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聚焦社会热点 浅析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社会工作介入
浅析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社会工作介入
原标题:浅析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社会工作介入—2018年广州社工高级研修班学习总结
干货满满!收获满满!为期一周的“新时代基层中国社会治理创新与社会工作发展高级研修班”在广州圆满结束了。此次研修班与来自全国各地政府(民政)、社科院、高校、协会和机构的70名精英学员一道全情投入地进行研修学习、专业交流和思想碰撞,我深感荣幸。研修班课程设置全面丰富,既有集中学习,又有实地考察(去佛山大沥嘉怡社区、联创社工机构考查),集中学习邀请到来自高校(中大、华农)、社协、机构(心乐园、佛山联创)和政府(广东民政厅社工处)的专家学者作为主讲嘉宾前来授课,内容涵盖社会治理理论、社会工作理论、社会工作实务经验、经典案例(项目与活动)分享、模式(广州家综服务与佛山精准服务)解析和政策解读等等。此次研修学习让我们开阔了眼界,get到前沿的理论知识,见识了广东实务模式,接触到优质的专业服务,加深并扩展了我们对社会工作定义和意义的理解,收获良多,获益匪浅。新时代基层社会工作如何介入社会治理创新并发挥作用?下面我将从八个授课嘉宾的角度展开学习总结:
(一)城市社会异质性与社区治理(蔡和教授)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院长蔡禾教授为我们做了一堂题为《城市社会异质性与社区治理》的讲座,让我们对城市社会异质性与社会治理有了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
讲座一共分为五个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社区治理的提出,社区在国家社会治理中的地位上升,社区治理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治理层次。
第二部分是城市社会生活的特征,城市社会生活存在异质性、群体性、空间性等特征。
第三部分是城市社会生活特征对社区治理的挑战。
第四部分是社会组织在现代社会中的三大功能:社会群体组织化是现代社会的特征;社会组织是实现城市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社会组织是实现社会监督的重要机制。
第五部分是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要求(这一部分是重点):第一,从社区首先是一政区这一最大国情出发;第二,社会组织对愿景的追求和组织资源供给方之间保持一定的张力是必要的;第三,树立社区空间的理念,从社区异质性中发现居民的真实需要;第四,强化自己的资源链接能力,提升行动能力;第五,培育社区居民的公共性;第六,体现专门能力,提升行动效能;第七,依法依规,保证组织公开性。蔡禾教授是城市社会治理方面的专家,他声情并茂、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为我们阐明了城市社会异质性与社会治理的关系,并着重叙述了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七个要求,发人深省!蔡教授一口气讲两个小时不间断,12点准时结束讲座,对讲课时间和内容的把控能力如此精准,同样值得作为高校教师的我学习和膜拜,着实令人佩服!
(二)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与社会工作发展(张和清教授)
作为一名高校社工专业教师,更是本硕同是读社工专业的社工人,此次研修学习,我对中山大学社会工作系系主任张和清教授(也是我师伯)来授课满怀期待!珠三角地区社工发展如火如荼,广东社工遍地开花,与中山大学的积极支持和张教授的努力推动不无关系。社工届大名鼎鼎的张和清教授在中国农村社会工作和灾害社会工作方面造诣颇深,社会工作实务方面成果显著,影响深远。此次研修班张教授为我们带来一场题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与社会工作发展》的讲座,让我对什么是社会工作?社会工作实务要怎么做?广州的双百实务模式等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张和清教授不愧是社会工作实务大神,讲座一开始,每一句话都离不开社会工作实务,谈到了迈向社区增能的社区(农村)社会工作实验,谈到了农村社会工作,谈到了灾害社会工作(发源于2008年汶川大地震救灾支援)。而张教授为我们介绍他所主持的绿耕社工项目7个点更是几乎覆盖整个南部中国,有的项目点做了多年,成效显著,着实令人佩服!以上的这些铺垫,旨在让我们了解张老师社工实务的方向和现状。
接下来,张教授以一篇名为《以专业力量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群众路线——广东社会工作“双百计划”的理论意义与实务模式初探》的论文来阐述广东社工实务的新模式——双百计划。“双百计划”由广东省民政厅主办,计划从2017年-2021年,在粤东西北地区建设运营200个镇(街)社工服务站,实现社工基层服务覆盖到广东省全境。该计划将确保扎根粤东西北200个村(居)的社会工作站和近千名社会工作者能够持续深耕基层,以专业的力量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群众路线。毫无疑问,双百计划对于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和社会工作经验推广运营无疑是一大利好,必须支持和点赞!
