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发展行业动态 盐田:建社会工作生态圈 画民生幸福同心圆
盐田:建社会工作生态圈 画民生幸福同心圆
社会组织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和国家治理的重要主体之一,在营造共建共研究出台适合辖区特点的社会工作领域服务指南,被国标委确定为全国首个社会工作标准化服务业产业培育试点行政区;率先建立专业社工职业发展体系,打破专业社工职业发展的“天花板”难题;创新政府购买社工服务机制,建立健全全链条购买体系……这些都是盐田区加速推进社会工作改革发展进程中收获的果实。
盐田区的社会工作起步于2007年。经过11年的探索与实践,该区建立了社工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政府购买服务等标准明确、机制完善、体系清晰的社会工作态势,形成了特色鲜明、成效明显的社会工作创新生态圈,社会工作在促进辖区民生福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截至当前,在盐田区登记注册的社工机构有5个,开展服务的社工机构9个,专业社工220人(120个项目社工、100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社工)。他们常年活跃在全区20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教育、医疗、军营、司法行政、禁毒、养老、助残等20个专业服务领域,奉献爱心与真诚,渐已成为盐田区提供社会服务、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发力社会工作标准化建设,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发展增速提质
入口开阔无障碍、桌椅摆放整齐有序、各类书籍册簿摆放得条理分明……在盐田区社会福利中心,街坊邻居步入其中便能直观地感受到规范、标准和精细的服务。
这是盐田区民政局以标准化建设为指引、积极探索社会工作标准化建设的一个真实写照。在全区多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教育、医疗、养老、助残等多个专业服务领域内,社会工作标准化的意识和要求浸润在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内化于服务的每一个细节里。
随着社会工作的不断发展,相关领域对社会工作标准化、专业化要求随之提升,但是社会工作的服务方式、内容、标准等又往往随着机构、人员的变动而不断变化。“有时甚至存在连服务的连续性和有效性都得不到很好保障的情况,服务对象对社会工作标准化、专业化的期望只能落空。”盐田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盐田区从2015年起便大力推动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研制适合辖区特点的社会工作领域服务指南。在标准化建设的指引下,区民政局全力推进标准化工作的重点任务,加快推进重点领域的标准研制,由点到线、由线到面、逐项铺开,积极探索社会工作标准化建设的“盐田样本”。
从推进机构养老标准化服务开始,盐田区逐步推进各领域的社会服务标准化进程。在“有国标贯国标、无国标研地标、国地标宣贯一体”的工作思路下,盐田区既主动对接国家行标,积极推动已有社会服务标准在辖区试点落地,又积极推动地方标准研制。
按照先易后难原则,盐田区成立了全市首个社会工作标准事务所,又先后制定了残疾人、医务、学校等10个领域社会工作操作指南,形成了盐田区可量化、可操作、可推广的社会工作服务操作指南,推动地方标准升级为团体社会工作标准。
盐田区在社会工作服务分领域标准化建设上的努力得到了全国社会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认可,相关领导和专家先后多次赴盐田区实地考察调研。2016年,盐田区被民政部评为“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综合示范地区”,“深圳市盐田区社工行业标准化服务产业培育试点项目”也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列为全国首批33项标准化服务业试点项目。在此基础上,盐田区与全国社工标准委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制定《盐田区打造国家社会工作标准化试验区工作方案》,开启创建“国家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试验区”。
建立全流程人才激励机制,让高端社工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
要想让社会服务实现精细化、规范化、标准化,人是其中的关键因素。对于那些社会工作人才,需要拿出真金白银,制定切实的机制保障,为他们搭建人生出彩的舞台、修建安身立命的港湾。
