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队伍建设社工·义工 香港理工大副教授沈文伟,十年汶川“行义”
香港理工大副教授沈文伟,十年汶川“行义”
汶川震后十年间,沈文伟(抱小女孩者)平均每年要在四川待100天以上,他已将四川视为自己的第二个家。
沈文伟将四川工作经历写成了《灾区儿童学校的社会工作手册》等灾区心理辅导和干预专著。
◆十年如一日 感召香港大学生入川做义工
◆治愈行动中 见证四川志愿服务体系成长
从汶川回到香港快一个多月了,看着学校外的红磡体育馆和维多利亚港,沈文伟偶尔会有点难以适从。这些日子,他想起很多人,那些接触过的孩子、映秀的每一条街道,甚至是街角的烧烤摊。作为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的副教授,他早习惯在英文与中文间不断切换,但说不清什么时候开始,发给朋友的短信中,会不自觉打出“要得要得”,可等来的回复不是“好嘞”,而是一个“?”。
这位出生于新加坡的华人从未想过,他和四川的羁绊如此深刻。
沈文伟熟悉四川,就像熟悉家乡新加坡一样,从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开始,十年间,他平均每年要在四川待100天以上。他以志愿者的身份进入灾区,带领团队,用专业方法帮助当地人解决实际问题。从和当地人保持得体且尊重的距离开始,他一点点获得信任,最终被视作能够推心置腹的朋友。2009年2月,“香港理工大学四川灾后重建学校社会工作项目”正式成立,在他和其余老师的感召下,每年寒暑假,都有香港的大学生来四川做义工。
“这十年,也是四川的志愿者和社会服务迅速成长的十年。”从新加坡到香港再到四川,在这场治愈与爱的行动中,接受精英教育长大的沈文伟,见证了四川在汶川地震后迅速成长起来的志愿服务体系,他将四川工作经历写成了《灾区儿童学校的社会工作手册》等灾区心理辅导和干预专著,被学术界认为“为我国受灾群众心理干预提供了样板”。
于沈文伟而言,过去十年,也是他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原本去北京做家庭治疗的研究计划一再搁浅,但走出象牙塔,他见到并感受了太多人性美好。如今,对于未来,他能确定的是,“若继续在中国参与社会工作,我的研究就离不开四川!”
入川
震后进入灾区,用锅庄打开“心门”
沈文伟失亲,也发生在2008年5月12日这天,在新加坡,他送走了父亲。来不及收拾心情,6月2日,他便踏在了四川地震灾区的土地上。
“我从未真实见到过灾难后的景象,也没有任何救灾和灾害管理的经验。”沈文伟坦言,尽管当时已经获得了社会工作博士学位,但在此之前,他只有在新加坡和香港的社工组织工作的经验,“当时,我是以义工的身份进入灾区。”
摸着石头过河——如今,沈文伟以此概括自己最初在灾区的走访。
“当时并不是心理援建的最好时机,我一直坚持的是,展开任何事情的前提就是不添乱,不添烦,凡事一步一步来。”一次,在映秀板房区,小小的马路上,人们聚在一起跳舞,他惊喜发现,有小组、有舞蹈,这正是自然呈现出的做心理治疗的最好素材。
了解后,沈文伟知道这是一种叫作锅庄舞的民间舞蹈,于是,他想要组织一次锅庄舞晚会。接下来,在准备的大半年时间中,居民们天天练习,找服装、筹款,每周一起吃饭讨论怎么办得更好,就这样,大家的身体和精神都变好了。等到晚会当晚,两千多村民聚在一起时,沈文伟再次被震撼了,“我学会了一个词,重在参与,大家就是为了开心而参与,仅此而已。”
此后,越来越多的本土化元素被应用到学校社区工作中,在汉旺小学,沈文伟和团队请来地震中失去双腿的舞蹈老师廖智,教残疾学生舞蹈,在香港,他们组织了12个灾区小孩进行表演,表演名为“舞动的生命”,影响巨大。
“社会志愿服务,应该是让生命的丰富来引领我们。”在“香港理工大学四川灾后重建学校社会工作项目”中,映秀小学社会工作站开展了“照片故事”摄影小组,10个月,35名小学生用3部普通相机,拍下了3276张照片。
在这个过程中,有不善言谈的小孩通过拍下姐姐的照片,表达自己的喜爱,也有内向的孩子用照片故事,讲述对于亲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坚强。最后,这些作品被集结出版,名字是孩子们自己取的:“映秀,你就是个魔法师”。
沈文伟相信,真正的魔法师,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扶持,那是能够扭转命运的力量。
培养
当年大学生义工,已是四川志愿界中流砥柱
付出和收获是相互的,一趟趟往返于香港和四川,沈文伟在繁华都市和田间地头的场景转换中,不知不觉,对自己的专业和工作也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2009年2月,“香港理工大学四川灾后重建学校社会工作项目”正式成立。通过与四川本土大学合作,当时项目共建立四所社工站,分别是水磨中学、兴隆学校、汉旺学校和映秀小学社工站。
最初,这些工作站一共有8名本土社工、2名治疗师和2名专业督导,并有9名香港的社工顾问支持。他们从四川的多所大学中,招募了一批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服务。“到现在,我都记得第一批每个人的名字,他们太让人感动了。”沈文伟告诉记者,别看大学生们年纪轻轻,但根本不怕吃苦,“都是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暑假跑到灾区,住在帐篷板房里,每天要做大量的调研,而且还要写日志,记录工作。”
直到现在,沈文伟来四川时,都要和他们见上一面。有的大学生留在了汶川,当了爸爸当了妈妈,虽不是全都在志愿服务一线,但只要有空余时间,还是会去当志愿者。有的学生结束服务后回到成都,组建了自己的社会服务组织,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四川志愿服务领域的中流砥柱。还有的学生,前往北京、广州和香港等地继续深造,成长为专业的社工。
十年,伴随着这批大学生成长的,除了沈文伟本人外,还有四川的志愿服务体系。2013年芦山地震后,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的专家曾组织团队,对四川的抗震应急做了研究和评估。结果显示,对比汶川地震,国内各级政府的应急响应速度更快、力度更强。同时,四川灾区民众自救互救发挥了很大作用,救灾组织更加有效有序,这其中,应对汶川特大地震的经验和灾后应对教育功不可没。
“可以说,四川为全球都提供了一个志愿服务的模式和范本。”回到香港后,沈文伟将四川工作经历写成了《灾区儿童学校的社会工作手册》《一起重生——三个震撼心灵的故事》等灾区心理辅导和干预专著,被学术界认为“为我国受灾群众心理干预提供了样板”。
尽管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都在香港,沈文伟却始终认定四川就是自己的第二个家。“完全不是计划中的事,却这样发生了,那就跟着感觉走吧。”今年休假时,沈文伟回了一趟汶川,那里有熟悉的人,有这辈子最好的兄弟。离开前,他还承诺:“以后每年至少回来两次。”
责任编辑:张燕
文章来源:http://team.swchina.org/socialwork/2018/1115/3262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