论文第一部分重点讲述“双百计划”的理论意义。“双百计划”是兜底性的社会工作服务,能够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新时代社会工作要做的三件事是在底线公平的基础上坚持社会救助;脱贫攻坚;社区自治,进而实现“共创、共治、共享”的美好社区治理格局。社会治理靠镇街政府、村居委会、社会工作三只脚才能稳固,社会工作是重要力量,不是补充。总之,广东社会工作“双百计划”往小了说是利国利民,往大了说是救国救民。农村社工是做群众工作,要放到村里去干事,而双百计划也确实是这样实施的。
“双百计划”实施中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希望。比如:驻村男社工徒步走20公里山路给三户村民送棉被,暖心!母爱爆棚的社工妈妈说“我回来做社工,我的孩子就不是留守儿童了!”感动!社工小姐姐在社工活动现场被问及为什么这么开心地干,他回答说:“因为旁边这位就是我妈。”母女情深!某男社工说:“我是留守儿童,爷爷奶奶带大了我,我回去做社工是因为要给爷爷奶奶送终。”多孝顺啊!多么可爱的社工啊!“双百计划”实施经验表明,一年来,双百社工凭借驻守村居(社区为本)作为一种理念和理论的力量,得以将工作聚焦民政服务对象和弱势群体(找到了服务对象);
社工依靠与服务对象“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的精神和弯腰俯身,不耻下问的工作态度,与服务对象建立起相互信赖,相伴同行和以人为本的专业关系;社工凭借“同乡”、“同村”的家乡情结和服务过程的行动研究,不仅感受到“回家真好”,更深刻意识到社区问题的社会根源,立志通过“做中学,学中做”的行动反思过程,成为本土与专业相结合的职业(事业)人。综上所述,广东社工“双百计划”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值得推崇。
论文第二部分重点介绍双百的实务模式。
经过一年的专业服务时间探索,在社区为本(驻村居)的专业理念的指导下,广东双百社工逐步探索出以下三方面的服务经验与处境化的实务模式:第一,扎根“三同”、文娱活动与专业个案救助。社工服务要扎根社区,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像亲人一样的关心村民,开展文娱活动和专业个案救助。社工服务的最大问题在于等待案主上门,而解决这一问题发方法就是转变思想观念,变等待案主上门为主动接触案主。第二,实务的服务过程的行动研究(知行合一)与社区自治。要持守社区为本的理论视野,必须落实社工服务过程的行动研究。双百一落地,我们就要求每一位双百社工必须做到行动研究“十要十不要”:
1、要驻村居入户与群众打成一片,不要上班下班等案主上门。
2、要主动搭讪、刷脸,保持弱势优先,要逢人便问,亲近老人、孩子和妇女等弱势群体和民政救助对象,不要一脸严肃,令人生畏和陌生。
3、要多问什么、怎么、为什么,不要不闻不问,视而不见(深度访谈)。
4、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不要一问一答做问卷(口述历史)。
5、要看见一举一动来龙去脉,不要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参与观察)。
6、要及时整理记下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要过了就忘靠想象。
7、要用心用力跑起来,不要坐着不动无所作为(用脚画社区地图)。
8、要挖掘优势和资产,不要专看问题和不足(优势视角及人文地产景的社区资产地图)。
9、要有愿景规划和计划,不要想起一出是一出(计划和评估)。
10、要一起共同做事情,不要大包大揽假慷慨(组织与能力建设)。