目前,深圳全市社会工作者还没有职业发展体系,仅有中心主任、督导助理、督导等实务职位。盐田区借鉴美国、澳大利亚和中国香港等地社会工作职业发展经验,于2018年初创新出台了《盐田区进一步加强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及职业分级管理、职业分级实施和人才激励“1+3”文件,实施人才引进、人才保障、人才表彰三大工程,推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从零散化走向系统化,全方位实现高端社会工作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
作为《实施意见》的配套文件,《盐田区专业社会工作者职业分级管理办法》根据学历、职业水平等级、专业资历等要素,将专业社工划分为高级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助理社会工作师和助理社工员4个层级,每个层级设定2—3个共9个职级,政府购买社工服务费用标准因职级不同而在7.8万元—25.7万元之间变化。
此外,专业社工在申请执业定级后,满足一定的条件后还可以及时申请晋级,相应提升购买服务费用,从而破解了专业社工不论从业经历长短、专业资历深浅,购买服务费用都“一刀切”的问题,专业社工职业发展的“天花板”被打破,职业认同感、专业价值感不断提升。
与此同时,为引导经验丰富的社会工作者常驻一线开展实务服务,盐田区还设置了社会工作主任岗位,设定1—4级社会工作主任,从事社会工作项目督导管理,改变以往由市社会工作者协会派驻督导、督导容易脱离一线服务的局面。
针对社会工作者“干多干少一个样、干长干短无差别”的困境,盐田区还创新设定社会工作者职级升降制度,把社会工作者薪酬与服务实绩、职级进行有机衔接,让有能力、有水平、群众认可的社会工作者脱颖而出。
除了为社会工作人才提供专业化评价标准、建立职业晋升通道,盐田区还开创性地将有关社会力量纳入“梧桐人才”计划,出台《盐田区专业社会工作人才激励实施办法》。根据该实施办法,盐田区对新引进社会工作博士、高级社会工作师分别给予5万元、2万元奖励;对创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表学术成果、获得优秀案例奖和项目奖以及获得国家、省主管部门奖励的,给予不同层次奖励。此外,相关技能人才如果新取得与工作岗位相匹配的高级技师、技师职业技术资格的,也将分别一次性给予3万元、2万元的奖励补贴。2018年,盐田区民政局为符合条件的社工人才发放相关补助奖励金10余万元。
理顺工作机制,形成政府购买社工服务全链条体系
从2007年到现在,盐田区建立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职业发展多维体系,社会工作在该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和提升,但也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结合“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活动,盐田区民政局组织专人到相关职能部门走访、召开座谈会等10余次,深入调研发现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工作中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社工项目开发不规范,设立政府购买社工服务项目缺乏评审依据、评审程序,项目设立的必要性、合理性、科学性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其次,部门权责不一,政府购买社工服务项目由各单位提出申请、使用,区民政局统一购买并进行监管,民政局既要当“运动员”又要当“裁判员”,监督管理效果不明显。再者,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缺乏统一工作指引,政府购买社工服务项目在申报、审核、实施、评估监管等环节的规范性有待提升。
为了破解这些弊病,盐田区以“谁使用、谁购买、谁负责”为原则,健全“购买前、购买中、购买后”的全链条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机制。“购买前”明确项目申报、预算编制流程,解决前端需求;“购买中”明确采购流程、实施细则,解决中端需求;“购买后”加强服务供给全过程的跟踪监管,提升服务质量,确保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用。
“社会工作项目开发规范化、经费编制科学化、采购流程固定化、评估监督数字化。”盐田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用“四化”勾勒出了社工服务全链条购买体系的要义。
在这一体系下,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中各职能部门权责不一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民政局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处境得以改善。据悉,盐田区的社会工作服务实现了申请项目、选择服务机构由购买单位“做主”,审核项目、评估项目由民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等对照“格式条款”共同“把关”的政府购买社工服务规范机制。政府购买服务的必要性、社工人员配备的科学性和考核评估的客观性也在这一体系下得到了保证。
