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理论前沿业内交流 业内交流 | 社区营造的“九步工作法”

业内交流 | 社区营造的“九步工作法”

相信有的小伙伴已经听说过关于社区营造的“九步工作法”这个词,但是,它具体是干嘛的?到底有哪九步?每一步怎么去做?如果你对此心中还有疑惑,那就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一、挖掘社区需求

通过深入社区居民中间进行调查研究,从人、文、地、产、景等方面精准把握社区实际需求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各类资源存量。

挖掘社区需求的几种途径

①从居民访谈中挖掘。可以通过对社区居民、社区骨干、社区两委、社区门卫等多元人群采用走访面谈等方式,了解他们对社区的感受,收集居民认为社区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他们期望享受到怎样的社区服务等。在个性化的访谈中,也需要关注受访个人或家庭的经历和重大事件,有利于更好地洞察对方所表达出来的需求的真实性与成因,以便于未来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②从群体会议中挖掘。通过院落坝坝会、居民议事会、社区对话会、民情恳谈会、骨干座谈会等方式,采用专业的工具(如罗伯特议事规则、开放空间会议技术等)挖掘居民的需求,广泛收集大家的意见和看法。

③从社区群体行动中挖掘。从居民自发开展的群体行动中寻找需求点,这些行动的发生往往意味着需求没有得到有效满足,例如院落环境脏乱差,引起居民自发组织环保清洁活动,或是社区居民与物业公司之间发生了纠纷进而演变成为群体事件。社区工作者们可以通过回顾和梳理本社区曾经或正在发生的群体行动,进一步分析居民的需求。

④从社区群体性问题中挖掘。即社区中某个群体共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如社区高龄老人的日间照料问题,残疾人康复问题,低保家庭能力增长问题,外来打工人群社区融入问题等。

⑤从资源对比中挖掘。了解社区基层组织、社区发展历史、社区环境、社区人口结构等,将其与相邻社区做比较,明确本社区有哪些资源优势,有哪些不足和欠缺,再从其中去挖掘社区的需求。

二、找准切入点

运用参与式讨论技术、开放空间会议技术、需求树分析法等方法,找准社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一个切入点带动多个相关项目,力争解决多个议题,撬动整个社区开展可持续总体营造行动,达成当地居民共同认可的社区愿景。

社区营造的内容常常被总结为“人”、“文”、“地”、“产”、“景”,这五个切入角度的关系不是并列的,社区营造的核心是人,“人”在中间,“文”、“地”、“产”、“景”为“人”所用,什么样的营造都离不开人的营造。不管项目是从哪一个切入点切入的,可食地景也好,墙绘也好,都是人来组织和实施的,社区营造项目不管怎么设计,始终都要关注社区居民在这其中的成长和发展,培养其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意识及自发解决社区问题的能力。 

1、社区营造之“人”的角度

社区居民是具有多样性的,他们在性别、年龄、民族、宗教信仰、家庭背景、受教育水平、职业、习惯、健康状况、经济状况等诸多方面是不同的,在社区中的精神和物质需求也是不同的,因而我们先要清楚从哪一个居民群体着手。例如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残疾人、需要就业的中青年等等,通过开展团体活动、技能培训、社区教育、发掘服务对象中有意愿为邻里进行志愿服务的居民骨干,进而协助服务对象在骨干志愿者的带领下建立长效互助公益组织,开展自我服务。 

2、社区营造之“文”的角度

不管是社区传统文化的延续,还是社区新文化的创造,都不是抽象的,都需要一定的实物来承载,因而要让社区文化可视化。在这个过程中就要挖掘社区文化,并且找到承载社区文化的实物或者形式,并且采取相应措施去传承发扬。例如:社区博物馆、社区文化长廊、社区老照片展示社区本土文化历史,社区生活影像、社区剧场、社区音乐、社区学堂、社区民俗节庆文化活动等宣扬社区文化进而鼓励居民终生学习,促进邻里交往互动,催生社区网络联结,增进居民的信任和互助关系,创造社区集体记忆、营造社区共同意识,形塑社区公益文化。

