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实务探索案例研究 目光远度 流年静好——情绪管理小组实践与反思

目光远度 流年静好——情绪管理小组实践与反思

一、项目背景

央视《新闻联播》曾播放一组在街头随机采访普通人的新闻,采访提及一个简单的问题:“你幸福吗?”,简单的问题收获的答案却千奇百怪,由此引发了观众的热议。有人说这个问题是有些“粗暴”。“幸福”这个敏感而严肃的话题,一直不断撩拔国人“幸福神经”。人们在分享改革红利、追寻快乐、享受幸福的同时,又饱受来自房价、交通、人际关系、特权与腐败、竞争与生存淘汰等诸多因素带来的种种压力。快乐是容易的,幸福是困难的。幸福,原本是一个很单纯的心理状态,为什么在当今社会却这么难以回答?这究竟是社会问题还是个人问题?是客观因素还是主观因素?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我忍不住去想。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赛利格曼提出了一个幸福的公式:总幸福指数 = 先天的遗传素质 + 后天的环境 + 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一个人的先天遗传因素可视为不可控因素,环境有一定的可控性,但其过程和结果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有些环境因素仅凭个人的能力是无法改变的。所以,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控制情绪及管理情绪的能力某种程度就决定了你的人生幸福的指数。有人问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我分明看到你老师生活的境遇非常糟,可他为什么总是快快乐乐呢?”柏拉图说:“决定一个人心情的不是环境,而是他的心境”。柏拉图所说的心境可以理解为心态,其外显行为是情绪,决定一个人的心情如何,幸福与否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你对情绪的管理能力。

现代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和对外的开放系统,要想成功,想要追逐幸福,就要具备多维思考,立体构思的能力,对问题的看法要既有深度,也有广度,还有远度。因为,唯深度的眼光才能了解根本,而不会执着于事物的枝节末端;唯广度的眼光才能避免顾此失彼,各执一端;唯远度的眼光,才能不盲目近视,斤斤计较。唯有目光长远才会给予内心均衡与镇定,给你智慧。目光长远,你就不会执着地追逐那些蝇头小利而导致情绪失常进而影响生活质量,降低获得感及幸福感。那怎样才能拥有长远的目光呢?一个因素来自心智,另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就是个体掌控情绪及管理情绪的能力。种种理论及实践证明,一个人如果有良好心境,善于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那他的心态会越来越好,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强,幸福指数也会越来越高。正所谓“目光若远渡,流年将静好”!于是产生组建“情绪管理小组”的想法,尝试通过一系列的小组活动让有需要的群体从各种不良甚至挫败的情绪中走出来,学会享受生活,在享受生活的过程中获得“幸福”,体味“幸福”。

二、小组支持理论

(一)埃利斯ABC理论

埃利斯认为,人的情绪困扰通常不是由客观存在的事物本身产生,而是由人们对事物的广安而产生的。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各种事物作出评估和解释,而沮丧与不快乐正是由这种评估和解释产生的。

在ABC性格理论中,A相当于刺激,指存在的一个事实,可能是一件事,也可能是某个人的一个行为和一种态度;C是反应。即个人的情绪反应;B是有机体,即个人的看法和信念。一个人的情绪困扰并非由刺激所决定,而决定于一个人的信念。情绪结果不是由某些引发事件产生,而是由个人的信息系统,也就是由个人的看法和信念所产生。个人的情绪问题基本上来源于个体的非理性的信念,即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某种信念(B)所直接引起。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方法(介入辩论法),帮助服务对象挑战自己的非理性信念。这样就能排除这些非理性信念对个体情绪的影响,从而解决由情绪问题带来的种种问题。

引发事件(A)  信念(B)  情绪后果(C) 

介入辩论法(D)   效果(E)

(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人的心灵由意识、前意识、潜意识构成,潜意识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是非理性的。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构成,它们既矛盾又统一。当人格失调时,弗洛伊德理论则将治疗的焦点放在对“自我”的强化上。个人的问题源于内在的冲突,这种冲突与早期经验有关,并潜藏于潜意识中。解决问题就是要分析潜意识。

三、情绪管理小组计划

(一)筹划组建小组

1、小组理念:秉承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引导服务对象参与小组活动、积极互动和相互协助,帮助他们改变个人现状。活动中遵守保密、坦诚、尊重、倾听、不批判等原则。

2、小组目标:

总目标:让参与小组活动的服务对象能认识自我情绪,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和技巧,从而合理调节情绪,对生活中那些由于矛盾和一些事件引起的过激反应能得到适当的排解,最终可以更好的融入社会。

