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务探索案例研究 让我们共同成长——趣味数学 魅力无限小组工作分析
让我们共同成长——趣味数学 魅力无限小组工作分析
一、小组名称和类型
趣味数学 魅力无限,成长型小组。
二、需求分析
临近假期,沪上众多的中小学生就如飞出笼中的小鸟,终于又可拥有一片快乐的时空。一部分孩子是开心的,因为家长融合了孩子的意见提前为他们作了精心的安排,旅游、学习才艺、放松休整等等;另一方面,期间还有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春节,孩子们在父母长辈亲朋的相伴下的春节是幸福的。但我们不能忘了大都市里还有这样一部分学生:因为受诸多因素制约,寒假带给他们的只是孤单、枯燥;他们只能呆在家里看看电视、上上网;特别是一些低年龄段的孩子,有的父母为安全起见,无奈之下只能把他们反锁在家中;假期里,孩子只是换了一只“笼子”罢了。为此,为了丰富中小学生寒假生活,帮助学生们拥有一个安全、愉快、健康和有意义的寒假,青少年事务社工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年龄特点,开展一个以趣味数学为主题的小组活动,旨在通过对课本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启发学生们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寓教于乐,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拓宽学习思路,提升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应变能力和自信心。
三、工作原理
本小组依据系统理论把小组看作是由不同的且相依赖的并存在诸多互动因素的成员所组成的系统。这些成员是小组系统的一部分,在一种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这个小组系统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运行时,努力保持一定的秩序和一种稳定的平衡。运用互动模式,关注小组环境和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而不是小组成员个体本身。互动模式既关注个人也关注环境,要通过个人、小组和社会系统之间的开放和相互影响,以达到增强个人和社会的功能。小组被看作是一个互助的系统,在小组中各成员依靠其他成员作为自己解决问题、实现自己潜能和建立起信心的可用资源。
四、工作目标
(一)工作总目标
培养良好的兴趣,开拓思路,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增强自信。
(二)工作分目标
1、提升社会交往能力,获得朋辈支持,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
2、充分挖掘趣味数学的魅力,引导小组成员产生兴趣;
3、协助小组成员培养良好的协作意识;
4、丰富业余生活,提升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五、工作计划
(一)所需资源
物品:彩纸、水、印刷品等,经费预算:200元。
(二)预期困难与解决方法
1、预期困难:小组成员的招募;小组成员的参与度。
2、解决方法:通过居委青保干部、志愿者、上门以及电话招募;开展丰富多彩且贴近成员需求的活动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三)活动计划
单元主题 |
活动目标 |
活动过程 |
1、缘来有你 |
建立小组成员间及与工作人员间的关系;订立小组契约,增强小组成员的自我约束力和团队意识;鼓励小组成员对活动计划发表意见。 |
1、简短介绍,小组成员相互熟悉; 2、互动游戏; 3、工作人员介绍活动步骤和主要内容; 4、签定契约; 5、小组成员交流,征求成员对活动安排的意见和建议。 |
2、数字词谜 |
通过数字字谜和成语的猜测和互动,增强小组成员学习数学的兴趣,温故和积累成语词语。 |
1、热身小游戏; 2、猜与数字相关的字谜、成语谜; 3、交流与分享; 4、布置家庭作业。 |
3、巧算二十四点 |
通过二十四点的灵活运算,引导小组成员积极开动脑筋,提升数学运算能力。 |
1、检查家庭作业; 2、介绍常用的计算方法; 3、计算二十四点; 4、交流与分享; 5、布置家庭作业。 |
4、有趣的数学题 |
引导小组成员对趣味数学题进行积极思考,拓展学习新思路。 |
1、回顾上次活动内容; 2、解析趣味数学题; 3、交流与分享; 4、布置家庭作业。 |
5、有趣的数独题 |
组织学生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数独题目,帮助成员掌握灵活解题技巧,拓展思维方式,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
1、热身游戏; 2、讲解数独题目解题思路; 3、解析数独题; 4、交流与分享。 |
6、珍重再见 |
回顾小组内容,处理离别情绪,评估小组活动成效。 |
1、 组织小组成员回顾小组内容并畅谈体会; 2、社工总结小组活动并结案; 3、合照留念; 4、分发小礼品。 |
六、过程及分析
第一单元:缘来有你
根据计划安排,小组成员按时来到某居委活动室。青少年事务社工介绍完本单元活动计划后,活动开始。为了让小组成员们互相熟悉,青少年事务社工安排了两个小游戏。第一个游戏为猜猜你是谁。首先青少年事务社工做自我介绍示范,然后每名小组成员依次自我介绍,等大家介绍完让每名成员回忆并说出其他小组成员的名字,看看谁能说出的名字最多最对,结果小组成员小顾同学回答的最多,青少年事务社工给予小奖品表示鼓励。第二个游戏是拷贝不走样,这个游戏规则是,青少年事务社工把事先准备好的成语给第一个小组成员看,其他人都背对着第一个成员,第一个小组成员用肢体语言形象地表演给下一个成员猜,以此类推,直至最后一个小组成员表演完说出答案。游戏中精彩百出、笑料不断,特别是表演者脑洞大开,充分发挥想象力,通过肢体语言将龙飞凤舞和过犹不及两个成语表演的淋漓尽致,虽说表演者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但是结果还是大相径庭,拷贝大走样,小组成员们表示结果虽然不尽如人意,但是过程还是非常开心的。