3、社区营造之“地”的角度

地理环境的保育与特色发扬,在地性的延续。例如台湾桃米村利用当地湿地、溪流等地理资源,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引导其完成对青蛙、蜻蜓等昆虫从认知到保育的一系列工作,营造出桃米村良好的生态环境循环系统。同时,社区发动全体成员集体维护、监督桃米村的生态发展,开展多样的人与自然亲近的社会活动,激发社会各阶层人对生态社区的了解及认同等,通过多种方式推动生态社区的运营。既保护了在地环境资源,又促进了社区生态产业的完善。 

4、社区营造之“产”的角度

从产业发展切入,挖掘社区优势资源,通过建立合作社、兴办社区社会企业、开发区域特色体验旅游等方式、积极发展社区产业,吸引更多居民参与在地产业/经济活动的集体经营以及在地产业的创发与行销中,增强社区造血功能,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

5、社区营造之“景”的角度

可从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建设、布局切入,通过构建长者空间、连心驿站、社区书馆、风雨长廊、休闲广场、露天凉亭、社区花园、可食地景等室内外公共空间,建立公共空间和精神联结,提升居民社区生活幸福指数。也可从美化改善居住环境切入,通过动员居民共同参与营造绿色生态、环境优美的院落/社区/街道,普及自然教育、垃圾分类、资源循坏利用等绿色环保理念,撬动居民组织化参与社区环境治理、形成社区环境维护长效机制。

三、制定整体规划

社区两委牵头,着眼社区未来三到五年的长远发展,广泛吸纳多元主体意见建议,共同制定科学、可行、有效的总体营造规划。

四、七夕心愿单

汇聚社区内外一切能够为落实总体营造规划而使用的人力、资金、场地、设备等资源,运用罗列社区资源清单、绘制社区资源地图等方式,充分掌握社区资源实际情况,并通过各类协商议事平台,形成多种资源共同投入推动社区营造行动持续性开展的共识方案。

社区资源的构成

包括:人力资源(团体与机构组织)、物力、财力、知识与资料、历史传统、生活习俗、发展机会、自然的地理、天然物质资源、人文社会环境等等各方面,只要能有助于社区发展工作的,均应加予发掘、动员与运用。

人力资源:社区居民领袖、志愿者、专家学者、两代表一委员、专业社区工作者、具有一定社会声望的知名人士等。 

物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设备。

财力资源:各种来源的资金。 

人文资源:居民认可、喜爱的文化性内容。

人缘资源:运用各种资源的动力、媒介和人际关系。

五、搭建支持平台

构建多元参与协商的议事平台、以社区基金(会)为主体的资源整合平台。在这些平台上,社区问题可以得到协调与商议,社区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与扩大,营造规划可以得到执行与支撑。

社区营造支持中心

1、基础架构建设

各社区由两委牵头成立社区营造支持中心,采取聘用专职人员、委托社会组织运营等形式,配置具备社区营造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的人员开展中心日常运作。社区两委负责对本辖区社区营造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并负责对社区级社区营造支持中心进行日常工作指导和绩效测评。

2、主要职能

主要负责协助社区两委和居民做社区的整体规划;

对本辖区内开展的社工服务项目和社区营造工作进行过程跟踪与日常督导;

整理本辖区社区营造工作信息并进行推广宣传;

协助开展社区微创投项目发包、评审立项、成效评估等工作,并对执行单位提供保障项目顺利开展所需的必要帮助;

挖掘本辖区社会资源,统筹协调本辖区内社会组织、社区自组织、驻区企事业单位等多元主体,使其共同推进社区营造;

对本辖区居民开展社区营造宣传工作;

配合区级和街道级社区营造支持中心开展社区营造推进工作;

收集辖区居民对社区营造工作的真实需求,向社区两委、区级和街道级社区营造支持中心提出有针对性的工作建议;

