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务探索行业社工社区 社区须“减负”,社工需“加油”
社区须“减负”,社工需“加油”
兰丰社区的居民徐大姐告诉记者,这片居民楼的居民都是今年暖房子工程的受益者。
许多市民,当被问到住在哪个区,都可以不假思索,住在哪个小区,更是脱口而出;可是,当被问到住在哪个街道,就有人支支吾吾了,住在哪个社区,更是浑然不知。
在中国,社区是社会治理的最基本单位,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城乡社区治理做出了一系列新论述、新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要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
社区如此重要,居民岂可不知?
建设城乡社区,政府投入8.5亿
现在的社区相对过去的居委会,已是今非昔比。根据市民政局的最新统计,目前,全市共有社区工作人员8146名,平均年龄40岁,83%为大专以上学历,29.3%具有全国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证书。
据悉,我市现有街道办事处116个、乡镇47个,城市社区居委会706个、农村社区村委会974个。城市社区办公用房均达到600平方米以上,农村社区80%达到500平方米以上。城乡社区普遍设立“一站式”服务大厅,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劳动、就业、治安、救助、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已实现全覆盖。专业的社工、便民的服务,已是未来社区建设的主流方向。
据统计,自2013年以来,全市各级政府对城乡社区办公和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达8.5亿元。
家园共建,居民参与社区自治
随着社会治理向社区下移,有事儿找社区的老百姓越来越多。入冬之前,甘井子区红旗街道兰丰社区的“暖房子”工程如期结束,“十一”之后,热火朝天的违建拆除、环境整治,让这个30多年的老居民区旧貌换新颜。89栋老楼、3000多户居民从此对社区家喻户晓。
记者采访得知,去年社区书记孙海燕把老百姓反映集中的房屋透寒、漏雨、外墙脱落等问题通过区人大代表石朝霞向上级汇报,得到区政府和街道的重视。从今年5月至今,平均年龄只有35岁的11名社区工作者,挨家挨户上门送施工确认单、协调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并建立了居民QQ群、社区微信群,目前已有1000多居民入群参与社区自治。“这项民心工程惠及了全社区80%的居民,就算跑断腿、磨破嘴,我们也觉得工作干得有成就感。”社区书记孙海燕这样告诉记者。
千根线穿一根针,社区亟待“减负”
近年来,城乡社区日益成为社会群体的交汇点、社会矛盾的集聚点和社会治理的着力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乡社区治理工作。记者了解到,今年,市政协将“加强我市社区治理体系建设”作为重要协商议题,组织政协委员利用近1年的时间深度调研,围绕提高社区服务供给能力等方面提出22个问题41条建议。
在日前召开的市政协双月协商座谈会上,委员们就目前社区治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发表意见。市政协委员、沙河口区南沙街道桃山社区书记罗虹谈道:“现在的社区工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社区成了行政部门的附属单位,每名社区工作者都承担着多项行政性事务,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处理社区公共事务和自治事务。”
罗虹认为,按照《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居委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它既不是政权机关也不是政府派出机构,因此社区亟须“减负”,通过制定《社区协助完成工作事项清单》,明确责权界限,使社区职能归位,让社工全身心投入到更好地为居民服务中去。
没有集体经济,农村社区建设乏力
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相比,既有相同之点也有不同之处。市政协委员、金普新区大魏家街道王家村书记兼村长王新征谈道:“村集体有稳定充足的经济来源,是建设好农村社区的前提条件。目前,我市农村很多村子没有集体企业,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资金只能等着上级补助,农村社区建设陷入等、靠、要的恶性循环。”王新征建议,完善农村社区治理,除了需要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必须壮大集体经济。“只有农村集体资产盘活了,才能真正做到村民自治。”
居民需要社区大学,社工需要“加油”
居民要自治,社区服务水平和能力必须配套。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大连市委专职副主委兼秘书长夏春光在调研中发现,目前社区服务的供给能力和水平不能满足居民需要,比如社区办公经费、服务资金不足,社区服务设施不足,社区文化载体不足。
针对城乡社区文化阵地建设,夏春光委员建议成立社区大学和分支合作机构,将我市开展的“普惠制”技能培训也纳入其中,并整合全市成人高校资源开办社区大学分校,方便城乡居民就地就近学习。
市政协委员、中山区政协主席吕连军在调研中发现,要实现居民自治,社区工作者的素质、能力也需要提升。他提出:目前,社区工作人员由于受传统行政化管理思想的影响,一些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官本位”思想,甚至以干部自居, “很多老百姓对社区工作者的印象是高高在上。”他就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提出建议:“开展公开考录,建立健全选拔任用机制;开展全员培训、骨干培训,建立健全教育培训机制。”
责任编辑:张燕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socialwork/community/2018/1106/3256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