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队伍建设社工·义工 社会工作者的 “助人自助”之路如何走得更远

社会工作者的 “助人自助”之路如何走得更远

随着时代发展,社区事务日趋碎片化、个性化。作为一个独立职业门类的专业技术人才,近几年,社会工作者(以下简称社工)悄然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在解决社会问题、协调社会关系、激发社会活力等方面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社工的发展状况如何?前景如何?近日,记者进行了采访。

用专业方法“助人自助”

“高大姐,早上好!”“小郝,我们舞蹈队这两天又排新舞了,到时来看看啊。”近日一早,郝丽曼来到涧西区武汉路社区,热情地和居民打着招呼。41岁的郝丽曼是洛阳市长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负责人,在该社区工作了9个多月,她和居民已经渐渐熟悉起来。然而此前,郝丽曼还真没想过自己会和社工这个工作结缘。

“几年前,父亲突患重病,我便辞去工作回家照顾父亲。”郝丽曼说,在照顾父亲的过程中,她意识到社会上有更多需要照顾的老年人,应该动员更多的专业人士加入帮助老年人的队伍。

后来,网上一则招聘专职社工的消息引起了她的关注。社工是什么?郝丽曼那时候还是一头雾水。“很多人都把社工当作志愿者、护工、义工、街道办的工作人员。”郝丽曼说,这其实也是她对社工的最初印象。但几个月的工作经历,让她认识到社工是通过提供专业化、人性化服务,帮助困难群体和其他有需要的群体解决基本生活方面问题的社会工作者。

2016年9月,郝丽曼成立洛阳市长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招募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加入社区爱老敬老的队伍。今年3月,该社工组织进驻武汉路社区,结合老年人需求,开设了舞蹈、国画、智能手机使用培训等10多门自选课程,辖区居民只需到社区报名,就能免费参加学习。今年8月,她们在社区组织开展了92场活动,活动最密集时,一天有4场,几乎场场爆满。

“最初,我们选择社工,是因为爱心和热情。后来,工作时间长了,就有了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感觉这个群体离不开我们,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下去。”郝丽曼说。

  行业发展面临资金、人才等瓶颈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实际上,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是以“助人自助”为宗旨,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念、知识和方法,为有需要的社会成员提供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疏导、能力提升等个性化、多样化社会服务的人员。近年,我市坚持推行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三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三社联动”模式,通过建立健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制度,将原本一些由社区承接或协助开展的物业、养老、青少年服务等工作,转移给更为专业的社会组织和社工承担。

近年,我市社工机构数量逐步增加、专业社工人数不断增长,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瓶颈。

首先,社会认知度低。洛阳市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郭晓利曾在广州从事近10年社工服务工作。2016年,她回到老家洛阳,打算在几所小学开展读写障碍儿童社工服务,不承想,竟被学校当成了业务推销员。

其次,工资福利待遇低。“目前政府、基金会提供的服务项目十分有限,难以满足所有社工机构的正常运作。”郝丽曼说,由于资金有限,目前社工的工资及福利水平普遍较低,使得社工机构难以留住人才。

再次,缺乏专业人才。据了解,目前我市3所高校均开设有社工专业,但毕业后真正从事社工服务工作的大学生较少。

 重视抱团发展提升“造血”能力

2010年,我国颁布《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作为全国重点建设的六类人才队伍之一,并明确社工行业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300万人。

近年,社工在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等方面的服务效果逐步显现,政府部门越来越重视社工服务。2016年,市民政局出台方案加快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按照要求,目前我市已建成一个孵化基地,用于支持新成立的社工机构,已有13个社工机构在市民政部门登记备案。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已有持证专业社工363名。

针对社工行业发展面临的难题,郭晓利建议,可成立社工服务行业协会,将我市的社工机构组织起来,抱团发展。一方面可资源共享、携手发展,另一方面能减少精英社工的培训成本,为整个社工行业发展开源节流。

郝丽曼认为,应通过健全工资、保险、福利等政策,进一步改善社工待遇,加快专业社工人才队伍建设。

还有业内人士表示,社工服务要实现专业化、市场化,应走出过度依赖政府资金的困境。建议完善政府与社工机构合作制度,建立对机构的资源支持制度和社工保障制度。同时,提升社工机构的自我“造血”能力,如通过与企业、社区、高校等部门合作,以社工的专业理念、方法提升服务水平,为社工机构带来经济效益。

文章来源:http://team.swchina.org/socialwork/2018/1211/3282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