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理论前沿学术精英 专家呼吁加快建构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体系建设

专家呼吁加快建构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体系建设

3月22日,中国社会工作学会和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在京共同举办“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体系建设”座谈会。与会专家认为,社会工作作为现代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分支和实践领域,在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加快建构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体系,促进社会工作事业发展。民政部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司、共青团中央社会联络部相关负责人,社会工作领域专家学者出席座谈会。

与会专家认为,从制度建设上看,社会工作体系包括社会工作组织机构建设,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考核、使用和激励,以及社会工作资源供给等方面相关的法规、政策和制度体系;从行动内容上看,社会工作体系包括在各类社区和组织中的社会工作服务,面对各种需要和问题的社会工作服务,以及面对各类人群的社会工作服务。目前,我国社会工作体系还很不完整,必要的制度体系尚待完善。在许多领域还没有发展起相应的社会工作服务,社会工作的资源供给体系还很不健全,难以支撑社会工作健康持续发展。立足中国实际,加强中国社会工作体系建设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与会专家提出,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体系的建构与社会需要、队伍素质、服务资源、社会参与、服务评价等一系列因素或子系统相关,也与国家的社会建设战略、社会转型和现代化建设、社会福利制度等有关,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体系的构成应当包括社会工作学科体系的形成,社会工作价值、知识体系的构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流动体系建设,社会工作实务体系建设以及社会工作管理体系建设等多个方面。

本次座谈会上,他们具体说了些什么?主页君摘编如下

1为什么要重视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体系的建设

王思斌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中国社会工作恢复重建三十年,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发展的基本过程与逻辑,正从过去的历史遗产和专业重建 ,教育先行与“嵌入型”发展走向专业与本土实践的互动,即如何将本土服务和专业服务整合、嫁接、互动好,以什么方式落地,这对教育和理论均提出新要求。然而至今社会工作专业体系建设尚未完成。在中国社会工作恢复重建三十年这个关键时期,如何建构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体系已成为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应有之义。

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体系建设的原则应有以下几点: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党政主导、社会运作、公众参与的社会工作服务与治理格局;以服务民众和社区的良好效果获取社会的信任和承认,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愁,使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坚持借鉴国际经验与本土实践经验的结合,立足本土、专业导向、效果为上;从实际出发,促进专业社会工作参与社会建设实践,坚持社会工作理论与我国本土实践的互动,提炼经验,促进社会工作事业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体系的建构与社会需要、队伍素质、服务资源、社会参与、服务评价等一系列因素或子系统相关,也与国家的社会建设战略、社会转型和现代化建设、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和建设、以及对社会工作的定位等有关。社会工作体系应包括人员队伍、理念和理论、服务方法与过程、组织系统运行、社会工作的自我约束与问责体制、社会工作的持续发展等一系列内容。

关信平

南开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教授

要让专业社会工作有效发挥作用,还需要重点加强我国社会工作体系的建设。从制度建设上看,社会工作体系包括在社会工作组织机构建设,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考核、使用和激励,以及社会工作资源供给等方面的相关法规、政策和制度体系;从行动内容上看,社会工作体系包括在各类社区和组织中的社会工作服务,面对各种需要和问题的社会工作服务,以及面对各类人群的社会工作服务。社会工作体系建设要立足中国实际,面对中国的问题,具有中国特色。目前,我国社会工作体系还很不完整。在制度建设还缺乏相关的法规,在许多方面还缺乏相关的制度文件和必要的制度体系。在具体行动中,社会工作发展规划不够完整,在许多领域还没有发展起相应的社会工作服务,尤其是社会工作的资源供给体系还很不健全,难以支撑社会工作健康持续发展。为此,认真研究并切实加强社会工作体系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的任务。各级政府应该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学术界应认真研究这一问题,力求在这一方面有较大突破。

赵一红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

专业社会工作最早产生于西方社会,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文化背景不同,社会需求、社会矛盾和问题表现具有差异性,各个国家社会工作发展状况表现出不同特色,社会工作制度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具有不同的实现方式和发展模式。因此,开展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体系建设十分必要。我再讲一下重要性的体现,首先突出表现在理念和目标的建构方面,最主要的是社会工作价值观体系的建设,也是我们必须遵守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基本原则,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原则;其次体现在制度建构方面,应进一步加强本土化的人才队伍建设,这需要发挥四个良好机制,包括引入机制、管理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最后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体系的建设,包括理论的原创性、实践性以及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构建和创新方面,以及完整的社会工作评估体系、管理体系、运行机制等。诸如此类的构建,需要我们立足现实,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处理好借鉴西方理论与本土化社会工作实践发展的关系。

2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体系应该有哪些方面构成?

