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行业发展行业组织 深圳社工开展“临终关怀”项目打样全能政府

深圳社工开展“临终关怀”项目打样全能政府

ca3cdb8d384a467fa0ec51c8fa2d25ce

深圳灾害社工志愿服务队向市民宣传减灾防灾知识。

深圳社工开展“临终关怀”项目,为患者家属开设情感支持小组。

小学生4点多放学后,家长还没下班,4点半到6点半的两个小时“监护空窗期”成为困扰全国父母的共性难题。在深圳,孩子放学后被送到自家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从4点半到6点半,有专业社工辅导孩子学习……社工行业破解了这道社会难题。

如今,深圳社会工作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标杆:心理压力大,到社区找社工进行心理疏导;遇到法律问题,求助于社工进行法律咨询;就业没有方向,找社工帮你对接就业资源……在深圳,一张社工服务大网为创建“全能政府”打了个样。

作为政府工作的有益补充和深化延展,深圳如何通过发展社工组织高效助推民生改善,增强民众幸福感?问道社工深圳模式,给冰城诸多启示。

从破冰到全覆盖的模式进化

2007年,深圳开始推进专业社会工作。与哈尔滨一样,深圳社工在发展之初也面临着社会认知度低、推广难度大等问题。深圳通过岗位派驻服务模式,很好解决了社工行业“成长”初期的共性难题。

岗位派驻模式说白了就是政府出资购买社工服务,然后将社工派驻到各领域、各系统政府部门、事业单位、街道或社区内开展服务。

比如,当时一家名为春雨的社工服务社,有30余名司法社工被派驻至各街道的司法所,他们的职责是协助司法工作人员为社区矫正及安置帮教对象开展自我效能提升、普法宣传等服务。这些社工在帮助服务对象重新融入社会的同时,很快让深圳老百姓认识并开始依赖社工这个职业,并开始信赖这个群体。

大量的社工岗位派驻到全市各个社区、学校、医院、社会福利院、残障康复中心等工作场所,老百姓逐渐熟悉了社工这个新职业。岗位派驻模式迅速打开了深圳社会工作初期局面。

从2009年起,深圳开始探索社工项目服务模式。这一模式就是通过举办公益项目大赛及福彩公益金等渠道扶持社工项目发展。

这年,深圳首次开展公益项目电视大赛,众多社工项目通过这个平台筹集经费。2009年至2011年的3年里,公益项目大赛共吸纳社会资金908万元,跨境学童服务、外来女工服务等70个社工项目通过大赛获得社会资助。

2011年,深圳社工服务模式再度“进化”。深圳开始大规模推进社区服务中心(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社区中心模式是整合党群活动室、星光老年之家、青少年活动中心、社区家园网等众多功能,为社区居民开展综合型社工服务。“每个中心设3—4名社工及两名行政人员”,深圳市社工协会秘书长助理王越说,深圳已实现一社区一中心的全覆盖,该模式也成为社工服务的主要承载平台。同时,岗位派驻和项目服务模式并未被完全替代,深圳根据不同社工项目的特点采取不同的运行模式。

塑“深圳标准”专业化打样全国

与普通的志愿者不同,社工是运用专业方法帮助有困难人群的一种职业。然而,在冰城乃至我国多数城市,社工服务专业性偏低,甚至被人们误解为从事简单劳作的志愿者、义工,严重制约了社工行业的发展。而深圳社工专业化程度足以打样全国。

深圳融雪盛平社工开展的“临终关怀·器官捐献与社工服务项目”就是一个典型。这是一个涵盖“临终关怀+器官捐献+殡葬服务”的综合服务社工项目,数名专业社工组成项目团队,为丧亲家属提供善别辅导及殡葬服务指引,为医护人员提供减压与辅导服务,为器官捐献志愿者提供咨询与引导。

深圳通过标准化流程制定和领先全国的督导机制有效提升了社工服务的专业化水准。

自2012年起,深圳市制定了教育、妇女儿童、禁毒、司法、医务、残障、企业、老年、社区九个领域的服务指标体系,并制定《老年领域社工服务指南》,经民政部立项后成为全国老年领域社工服务标准,全面规范细化涉老服务流程体系。同时,深圳还开展了党建、灾害、企业等各领域社工服务的标准化建设。针对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深圳市、区两级相继出台了《社区服务中心运营与评估标准》。一系列标准体系的确立,让深圳社会工作服务有标可依、有章可循,从制度层面铸造了“深圳标准”。

深圳社工督导机制对于提升社工专业化程度也发挥着关键作用。“社工督导制说白了就是资深的社工,对刚入行的初级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的机制。”来自河南信阳的宋欢欢2013年来深圳后,先后从事过残障、社区服务,5年后,她已经从一名一线社工成长为资深项目管理者。“这种师傅传帮带的模式对我的成长很有用。”宋欢欢说。

王越介绍,深圳已逐渐建立了“一线社工—督导助理—初级督导—中级督导”督导体系。社工从一入行就会接受前辈的督导,同时自己也有机会晋升更高级别的督导,这个接受督导与晋升更高级督导的过程就是促进社工整体专业水平提升的过程。

“待遇及晋升体系”吸引天下英才

深圳社工行业之所以成为全国标杆,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富集的人才。因此,深圳吸引社工人才、留住人才的系列举措更具借鉴意义。

首先,深圳在发展社会工作之初,便确立了社工的注册制,有效地规范了社工的职业准入条件,明确了社工的专业身份,从制度上给予社工充分的职业认同与社会认同。

刘巧丽曾经是黑龙江工程学院社工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从冰城南飞鹏城的她,目前在深圳已经成为让人羡慕的社工中级督导。在全国范围内,像刘巧丽这样南飞深圳的专业社工人才不在少数。

“除了社工工资外,针对中级督导,政府还会提供每月8000元的督导补贴,使其月收入过万元;初级督导每月补贴6300元;即使是助理督导每月也有700元补贴。”王越道出了社工集聚的原因——从一线社工到中级督导,深圳社工在待遇和职业晋升方面有着完善的体系,随着职务的晋升待遇也随之提升。

今年年初,深圳市民政局草拟的《关于促进社会工作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社工的薪酬指导标准按照市人力资源保障局上年度发布的“卫生与社会工作”行业工资指导价位平均值执行。按照目前指导价位,深圳社工平均工资标准预计将提高至10647元/人/月。这意味着,未来深圳社工的职业吸引力将进一步提高。

更重要的是,深圳还将社工纳入市级人才安居工程,对社工申请租房补贴、定向配租公租房给予政策保障。从制度上击破了高房价对于社工人才留深造成的壁垒。

一系列政策组合拳,让深圳对全国专业社工人才形成强大吸引作用,大量北方城市的专业社工南飞深圳,人才的高度集聚让深圳成为全国社工行业发展的高地。

文章来源:http://trade.swchina.org/team/2018/0605/3155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