行动研究“十要十不要”双百实务模式落到实处的法宝和保障。第三,跟进“目标-计划-过程”的管理与评估(53111)。双百计划的设计分为三个层面:愿景、方法和路径。具体来说,双百必须通过制定计划来推进,而计划的目标的导向,目标源于愿景,愿景则来自社区评估的行动研究(报告)。双百计划的管理与评估遵循“53111”原则,即5年愿景、3年计划、1年度目标、1月目标、1周目标。该原则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很强,为双百计划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于农村社会工作实务该怎么做?张教授从三个层面给出论述:一、社区为本:扎根社区(村居)的社会工作。(1)“驻村(居)”——重回简亚当斯的社区睦邻运动,重拾“人民的社会工作”,也就是开展社区社会工作。(2)“入户”——重回玛丽瑞奇蒙德的慈善组织会社,重拾家庭友好访问,开创社会个案工作,调谐人与社会的关系。(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重拾群众路线,即是要开展互助合作与社区能力建设。二、个案救助与社区自治。首先是专业个案救助:做好典型个案,效果看得见。其次是社区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最大的魅力是社区自治。随后,张教授给出三张图:大生态(整合社会工作):社会福利服务的社会生态系统(社工知识体系);社区社会生态系统(社区为本的整合社会工作实践及美好生活蓝图);绿耕社区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逻辑框架。从三个不同维度为开展个案救助和社区自治指明了方向。
然后,张教授为我们展示了从化项目中的乐明村和仙娘溪村开展的农村社会工作服务成果。乐明村实务以妇女之家为代表,包括生态种植小组、广场舞队、竹编小组、腐竹小组等。而仙娘溪村则以由全体社员组成的大合作社为代表,组建合作社统筹委员会,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服务包括旅社小组、青梅加工小组、导赏小组等。以上开展的农村社会工作实务帮助了当地村民增加经济收入、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为我国美丽乡村建设助力。三、迈向社区增能的社区(团结)经济实验。实验要求如下:(1)社区自治:“劳动者当家做主”,社区民众主导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突出经济的民主及其劳动价值)。比如,从“生计互助组”到“社区宗祠认祖归宗”。(2)社会互助:团结共赢的生产关系、互助友爱的社会关系(突出经济的社会价值)。比如,生计互助组用“社区公益金”照顾老人,架桥修路,维修祖屋,推动全村聚会等。(3)文化认同:本土化的历史文化遗产与价值信仰得以传承和肯定(突出经济的文化价值)。比如,逐步复兴的传统文化与社区教育。(4)生态友好:道法自然(突出经济的生态价值)。比如,生态种植和生态文化导赏。
农村社工应该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张教授借村民之口给出他的观点:(1)社工不同于义工。义工是直接去帮助别人,社工应该是从根源去解决问题;义工授人以鱼,社工授人以渔;义工直接帮你挑水,社工鼓励并帮助你打井和引水。(2)多去了解村民,多和村民沟通。(3)了解村民的生活需要。(4)协助村民改善生计。(5)影响村民的想法:让每个人都生活得更好!比如:影响村民改变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让大家合作,抱团取暖!如何可以实现更美丽的乡村梦?原本不相信社工,后来被社工影响而改变,最后开心致富奔小康的东哥有话要说:人的教育最重要,要不断学习,学习生态种植理念和技术,自己先学,推己及人,影响周围人,带动更多人!要把精神生活提高到和物质生活同等重要的地位,不能只是为了赚钱,物质生活提高了,精神生活丰富了,生活才是真正的幸福!很朴素的话语,却道出了农村社工服务的真谛!
张教授用一句发人深省的话结束了此次讲座:“前三十年搞经济建设,靠企业家;后三十年搞社会建设,靠社工。”社工发展任重道远,社会治理需要社工,对于社工来说,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期盼!
