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实务探索案例研究 寻亲路漫漫,社工来帮忙——危机介入服务个案

寻亲路漫漫,社工来帮忙——危机介入服务个案

一、案例背景

(一)基本资料

姓名:龙某

年龄:37岁

性别:男

籍贯:贵州凯里

(二)背景资料

1.个案来源:2018年 8月21日,服务对象因“反复腰痛1月,双下肢进行性麻木乏力1周”入院就诊,无陪护,有自杀倾向,医务人员转介。

2.家庭背景:服务对象共有5姐弟,他排行最小。4位姐姐均已婚,父亲80多岁,母亲已去世。服务对象离家已10多年,亲人多年寻亲未果。

3.病情简介:双下肢进行性麻木乏力,目前症状加重,现双下肢肌力0-1级,医生诊断为血管畸形导致的双下肢无力,无法行走。

4.情绪状况:社会工作者介入时,服务对象情绪低落,精神萎靡。每谈及病情及对未来的打算,服务对象均出现不自控落泪,跟社会工作者明确表示,想放弃治疗出院等死。

5.精神病记录:无

6.家庭经济状况:病前已辞职,无社保,无经济来源,案主离家前其家庭为低保户,家庭经济情况较差。

7.人际关系:服务对象发病后由房东送院治疗,入院后所有同事朋友均已断绝联系,无亲人,人际网络十分薄弱。

二、问题分析(预估)

(一)情绪困扰与生命安全问题

根据人在情境中的视角,互动作用促成各部分之间不断的彼此影响: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的改变都会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

服务对象的重疾导致其每天伴随剧烈的疼痛感,双下肢麻木没有感觉,无法行走;无任何经济来源,日常温饱的解决都困难;疾病的治疗没有进展,后续治疗费、康复费都没有,倘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介入治疗,会出现截瘫的后果……身体的不适、现状的困窘、前景的暗淡……导致服务对象的情绪消极,痛苦绝望,自暴自弃。按照危机介入模式,社会工作者需及时介入,聆听、同理心和鼓励等专业技巧的综合运用,稳定其情绪,与服务对象共同协商和处理面临的危机和困扰,提供支持,恢复功能等。

(二)缺乏支持系统问题

服务对象身边无亲朋好友,住院无陪护,缺乏社会支持系统。而有效的支持系统能够帮助其融入到社会的网络之中,给予其压力舒缓、安全保护与增强信心的作用,更有利于服务对象的生理与心理健康。针对支持网络的薄弱,社会工作者需要充分利用资源协助其重建,解决在院照顾与树立其面对生活与疾病的信心。

(三)经济困难问题

服务对象已辞职,无社保、医保等,无经济来源,经济较为困难。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介入治疗,截瘫的后果是服务对象无法接受的,其存在疾病治疗的急迫性需要。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维持自身的生存是人最基本的需要,只有满足了这些最基本的需要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因此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尤为迫切。

三、服务计划

(一)介入理论

1.危机介入模式:个人在成长生活中可能会出现成长性危机、情境危机和存在性危机,危机介入模式是针对服务对象的危机状态而开展的调适和治疗的一种具体工作方法。快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快速作出危险性判断、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和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

2.社会支持网络理论:社会支持理论重视人对社会的适应性问题,强调人在社会环境中的感受,重视个人对周围环境中的资源的利用。支持网是个人生命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人都要有自己一定的社会支持网络。能够为服务对象提供帮助的社会支持网络通常可分为两种: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与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

社会工作服务作为一种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发挥着两个方面的作用:第一,为服务对象提供直接服务,以现有的社会资源解决服务对象的最迫切需求;第二,协助服务对象整合正式与非正式的社会支持资源,帮助服务对象提高建立和利用社会支持网络的能力。

(二)介入计划

1. 及时介入,社会工作者及时提醒医务人员加强对服务对象的情绪与行为的关注,稳定其情绪,与医务人员紧密联合,做好防范工作,保障其生命安全;积极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迅速了解服务对象主要问题与评估采取破坏的危险性,及时解除危机,给予情绪支持。

2. 协助服务对象重建社会支持网络,满足在院照顾与重新树立面对疾病与生活的信心。

3. 整合社会资源,解决服务对象的经济困难问题。

综上所述:在此个案中,快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快速作出危险性判断、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和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

