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务探索案例研究 营和谐之家——亲子沟通小组活动分析
营和谐之家——亲子沟通小组活动分析
原标题:抛沟通之术 搭心灵之桥 营和谐之家——亲子沟通小组活动分析
一、小组名称
亲子密语 倾情沟通
二、需求分析
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应被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家长应该给予孩子适度的抱持、关爱与照顾,但很多家长由于自身职业发展需要,并不能每天都花很多时间陪伴孩子。只能将孩子交给老人照顾,缺少了家长及时的关爱和教育,亲子关系不同程度出现了疏离,家庭教育力量薄弱等现象。而孩子的生存发展面临教育、生活、心理上的诸多问题,家长都不能及时的引导,从而影响家庭的稳定性。
一般来说,孩子的成长过程可以分为保护、指导和自立几个阶段,父母的角色应该从一个保护者,转变为一个指导者和教练,青少年事务社工希望通过亲子沟通小组,引导家长和青少年建立最能促进孩子成长、家庭和谐发展的亲子关系,让他们互相了解对方内心的真实想法,让家长学会和青少年作“朋友”,让青少年们在互动中领悟一些成长的道理。
三、小组目标
(一)、总目标:
加强亲子间的交流与沟通,在家长与青少年间搭建和谐沟通交融的心桥。
(二)、分目标:
1、对青少年进行因势利导的沟通与教育,引导青少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与家长建立平等、信任、亲密的亲子关系。
2、引导家长正视亲子沟通教育的重要性,不断探索解决亲子沟通的途径和办法。
3、引导家长在互动中发现青少年的兴趣特点,便于青少年潜能的发挥,提升自信心。
四、服务过程
第一节:
通过前期的走访与接触,青少年事务社工在活动中注重挖掘的有相同特质和亲子沟通需求的家长及青少年,运用专业技巧,开展亲子沟通为主题的小组活动。通过组员之间的相互支持、充分互动和分享,加强组员亲子间的交流与沟通。
活动开始青少年事务社工与组员进行了小记者大新闻、我的名字两个破冰游戏,破冰游戏的特点是比较轻松有趣,六位青少年比较积极的配合青少年事务社工的指令,而家长们反而显得有些拘谨,整个互动的过程青少年事务社工还结合了PPT、你问我答等内容,积极调动现场气氛,在青少年事务社工的引导下十五分钟的游戏环节比较顺利的完成,游戏帮助组员建立关系,并引入亲子沟通的主题,让组员在轻松活泼的环境中进入小组的主题,拉近组员与组员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打破了人际交往间猜忌、疏远的藩篱。游戏之后青少年事务社工介绍了本次活动小组目标并说明了团体规范的意义,也引导组员思考对于小组活动的期望,活动的最后青少年事务社工与组员共同制定小组规范及小组契约书,通过这一环节,组员建立了初步的团队信任关系,有利于组员更好地投入下面的小组活动。
沟通是一个多方传递的过程,涉及到自我、他人以及情境三方面因素,良好的沟通应该是这三个方面之间的合理顺畅沟通,青少年事务社工将引导组员通过小组活动学习到更多亲子沟通的知识。在接下来的小组活动中青少年事务社工将努力走进每个组员,了解他们没有表达出来的期望。
第二节:
亲子教育并不是单纯的规范和监督,其实有时候“放纵”也是一种教育,是一种形式消极、意义却积极的教育。在第二节小组活动,青少年事务社工引导家长与孩子一起游戏互动,在互动过程中达成亲子沟通的共识,并了解自身的沟通状态。
互动游戏拷贝不走样之后,青少年事务社工邀请组员分享参与游戏的体验,组员小张认为虽然完成了这个游戏,但在游戏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没有耐心与包容心的缺点,对妈妈有些抱歉,而张母则认为游戏中可以放纵,鼓励孩子积极表达自己。这一番真诚的分享打开了组员的心门,青少年事务社工也将沟通的要素分享给组员,例如爱和尊重,青少年事务社工鼓励家长了解珍贵的关系是由细小处点滴累积而来的,要珍惜与孩子的每一个互动,也许正是由于这样的互动,促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原来除了学习,我们可以聊的还有那么多。那么在孩子和家长的眼里,理想的爸妈和理想的孩子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带着这个疑问,青少年事务社工要求每位组员用一幅画来表达,十五分钟时间后组员交上了自己的答案,青少年事务社工邀请组员代表分享自己的画作,从这幅画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见亲子沟通的状态,引导家长了解孩子的需求,引导青少年感受到父母的压力,由此引出了第二节小组最后一个内容,亲子沟通的技巧,其实,如果找对方法,从小就做到有效的亲子沟通,孩子与父母一直是并行、交错成长的,这样的关系才是正确的亲子关系。
一起出游,一起淋雨,一起游戏,一起拥有小秘密,这些都会让青少年与父母越来越近。第二节小组活动围绕游戏、互动、讨论、分享的形式展开沟通之旅,让组员互相了解,父母在认真地研究孩子但其实孩子也在研究父母,而且年龄越小,就越无时无刻,因此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学习亲子沟通的技巧, 所以放弃我们的一些言不由衷,放弃我们的一些夸夸其谈,放弃我们的一些准则规则,摘下我们成人世界的“眼镜”,认真的和孩子交流沟通,用真诚的心,用爱的耐心!
