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聚焦社会热点 向德平:社会工作介入反贫困实践的空间与途径
向德平:社会工作介入反贫困实践的空间与途径
原标题:向德平:社会工作介入我国反贫困实践的空间与途径
人物简介:向德平,博士,二级教授,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社会学系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中国减贫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兼任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教育部社会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反贫困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工作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学会妇女\社会性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城市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社会福利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社会政策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湖北省社会学会副会长、湖北省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精准扶贫战略实施的动态监测与成效评价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的制度构建和创新发展研究”、“公共性视野下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研究”等项目100余项,出版《社会工作导论》、《社会问题》、《人口与计生领域社会工作项目评估》等著作4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多项成果获省部级奖励。
社会工作介入我国反贫困实践的空间与途径
【内容提要】社会工作能够在扶贫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目前的扶贫没有脱离传统的救济式扶贫政策的影响。克服扶贫政策的缺陷与不足,需要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社会工作的介入,是修正与弥合扶贫政策不足、提升扶贫对象能力的重要举措。本文分析了社会工作在扶贫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社会工作在扶贫领域的介入空间与介入途径。
一、现阶段我国扶贫政策和措施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和政府所采取的扶贫政策和实施的扶贫措施对于缓解我国贫困状况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就巨大。但是,从扶贫的实际效果看,现行的扶贫政策和措施还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主要体现在:
1.现行扶贫政策目标不清。现行扶贫政策是为了维持居民的最低生活水平,还是要促使其摆脱贫困状况?如果仅仅局限于维持居民的最低生活水平,会不会形成一个永久性的贫困层?这种可能在扶贫政策不明晰的情况下是明显存在的。[1]扶贫不仅应重视资源的提供,更应该强调能力的提升、社会关系的建立以及社会功能的恢复。明确扶贫的目标,协调经济救助与能力提升两者的关系,将扶贫重点转到能力建设方面,重视贫困者的赋权、社会资本和个人资产建设,从救济型扶贫转为发展型扶贫,这应该是扶贫的目标所在。
2.现行扶贫政策缺乏系统设计。现行扶贫政策缺乏系统设计,往往是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疲于应付。[2]在国有企业市场化的过程中,部分企业出现生产经营困难,职工生活受到影响,政府就要求开展“送温暖”活动,并动员工会系统帮助困难职工,或者要求银行增加贷款帮助困难企业渡过难关,或者要求企业发掘潜力解决自身的问题。当企业困难表现出持续性而不得不走向裁员时,政府意识到完善失业保险的重要性,出台“再就业工程”和保障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的政策。当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无法落实时,政府才一再推进“两个确保”。[3]当这些政策都不能奏效时,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才受到高度重视。从这种意义上说,现行的扶贫政策实际上是“救火”政策,哪里起火,就应付哪里,没有长远的目标和周密的考虑。
贫困不是一个暂时性的问题,它将长期存在。随着社会经济改革的深化,贫困人口还有继续增加的趋势。因此,应系统地考虑和设计扶贫的长期政策,避免政策的短视。
3.现行扶贫政策之间的衔接性较差。通常在谈到居民的生活保障时,人们会提到“四条保障线”,即职工最低工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按照制度设计者的逻辑,最低生活保障是最后一张安全网,也是最低层次的保障。[4]事实上,由于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以及企业自身的特殊情况,前面三条线并不能真正落实,拿不到或拿不全最低工资、下岗生活费或失业救济金的人很多。这些人在民政部门的低保工作中,又往往被“视同”拿到了相关收入而不予保障,结果是在重重安全网中“漏网”了。社会政策彼此之间都应是相互联系的,应注意各个政策之间的衔接性。
因此,现行扶贫政策需要改革,在扶贫过程中亟须导入社会工作。
二、社会工作在扶贫中的作用
