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发展行业组织 深圳社工团队:青春力量绽放公益光芒
深圳社工团队:青春力量绽放公益光芒
核心阅读
12年间,“募师支教”行动的千余大学生志愿者到全国500多所山区学校支教,用知识和爱心传承薪火
以民间社会组织及社工人才力量介入援疆工作,服务人群22万余人次,累计引入资金3291万元
探索出以团组织为枢纽、市场主体为内核、社会组织为支撑、商业企业为外援、公益资源为补充的精准扶贫新路径
“到最艰苦的地方,做最有意义的事。”今年8月31日,荣膺第六届中华慈善奖、被列入“广东省社会组织扶贫创新五大模式”的深圳“募师支教”行动,第二十四次吹响了出征号角。面向全国招募的新一批大学生志愿者从深圳启程,分赴贵州、陕西、江西等地的革命老区和贫困山区,踏上为期一个学期的支教征程。
第六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日前在深圳落下帷幕。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的吉祥物是一只蝴蝶,这只蝴蝶6年来在深圳翩跹起舞,汇聚起公益慈善的大爱精神,引发公益慈善界的“蝴蝶效应”。
深圳作为一个移民城市,聚集了来自天南海北的年轻人。他们年轻,勇于开拓,在“蝴蝶效应”的感召下,不断创新公益慈善方式,助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精准资源对接帮扶,已经成为深圳人感恩改革开放、回报全国人民的具体行动之一,也是深圳年轻人的爱心名片。
用知识和爱心传承薪火,改变了山里孩子,也改变了自己
作为全国知名公益慈善品牌,12年来,“募师支教”行动的1300多名支教志愿者足迹遍及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的500多所乡村学校,他们用知识和爱心传承薪火,改变了山里孩子,也改变了自己。
8月31日上午,深圳宝安机场,第二十四批“募师支教”志愿者出发仪式现场,90后志愿者蒋涛谈及自己的支教选择,语气坚定,信心满满。这位籍贯浙江、在深圳长大的“深二代”,是深圳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一名大四学生。“得知这一批‘募师支教’选派到陕西延安宝塔区河庄坪中心小学的志愿者名额仅有两人,而我就是其中的一个,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自豪感。”蒋涛坦言,去最艰苦的地方做最有意义的事情,将给自己的人生留下一笔最难忘、最宝贵的财富。
孙影是“募师支教”行动中涌现的优秀代表,先后当选为第三届全国道德楷模、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她放弃了深圳的工作,参加第二批“募师支教”行动,远赴贵州大方县大水乡鞍山小学支教了半年。此后,她的支教助学行动一直在延续。10年多的时间里,她一次次背着行囊,独自一人走进贵州大山,支教助学,并多方奔走、牵线搭桥,在深圳爱心人士帮助下,累计募集善款1000多万元,在贵州山区捐建或筹建了8所希望小学,为600多名贫困生找到了爱心资助,为贵州、江西等地募得了2.1万余张“爱心小书桌”,为大方县近1万名学生定制了新校服。
在甘肃陇南康县迷坝附中,支教志愿者在大山里举办了第一个画展,山里的孩子们第一次在画布上描绘出他们心中的五彩梦想;在甘肃陇南文县中寨中学,志愿者为孩子们开设了第一堂音乐课,用7个空瓶子装满不同量的水,让学生逐个上台尝试用筷子敲击,构成音阶,令山里的孩子乐在其中;在贵州毕节大方县最偏远的大水乡鞍山小学,志愿者让山里孩子第一次拥有了运动场、图书室、音乐室……“募师支教”行动发起人许凌峰说,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募师支教”行动将深圳人感恩改革开放、回报全国人民的爱心情怀传播到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
创新帮扶模式,以民间社会组织及社工人才力量介入援疆工作
2010年9月,在深圳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和深圳市民政局的指导下,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启动了“援建新疆喀什社会工作站”项目,让深圳成为全国19个对口支援新疆的省市中,第一个以民间社会组织及社工人才力量介入援疆工作的城市。8年来,深圳派驻新疆喀什的80后、90后年轻社工们来到祖国边陲,用社会工作专业能力支援和建设喀什市和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小母羊项目是援疆社工董欢用5年时间在跟进的喀什扶贫项目,通过帮助贫困农户养殖母羊,再传递给其他农户家庭母羊和养殖技术,实现贫困农户家庭自主创收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阿布都(化名)就是1530户小母羊项目的受益农户之一。起初,董欢带着本土社工吐尔洪去到他家,阿布都低着头说:“我什么都没有,家里所有的钱都给孩子治眼睛了,我害怕做不好。”为此,董欢三番五次带着相关受益农户去阿布都家现身说法,邀请他外出参访优秀项目农户,这让阿布都看到了希望,愉快地加入这一项目。
