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社工之家历史 史节点 | 北京大学社会工作专业重建与发展(上)

史节点 | 北京大学社会工作专业重建与发展(上)

1988年,原国家教委批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和厦门大学恢复和重建社会工作专业。

1988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在全国范围内率先设置了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并成立社会工作与管理教研室,开始探索中国本土情境下的社会工作教学实践、实务研究与人才培养。自1988年至今,北京大学社会工作专业以他山之石为己鉴,以国之所需为根本,致力于推动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国际化与本土化。

1988亚太社会工作教育研讨会

微信图片_20181031092214

为了促进早期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国际对话与交流,在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于1988年12月15日-19日首次举办了亚太地区社会工作教育研讨会。

此次研讨会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社会工作教育国际研讨会。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118位代表出席了本次研讨会,共同探讨亚太地区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现状、模式经验、存在问题和未来方向。这次研讨会总共收到了70多篇学术论文,涉及到社会工作教育的理论探索、历史回顾、现实挑战、课程设置和未来前景等重要议题。在国际社会工作教育联盟的慷慨资助下,在周永新、阮曾媛琪、王思斌、张华、马凤芝、李越美六位编辑委员的共同努力下,本次研讨会的学术论文由北京大学出版社集结成书并于1991年10月出版,即《现状 挑战 前景——亚太地区社会工作教育研讨会论文集》

在这次研讨会上,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雷洁琼、水世琤、袁方、韩明谟、夏学銮与境外和国外学者分享了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历史经验、现实意义和价值取向。

其中,雷洁琼和水世琤从承上启下的历史视角出发,细致回顾了燕京大学社会服务工作三十年(1922-1952年),包括社会工作教研人才的引进、专业课程的设置、社会调查的训练和社会服务的拓展,为北京大学社会工作专业重建提供了教学-研究-服务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雏形。

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出发,袁方全面分析了中国社会工作学科建设的历史机遇、时代使命和待解难题,包括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专业教育的层次问题、课程设置的因材施教和社会工作教育的现代化,为中国转型时期的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念和实践基石。

通过对社会工作专业使命和价值的哲学思考,韩明谟着重强调了社会工作教育应当凸显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以国为基的维稳功能,以民族为单位的整体优化,以及以社会为系统的相互协调。

夏学銮则更具体地探讨了社会工作教育中价值体系的金字塔建构,包括社会价值、目标价值、手段价值、职业道德四个层次。韩明谟和夏学銮对社会工作教育的理论思考为早期中国社会工作的重建和发展提供了全局统筹的视野和价值分层的思路。

1993师资督导班

微信图片_20181031092304

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大陆社会工作教育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为了研究和借鉴英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经验,探索建立适合中国本土情境的社会工作教育体系,以满足改革和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新需要,在英国文化协会等机构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与英国诺丁汉大学社会学与社会政策学院签订并开展了为期三年(1993-1996年)的三方合作计划

1993年1月,英国诺丁汉大学斯蒂文森教授等访问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为了帮助中国大陆高校和机构了解境外和国外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和督导情况,英国诺丁汉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两校教师为国内已有或准备开办社会工作专业的院校、已开展社会工作服务的机构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社会工作实习与督导培训。在京的工青妇和残联系统的院系和机构派人参加了此次培训课程。

通过本次师资督导班,参加培训的学院对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和督导的目的、内容、方法、流程、设置等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为他们后续在高校和机构开设和发展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和督导工作夯实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1994亚太华人地区社会工作教育会议

1994年4月24日-27日,在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的大力支持下,华人社区社会工作教育研讨会暨培训班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成功举办。来自国内外的100多位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共同探讨华人社区社会工作教育发展这一重要议题,尤其是中国大陆社会工作教育发展问题。

这次研讨会从华人社会这一特定文化背景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特殊经济环境出发,深入分析了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文化、经济、社会、政治等深层动因,并结合境外和国外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经验,进一步探索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本土化问题。通过对国际化和本土化的热烈讨论和深入思考,与会代表们对中国大陆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情境化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体悟,即基于本土情境的有选择的拿来主义,基于本土情境的有创新的发展主义,以及基于本土情境的有重点的实践主义。本次研讨会的学术论文由中国和平出版社集结成书并于1996年出版,即《发展 探索 本土化——华人社区社会工作教育研讨会论文集》

1998社会工作本土化会议

1995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工作专业教师与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工作教师团队一起访问英国诺丁汉大学。期间,由于各地社会工作形态不同,就产生了对社会工作本质的疑问。当时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的麦萍施主任、阮曾媛琪教授都支持就社会工作的本质问题召开一次研讨会,得到了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积极响应。