张和清教授特别接地气儿,特别亲民,课间,许多学员围着张教授求教,张教授热情地与大家一起交流和探讨。讲座结束后,张教授给大家留了一点提问时间,大家提的最多的是关于社工编入事业单位的问题。社工编入事业编这里有一个背景:张教授在前面讲座有提到,广东正在计划让社工编入事业单位(但社会工作者无编制),相关政策正在酝酿,即将出台。
学员们最关心的问题就是:社工编入事业单位,是否会与居(村)委会的工作相冲突矛盾?二者的关系该如何界定?张教授把解答的机会给到学员郑州市民政局社工处王自兴处长,王处长指出:专业社工和居(村)委会是可以有机结合起来,二者是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相辅相成,互相配合,共同为我国基层社会治理贡献力量!王处长随后还分享了郑州社工的发展现状和成果,王处长的分享给我最大的触动的是一个小朋友的观点:“社工是为社会写诗的人!”刷新了我对社工性质和定义的理解:真好!社工是社会诗人!社工为社会写诗!社工为社会看病!社工应当成为社会治理的骨干力量!好棒!张教授最后给出回应:街镇政府、居(村)委会、社工三只脚才能稳固,社工是重要力量,不是补充,有其独立性。社工应该是和教师、医生一样是受人认可、让人尊重的职业人。而且社工今后还应走向精英化发展,专业水平高,收入高。让社工成为事业单位,即使社会工作者无编制,也是一种进步,能保障一线社工有尊严、有价值,能一辈子干社工这行。如此,社工流动性大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三)面向新时代的治理变革(何艳玲教授)
中山大学何艳玲教授带来的讲座题目是《面向新时代的治理变革》。讲座一开始,她提出一个观点:“与思想解放相比,我们更需要思想变革。
”那如何进行思想变革呢?系统地批判性思维可以帮助你。何教授举了一个例子加以分析说明。这个例子是:北大校长林建华在北大120周年校庆致辞上把“鸿鹄(hu第二声)志”错念成了“鸿浩(hao第四声)志”,此事引起轩然大波。何教授运用系统地批判性思维多角度加以分析:
第一,设身处地想,林校长1955年生人,他上中小学那个年代正好赶上文革,没系统学过拼音,所以,念错字能理解。
第二,换个角度来看,在本职工作中最重大的时刻念错字的确不应该。北大是中国顶尖名校,120周年校庆致辞,这么庄重的时刻,讲稿不应该提前熟悉?有不认识的字为什么不查清楚?上台之前为什么不提前演练,请助手把关?说得严重一点,这是职业精神有问题,对自己的职业不够尊重,不够重视。这也折射出当今中国社会人们对职业精神的匮乏是一个普遍现象。
第三,在高度新闻敏感时刻,出来道歉,足见林校长诚意满满。读错字事件被曝光之后,林校长及时写了一封道歉信出来向公众道歉,勇气可嘉,检讨自己,值得肯定。
第四,道歉内容再次引起非议。因为有人认为林校长在道歉信里一遍一遍把责任推给时代,并不觉得道歉是真诚的。因为文化大革命,所以我没学好拼音,这样的表达并不妥当。
第五,道歉信最后说的一句话引起更大的非议。道歉信最后,林校长说道:“质疑不能创造价值,反而会阻碍进步。”这句话等于是否定了质疑的价值。而北大精神就是批判和质疑。这里表述为:“简单的怀疑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更妥当。以上案例分析向我们清楚表达了什么是系统地批判性思维,对今后思考问题有所启示。然后,何教授相继从中国公务员的职业职业精神、如何成为一个能提供百度搜索不到答案的教师?朋友是什么?父亲的教育方式、婚姻与离婚等方面展开讲述面向新时代的治理变革。
何教授将中国改革四十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2004年):将市场带回到社会主义,调节政府-市场关系。第二阶段(2004-2017年):将社会(人民)带回到社会主义,调节政府-社会关系。第三阶段(2017年至今):将政党带回到社会主义,调节国家-政党关系。最后,何教授谈到了中国政府怎么样保证人民住房权的问题,她的观点我很赞同:政府应该保障人民有房住,而不是买得起房子。让一部分人买房;让一部分人租房,尤其是中产阶级,特别是要完善房屋租赁市场;一部分人,特别是中下层,住保障性住房。何教授最后说了几句振奋人心的话,与君共勉:改革开放40年不是改革的结束,而是变革的开始。预测未来最好的方式是改变未来!我们都能用专业战胜脆弱。
(四)社区治理创新与社会工作介入(卓彩琴教授)
华南农业大学社会工作系卓彩琴教授授课的主题是《社区治理创新与社会工作介入》。
讲座第一部分是社区治理的背景和内涵。
第二部分是当前中国社区治理实践的困境。困境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1、政府主导变成政府无限责任:从网格化管理、管控下沉到社区居委会、村委会的自治功能不断弱化(多元主体未进来)。
2、各治理主体角色边界不清:政府与其他主体现在属于一种隶属关系,居委会变成了政府的附庸。其他主体则“近而远之”“若即若离”“各干各的”。
3、居民游离在治理主体和责任之外:等待、依靠、要的思想泛滥严重。
4、社区治理缺乏前瞻性与规划性:对公共事务的处理仅限于处理即时的、眼前的、突发的事件,讲求表层的社区稳定,甚至“花钱买平安”。社区几乎没有发展计划,而是听从上级安排。
5、社区治理缺乏职业化与专业化:传统官本位、管理控制、资源输送;干群关系紧张;群众不满意。
第三部分是社区治理创新:社会工作介入。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治理创新的路径包含以下五点:
1、以民办社会服务机构为载体、获得社区治理的参与身份。政府让渡部分权力和资源给机构,政府与民间组织形成伙伴关系,共同规划社区治理。