第三节:
现在很多家长却是在毫无准备的仓皇和青涩中为人父母,正因为如此生活中有许多幸福的时刻因为家长没有仔细去体会而错失。就好像我们小组成员的家长们,人到而立之年往往面临着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压力,家庭的压力,家长们的心常常是浮躁的,几乎没有多少时间能够将自己的心彻底沉下来与孩子共享成长的快乐。为此在第三节小组活动中,青少年事务社工在家长与孩子之间搭建和谐沟通交流的心桥,让家长和孩子互相了解彼此的心愿,表达出对彼此的爱。
活动开始,青少年事务社工将六幅画分派给孩子但不让家长看见,之后由孩子们描述图画,要父母单靠这些提示画出图画,看谁画得和原画最相似,在十五分钟的活动时间里,青少年事务社工看到了家长们的小心翼翼,一笔一划努力想达到孩子们的要求,而孩子们呢,组员小赫在妈妈不理解的情况下会比较耐心的进行说明,而组员畅畅家庭在沟通上比较单向,孩子只管自己说,没有听妈妈的反馈意见。通过这一环节青少年事务社工注重引导家长发现,孩子对待家长的态度,其实与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待孩子的态度息息相关,家长与其说孩子不够成熟,不如说是错误而执着的亲子沟通有待改善。
缺少爱的语言是没有热度的,缺少赏识的话语是乏味无力的,在第二个环节中,青少年事务社工为家长与孩子们每人分发了一张纸、一支笔,要求孩子和家长互相写下给对方的话和心愿,这一环节青少年事务社工希望能够给家长和孩子更多思考和回味的空间,孩子可以用平和的心态体会家长的爱,理解家长的想法,而家长们可以尽情地表达对孩子说不出口的爱和期待。相对于上一个环节,此刻活动现场比较安静,家长和孩子们认真的写写停停,青少年事务社工用相机记录下有爱的画面。在最后的分享环节,瑶妈妈爱的寄语使人动容,瑶妈妈希望即使再过二十年、三十年,当宝贝想到今天妈妈说的话,仍可以感受到爸爸妈妈有多爱她,仍可以确信知道,她一直都是爸爸妈妈的骄傲。
父母与孩子正确地交流、沟通是整个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替代的。活动最后青少年事务社工也建议组员可以在家里贴一张“谢谢你”的留言版,全家人都把想要感谢的话写在留言版上,家长可以感谢孩子为他扫了一次地,家庭成员都来讲讲今天有什么开心事,当家长把孩子当做朋友,和孩子交流的话题越来越多时,家长和孩子的关系也就越来越近了,亲子沟通我们可以做的有很多。
第四节:
说到陪伴,可以分为显性陪伴和隐性陪伴,大部分父母的显性陪伴做得还是不错的,但是却忽略了隐性陪伴这个层面。“隐性失陪”特指虽然家长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子女,但因为缺乏有效的沟通,从而造成的精神上的失陪。成功的隐性陪伴,更多的是强调跟孩子精神层面的沟通,随时关注孩子的变化,做出正确的回应,而亲子运动恰恰是很好的隐性的心灵陪伴,亲密的亲子情感交流对树立孩子的安全感、自信心非常重要,父母通过心灵陪伴传递给孩子的爱和信任将会影响孩子一生。
为此第四节小组活动中青少年事务社工以指压板作为本次小组活动的道具,通过巧妙的趣味运动会项目设置,让参与其中的父母与孩子之间加深感情,让孩子得到娱乐和锻炼,让父母更加关注儿童健康成长,也更好地促进亲子之间融洽的一种体育运动形式。活动现场当家长们看见用指压板铺成的地板后无不表现出惊讶的表情,而孩子们则表现出兴奋以及迫不及待的心情。青少年事务社工首先对亲子指压板运球、亲子纸团投篮、亲子幸运套圈圈、亲子接球、亲子跳绳五个趣味运动项目规则进行了介绍,并将六组家庭分二个队,以比赛的形式来完成任务,以此培养组员勇敢的品质、团队精神、亲子沟通交流能力以及团队意识。在活动的四十分钟时间里,孩子和家长们忙碌的穿梭在各个指压板上,孩子们投篮接球中滑稽的动作,家长们龇牙咧嘴的怪模样无不引大家的捧腹大笑,纷纷拿出手机拍照记录下这一刻,整场活动气氛温馨快乐,不仅增强了亲子之间沟通,还提升了团结协助和遵守规则的意识,也调动了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穷爸爸 富爸爸》有句话:“所谓成功,就是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小孩。” 这种照顾,应该提高到一个层面,就是高质量地照顾或陪伴。参与活动的志愿者孙飞感慨而言的一段话也说出了大家的心声:“看着小朋友和他们爸爸妈妈一起做游戏的样子,让我想起了自己小的时候,这种感觉特别特别幸福。”