游戏结束后,青少年事务社工介绍本小组活动计划和内容,并征求小组成员意见建设。活动计划获得小组成员的一致同意,并签订了契约书。
第二单元:数字词谜
根据计划安排,青少年事务社工按约来到某居委活动室,青少年事务社工为了活跃气氛,首先带领小组成员完成你来表演我来猜的游戏,组员们自由搭档积极参与游戏互动,尽情享受游戏带来的轻松和快乐。然后青少年事务社工组织组员们猜与数字相关的字谜、成语谜,青少年事务社工由易而难,抛出一题,想出答案的成员很有成就感,青少年事务社工鼓励其他成员再接再厉,其他成员毫不气馁,积极转战下一题……影响最深刻的是其中打一数字、四个零打一成语等,成员们纷纷绞尽脑汁,集思广益,最后在青少年事务社工的提示下想出答案,成员小顾特别认真,一定要知其所以然,青少年事务社工一一解释,时间过的真快,转眼就到了结束时刻,成员们玩的不亦乐乎,依依不舍。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大多数小组成员都能积极参与,认真思考,但也有个别小组成员不够专心,需要青少年事务社工多加关心,活动持续了近一个小时。此次活动是针对同学们的年龄和需求而设计的,深受小组成员们的喜爱,不但帮助他们积极开动脑筋,同时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增强了对数学的兴趣。活动在分发小礼品的过程中圆满结束。青少年事务社工通报第三单元时间和内容安排,宣告本单元活动达到预定目标,活动结束并布置了回家作业。
通过活动的开展,小组成员基本消除了陌生感,能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可以考虑小顾同学作为领袖成员,希望他的积极参与,带领其他成员互帮助,共成长;本节活动为小组的顺利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第三单元:巧算二十四点
根据计划安排,青少年事务社工按约来到某居委活动室,为了活跃气氛,首先带领小组成员完成手指操的游戏,既能娱乐又能锻炼他们的手脑反应协调能力。青少年事务社工通过对家庭作业的检查了解到大多数小组成员对二十四点并不陌生,多少有些了解,青少年事务社工与小组成员们共同分析了一些基本方法后,活动进入主题——巧算二十四点,小组成员们个个思想高度集中,等到题目一出,小顾同学反应飞快,很快就有了答案,其他成员也不甘落后,补充其他方法,活动气氛非常热烈,最后,青少年事务社工出了一道带有挑战性的题目,四四十十,这道题可难住了他们,成员们纷纷绞尽脑汁,错了再想错了再来,最后在青少年事务社工的提示下想出了答案。活动过程中小组成员们不轻言放弃的精神给青少年事务社工留下了深刻的影响,青少年事务社工希望他们把这种不言败的精神运用到以后的生活学习中,笑对困难才能战胜困难,成员们一致认同,活动在分发小礼品中圆满结束。
本节活动过程中,小组成员基本都能跟着青少年事务社工的思路认真思考,颇具领袖气质的小顾更是积极参与,主动分享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活动过程中碰到的难题大家还能共同讨论,互相帮助;个别上次不够专心的成员青少年事务社工加强了关注,本次活动有所改善。此次活动与传统的学校教育不同,不仅丰富了小组成员们的业余生活,又能起到了一个引申和补充,以寓教于乐的形式提升了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小组成员们期待下次再相会。青少年事务社工宣告本单元活动达到目标,通报了第四单元时间和内容安排。
第四单元:有趣的数学题
根据计划安排,青少年事务社工按约来到某居委活动室,本节活动青少年事务社工带领小组成员们共同温习了前三节小组单元内容,然后组织小组成员解析趣味数学题——一元钱去哪儿了?因为这道题目在里边设置了两个陷阱,相对二十四点来说有点搞,解题的思路不能仅局限于常规的思考方法,否者很难走出误区,但是一旦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不受题干的干扰,就会觉得豁然开朗,同学们认真思考,用笔反复计算这种种可能,最终小组成员小林率先完成,随后小顾也完成了解题过程,有的学员没能及时想通的,青少年事务社工及时提示,最后通过领袖人物小顾解题思路的分享,大家也就弄明白了。在活动分享环节,小组成员小姜表示第一次做这样的题目刚开始感觉无从下手,完全没有思路,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自己的思索再加上其他小组成员和老师的指点,最终想通了这道题,原来一元钱根本就没动。成员小顾也表示刚开始受题干影响很绕,但是后来换个角度就想出来了,此次活动不但感受到了来自团队的力量,自己也很有成就感。青少年事务社工通报第五单元时间和内容安排,宣告本单元活动达到预定目标,活动结束。本节活动的数学题很有挑战性。青少年事务社工通过趣味数学引导小组成员对数学题进行积极思考,拓展学习新思路。
通过前面几节的活动,小组成员之间关系从比较陌生转向熟悉,个别内向、自信心欠缺的小组成员也能在与领袖小顾和其他成员的互动下不断成长,主动学习,不断提升自我能力,相对上节活动表现有了明显进步,成员间相互配合默契,小组成长良好。
第五单元:有趣的数独题