2、厘清民办社会服务机构与社区居委会的关系:协同与互补的关系。社区居委会是政策内的福利服务,以居民自治为目标;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是政策外的福利服务,以居民的能力建设和居委会的自治能力建设为目标。民办社会服务机构与社区居委会二者并不矛盾冲突,社工要避免机构成为第二个居委会,社工(机构)可运用其调动政策外资源(如:企业资源、居民互助资源等)的能力来提升居民的主体意识。
3、搭建企业、社会组织、居民的参与评估、激发参与动力。
4、培育社区内生组织,促进社区参与,增强社区凝聚力。
5、培育居民的主体责任,提高居民的社区参与能力。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治理创新的路径理论对于我们今后创办社工机构,推进社区治理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意义。
(五)“三社联动”促进社区治理——广州市优秀家综项目经验分享(李岚理事长)
广州市4A级社会组织心乐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李岚理事长带来题为《“三社联动”促进社区治理——广州市优秀家综项目经验分享》的讲座。新乐园致力于打造成为专业的家庭服务机构,承接了广州市多个街道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并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与好评。心乐园的成长是与广州家综发展同行的,一共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摸索磨合期:凭着热情投入,摸索家综模式,家综与社区、行业磨合。第二阶段,学习成长期:社工专业学习、专业能力提升、团队培育发展、巩固信念。第三阶段,项目优化期:项目整体设计,系统化发展,以社区专案提升社区提升社区层面的服务策划。第四阶段,共建共治期:建设基于社区需要的特色品牌,参与社区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参与课题调研,提出参政提案。
心乐园从“三社联动”到社区系统治理的发展进程也值得提倡和学习。三社联动即机构推动社会组织、社区、社工多元创建,形成协作共建共治解决社区问题的基层社区治理的模式。
经过发展深化后,进而发展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共建即治理资源有机整合;共治即共同管理公共事务;共享即发展成果共同分享。心乐园运用“三社联动”帮助“垃圾囤积症”患者走出杂物囤积个案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垃圾囤积症”患者孤寡G叔家中堆满垃圾杂物等来制造安全感,谁劝他都不管用,他就是不清理,劝说无济于事,甚至扬言要拿刀砍继续上门劝说者。心乐园社工起初2个人一班隔段时间轮班去探望G叔,过一段时间,探望人数满满增加……循序渐进,一道去G叔家探望的社工等人数越来越多,随着探望人数的增多,社工发现,G叔家的垃圾撤退了,原来是探访者没地方站迫使G叔不得不开始清理垃圾。
同时,将服务对象邀请去参与社区活动,帮助其走出家门,打开自己,融入社区。随着社工与服务对象专业关系的增进,社工的劝说就能起到作用了,G叔不再孤独也就不再需要垃圾,社工和志愿者再定期去G叔家检查,巩固服务效果。此外,心乐园还提出从三社到五社的想法,扩展了社会工作服务的视野和外延,新增加了两个阶层组织力量,分别是互联网+社工和人工智能+社工。人工智能+社工方面,心乐园已经迈出了探索的第一步,目前正在研究VR的离婚体验课题,欢迎感兴趣的同仁前去学习和交流。
(六)广州市社会工作服务发展的家综模式(朱静君会长、教授)
广州市社会工作协会常务副会长、2016年中国十大社工人物朱静君教授给我们带来题为《广州市社会工作服务发展的家综模式》的主题讲座,主要介绍广州特色的社会工作家庭综合服务模式的概况、特点、成效和内容。讲座第一部分介绍了广州市社工服务发展概况。
(1)试点探索阶段:2007-2010年,“白日援川”后社区、院舍、学校试点了一些青少年、长者、妇女等服务项目。
(2)全面推广阶段:2011-2013年,家庭综合服务中心项目从十点到全面铺开,推广到全市128个街(镇),形成了“一街道,一家铺”的服务网络。
(3)逐步深化阶段:2014年至今,社会工作服务进入平稳发展期,社区矫正、青年地带、医务、禁毒、工会等专项社工服务逐渐兴起,目前呈现出家综服务(189)和专项服务(15)并举的发展格局。广州社工模式的最大特色就是综合+专项,即以家庭综合服务为主与处理深度个案为辅的专项社工服务相结合。
讲座第二部分介绍了广州市社工服务主要特点。(1)形成体系化的制度保障:广东先后出台了20多个规范性文件、工作规范和标准,对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关键环节进行全面规范和完善。
(2)建立常态化的财政支持:目前,广州市一个社工站投入240万,服务周期3-5年。2017年一年,广州在政府购买社工服务方面花费3.7亿元。
(3)实施项目化的购买方式:项目由政府出资购买,社会组织承办,最大板块是家庭综合服务中心。
(4)要实行动态化的评估监督:建立内部监督、评估监督和社会监督等的监督体系,同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综合绩效评估。
讲座第三部分介绍了广州市社工服务主要成效。(1)社工服务体系日益成熟:“家综+专项”的社工服务格局日趋形成。
(2)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社工机构发展态势日趋多元,持证社工的人数与日俱增。(