具体目标:识别非理性情绪,学习认知应对策略,学习情绪控制技巧和放松技巧,掌握自我调节方法。

3、小组性质:封闭式的支持小组。

4、小组对象:行政事业单位、社团及自由职业者中有意向并能自觉自愿参加小组活动的服务对象共10人。

5、活动时间:每周一次,共8次。

6、小组模式:治疗模式

(二)小组成员的招募

1、通过悬挂宣传标语,发放海报、宣传单等手段对此活动相关事项进行宣传,充分利用微信圈、微博等信息手段对活动目标、时间、地点、参与方式等活动事项进行介绍,吸引服务对象关注并积极参与本次活动。

2、与相关机构合作,开展机构内调查、走访活动,主动挖掘和发现潜在服务对象。

(三)小组活动计划:

1

2

3

4

5

6

四、情绪管理小组实施过程

第一节活动:组建小组

目的:明确小组目标,建立小组规范。

小组活动一开始,安排柔软体操、自我介绍等暖身活动做放松训练,增进成员间相互了解,取消戒备心理,为今后小组活动做准备。接着由社会工作者向服务对象介绍小组目标,明确小组规范和制度,服务对象对小组建设提出意见建议,讨论意见建议后进行修正和补充,签订小组活动承诺书。然后服务对象之间分享参加活动的感受,并表示乐意继续参加小组活动。最后由社会工作者安排小组成员活动后思考、整理近期情绪状况准备下节小组活动时交流发言。

第二节活动:我的情绪

目的:引导服务对象理解情绪的存在性和差异性,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也各不相同。

服务对象按1-10分给近期情绪打分(1分代表情绪极差,10分代表情绪极好)。小组成员分享解决情绪问题的习惯方式,找一找困扰自己的问题。角色扮演,认识面对相同事件,由于面对问题的情绪的差异及表达情绪方式的差异会导致事件行为及其事件结局的差异。社工对处理情绪方式的个性问题和共性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

对打分低于6分的成员,由心里咨询师做一个现场面询,小组成员分享面询过程,并将分享活动的感受说出来。让服务对象意识到当遇到问题的时候,除了自己排解不良情绪外,还可以向相关机构中如社工、心理咨询师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求助。社会工作者布置作业,请服务对象思考什么样的情绪及什么样的情绪行为对解决问题更有利,为下节小组活动做准备。

本节活动为每名服务对象赠送《再苦也要笑一笑》心里成长书籍一本。

第三节活动:认识情绪—情绪影响身心健康

目的:让服务对象了解正负情绪对健康的影响。

回顾第二节小组活动的内容及小组规则。接着做暖身活动,通过体验“信任与排斥”、“注水”两个暖身活动,活跃小组气氛。

分享金武官教授《心灵种树》的治疗理念,分享影响健康的消极情绪方面的小故事,认识情绪对人身心健康的影响。

布置作业,社工推荐小组成员阅读心里成长书籍,预告了下一节活动的主题。

第四节活动:情绪与幸福—消极情绪是“幸福”人生的天敌

活动目的:认识消极情绪对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影响,是改善生活质量和提升“幸福”指数的天敌。

通过几次小组活动,小组成员对“情绪”有了初步认识,本节小组成员对近一个星期的情绪进行打分,再次认识自己情绪状况,通过分享小故事认识到消极情绪的危害。

现场招募低于6分的成员,针对个性和共性问题请心理咨询师进行相应辅导。服务对象观摩了整个面询过程,心理咨询师表现出来的倾听、接纳、尊重等技巧,感染了每一位服务对象,小组成员纷纷表示,心理咨询师一对一的面询过程在警醒自身的心理行为的同时,也为今后处理情绪问题做出了良好示范。

引导成员通过美文分享、阅读心灵鸡汤、唱歌、运动等方式调节情绪,逐步培养良好心态,努力向幸福人生进发。

第五节活动:调节情绪

活动目的:学习通过干预不合理的想法来调节情绪

首先回顾第三小节“认识情绪”主题活动内容,接着做暖身活动,通过“叠罗汉”、“撕纸”两个互动游戏,使服务对象对彼此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分享小故事“半杯水”,引导服务对象对“半杯水”发表的想法引入心理学上重要的理论情绪ABC理论,在互动环节通过“路遇领导”情景模拟来巩固所学理论,并请服务对象根据自身情况发表见解进行分享,最后希望服务对象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和体会所学知识。活动结束前对下一次活动提前进行预告。

第六节活动:放松训练

目的:体验通过身体放松达到身心的放松和情绪的稳定。

活动开始先回顾第四节活动的内容,分享上节布置作业的完成情况及遇到的问题,邀请服务对象分别介绍近期的情况,就学习到的调节情绪的方法进行分享。介绍放松训练的目的意义。介绍放松技巧,内化放松技巧。一起完成了20分钟的放松训练,让身体各部分彻底放松,让成员学到放松技巧的同时,缓解小组活动带来的压力。