社会工作是以一定的价值理念和科学精神为指导,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提供专业社会服务,帮助其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现代社会工作的价值目标是实现社会公平、创新管理体制、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完善社会服务、促进人与社会发展。
现代社会工作把实现社会公正作为自己的核心价值理念,注重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与社会利益的协调,并通过专业服务实现社会公正。从政策层面看,社会工作通过服务、宣传、影响社会政策等方式帮助弱势群体,争取和维护其合法权益。社会政策遵循一定的程序,动员、利用、分配各种社会资源,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合理有效地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公平。社会工作通过社会财富的第二次分配,对社会不平等和贫困现象进行有目的的干预。它特别关注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重点满足弱势群体的基本需求。从实践层面看,社会工作已经发展出一套专门的技术与方法,帮助人们发展内在潜力,运用外在资源去面对困难,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社会工作通过专业的方法帮助有困难、有需要的社会成员获得社会资源;帮助社会成员建立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支持网络;帮助社会成员开发潜能,提高个人的能力。社会工作平等、尊重、助人自助、和谐互动的专业理念,助人、救难、解困、发展的专业功能,对于保障社会成员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权益、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公正具有重要作用。
社会工作在扶贫中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工作为扶贫提供了专业价值观。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化的服务活动,这种专业化的服务活动是建立在系统的理论知识基础之上的;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活动,这种助人活动是建立在利他主义等价值基础之上的。社会工作是一种以价值为本位的专业。作为社会工作的灵魂,价值贯穿于社会工作的始终。
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助人自助是指社会工作者在助人的工作中,协助案主解脱困境与发展自我的能力,使其在离开社会工作者的帮助后,也能够解决或避免类似其之前遇到的问题。简单地说就是使案主能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和适应环境。
社会工作助人的过程,绝不是单方面地施惠于人,更不是扮演救世主的角色,社会工作者相信,个人、团体、社区乃至社会都有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潜能,一旦这种潜能得到发挥,问题便可迎刃而解。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帮助案主在困境和无助中,了解自己的真实处境,引导他们用一种客观、正确、健康的观点来看待自己的处境,引发他们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来解决问题。社会工作的整个过程是以助人开始,以受助者自助结束,因而社会工作过程是一个助人自助的过程。
2.社会工作为扶贫提供了“优势视角”。一般认为,贫困是因为社会或自身的某些原因导致的,因此,我们帮助对象的过程,实际上是在帮助受助者解决问题。这是“问题视角”。社会工作者认为,每个人都是有潜能的,受助者之所以身陷困难,是因为其潜能没有充分发挥,其能力没有得到提升,因此,帮助受助对象最重要的是赋权——发挥潜能、提升能力,最终实现助人自助。这是“优势视角”。社会工作不但致力于解决人们遇到的各种困难,而且致力于促进人的发展。在助人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充分尊重那些陷入困境中的人们的自主与自决,尊重受助者的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权力。社会工作还充分调动受助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仅要为受助者救难、解困,而且更重视帮助受助者提高其自助的能力,实现自我的发展。社会工作者动员各种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动用一切社会条件对受助者进行援助。社会工作通过增加人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克服困难的能力、提高个人与社会协调能力,帮助个人、社会群体及社区获得更好的发展。社会工作者注重对受助者的教育,通过教育使受助者适应社会环境,调节心态,调整行为,适应新的社会。社会工作者还注重个人内在资源的开发,如智力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等,为个人的发展创造条件。
3.社会工作为扶贫提供了专业的方法与技术。社会工作者不仅重视助人自助的理念,在实际工作中还可运用专业的技术和手段。如在方法上运用社会工作中的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社区工作的方法,运用个案辅导、团体技巧、社区资源调动、咨询、培训等多种介入方式与技巧,了解贫困者的困境,评估他们的需求,培育、挖掘和提升贫困者的能力,协助他们走出困境,增强他们融入社会的能力。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制度设计,其核心在于把助人自助的理念转变为增强贫困者能力建设的过程,即把依靠行政强制的外部支持转向扶贫对象的自主自立发展。
三、社会工作在扶贫中的介入空间