3)广州模式的社工服务发展机制日趋完善:已形成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行业自治管理的广州社工管理新格局。
(4)社工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社工已成为社区治理服务的多面手,广州社工已成为社区治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讲座第四部分介绍了广州市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发展概况。
第一周期(2010-2015年):2010年试点20个家综,到2015年完成第一周期服务(150个)。该阶段服务模式框架是3+X模式,3是指家庭服务、青少年服务和长者服务,X是指根据各辖区人口结构特殊性确定社区独特的社工服务项目。
第二周期(2015-2018年):2015-2018年完成第二周期服务(189个),该阶段服务模式框架改进为:社区专案+3+X模式。社区专案能发挥家综第三方作用,朱教授在此特意列举了三个典型的社区专案加深我们对社工专案的理解。其中,文冲街脱虚就实的社区成效案例让我印象深刻。社工机构需要为弘扬孝道文化开展一次活动:社工首先确定儿童暑期绘画班的主题是孝道文化,让孩子们画出我眼中的孝道;然后为孝道儿童画在社区做一个展览,并邀请社区居民(尤其是大爷大妈,爷爷奶奶)进行评选;最后大张旗鼓搞一个颁奖活动,表彰获奖选手。只有这样,社工才能联动到儿童、家长、长者三方来共同宣扬孝道文化,使得我国传统的孝道文化深入人心!此案例是社区专案的典型成功案例,值得今后借鉴和推广。
第三周期(2018-2022年):该阶段服务模式框架升级为:“1+1+3+X”模式。1是党建引领;1是中心与基层政府合作互动的社区核心问题;3是基础服务(家庭、青少年、长者);X是社区特定人口的特色服务。
(七)广州市社会工作服务发展的家综模式(黎建明理事长)
2018年6月29日,研修班学员一行人来到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嘉怡社区考察学习,参观了新南海人服务创新综合体。秉持“联合价值 创新公益”理念的佛山市联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进驻到嘉怡社区提供社会工作服务,联创嘉怡负责人引导我们参观了新南海人服务创新综合体大楼,并细心讲解嘉怡和联创所开展的项目和创新服务活动。
参观之后,主办方邀请到联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黎建明理事长为我们分享联创近年来在做社工专案方面积累的成功经验,与广州市“广撒网”的家综服务模式不同,佛山市采取更有针对性更精准的专项模式,而联创就是其中做得最好的典型代表。黎理事长分享的题目是《佛山社会治理模式——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救助项目实践》。
黎理事长首先介绍了联创服务的四大专项领域:(1)卫计项目领域:人口文化服务、性教育服务。(2)儿童安全领域:流动儿童社区安全服务、青少年自杀危机干预。(3)基层治理领域:异地工社区融合等。(4)社会救助领域:低保帮扶服务、弱势妇女就业服务等。黎理事长接着介绍了南海区已形成的“1+8+N”社会创益体系。1是南海区社会建设总部基地——南海社会创益园,集社会建设、培训、展示等于一体。
8是8个街镇的区域性社会创益中心,主要负责社会组织的培育和社会服务的研发。N是针对不同社会问题开展的各个专项:一方面,要输送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另一方面,要承接底层、社区提出的“社案”,上传到顶层的22个社会政策观测站,然后倒逼政府适当调整或修改成符合民意的社会政策。然后,黎理事长分享了佛山市首个针对低保家庭救助的社会服务专项计划——“彩虹桥大沥镇东区救助发展计划”,分享从服务范围、服务对象、服务方向、发展阶段、政策背景和应用理论分别进行阐述,其中,应用理论让我耳目一新。该计划应用的是近年来流行的社会质量理论(Social Quality)。社会质量理论包含四个维度:第一维度是社会-经济保障,要求开展资源链接服务;第二维度是社会凝聚,要求开展社会融入服务;第三维度是社会包容,要求开展宣传倡导服务;第四维度是社会赋权,要求开展能力提升服务;同时,社会质量理论还要求开展心理疏导服务。从社会政策的视角来看,社会质量理论 及其四个维度理念的提出对于社会工作实务的指导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我们学习和运用。
联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实务经验丰富,很多项目和活动都成效显著,得到服务对象和政府的一致认可和好评,黎理事长为我们重点介绍了三个精品项目,供我们学习、参考和借鉴。第一个是社区灵活创业就业坊项目:本项目是结合本土生产资源,为弱势群体提供灵活创业就业服务;链接政府和居委会资源,打通十几个楼宇,允许我们服务对象定期进去售卖从当地进货的商品;社工联系当地生产商直接进货,能卖多少就进多少货,不压货,与生产商协商,以低价进货,同时说服他说也是在做公益,保证所有产品都是正品,以低于市场价30%售卖出去;弱势群体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有的负责叫卖,有的负责收钱算账,有的负责搬运等;社工联合居委会,志愿者等在辖区内做好宣传工作,鼓励居民们多多支持服务对象,来买这些弱势群体的商品,实现弱势群体价值,让他们能够自力更生。
