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实务探索实务视点 浅谈关于驻所工作的几点感想

浅谈关于驻所工作的几点感想

有人说,每一个孩子都是掉落人间的天使,也有人说,每一个犯了错误的孩子都不是因为他自己的原因,而是外界的不良因素造成的。可是对于我来说,半年的驻所工作,让我重新认识了这些年轻的面孔,他们也许曾经和你我一样,有着朝气蓬勃的凌云壮志、有着绚丽多彩的美好青春……但因为懵懂而失足,因迷茫而出错,所内青少年们就是在这样那样的环境中,因为各种原因而犯下了令自己和家人无法挽回的错误。为了这些错误,这些孩子们被关进了高墙,失去了自由,为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所犯的错误而付出高昂的代价。

那是五月的一个下午,当我第一次来到守卫森严的宝山罗店看守所,这仿佛是一个被世界遗忘和唾弃的角落,仅仅一墙之隔,那就是两个世界。墙外阳光明媚、车水马龙,而大墙之内武警荷枪实弹,经过七道铁门后,我见到了这些被关押着的孩子们。他们每一个人都穿着蓝色的狱服,那一张张年轻的脸庞或麻木、或好奇地看着我,他们不知道我是谁,为什么要跟他们面谈,了解他们的成长背景、家庭环境、犯错的心理过程等。有的孩子戒备心重,不愿意透露自己的想法,泛泛而谈地表达自己的后悔之意;有的孩子外向开朗,为了所谓的“兄弟义气”冲动犯罪,愿意把自己当时的心路历程告诉社工;而有的孩子则谎话连篇,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受害者,期望通过社工将他的话带给公诉机关,能不能不要定他的罪行。每一个孩子的犯罪经历都是不同的,因此我也将他们的犯罪心理做了几个归纳,期望可以与同工一起共勉。

一、犯罪动机的复杂性

由于所内青少年们违法犯罪的年龄大多是处于叛逆期,难以正确辨别和理解自己的需要,往往会通过一些不恰当的行为满足自己的需求,如好斗逞强,通过打架建立自己的权威,让别人都认为自己很“强”,殊不知只有弱者才会用拳头去逞强;有的是当自己的财物被盗窃后产生的报复心理,觉得别人偷我的,我就去偷别人的财物,这样才能心理平衡;而有的则是自尊心过强,不愿意接受老师和家长的忠告和良言,一意孤行,产生逆反心理与老师和家长 “作对”,没想到把自己“作”到了看守所。

二、自身认知的片面性

由于所内青少年们自身的文化程度较低,容易听信一家之言,不分是非,缺乏周密完善的思考,极易上当受骗,被有心人利用、唆使,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犯罪事件。比如有一个青少年,从常州到上海“救”自己的朋友,要把他从一个“老变态”的手里救出来,对方愿意给他们30万,他拿了8千元,然后就变成了阶下囚,他说自己什么都没干,只是在旁边站了站,感觉特别冤枉。可以说这是典型的“无知者无畏”,这种“无知无畏”的想法是很多所内青少年的真实写照。

三、个人意志的盲目性和极端性。

青少年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和独立意识的提高,对自己的存在价值、社会地位、活动能力的不断认识,他们的意志品质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但是对所内青少年来说,他们缺乏对挫折的耐受性和自制力,容易因一时的挫折而灰心,从而产生自卑感。同时,由于认识能力的现实,他们常把执拗当顽强、把冒险当勇敢、把轻率当果断,从而产生极端化的行为。不管碰到什么事,即使知道这件事是不对的,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也会去做了再说,而不去管做坏事之后要承担的法律责任,这也就解释了“冲动型”犯罪的原因。

四、朋辈群体间行为的模仿性、感染性

由于青少年有很强的行为模仿能力,对富有刺激性、与个人生活密切或自己特别感兴趣的行为和思想也会去模仿。所以对于所内青少年来说,朋辈群体间的行为一旦产生出不良行为时,他们很容易产生趋同性或者在朋辈群体的压力下感染不良行为,从而做出了一些违法犯罪的事情。再加上古人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个不良群体的产生需要一个过程,而犯罪行为往往都是一瞬间的事情,等到他们中的某些人感到后悔的时候也晚了。

五、家庭正面教育的缺失

都说家庭是温暖的港湾,可是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失去母亲的照顾和爱护,他会长成什么样子?在所内青少年的家庭结构中,失去母亲的孩子不少,有的孩子从生下来就没见过母亲,有的孩子在2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也有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母亲就跟别人私奔,留下他和爷爷奶奶生活。比起父亲,母爱的缺失更容易让孩子产生童年阴影,在青春期也就更容易受到负面影响,如果心智足够坚定,也许他们就不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就像陶行知先生过的那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由此看来,用爱心去感染孩子,用爱心去关怀孩子,是家庭教育之根本所在,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在孩子的一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缺乏家长正面积极的教育,那么“留守儿童”、“单亲娃娃”、重组家庭的孩子就容易变成不良侵害和实施不良行为的主体。

虽然短短半年的驻所工作已经结束,但是当我回顾这些的时候,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所内青少年们在看守所的时候可以得到社会各界不同程度的关注,那么他们出所后,谁来关心他们的生活?尤其是那些孑然一身的孩子,他们出所后的生活,该如何保障呢?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平台,也许过不了多久,这些孩子又会回到看守所,继续过着牢狱生活,这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结果。

(作者单位: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宝山工作站)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view/2018/0223/3082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