四、介入过程

(一)第一阶段

介入重点:建立良好专业关系,收集服务对象的基本资料,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做出危险性判断,给予情绪支持,稳定情绪。

主要内容:过程中,服务对象多次向医护人员表示要出院放弃治疗,仍存在自杀想法。服务对象双下肢麻木无力,虽没法自如行走,但仍会存在采取其他自杀方式的可能性。社会工作者采取危机介入模式,及时主动与服务对象接触沟通,了解服务对象主要问题及采取破坏行为的危险性。一方面交代医务人员做好服务对象的安全防范工作:多关注,收走周围有威胁性的物品,病床选择不靠窗、容易监管的位置,如果服务对象有过激行为,及时申请24小时看护……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运用倾听、接纳、同理心等专业技巧取得服务对象的信任。

运用开放式的提问方式协助服务对象梳理内在诉求与感受,并直接询问服务对象现在自杀意向的强烈性。问题讨论深入时,服务对象出现不自控的哭泣,表示自己是社会的累赘,不想继续拖累身边的好心人等。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技巧,安抚服务对象情绪。通过几次谈话,社会工作者基本了解了服务对象的健康状况、家庭情况与主要问题等,并与服务对象建立了专业的工作关系,共同协商主要问题的解决方法。服务对象的情绪得到有效的稳定,打消了自杀的念头,由消极变得积极,配合社会工作者一起努力。

(二)第二阶段

介入重点:重建社会支持网络,树立服务对象对生活与疾病的信心。

主要内容:社会工作者针对服务对象的支持网络薄弱问题,整合社会资源,通过寻求宝安区救助管理站、“情满宝安-让爱回家”救助项目、派出所与户籍地的救助管理站等帮助,成功联系上亲属来院提供照顾。社会工作者与亲属沟通后得知,服务对象于10多年前就已离开家乡外出务工,至今音讯全无,这些年亲人未曾放弃寻找服务对象,而当服务对象见到亲人那一刻激动得落泪。服务对象支持网络的增强,其情感支持得到加强的同时,也树立了面对生活与疾病的信心。

(三)第三阶段

介入重点:整合社会资源解决经济困难问题。

主要内容:社会工作者向医护人员了解服务对象的病情,若及时得到治疗会有积极的效果,反之延误病情将导致截瘫。社会工作者积极整合正式与非正式资源,协助服务对象成功获得宝安区救助管理站的医疗救助款项8千余元。社会工作者积极与亲属沟通,经商量后亲属决定共同资助服务对象返乡接受治疗,服务对象的经济困难与治疗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社会工作者整合医院资源,在服务对象返乡与出院手续办理方面提供了协助,亲属与服务对象对社会工作者的关心与帮助表达了谢意。

跟踪服务:服务对象返乡后,社会工作者致电亲属关心服务对象的现况,得知服务对象已在凯里市公立医院接受治疗,情绪较稳定。

五、评估

(一)目标达成情况

1. 多次病房的探访与面谈,为服务对象提供情感支持,使其情绪稳定,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2. 经过努力成功与亲属取得联系,加强了服务对象的支持网络,解决服务对象的照顾与治疗问题。

3. 整合资源,服务对象的经济困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二)社会工作者工作评估

在个案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充分运用了社工专业技巧与方法,包括运用了积极关注、尊重、无条件接纳等技巧与服务对象建立了专业的信任关系;运用了危机介入与社会支持网络理论等专业方法,有效解决与满足了服务对象所面对的主要问题与需要。

六、结案

(一)结案原因

综合评估服务对象目前的状况,社会工作者认为原定的服务目标已基本达成,服务对象情绪稳定,积极面对疾病。

(二)结案处理方式

结案前,社会工作者走访病房与服务对象道别,表示对他的服务已经结束。同时,社会工作者也建议亲属需要关注服务对象的情绪反应,给予情绪支持。

七、专业反思

此个案中,服务对象患有重疾、缺乏支持网络、无物质资源和有自杀倾向等情况的复杂性,对社会工作者开展服务存在着很大的挑战性,所以社会工作者严谨的专业态度非常重要。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始终奉行平等、接纳、倾听、同理和积极关注等基本的专业态度和价值观。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分析比较到位,制定的干预目标、模式和具体计划都比较切合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这些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应用,最终达到了比较良好的效果,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同时,还有多年寻亲终圆梦的意外收获。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case/2018/1031/3251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