第二个是“爸爸带你骑”——贫困独居老人关怀活动,社工链接辖区内一电动车企业提供带拖箱的电动车用于活动用车,帮助该企业做宣传,爸爸骑行带着孩子去到独居老人家中送温暖,打扫卫生,做一顿饭给老人吃,陪老人聊天,满足老人一个愿望等。该活动将亲子互动、孝老爱亲、企业宣传等目标有机融为一体,很有创意,也很有意义!值得推广借鉴。第三个是女子灵活就业坊项目,该项目旨在联动妇联、居委会、本土企业为留守妇女、残疾妇女和弱势妇女等提供灵活创业就业的机会,帮助她们回归并融入社会,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最后,黎理事长谈到了联创未来的发展方向是致力于贫困治理,防止贫二代的代际循环,祝愿联创能在预防贫困循环方面取得成功,做出贡献,做成典型!
(八)广东省社会工作发展及其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郑章树处长)
广东省民政厅社会工作处郑章树处长作为此次研修班最后一位特邀嘉宾,他从政府的角度为我们解读《广东省社会工作发展及其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此次讲座,郑处长从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双百计划和发展方向四个方面展开讲解。
第一部分,郑处长介绍了广东省社工发展的基本情况。近年来,广东省社工蓬勃发展,在加强社会治理,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政策设计方面:《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广东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等社工政策相继出台,为社工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2)人才队伍方面:广东社工岗位数量和持证社工人数逐年递增,广泛分布于社区社会工作、青少年事务、脱贫攻坚等各大领域。
(3)社工机构方面:民办社工服务机构是以社工专业人才为主体,运用社工专业知识、方法和技能,开展困难救助等社会服务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是社工人才的主要就业场域。截至2017年底,全省共有1406家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占全国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总量的18.7%,机构数量最多的前3个市分别为:广州392家、深圳217家、佛山166家。
(4)发展模式方面:我省主要通过政府向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购买服务的方式使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从购买内容来看,可分为综合性服务项目购买、专项服务项目购买和岗位购买。
(5)作用发挥方面: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扎根城乡社区,延长党和政府的服务手臂,把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直接送到群众手中,在助力脱贫攻坚、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二部分是广东社工存在的问题。对标党的十九大的新部署新要求,对照社会服务的现实需要,我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较大不足。
1、主要问题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发展不平衡,缺乏规划性、持续性。
(2)作用发挥不充分,工作内容表面化、碎片化。(3)社工待遇不合理,一线社工高流动、高流失。(4)机构宗旨不纯洁,缺乏民间性、公益性。(5)社工职业得不到认可。
2、广东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与港台地区的对比存在不小差距和区别:
(1)从顶层设计来看,广东尚未出台省级地方性法规以确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职业和专业地位。
(2)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占总人口比例上看,广东从事社会工作服务且持有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仅有11476人,占总人口比例约为0.1‰,与台湾地区0.5‰、香港地区3‰的比例相去甚远。
(3)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使用来看,香港和台湾地区既有受聘于政府部门、身份为公务员的社会工作者,也有受聘于社会组织的社会工作者。香港现有67个综合(家庭)服务中心,其中41个由香港政府社会福利署直接运营。而广东社会工作服务主要由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承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主要受聘于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目前尚无从事直接社会工作服务的政府公务员,各部门事业单位的社会工作专业岗位数量也很少。