第五节:
小组活动进行到第五节,组员之间已经非常熟悉,特别是经过第四节小组活动,青少年事务社工感受到小朋友和家长的关系更加融洽,此次小组活动青少年事务社工带领小组成员来到玻璃博物馆,把亲子外出活动作为开展家教指导活动的一个有效途径,有利于建立良好亲子关系,培养良好个性。
为了让组员了解自己在小组中的改变或者新发现,对亲子关系有进一步的思考,在参观活动之前青少年事务社工给家长和孩子们分发编号,并由抽签的形式决定参观活动的临时亲子组合,对于青少年事务社工的这一要求,组员们没有明显的排斥,配合青少年事务社工进行分组。随后组员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开始了参观之旅,青少年事务社工观察到临时亲子组合刚开始参观的时候,彼此之间比较小心翼翼,但当美丽的玻璃制品出现在组员们的眼前时,组员们抢着拍照,想要留住这一份惊奇,有些孩子由于年龄的原因并不完全理解每一件工艺品所包含的意义或内涵,临时的爸爸或妈妈会耐心地把讲解员的解说告诉孩子,这一份温馨与自然拉进了孩子与家长的距离,相信每位组员的心理同样经历了一次旅途,为了巩固参观活动的成效,在四十五分钟的参观活动后,青少年事务社工邀请临时家庭代表进行了情景表演,希望孩子在尝试与其他家长合作中,学习独立,体会到父母的不易;家长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以更多的耐心和爱来陪伴孩子。
玻璃是地球文明的神奇珍宝,晶莹剔透,姿态万千,参观活动给组员带来了喜悦、成长、温馨、美好和未来,在活动最后的分享阶段,家长代表感谢能有这样的机会进行角色互换,使得自己反思以往经常将孩子置于“你不行”的环境中,今后会注重把“你不行”变成“你能行”;而孩子代表则反思自己以往要求爸爸妈妈做事很少说感恩的话语,通过今天临时家庭组合,觉得父母帮自己做的一切都不是理所当然的,孩子应该感恩。朴实的话语,真诚的发言,美丽的邂逅,此次以亲子外出活动为平台的小组活动顺利结束,通过亲子活动提高了家长指导的能力,也让家长了解到外出活动对孩子的成长具有特殊的作用,孩子通过活动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学会感恩,值得高兴。
第六节: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爱的因素非常重要,与子女一起成长,做子女的知心朋友成为了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向,与多孩子沟通,努力缩短心灵的距离,真实地了解自己的子女,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亲子密语,倾情沟通小组把孩子和家长紧密联系在一起,引导家长和孩子一起笑,一起探究亲子沟通中碰到的问题,共同享受和交流其中的乐趣。
最后一节小组活动开始,青少年事务社工首先带领组员回顾整个小组的进程,简单巩固亲子沟通内容,之后邀请组员畅谈参加小组活动的收获,组员们都是第一次参加小组活动,从一开始的拘束到现在的乐于表达,组员们自己也看到了自己的成长过程,特别是不少爸爸妈妈在活动前以为自己的家庭沟通没有问题,对孩子也很熟悉,参加活动的目的只是为了改变孩子,但有了这样一次特殊的经历,让家长反思不少,也了解亲子沟通是一个不断需要学习的过程,此次小组活动对家长和孩子来说非常有意义的改变。
创造沟通机会,用不同的方式敞开心扉,勇敢地说出平时羞于表达的爱、希望与歉意并重新认识彼此,让亲子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近。活动最后青少年事务社工与组员们一起告别我们的快乐时光。在未来希望父母们越来越了解孩子,努力发现孩子的真善美,发掘孩子的天赋,与孩子们共同建立一个阳光积极的家庭氛围,使家庭和睦,孩子也能健康成长。
五、评估效果
(一)、小组改变
1)家庭对人有较强的塑造作用,子女的教育和家庭的关系是通过沟通来传达和进行的,因此良好的亲子沟通有利于巩固家庭亲子关系,通过亲子密语小组,青少年事务社工做适当的引导、分析与总结,让组员能有机会反观自己的亲子沟通模式,找出自己亲子沟通存在的障碍,并得到适当的修复,不断地向心灵的成熟迈进!
