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实务探索案例研究 案例:协助遭遇家庭问题的青少年回归正常生活

案例:协助遭遇家庭问题的青少年回归正常生活

三社联动 点燃希望

             ——协助遭遇家庭问题的青少年回归正常生活

案例背景介绍

13岁的轩仔(化名)来自一个重组家庭,生父在案主未出生时就与母亲离婚,自此与生父无联系。后母亲结识了现在的继父,继父与案主的母亲一起有两三年的时间,后三人共同生活。 

二、案例跟进情况

社工初次接触案主是案主过来中心参加小组活动,社工发现案主手上有明显的大面积淤青。经了解发现,是案主与母亲争吵,母亲不小心大力所弄伤的。在面谈过程中,社工明显感受到案主有所隐瞒,初步评估案主受到家暴。在小组结束后,社工发现案主依旧在中心附近游荡,没有回家。此时,社工立即介入处理,经过深入了解发现,案主母亲及继父均有吸毒史,母亲吸毒的时间较长,在怀孕前就已经染上毒瘾。母亲经常出现情绪失控,甚至伴有幻觉的出现,认为案主会帮助外人陷害自己,因此对案主外出管制极其严格,甚至不让案主上学。案主表示母亲曾被确诊为中度抑郁,但一直没有接受治疗。案主的继父对案主不温不火,当案主母亲情绪失控,与案主产矛盾时,案主的继父基本不会介入处理。

在跟进初期,社工立即将案主的情况反映给学校领导以及辖区内的派出所,共同商量介入方案。首先,为确保案主的人身安全以及正常上下学,社工联系案主当前可用的家属资源—亲戚阿姨,与案主阿姨沟通,让案主在阿姨家暂时居住,减少与母子之间的冲突。其次,针对案主母亲的吸毒问题,派出所向案主母亲户籍所在的街道进行了解。由于,无实质证据证明案主母亲目前是还有吸毒,因此暂不能对其进行强戒。

针对案主的个人层面,虽然其家庭环境较为复杂,但案主的个人情绪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性格比较沉稳冷静,暂无心理辅导需求的服务需求。由于社工了解到案主居住在阿姨家的期间,和姨丈不时会发生小摩擦,因此社工引导案主如何与长辈进行沟通,学习待人接物的技巧等等。案主表示接纳社工的建议,改善自己平时不主动称呼姨丈的习惯,并明白家庭问题带给亲属的困扰,以及体谅阿姨夹在自己和姨丈之间的处境。

针对家庭关系层面,案主与母亲经常发生冲突的根本原因,是母亲抑郁症的问题。对此,社工通过案主阿姨以及外公,劝说案主母亲就医,治疗抑郁症,重塑家庭成员的角色,恢复家庭的基本功能。且学校老师亦对案主的继父进行一定程度的教育,要正确处理家庭矛盾,不能使用暴力。

针对案主家庭支持网络薄弱层面,学校减免了案主在校的午餐费用,一定程度减轻案主的家庭的经济压力。在跟进后期,考虑到案主母亲接受治疗后需要在老家休养,且租房即将到期,不能照顾案主饮食起居。案主阿姨也需要顾及自己的家庭,因此案主不能长时间在阿姨家居住。社工联合派出所一起挖掘社区及社会资源解决案主的吃住问题,包括:链接爱心餐饮企业,免费为案主提供健康营养的午餐及晚餐;链接辖区内的大专院校,免费提供单间宿舍给案主居住,直至案主中学毕业。

经过社工、派出所、学校三社联动介入下,案主的生活终于恢复正常轨道,三餐能够温饱,能够正常上下学,专注在学习上。而案主的母亲暂时在老家休养,按时吃药,控制情绪。虽然,目前个案已经结案,但社工考虑到案主目前处于青少年叛逆期,且生活重获自由,担心案主出现行为偏差的问题,因此在后续的跟进服务中,社工将会持续关注案主的情况,及时给予其情绪方面的辅导以及支持,促进案主的健康成长。

三、社工反思

本个案中,社工以“三社联动”的工作模式开展工作,联动了学校、爱心餐饮企业、大专院校等辖内社区组织,发挥各自的工作优势,充分调动辖区内的有效资源。由于涉及多个单位部门,因此在个案跟进方面需要多方协调,沟通上和时间上容易出现错位。因此,今后社工需要建立有效的“三社联动”沟通机制,促进多方的关系建立。此外,社工今后面对此类的青少年个案,还可以联动街道民政科、居委会等资源。

本文由广州市南华西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青少年部社工:朱晓燕 投稿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case/2018/0117/3066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