(4)从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宗旨来看,香港从事社会工作服务的社会组织大多被认定为慈善组织,公信力较强,服务领域较为专一。而广东大多数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因应政府购买服务的需求而成立,缺乏清晰的组织宗旨,发展时间较短,服务领域不聚焦,公信力较弱。
(5)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薪酬水平来看,香港社会福利署设立完善的公务员社工职级体系和薪金表,薪酬水平随财政年度进行调整。社会组织的社会工作者职级体系和薪酬水平体系基本参照社会福利署的公务员。而广东受聘于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其薪酬水平主要由机构确定,普遍低于事业单位同等专业技术人员的薪酬水平。
3、原因分析,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主要原因:
(1)认识不到位,部分地区党委政府没能真正认识社会工作。目前,对专业社会工作的认识存在四个误区,成为制约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因素。a.将社会工作视为社会力量。社工是一种理念、方法和手段。b.误认社会工作就是开展各类活动。活动只是手段,服务才是目的。c.把社会工作者当做行政的打杂人员。社工要去行政化,社工的生命力在于接触服务对象。d.认为社区工作者就是社会工作者。二者有同有异,根本区别在于是否职业化,社工是职业人。
(2)制度不健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职业化、专业化没能真正建立。
(3)机制不完善,难以建设稳定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第三部分着重介绍广东“双百计划”。2016年底,为落实民政部加强基层民政工作的重大决策,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强社会建设的战略部署,省民政厅启动了粤东西北地区“双百镇(街)社会工作服务五年计划”,也就是广东社工“双百计划”,着力破解基层民政服务力量薄弱、服务群众“最后一米”无法打通、社会工作发挥作用不够等问题。目前,广东双百计划已在全省全面铺开,采用“三五”“三保”的原则:“三五”是先做5年;保障年薪5万;每年递增5%。“三保”是保一线;保专业;保公益。郑处长还用图形展现了双百计划的服务对象、职责任务和资金保障三个方面。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双百计划成效初现,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按照镇(街)统筹安排,协助镇(街)做了大量事务性工作。(2)扎根社区,摸清所驻村居民政对象基本情况。(3)聚焦民政主业,为民政对象提供服务性工作。
第四部分介绍了广东社工的发展方向。十九大的召开,为广东社会工作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后广东社会工作的发展必须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社会工作融入脱贫攻坚、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中发展大局中,推动我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健康持续发展。要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局格中的骨干和引领双重作用,在正式网络中发挥骨干作用,在非正式网络中发挥引领作用,让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目标在社区得以实现。如何发挥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1)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培养一支可靠可信可用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
(2)改革人才使用方式,理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
(3)提高社会工作人才地位待遇,让社会工作者成为令人尊敬的职业。
(4)加大社会工作教育和实务督导,不断提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专业素质能力。我想,民政部门作为社会工作的职能部门,以上这些途径和手段应该是其必须积极去做的,而我们每一个也应为之努力奋斗!贡献力量!
最后,郑处长从政府(民政)的角度给出一个观点:“民政部门作为社会工作的职能部门,工作的重点是在于推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正确使用社工。”这一句话给我们民政部门处理与社工的关系以启示。为社工成为一个真正的职业而不懈努力!
责任编辑:安旭
文章来源:http://news.swchina.org/hot/2018/0713/3184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