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前沿业内交流 【社工交流】确认过眼神,我们是同样的人
【社工交流】确认过眼神,我们是同样的人
凡是看过《火影忍者》的人,相信都会伊鲁卡印象深刻吧。伊鲁卡相貌普通,忍术平平,出场次数也并不多,就是这么一个小角色,为什么深受大家喜爱呢?这一切还要从这部动漫的主角——漩涡鸣人说起。
木叶忍者村遭到九尾妖狐的袭击,很多村民在与妖狐的斗争中不幸丧命。漩涡鸣人刚出生时,其父母为保护村子而牺牲,并将强大的九尾妖狐封印于鸣人体内。由于体内封印着邪恶的妖狐,村民们广泛地视鸣人为曾经破坏村子安宁的妖狐的化身,无父无母的鸣人在冷眼与孤寂中长大,他经常以一副嬉皮笑脸的面容面对世界,爱搞恶作剧,劣迹斑斑,成绩屡次不及格,古灵精怪、口无遮拦,时常成为大家的笑柄,也令老师们十分头痛。
当鸣人又一次恶作剧,在火影岩(当地最高领导人的雕像)上乱涂乱画后,被罚刷洗涂鸦痕迹,鸣人的老师伊鲁卡严厉的对鸣人说:“在你洗完前,我是不会放你走的。”而鸣人则大大咧咧的回答:“无所谓了,反正我都是独自一个人”。伊鲁卡的内心瞬间受到极大触动。伊鲁卡父母当年为保护村子,在与妖狐的战斗中双双牺牲。父母死后,再也没有人夸奖,没有人关注,更没有人认同。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做了很多傻事,在大家面前是开心果,其实内心很痛苦很孤独。
伊鲁卡在鸣人身上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表面坚强,嘻嘻哈哈,内心却承受着常人难以体会的苦痛,无所顾忌没心没肺,其实只是为了引起别人注意,凸显自己的存在价值。于是他成为第一个认可鸣人的人,在鸣人受人蛊惑偷走封印之书后,伊鲁卡以大爱感化鸣人,并在危急关头,拼死护住鸣人。之后,在伊鲁卡老师的关怀和教导下,叛逆的鸣人逐渐走上正途,乐观向上,坚毅不屈,并且因为自己的经历,而极富有同情心,很能明白别人的痛苦与悲伤。最终成为受人敬仰的英雄。
虽然双亲被妖狐所杀,但并没有和其他村民一样怪罪于无辜的鸣人,反而成为第一个认同鸣人的人。可以想象,如果没有伊鲁卡老师,鸣人很可能走上邪路,加上其体内狐妖的力量,简直就是一个终极大恶魔的存在,将给世界带来可怕的灾难。伊鲁卡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老师,是他带领鸣人打破黑暗走向光明。
“当人们讨厌一个人,并不认可他的存在时,那些人的眼神就会冰冷的令人感到害怕。”慈祥敦厚的三代目火影曾如是说。
这是《火影忍者》的开篇,每每看到这一情节,就会被感动的热泪盈眶。后来我成了一名社工,通过专业学习,认识到伊鲁卡展现的正是社会工作者应遵循的基本伦理:接纳、尊重、爱和同理心。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个人在满足了基本的生理和安全上的需要之后,还会有感情、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与人之间或许在行为习惯和个性修养等方面千差万别,但是这五大需求却是共性的。
一个小孩子,当同伴们都远离他,不和他一起玩耍时,他会急切的希望成为同伴中的一员。或许有些家长不能理解为什么孩子要把零用钱和玩具分发给小伙伴们,孩子如此挥霍是不懂这些东西的价值吗?不是的。应该说正是因为孩子知道它们的价值,才希望以此换来获取友谊、尊重和归属感。这个时候,家长应该正确引导,使孩子正确认识到怎么做才能得到真正的友谊,而不是横加指责,抑或是放任不管。前者容易导致孩子的叛逆,而后者则可能助使孩子养成讨好型人格。
调查表明,很多问题少年,成长在特殊家庭中,家长长期对孩子缺乏关爱,孩子存在感低,使孩子对自己逐渐缺乏信心。于是,为了获得他人的尊重,体验到自己活着的价值,一些青少年用荒唐怪诞的方式来刷存在感,装酷耍帅,奇装异服,甚至不惜自残……从外表到行为,怎么偏激怎么来,表面上看起来是破罐子破摔,对一切满不在乎,无敌于天下,其实只是为了博人眼球。至于众多看客,有的会简单粗暴的给他们贴上“变态”“智障”“脑残”等负面标签,有的边嘲笑边起哄,有带着猎奇心理看热闹。很少有人设身处地的想,其实他们是跟我们一样的人,有同样的需求,只是我们比他们幸运而已。
每个人都有梦想,鸣人想成为火影,让所有人都认同他的存在;孙悟空一路降妖除魔只为护送师傅取得真经。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渴望建功立业青史留名,有的人渴望书海遨游拾得珍珠,有人渴望做个工作顺利家庭幸福的普通人,而对于瘫痪在床的病人来说,咬牙坚持做康复训练,希望终有一日自己能独立的穿衣吃饭,就是他的梦想。梦想各不相同,但无疑都是具有挑战性的,是需要努力的。大家都希望努力发挥自身潜力,实现自己的抱负,使自己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梦想从不卑微,我们尊重别人,也包括尊重别人的梦想,正如神乐所说:嘲笑拼命努力的人的家伙最差劲了!
陈奕迅唱到:你当我是浮夸吧,夸张只因我很怕,似木头似石头的话,得到注意吗?唱的让人心疼,因为我们都有共鸣感,我们都害怕孤独,希望爱别人,也希望得到别人的爱和赞赏,愤懑的时候有人体谅,痛苦的时候有人分担,快乐的时候有人分享,努力的时候有人肯定……
终究说来,我们都一样。(作者:郑州市馨家苑社区服务中心 候伊诺)
责任编辑:安旭
文章来源:http://theory.swchina.org/exchange/2018/0510/3135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