根据计划安排,青少年事务社工按约来到某居委活动室,青少年事务社工组织小组成员们回顾了上节活动内容并介绍完本单元活动计划后,活动开始。本节活动青少年事务社工让小组的领袖成员小顾将他们分成两组,然后组织他们一起完成数独题,比哪组做的又快又准确。青少年事务社工了解到小组成员们平时几乎没有做过相关的题目,对数独题还是比较陌生,一知半解的,青少年事务社工根据情况耐心讲解了数独题的一般解析步骤,引导他们由易而难地一步步进行,小组成员们群策群力,按照青少年事务社工讲解的方法一步步深入,其中由小黄带领的一组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率先做完了题目,还有一组中间虽然有些许小插曲,大家意见有分歧,但是经过领袖小顾同学的建议,最终也做完了题目。在活动分享环节,小组成员小杨表示刚开始解题时还比较淡定,但看到另一组已经率先完成,就显得非常着急,后面出错率非常高,大家有些互相责怪不理解,不过经过领袖小顾的劝说,后面很快调整好了心态,最终齐心合力完成了这道题,自己完成的时刻还是非常高兴的。青少年事务社工通报第六单元时间和内容安排,宣告本单元活动达到预定目标,活动结束。
本节活动通过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数独题的解析,拓展了思维方式,提升了逻辑思维能力,增强了小组成员的自信心,收获了快乐,激发了学习兴趣;同时锻炼了小组成员间相互沟通合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成员们成长性良好。活动结束后,本小组已经发展成熟,活动目标已经基本实现,可以结案。
第六单元:珍重再见
根据计划安排,青少年事务社工、全体小组成员准时到达预定活动地点。青少年事务社工介绍完本单元活动计划后,活动开始。
首先,青少年事务社工带领小组成员们对活动开展以来的情况作了回顾,小组成员们纷纷畅谈体会。大家认为,通过小组活动不但可以丰富业余生活,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拓宽学习思路,提升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借助小组情境增强了应变能力和自信心;同时通过小组平台认识了新朋友,提升了沟通和交往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然后,青少年事务社工对小组活动做了简要的评估与总结。一是小组成立、发展、成熟比较顺利,这是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二是成员在活动中遵守契约,充分展示自我,均有收获;三是成员间协作非常好;四是成员展示了良好的个人形象和较强的团队精神。
最后,青少年事务社工组织小组成员分发了奖品并合照留念。宣告本小组活动所有内容圆满完成,活动目标已基本实现,拟结案。
七、效果评估
(一)小组现状分析
青少年事务社工以寓教于乐的形式,通过对数学课本知识的拓展与延伸,让小组成员们在游戏中了解数学,帮助他们掌握与数学更多的相关知识。小组成员们通过参加小组活动不仅可以丰富业余生活,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字的魅力,拓宽学习思路,提升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平台认识了新朋友,提升了沟通和交往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此小组成立、发展、成熟比较顺利,这是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小组成员在活动中遵守契约,充分展示自我,均有收获;小组成员间协作非常好,能够互相给予支持,共同成长。
青少年事务社工通过组织小组成员参与活动,培养小组成员积极乐观的学习和生活态度,协助组员处理了离别情绪,帮助组员巩固了活动成效。青少年事务社工希望她们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分享给身边的亲朋好友,青少年事务社工坚信活动虽已结束,但效果会绵绵不绝。小组工作目标基本达成,拟结案。
(二)小组改变
通过小组构筑的平台,培养了小组领袖人物,小组成员们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激发了小组成员们积极思索的潜力,增进了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扩大了交友圈,获得了朋辈支持,建立了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提升了社会交往能力;同时借助小组情境,依靠其他成员作为自己解决问题、发掘自己潜能和建立起信心的可用资源。
八、工作反思
(一)青少年事务社工利用互动模式,在小组中通过一些数字类游戏增进组员之间理解和信任,鼓励小组成员们分享经历和经验,相互给予和获得支持,激发小组成员的潜能,提升成员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助于小组成员解决个人问题,并得以成长和发展。
(二)本小组青少年事务社工设置的单元活动比较贴切小组成员的实际情况,大部分成员能积极参与其中,主动学习,故小组成长比较顺利,小组目标实现也比较顺利。但也存在不足:1、单元服务内容的选择要有难度,但要适宜,且要兼顾到每个小组成员,这样他们的参与积极性才不会受到影响,以后青少年事务社工在设计类似活动时应更贴近组员的实际水平。2、青少年事务社工应根据不同成员的个性特征,照顾到每个人,使小组员都能很好地参与进来,不致冷落个别组员。
参考书目
1、《社会工作概论》 王思斌 高等教育出版社
2、《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顾东辉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吴淞社工点)
责任编辑:段冬蕾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case/2018/0424/3124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