2)小组过程中每位组员都有不同的收获和进步,通过畅谈、分享、互动、思考等形式,学习亲子沟通的技巧,在帮助组员加深自己的认识和了解外,也确定自己对家庭成员的责任和如何表达自己的爱,开启了亲子沟通心灵之窗。
3)青少年事务社工与组员共同探讨了亲子沟通问题,为亲子沟通提供不批判、安全、接纳的平台,引导、启发组员更好地表达自己,改善了亲子沟通方式,提升亲子沟通质量。
(二)、小组状况及分析
1、此次小组实务经历了需求评估、招募成员、开展小组活动、过程分享、后期评估以及跟进等几个阶段的内容。因此小组单元计划与目标比较符合组员的需求,其次此次小组活动人员没有流失,在一个安静而封闭的环境中开展小组活动,有助于组员全身心的投入。
2、在小组进程中,小组凝聚力的产生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小组活动初期,小组组员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听从青少年事务社工的引导,组员之间往往是独立的个体,但是随着小组活动的开展,组员之间越来越有归属感和凝聚力,小组凝聚力从慢慢产生到越来越强烈,这也为第五节外出的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六、工作反思
本次小组活动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综合评估六个单元的活动,青少年事务社工有一些思考与反思:
1、此次小组活动,青少年事务社工能较好的整合资源,无论在活动场地、活动内容、活动道具上都比较有特点,也受到组员的青睐,同时青少年事务社工有计划的开展各小节活动,起到了引导的作用,使组员能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较好地完成每一节小组活动。
2、青少年事务社工在活动中穿插了一些专业的理念,也希望通过艺术、体育的手段来丰富组员的活动,但应用中深度还不够,可以更深的总结提炼特色活动对组员的影响,在今后的活动中避免活动出现类似蜻蜓点水的现象。
3、有些交流不见得是语言,更多是肢体与心灵,一个微笑、一个拥抱都会让孩子与父母越来越近,胜过千百遍的问:你累了吧,你怎么了!青少年事务社工在活动内容的设计上应该由浅入深,由人际表层互动到自我深层经验,由行为层次、情感层次到认知层次,引导组员循序渐进地感受人际沟通的途径与方法,引导家长学会和孩子作“朋友”,让孩子们从中领悟一些成长的道理。
七、跟进服务
创造沟通机会,用不同的方式敞开心扉,勇敢地说出平时羞于表达的爱、希望与歉意并重新认识彼此。青少年事务社工将继续开展类似的小组工作,通过互动、分享、畅谈、思考等形式,引导、启发组员更好地表达自己。改善亲子沟通方式,提升亲子沟通质量,在未来,希望家长及子女的心可以贴的更近,一起用爱谱写美好的生活。
八、参考文献
1、赵芳 《小组社会工作:理论与技术》,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年4月
2、蔡忠 《阳光点亮心灵》,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
3、卡罗尔 《青少年小组游戏治疗师手册》第二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
4、刘梦 《小组工作案例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
(作者单位: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宝山工作站)
责任编辑:安旭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case/2018/0412/3114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