第七节活动:管理情绪——做生活的主人

活动目的:让小组成员懂得“幸福”不遥远,“目光若远度,流年将静好”。

通过向小组成员介绍幸福人生需具备的“六颗心”,介绍管理情绪的10种途径和方法,引导小组成员主动管理自己的情绪。

让小组成员将生命看远,将生活看透,努力培养10种良好心态,正确释放、表达自己的情绪,脱离负向执着,释放压抑的过去,爱自己,接纳自己,温柔的活在幸福的当下,塑造幸福人生。

活动结束前告诉小组成员下节活动将是本次小组活动的最后一次活动。

第八节活动:快乐每一天

目的:小组解散,处理离别情绪,相互嘱咐。

首先让小组成员回顾小组活动的历程,分享活动感受。在心理游戏“有点大爆炸”中,服务对象一一用真诚的话语去发现和鼓励其他服务对象,互送礼物,互送祝福,处理离别情绪。最后社工作活动小结,发表赠言,再次领悟“目光远度,流年静好”的真正含义,为今后快乐每一天奠定基础。

大家都表示下次如果有这样的活动还愿意参加。最后大家完成问卷表依依不舍的道别。

五、小组活动评估

小组活动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鼓励服务对象把参与小组活动的感受或者建议等通过书面反映出来,便于社会工作者及时调整和回应。邀请服务对象填写小组问卷调查表,由服务对象对小组活动的满意度进行评估。目前对小组的综合评估如下:

(一)服务对象满意度评估

服务对象对整个小组活动总体评价高,给小组活动这个项目打分(满分10分)平均分为9.62分,有85%的人认为小组活动整体设计与参与者的需求一致,小组活动气氛好,参与度高。小组活动中,三名社会工作者的团队合作发挥了很好的作用,100%的成员认为指导者十分敬业,活动准备充分,服务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关系融洽,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参与者的积极性,沟通效果非常好。这也是社会工作者充分运用“平等、尊重、接纳、助人自助”专业理念的一种体现。

(二)小组活动过程评估

社会工作者认真听取小组成员的反馈意见,并对成员意见进行一一登记,在项目督导的指导下对活动内容不断加以调整和改进。从调查表反映来看,成员对于每次活动的时间(约90分钟)觉得合适的。小组活动中,为了活跃气氛、认识彼此,指导者围绕小组目标精心设计了暖身活动,并在活动结束后进行分享和讨论。从问卷调查表反馈来看,85%的小组成员认为活动内容“很合理”,大多数成员对“半杯水”、幸福人生需具备的“六颗心””、《心灵树种》等内容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三)小组成效评估

问卷调查表在该情绪管理小组活动的收获这一项中,有服务对象写到“这次小组活动是我成年后收获最大的一次学习活动”;也有人说“在活动中不断练习调节自己的心态,活动能让自己的想法得到充分的理解,这种感觉真好!”;“原来只要把目光放远,生活看透,努力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就能抓住幸福之手,幸福的得来说来也就那么简单”;“本次活动学到了很多调节情绪的方法,让我受益匪浅”,也有小组成员认为,本次学习只是开始,如何将学到的东西内化,今后如何对待自己的情绪问题是参与本次小组活动的真正意义所在。

六、情绪管理小组活动反思

(一)本次情绪管理小组强调服务对象的负面情绪问题,小组的目标比较明确,小组活动聚焦点与小组成员参与活动的期望相统一。

(二)三名社会工作者在小组活动中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很好的运用接纳、倾听、优势视觉等社会工作理论看待和解决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整个活动都充分展现社会工作的专业角色,在行使组织者、引导者、响应者和倡导者等角色方面表现到位,既关注小组成员的个体差异,又关注小组的融合度,使小组成员的同质性和异质性得到很好的结合。

(三)服务对象对社会工作者的服务认同度高。在小组活动中,他们积极参与,主动分享接受服务的感受、收获,为更好地开展后续小组活动打下基础。

(四)第一次小组活动中,有个别服务对象存戒备心理,这就提醒社会工作者在招募服务对象时,要根据组建小组的特点及组建小组的不同模式等具体情况,深入调查了解小组成员参与活动的期望和个性需求,做好招募小组成员的筛选和宣传工作。

(五)开展小组活动的场地选择及活动组织方式有些单一,小组活动周期长,容易给小组成员造成心里疲惫,今后有待改善。 

纵观整个小组活动,服务对象共同参与、共同进步,在小组活动中积极互动、相互协作、分享感受,共同学习和探讨情绪调节的种种方法。由于招募小组成员时关注成员参与积极性调查,所招募的成员都是自觉自愿主动参与,故小组活动参与度高,互动积极。通过小组活动,服务对象认识到非理性信念的存在性、危害性及识别方法和应对策略,初步掌握了自我调节情绪、控制情绪的方法和技巧,为今后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更好的融入社会打好基础。本次小组活动达到预期目标。

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使理论得到升华和运用,实践经验得到积累,策划和组织小组活动的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并因此获得成长。

作者单位: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民政局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case/2018/1207/3280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