于是,1997年、1998年,两系教师连续两次在北京大学召开学术研讨会,就华人社区社会工作的本质展开研讨。最后,这两次研讨会的成果集中反映于何国良、王思斌主编的《华人社区社会工作本质的初探》(八方文化企业公司,2000年出版)一书中。这本书的论文的观点在国内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2000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MSW班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全力支持下,中国内地社会工作如雨后春笋,迅猛发展。然而,快速的专业发展与严重的师资匮乏之间构成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内地社会工作的专业化与本土化。为了缓解这一问题,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与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自2000年起共同开设社会工作文学硕士(中国社会工作)课程班(简称北大-理工MSW班)

这个课程班主要面向中国内地社会工作教育单位的教师和社会服务机构的管理科研人员开放。考虑到课程学员需要兼顾本职工作,这个课程班允许以兼读的形式进行。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和实务操作,北大-理工MSW班希望能够培养一批具有扎实理论和实务基础的社会工作科研、教学和管理人才,使他们将来成为中国内地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骨干人员,承担起中国内地社会工作专业化、体系化和本土化的重要职责。

北大-理工MSW班一般为期三个学年,总共需修习16门课程。大部分课堂学习和专业实习是在中国大陆开展。在第四学期时,课程学员需到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学习,并实地考察香港社会工作的发展概况和实务操作。通过北大-理工MSW班,课程学员不仅能全面掌握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技巧和能力,还能系统了解境外和国外社会工作课程和专业实习的设置、发展和评价,更能初步建立起中国大陆社会工作发展领袖网络。

从2000年至2014年,北大-理工MSW班总共招收了七届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共计235名。十几年来,这些北大-理工MSW班毕业生已成为中国内地社会工作发展的中流砥柱。他们学以致用,创新开拓,积极探索适合中国本土情境的社会工作教学、研究和实务模式,为中国大陆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培养了一批批领军人才。

微信图片_20181031092426

2005北大-香港理工大学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

作为中国大陆和香港较早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北京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师资培训、理论探索、实务研究、期刊创办等各个方面开展了长期有效的合作,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颇具影响的研究成果。

因此,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大陆社会工作教育、研究和实务的发展,北京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基于两校多年友好的合作关系于2005年联合创办了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简称中心)。

中心依托两校社会工作和社会学的师资力量,整合优质社会工作资源,致力于摸索出一条适合中国本土情境的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道路,进一步完善中国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知识体系,提高社会工作专业解决社会问题和参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中心自成立以来,特别是2009年中心办公地点(北京大学镜春园83号)经过修缮正式运行以来,在香港凯瑟克基金会、香港思善基金会、香港林护基金会、香港利丰基金会、香港包陪庆基金、德国米苏尔基金会等支持下,承担了一系列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实务和研究项目。

依托中心研究人员,中心自2010年起编辑出版了社会工作英文学术刊物——China Journal of Social Work 。这本刊物是世界范围内第一本以介绍中国社会工作研究成果为主的英文学术刊物,已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此外,作为国际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亚太区域资源中心,中心在促进亚太地区社会工作发展方面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多年来,中心致力于开展师资培训、专业服务、前沿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至今为止,中心积极邀请国内外知名研究学者和实务骨干,已开办了近50场社会工作学术讲座,为中国大陆尤其是北京地区的社会工作研究人员和一线社会工作者提供了专业对话和交流的机会。

微信图片_20181031092450

| 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开幕仪式

2007-2010北京大学MSW设置论证及招生

2006年,中共中央第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战略部署。为了加快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抓紧培养大批社会工作专门人才以充实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并开展了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设置论证工作(简称MSW设置论证)。

从2007年至2009年,北京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参与并通过全国MSW设置论证。2010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开始招收第一届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共计20名。同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成立了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中心。依托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项目,坚持研究与实务互嵌的教学理念,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为新时期国家发展新需求培养了一批批具有一定研究能力和较高实践水平的高级社会工作人才。

2015年,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社会学硕士招生改为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招生,两届共招生71名。2017年,深圳研究生院MSW招生开始并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MSW招生。同年起,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在原有的MSW四个研究方向(社会服务机构管理、社区发展、高级临床社会工作和社会管理与社会政策)之外,新增了社会调查与政策评估的研究方向,进一步完善了社会工作硕士专业教育体系。

文章来源:http://family.swchina.org/history/2018/1031/3251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