贫困的产生是市场经济的制度性排斥和人们面对风险的脆弱性相结合的结果。经济剥夺和社会排斥,不仅使贫困者受到物质匮乏带来的严重后果,而且使他们在社会上处于被孤立的地位,给他们的精神和心理带来严重的伤害;同时严重的贫困问题还会带来社会冲突,危及国家和地区的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宏观层面的政策设计和制度建设之外,必须从贫困者的角度,尊重贫困者的主体性,为他们提供差异化的、人性化的社会服务,真正解决贫困给他们造成的精神、心理问题以及社会排斥问题。而在扶贫实践中发展起来的社会工作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社会工作与扶贫具有相关性,为社会工作提供了介入空间。
1.从起源看,扶贫是社会工作的起点。社会工作与扶贫具有共源性,它的产生是与扶贫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早期的社会工作是在慈善救济活动中表现出萌芽形式,并随着救助活动的逐渐规范化和制度化,最终发展成为专业化的社会工作,发展成为一个职业、一项专业、一门学科。社会工作的任务是助人,助人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社会工作把帮助有困难的社会成员当作社会工作的基本着眼点。
2.从历史看,扶贫贯穿于社会工作发展全过程。追踪历史我们可以发现,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就是与贫困作斗争的历史,社会工作及其各种专业方法正是人们在与贫困和其他各种社会问题作斗争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工作通过为遭受贫困和各种困难与不幸的人提供必要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保障他们基本生活的需要,使他们能够发挥自己潜在的力量,增强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由贫困和其他各种社会问题带来的社会紧张和冲突,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社会工作的发展史充分体现出其扶贫的专业本质。
3.从理念看,扶贫蕴含着社会工作的价值。社会工作是价值介入的专业助人活动,价值基础是人道主义和社会公正;其目标是满足人的需求,协助个人和团体解决社会问题;其策略是帮助人们通过自助和互助来适应社会环境。因此,“扶贫济困、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者的重要使命,“扶贫济弱”代表的是社会工作者实务活动的目标“;助人自助”则反映的是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理想。[5]当代社会工作已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的学科体系,其工作对象主要是贫困群体或极易陷入贫困的弱势人群,其工作目标是解决实际问题、提升个人能力、增进社会资本、促进融入社会,“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6]这一定义很好地说明了扶贫在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中的地位。
从我国扶贫的实践看,将社会工作导入扶贫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1.扶贫需要导入社会工作价值观。社会工作是助人的工作,社会工作机构和社会工作者通过为案主提供物质的和精神的支持,以帮助案主克服面临的各种困难。但是,社会工作不是单方面的给予或单纯的施惠,社会工作者认为个人、团体、社区乃至社会都有克服困难、解决困难的潜能,一旦潜能得以发挥,问题就可能迎刃而解。因此社会工作的精髓在于,给案主以希望、信心和决心,充分调动案主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后达到求助者自助并在自助中得以发展的境界。
2.扶贫需要专业社会工作方法与技术。社会工作是一种问题导向的职业。社会问题的出现促使人们寻求解决方案。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一个从非专业化到专业化的发展过程。这表现为服务提供者由慈善助人者向专业助人者的转变,从仅凭爱心和热情、不太注重工作技巧到十分强调专业工作方法的转变,从慈善性、分散化、非职业性和非专业化的初始形态向理性化、组织化、职业化和专业化的现代形态的转变。一方面,专业社会工作者运用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和社区社会工作等社会工作方法,直接地解决大量已经现实地存在的各种具体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专业社会工作者还可以采用社会行政、社会政策等社会工作方法,通过对社会福利行政、社会保障政策等施加影响,最大程度地预防社会问题的产生或间接地解决已经出现的社会问题。同时,社会工作通过开发社会资源,建立社会成员的社会支持系统。
3.扶贫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扶贫行动的基本目标在于通过实施有效的经济和社会政策去缓解贫困,并逐步创造最终消灭贫困的经济和社会条件。因此,能否有效动员民众、号召民众、组织民众参加扶贫开发、发挥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在国家的支持下改变自身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层政府,特别是社区组织等能否开展自觉有效的工作。事实证明,各种非政府组织、社区组织等在整合、调动扶贫资源方面的确具有灵活性和可行性。[7]扶贫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社会工作能较好地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
四、社会工作在扶贫中的介入途径
社会工作在扶贫领域具有广阔的介入空间,那么,社会工作如何介入到扶贫中呢?
