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理论前沿业内交流 【社工沙龙】平衡自我情感 理性应对环境

【社工沙龙】平衡自我情感 理性应对环境

“情感劳动”一词,引用自百度搜索,说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霍克希尔德在其著作《被管理的心:人类情感的商品化》一书中提出。她将情感劳动描述为服务性工作的必需部分,员工提供给交往对象一系列可以观察到的特定情绪(面部表情或身体语言)从而达到自己工作目的。

而我们社工工作何尝不是一项情感劳动呢?社会工作需要向不同的服务对象倾注情感,与服务对象建立专业关系,并与其形成一个交互的服务过程,达成服务目标。在这过程中,社工需要运用专业化的技巧和工作方法,以心换心,通过“移情”才能感同身受服务对象的处境,准确地评估其问题,完成服务工作,甚至达到了高效服务目标的目的。

社会工作是一项情感劳动,社工要在家庭、工作单位和其他领域扮演不同角色,为了与案主更好的互动,往往会运用自身特征的优势,融入自己个人经历和情感,尤其是女性社工,以此来协助案主解决案主面临的问题。因此,社工需要平衡好各个领域的自我情感,如果没有调节或控制好自我情感,达不到平衡,会导致工作方面的倦怠,表现为降低工作热情,进而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影响心理健康。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才能做到平衡呢?

一方面要正确认识和看待社会工作,调整好自己的期望值。社会工作更多的是得不到“回报”的一种状况。社工倾注的情感都是无形的,是通过态度、言行、情绪来表现,个人的身心精力毕竟有限,加之人性的弱点,会导致麻木感和疲倦感,因此需要调整好自己的期望值。我们矫正社工处于在一个大系统中,周围有街镇、居委会、派出所、区工作站、区矫正中心等形成的系统,既有横向的,也有纵向的。社工除了帮助服务对象提供服务外,还包括需要达到各个子系统的要求,而各个系统的要求是不同的、并且是动态变化的、甚至是矛盾的,需要我们随时调整或重新安排工作,及时处理好重点工作,并且能够理解每种情况的不预设性,调整好心态和期望值,才能达到平衡的效果,并且在系统的磨炼中发展和自我成长。

另一方面是平衡负面情绪。首先要自我调节,根据社会工作的优势视角理论,其核心理念是,相信人们天生具有一种能力,即通过利用他们自身的自然资源来改变自身的能力。社工需要从自身做起,改变自己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将遇到的负能量转为正能量,时时将学到的知识“治疗”自己,做到不产生“移情”和“同情”,恰当的抽离自我情感,以理性的方式来平衡自己的负面情绪。然后是环境氛围的营造,根据社工理念“人在情境中”以及能量守恒定律,人并非是完全独立自存的个体,人与人之间、各个成员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相互关联和影响。因此我们要创设积极的环境氛围,才能达到相互间正向的影响作用,获得积极向上情感的力量,从而屏蔽负面情感。

社工需要应对各种场域,扮演多元化任务角色,因此需要平衡好自我情感,以理性的方式看待并做到适时的投入或抽离情感,并通过各种方式消除负面情绪,调节和控制好自我情感,从而达到各个领域的情感平衡,家庭得以和谐以及工作的顺利开展。(作者单位:上海新航宝山工作站 吴淞街道矫正社工:朱菊华)

文章来源:http://theory.swchina.org/exchange/2018/0509/3133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