孵化和培育本土社会组织、社区自组织、居民骨干等主体参与社区营造。

六、激发自组织

挖掘社区骨干,培育社区领袖,成立和发展社区自组织,构建社区营造的有力抓手,通过项目化等形式使社区自组织带动更多的居民持续参与社区营造。

如何发现和培养居民骨干

①依托社区已有的骨干,在与其建立关系的过程中,需要发现其个人还需提升的内容,比如领导力、团队管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②发现新的骨干可以关注与社区关系不是特别紧密的队伍(如社区跳广场舞的队伍),通过项目活动过程发现骨干,通过人才培训发现骨干。

③发现新的骨干还需要扩大社区居民交际的圈子,跳出原有的骨干圈,通过与更多新的社区居民交流和关系建立,寻找新的骨干。

④针对社区骨干,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并建立信任关系,发现其个人能力的不足,通过培训、参访交流、个性化辅导等方式,助其成长。

⑤充分发挥骨干的内部动力,给予更多的权利空间进行营造实践。骨干的培力不仅需要外部力量的助推,更需要内生力量的驱动。因此,给予其充分信任,从简单问题入手,鼓励其在营造行动的决策、实施等环节放开手脚去实践,提升其综合能力,从内部提升获得感和价值感。

介入社区自组织的过程参考

①以社区活动为依托,动员社区居民,搭建沟通交流平台。

②以兴趣爱好和情感为基石,挖掘社区“能人力量”,链接相关资源,聚集本土资源。

PS.建立自组织最重要的一步是利用共同点的关系使得一群人越聚越密。也就是说是否存在一个或若干个社区骨干、精英,他/她有社会地位、社区威望,能够有效地影响社区内其他成员的态度和行为,承担起带头人的作用,“能人现象”也是证实了费孝通先生所说的个人中心插叙格局人脉网,能人先是在自己人脉网中开始动员,动员过程就是一个大能人带动一群小能人,小能人又动员自己的人脉网。一个团体就是在这一滚雪球的过程中慢慢扩张,逐渐成形。例如:社区的楼栋长、退休的社区干部、有威望的老党员、有特长/特殊手艺的能人等等,他们都是培育社区自组织中的重要本土资源。

③召开“能人”会议,寻求共识。

将社区内的“能人”聚集在一起,共同讨论自组织的培育方向、活动内容、培育所需资源等。能人会议的成功与否会直接影响到自组织是否能够成立,自组织成员是否能得到扩建。

④提升社区自组织能力。

培养社区居民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社区成员的共同成长,引导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到自组织的建设中。

七、转化自组织

通过持续培力与专业支持,灌输专业化的议事规则,建立制度规约,引导社区自组织关注社区公共议题,使娱乐型、互益型自组织转化为功能型、公益型自组织。

鼓励和引导院落秩序、社区安全、文体活动、邻里互助、环境卫生、居家养老、幼儿托管、残疾人康复、社区就业、垃圾分类、社区融合、“三留守”关爱等活动类、兴趣类自组织转化为提供社区公共产品的公益组织。

引导自组织在朝着为社区提供服务的社区公益组织转化过程中,不断提升组织能力、协商能力、行动能力,提高管理社区公共事务、解决社区矛盾问题的水平。

八、推动集体行动

坚持“党委引领、居民主体、专业支持、多元参与” 的原则,全面调动社区集体力量,使各方通过支撑平台开展紧密联系互动,明确分工协作,优化项目运作,探索社区问题解决新路径,开展社区公共事业新实践,共同发力推动社区营造。

九、形成生活共同体

要充分发挥城乡社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专项资金的经费保障作用,将专项资金持续投入城乡社区可持续总体营造行动。鼓励专业社会组织、院落自治组织、业委会、社区自组织以提案大赛、创投活动、公益擂台等形式提出社区公益项目,并对优秀项目给予资助。继续保障财政配套专项资金支持我区各社区可持续总体营造项目,形成在全区各街道、社区共同推动可持续总体营造的态势。

通过持续开展社区营造,使社区居民能够有意识、有理智、有组织、有渠道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共同构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邻里相亲的生活共同体。

文章来源:http://theory.swchina.org/exchange/2018/0906/3213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