1.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社会工作者以贫困者的需求为导向,重视对贫困群体生存状态和需求的了解,以解决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切入点,切实帮助解决贫困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扶贫工作的方方面面。[8](P30-31)
2.搭建社会工作介入平台。应注重发展社区内部扶贫的动力,发挥社区在扶贫中的自我传递、复制、整合和推动作用,使扶贫成为增强社会资本的过程,使之真正承担行为主体的作用。社区具有特殊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机制,联系着社区的每个成员,社区成员也正是通过一定组织结构和运作机制参与社区生活和社区管理的。同时,社区是推动社会政策的重要的行为主体。社会工作者通过开发社区的公共物品与服务,增进社区的社会资本,构筑以社区为平台的社会团结。除了社区外,群体、家庭、社会组织也是社会工作介入的重要平台。
3.重视贫困者的能力建设。社会工作者要重视人的能力建设,通过增加人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个人能力,帮助个人、群体及社区获得更好的发展。要注重对受助者的教育,通过教育使受助者调节心态,调整行为,适应社会环境。要积极培育贫困者的社会资本,推动贫困居民的自助组织的发展,加强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支持体系建设,为贫困者脱贫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促进贫困者的社会参与。要促进贫困者的社会参与,提高其参与能力,鼓励其通过正常渠道表达自身的利益要求,增强其在脱贫工作中的主动性。[9]要充分意识到扶贫并不是政府单方面的行为,而是政府、贫困者以及非贫困者之间的互动行为。贫困者也不只是被动接受援助的客体,他本身也是扶贫的行动主体之一。经验表明,在扶贫工作中,重视贫困者的参与会取得更好的扶贫效果。
5.运用专业理念和方法提供服务。贫困者面临的问题有时是十分复杂的,需要接受专业化的辅导。[5]而贫困者本身的自卑与宿命心态,使之求助意愿较低,因此社会工作者要想方设法主动接触贫困者,一方面,对其说明接受专业人员帮助的重要性,以及社会工作的助人性质和程序。另一方面,也要向他们说明其所面临的问题和需要、所处的状况以及应该努力的方向,引导他们走向自助和自立。除对贫困者运用个案方法外,社会工作者还运用小组方法、社区方法为贫困者提供服务。如由贫困者子女参加的成长小组,能够帮助他们互相接纳、彼此支持,并培养他们积极的生活态度,健全的人生价值观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李实,John Knight.中国城市中的三种贫困类型[J].经济研究,2002,(10).
[2]唐钧.城市扶贫与可持续生计[J].江苏社会科学,2003,(2).
[3]唐钧,沙琳等.最后的安全网——中国城市贫困与最低生活保障(1992-2001)[C].研究报告,2002.
[4]武汉大学贫困问题研究课题组.城市贫困人口及反贫困对策——以武汉市为调查个案[J].经济评论,1999,(4).
[5]孙莹.社会工作者在我国城市反贫困中的使命和角色[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6]洪大用.中国城市扶贫政策的缺陷及其改进方向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3,(2).
[7]成元君.治理城市新贫困的路径选择[J].热点分析理论月刊,2007,(9).
[8]王思斌,熊跃根.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9]周沛.社会工作和社会保障的同源性及其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重要意义[J].江苏社会科学,2006,(2).
【作者简介】向德平,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发展社会学、社会工作、社会政策;
姚霞,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发展社会学、社会工作、社会政策。
责任编辑:安旭
文章来源:http://news.swchina.org/hot/2018/0717/3186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