间在庇护工场进行简单的手工加工工作,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并能遵守工场规定,按时上下班,对于企业的规章制度有基本的理解能力,并愿意遵循规定,还能告诉社会工作者当时工作的具体内容,具有一定的记忆力,在工作中对环境和压力适应良好,情绪平稳,不容易感到紧张或慌乱。

3. 职业培训,根据评估结论进行针对性的岗前培训。

综合职业咨询与职业评估结果,和根据就业市场需求得出结论,服务对象适合在企业中从事清洁的工作。根据服务对象自决原则,尊重服务对象自我意愿,在与服务对象及家属充分沟通后,他们也觉得这个岗位非常合适。社会工作者逐为其链接资源,让服务对象在本辖区的残疾人实训基地中进行每周两次的家政培训。

4. 就业指导,提供职业疏导,链接就业资源,推荐就业,跟踪服务。

在刚开始岗前培训的前期阶段,服务对象与家属都抱有抗拒的情绪,因为社会上普遍觉得清洁岗位较脏且地位不高,社会工作者引导其改变固有观念,一切的工作都是重要的,都是社会所需,缺一不可,选择职业不应局限于世俗的观念,而在于服务对象本人能够从事哪一种工作,和具有哪一种职业所需的能力,就算是小小的清洁岗位,也要尽自己能力作出成绩,渐渐地,服务对象与家属都不再有负面情绪,反而每周准时参与培训,积极地提升家政能力。

在服务对象参与培训取得基本成效后,社会工作者马上为服务对象链接资源,寻找合适的企业和岗位,但因清洁岗位的空缺不多,需要一定时间耐心等候。同时,社会工作者也将目前情况告诉服务对象,让其安心继续培训,耐心等待。期间,社会工作者陆续为服务对象链接了三家企业,均已失败告终,社会工作者一边鼓励服务对象不能放弃,一边继续寻找合适的企业推荐服务对象面试。在接案的六个月后,服务对象终于入职一家外资企业,并顺利通过试用期,成为正式员工,服务对象及其家属都十分高兴。

在服务对象入职后,社会工作者不定期的通过电话、回访的形式去了解服务对象的工作情况,以巩固服务成效。

五、案例评估

(一)目标达成情况评估

服务对象通过职业康复,掌握了基本的职业技能,提升了自我能力,并获得一份合适的工作,实现自我价值,重新融入社会。

(二)工作方法评估

1.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此案中,社会工作者扮演着支持者、使能者、资源筹措者的角色。社会工作者支持并鼓励服务对象,就算在就业市场中处于劣势,也要克服困难自强自立和自我发展;当服务对象面对需要提升能力时,社会工作者结合服务对象实际情况,提供培训渠道,帮助服务对象克服畏难情绪,激发其潜能,促使服务对象提升自我,改善自己的不良境遇;社会工作者充当企业与服务对象之间的桥梁,为服务对象提供就业信息,链接就业资源。

2. 主要使用的工作模式

(1)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在进行服务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以服务对象及家属的认知和行为作为关注焦点,着重于重塑他们的认知,通过使其辨识错误的认知,放弃不理智的想法,重新审视实际的就业形势和正视服务对象自身的能力,以理性的方式选择更切合实际的工作。

(2)任务中心模式

社会工作者把介入焦点集中在为服务对象提供简明有效的服务上,按照职业康复的具体流程,使服务对象在短时间内实现就业这一明确目标,同时关注服务对象的自主性,在服务过程中尽可能发挥服务对象自身的潜在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职业技能。

(三)服务对象正面改变评估

服务对象作为一名智力残疾人,内心内向自卑,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低,也没有接触过任何的康复训练,在生活上和经济上极度依赖父母,没有自决能力,虽然已成年,但并没有真正长大。求助社会工作者后,进行了职业康复,参加岗前培训,从新认识了自己,发挥自己的潜能,找到一份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也开始愿意与同事交流,实现自我价值,自力更生,终于成长起来了,也令父母放下了多年来的心头大石。

六、专业反思

社会工作者从事残疾人就业服务有一段时间了,期间接触过各类别的残疾人的就业求助,而智力残疾人一直都在残疾人就业市场中处于劣势,个中缘由除了社会上一直受对智力残疾人固有的“污名化、无用论”的思想影响,导致企业认为他们无法胜任工作,不愿接纳他们;还由于大部分家属出于偏见和面子,不愿把智力残疾人送入特殊学校就读,导致智力残疾人无法在求学阶段获取足够的知识与技能,也无法进行康复和提升,进而恶性循环;而在政策层面上,由于残保金的免征条件只要求是持证的残疾人,导致企业会优先选择肢体类、聋哑类的残疾人,智力残疾人的劳动权益无法得到很好的保障。

此案的服务对象“小欣”是幸运的,她和父母都能正视问题并进行改变,合理地选择一份合适的工作,更多的智力残疾人因各种原因,只能选择居家就业或进入康园中心、庇护工场,更有甚者只能依赖家属经济帮扶,这都不利于智力残疾人重归社会。在智力残疾人就业帮扶路上,还需要家庭、社会、政府多层面的共同努力改变智力残疾人就业劣势,此路漫漫,虽然任重,但坚信终点一定近在眼前。

(作者单位:江门市江海区天健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case/2019/0416/3367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