李迎生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工作系教授

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体系从大的方面而言,应包括社会工作学科体系、社会工作实务体系以及社会工作管理体系等内容。结合社会工作“以实践为本”的专业及学科特性,“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体系”的构成应包括以下内容:社会工作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和专业地位的建立及学科体系的形成;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价值、知识及话语体系的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流动体系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实务体系的建设(领域划分、岗位设置、标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学术、专业、行业共同体(学会、协会、联合会)及交流平台(学刊、专业期刊、行业媒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管理体系的建设等。

顾东辉

复旦大学教授

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体系包括正在适应中国的外来助人系统。从要素看,服务对象呼应本土现实,工作主体适应中国特性,工作目标关注任务目标,价值伦理进行中外整合,实务技术适合多元需求。从人群看,既服务国家关注的弱势群体,又面向一般民众。从场域看,既融入体制内进而服务于国家治理,又注重体制外建设从而助力民众美好生活。从方法上,兼顾了宏观方法和临床技术。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体系包括需要提炼归纳的本土利他实践。服务对象要适度多元,工作主体要职业化和专业化的融合,多元目标要兼顾,外来伦理要借鉴,服务技术要规范。

内外利他系统的并存融通应该是中国社会工作的重要特色。在中国,社会工作作为专业利他系统,与慈善公益、志愿服务、邻里互助等“社会”场域助人方式,以及思政工作、群众工作等“国家”场域工作方法并存。民众关注的是问题解决而非实现方法,上述诸多系统都旨在促进民众幸福。故此,社会工作应该体现社会理性和实践智慧,跳出社会工作再看社会工作,与其他利他体系积极互动,并共谋发展。

陈树强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

我认为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体系建构应当是这样的。一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个特色要加以提炼和罗列,然后一个一个排序。二是要从对社会工作的实质来构建,社会工作是一种职业化专业化的助人活动,并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福利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就是说这里包含职业性、专业性、服务性的元素,也有宏观的制度层面。我们考虑该体系时,一定要将这些要素考虑在内。三是要结合国情,比如体制方面,应包含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即领导体系或组织运行体系;法规政策体系,其实从法律法规、部门章程相关的政策意见等,本身就构成一个系统;还有服务提供体系。我理想中的社会工作体系应有这些元素来构成,而且每个体系要分成若干个层级。

3如何开展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体系建设?

史柏年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

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不是单一地通过高等院校开展专业教育的路径培养,而是通过高等院校专业教育以及组织全国性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评价考试两种途径实施的,此即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双轨运行”路径。“双轨运行”使我国在30年间(尤其是近10年间),形成了一支百万人规模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而且使社会工作的专业影响力在中国城乡社区得到迅速传播;社会工作专业的理念和方法在城乡社会治理及公共服务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两个路径培养的人才取长补短加速推进了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

同时,“双轨运行”的存在使得许多通过考试获得职业水平证书的非专业背景人员,专业技能低,服务水平差;社会上对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证书的含金量存在质疑,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专业的社会认知及认同度不高;许多用人单位没有将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证书持有者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看待和进行管理,薪酬待遇低,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的能力差。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体系中,建议加强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评价考试的专业性要求;加强社会工作职业水平持证人员继续教育;加强对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资源投入。

范斌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教授

我着重从以下几个层面讨论社会工作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基于中国本土情况,比如体制层面要有顶层设计,目标是推动社会工作事业发展。社工在我国是集多种期待于一身的,比如政治期待,协助党和政府进一步落实好社会政策;社会期待,即要赋能老百姓,调动其主体性去应对困难、解决困难;民众期待,要让老百姓觉得社工有价值,能真正满足老百姓的需求;另外这个过程中还有专业期待,专业要成长,从理论到实践应该是互构的,这肯定要有一个支持体系去支撑,然后逐渐操作化。

在实务过程中,我觉得政策体系、服务体系、人才体系很重要,实际上最后聚焦到服务体系这个层面。政策体系很重要,我们有一般法规、地方法规、社工政策,社工要知晓在各领域的政策,要知道怎么支撑到服务体系,服务体系中的需求回应的不止是需求供给体系,还要回应组织架构体系中的需求。再就是资源配置也很重要,除了供给需求研究外,还要做一些分类研究,需要跨部门联动考虑。还有服务递送,调动社工把服务递送到老百姓手里也是很重要的。另外就是人才基础,到底应有什么样的实务能力,然后根据这个匹配培训的内容,另有社工的薪酬标准和项目定价也很重要,因为政府购买服务,未来服务递送涉及资源配置等等和其密切相关。

徐道稳

深圳大学教授

社会工作体系建设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行政化推动。行政化推动是指政府自上而下发文、层层动员落实,以政策先行、资源配套、检查督促的方式来推动社会工作发展。二是法治化发展。通过社会工作法治化引领社会工作政策,推动社会工作发展,克服当前宣示性重视和部门重视的不足。社会工作健康发展需要法律对成熟的政策加以确认,对未来的方向加以引导,从而形成法律、法规、政策相衔接的社会工作制度体系。三是社会化支持。要改变目前政府独家资助社会工作的局面。鼓励社会工作机构开发特色服务项目,并试点服务收费,探索和总结收费项目在服务管理、财务管理、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政策需求,为建立免费服务和收费服务相结合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奠定基础。四是专业化管理。专业化管理在管理理念、主体、过程和方式等方面与当前的行政化管理有显著差异。

文章来源:http://theory.swchina.org/elite/2019/0326/3350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