与此同时,通过建立政府购买社工服务全链条机制,各职能部门工作职责在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中无缝对接,社工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也因此得到了更大的延展。
一方面,需要采购社工服务的政府部门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真实买家”,他们可以基于自身需求申报社工项目、在供应商库中选择心仪的社工机构并与社工机构协商确定该项目的社会工作者;另一方面,提供社工服务的社会组织等也可以根据每个部门的需求,量身定做出最契合政府需要的服务方案,激发其不断更新和完善自身的服务能力水平。
业内相关专家表示,深圳目前尚未有对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机制进行明文规范,盐田区这一创新之举开了先河,既能满足创建服务型政府对提供社会服务的需求,又不易造成公共资源和行政成本的浪费。
■观察眼:盐田为社会工作本土化创新提供方法论
在我国社会工作的嵌入性发展模式中,伴随人员、服务与制度的嵌入,社工既要快速适应行政化的服务体系又要保持专业的独立性,既要完成基层政府的期待又要完成专业交代,既要遵循社会工作国际化通则又要寻找本土发展空间甚至创造本土服务样态,社工群体的存在价值不言而明。
但在实际中,一些地方存在一线社会工作者流失率较高,职业认同度低,其专业服务能力也难以匹配社会高速发展的现状。目前,一线社工的薪酬不能吸引名校社工专业的高级人才、现有的很多社工是从志愿者转过来的,他们没有接受社会工作专业的严格训练,
“要走出上述困境,最重要的是如何保障这个群体的工资待遇及建立社工人才激励体系。”深圳大学社会与心理学教授李晓凤建议,要从政策和立法入手,关怀年轻的社会工作者群体,保障并完善现代社会工作职业制度尤其是酬薪激励问题。“只有提高薪酬待遇,才能吸引高层次高素质的一线社工,逐步完成中国社工的本土化创新。”
2018年,盐田区出台了《盐田区进一步加强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及3个配套文件(简称“1+3”文件),旋即在社工群体的微信朋友圈刷屏。相关学者表示,盐田区社会工作“1+3政策文件”的正式出台,对于推动中国社工职业化专业化的“跨越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为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创新提供了方法论。
简单地说,这个政策至少具有4个创新:一、创新社会工作人才定级,破解社工职业发展的“天花板”困境;二、创新社工人才薪酬分配,破解社工“干长干短一个样”困境;三、创新社工人才监测评价,破解社工“干多干少一个样”困境;四、创新社工人才激励路径,激发社工提升专业素质与拓展服务项目,破解社工“专业不可替代性”的困境。
社工并不是义工,它和记者、医生、公务员一样,是社会劳动分工协作下的一份职业,有着自己的工作内容和职业价值。盐田区为社工人才提供激励机制和法律保障,把高职级的一线社工最高工资定为每人每年256722元,对于吸引优质社工人才,解决社工流失率高、服务质量较差问题,效果不言而喻。
从全球视野上来看,西方国家的社工发展已经历了百年之久,而中国和深圳只有11年。随着国内政府购买服务与购买岗位工资的增加,中国社工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进程也会加速,社工的服务将会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这个维度看,借助社工人才激励政策与法律制度的创新,让越来越多高素质社工在不同领域展开跨界合作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共同推进中国社会服务与公益项目的融合与创新,形成具有本土风格的专业社工话语体系,小而精、秀而美的盐田区无疑又一次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链接:盐田社会工作建设巡礼
2016年
●盐田在全国率先制订了社会工作服务分领域标准,并率先落地实施老年人、残疾人、禁毒等10项社会工作服务指南,被民政部评为第二届全国社会工作示范地区。
●社会工作标准化服务业产业培育试点项目被国家标准委确定为首批33个标准化产业培育试点单位之一。
2017年
●盐田区在全市范围率先推进专业社工职级改革,出台《关于加强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打破政府购买服务经费标准9.3万元/人/年的“一刀切”模式。
2018年
●经进一步完善升级,盐田区老年人、残疾人、禁毒等10项社会工作规范得到盐田区社会工作协会、深圳市标准院等权威认可,正式作为社会工作团体标准在《深圳市标准信息平台》公开发布,标志着盐田区相关社会工作正式从“地标”升级为“团标”。
●盐田酝酿出台由申报、审核、实施、评估等环节组成的“全链条”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机制。
责任编辑:张燕
文章来源:http://trade.swchina.org/trends/2018/1212/3283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