如今,阿布都家的5只礼品母羊已经变成了现在的20只,经济收入增加了,妻子到产业园工作,孩子到盲人学校就读,一家人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阿布都亲切地拉着董欢和吐尔洪的手说:“如果没有你们耐心的帮助,我们家就完了,等孩子长大了,一定让他们做像你们一样的好人。”
8年来,深圳援疆社工在喀什、塔县两地深耕细作,培育出6家社会组织、76名本土社工,开发和实施了18个民生项目,服务人群涉及贫困农户、少年儿童、妇女等群体,服务22万余人次,累计引入资金达3291万元。
青年扶贫“聚合体”叠加各方资源,凸显“乘数效应”
两年前,深圳团市委对口帮扶广东河源、汕尾,广西百色、河池,新疆喀什、西藏察隅,探索出“共青团、社会组织、商业企业、公益资源”协同扶贫模式,先后实施“健康直通车”志愿医疗服务项目、“领头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培训计划、深喀青少年手拉手夏令营等品牌项目,投入及撬动社会资金累计1500多万元,带领青年在扶贫战场上挥洒汗水和智慧。
“将近4个小时,我看着路上的楼越来越少,看着眼前的山越来越多,远处的树越来越绿,我知道我离城市越来越远了。”孔胤先回忆两年前时的情景如是说。
两年前,共青团深圳市委干部孔胤先派驻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上陵镇三乐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当时,全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仅8000元,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还不足7000元。
孔胤先信心满满地说,两年多来,这里逐渐走出一条以共青团组织为枢纽、市场主体为内核、社会组织为支撑、商业企业为外援、公益资源为补充的精准扶贫新路径。在当地,已形成一支以青年扶贫干部、青年创业“领头雁”、青年支教老师等组成的青年扶贫“聚合体”,各方资源立体叠加凸显扶贫“乘数效应”。
引进人才是工作的第一步,当年8月,三乐村扶贫工作队联合深圳市青年创业促进会等社会组织,在全国开启“乡村创客”招募。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何金龙和中国人民大学的付海霞,在400多名申请者中脱颖而出。来到三乐村后,他们把过去做公益、种农产品、当创业导师的经验,广泛应用于扶贫工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拟订了百香果种植项目计划书。
“村民只负责种植,而土地、资金、销售等环节有工作队帮助解决。”孔胤先说,贫困户黄香兰家里有3个孩子,在扶贫队的帮助下,她种上了3亩百香果。“一亩至少能卖1万块,最主要的是,工作队帮我解决了土地、资金、销售各个环节的问题,我只要好好种果子就行了。”黄香兰说。
随着百香果产业渠道的打通,孔胤先又开始寻求其它致富之道,他认为激发内在生产力,才能使脱贫可持续、致富有干劲。今年初,一位名叫叶敏的本土创业青年与三乐村结缘,成立了农产品公司,村集体建设厂房作为固定资产折价入股,青年创业“领头雁”负责公司运营,主要生产香菇、木耳、笋干等农制品。目前公司已与深圳多家企业合作,销售额达到10余万元。通过应聘就业岗位、销售生产原材料、入股分红等方式,贫困户也随着企业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
两年多的扶贫工作给村里带来了崭新的面貌,村里的马路扩宽了,河堤修好了,林道开通了,公共文体设施也建起来了,村里的小学有了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贫困户的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达到了8000元以上。
责任编辑:张燕
文章来源:http://trade.swchina.org/team/2018/1120/3264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