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联合会二级机构动态社会与公益公益论坛 地震儿童心理干预专家谈

地震儿童心理干预专家谈

地震,一个人们并不陌生的字眼,从遥远的唐山大地震到08年汶川大地震到10年玉树地震,每次地震都牵动人心。大地震不仅对人身健康造成危害,更对人的心灵造成打击,尤其是那些地震中的孩子更是如此。专家指出,地震中,任何形式的灾难都会对儿童心理直接造成伤害。所以,我们更想知道的是,地震对儿童的心理伤害程度到底有多大?究竟该怎样对经历了地震的孩子进行心理疏导?

江琴:通过艺术治疗的方式帮助儿童

江琴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后赴灾区进行心理辅导的福建十佳志愿者、福建医科大学应用心理学系教师。在汶川地震之后,曾为灾区群众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援助先后提供个案心理治疗3例,并参与为武警某部官兵、都江堰市消防中队战士、都江堰市政府工作人员开展的团体心理辅导和心理讲座活动,还在幸福家园灾民安置点创办的阳光心理学校多次开展心理康复、心理素质训练等课程。

她认为对于青少年儿童,众多志愿者可以通过艺术治疗的方式对其进行帮助。艺术治疗是一门结合艺术创作和心理治疗的专业艺术创作,与心理健康息息相关。临床实验表明,当一个人专注于创作时,生理上即产生变化,缓和情绪忘却困扰,暂时超越了时空的限制,沉浸在创造的世界里。运用艺术治疗的方式,让孩子们把郁结在心里对地震的恐惧和感受,通过艺术创作表达出来,从而促使他们恢复乐观,并勇敢地面对生活。

冯晓霞、郑新蓉:避免心理干预无针对性  别过度打扰孩子

郭晓霞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学前心理学。曾任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现任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学前教育研究》杂志主编。郑新蓉,教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教育基本理论、性别与教育、教育法与教育政策。

两位专家认为,地震发生以后对青少年、儿童可能产生的心理伤害是多方面的,有短期或者长期的影响。这个影响可能对不同年龄的儿童是不完全一样的。对于小一点的孩子,首先是接触他的家长本身,不要让自己的消极情绪影响孩子,同时建议一些专门的教育机构比如社区儿童活动中心等实施帮助,幼儿园、小学的老师应通过游戏等方式帮助儿童尽量恢复到正常生活中来。

专家在灾区心理援助方面建议,第一,从目前来看,最好能够培训当地的成年人,包括教师和父母、亲属,由他们来关注儿童的心理变化,给孩子一些心理上的帮助。因为他们最容易了解孩子们的情况。第二,现在的心理干预或者心理帮助可能只是一种应急的,也是比较临时的,常常这几个人三天来了,五天后就走了,很难了解一个孩子真正的心理变化,无法固定地做一些心理上的干预。所以在灾区的心理干预应从比较应急、自发的状态慢慢变得有组织、有协调,避免一些心理干预没有针对性,也避免有些孩子因为被过度打扰而产生负面效果。

柯晓燕:心理干预禁揭孩子心灵伤疤  需耐心缓解情绪障碍

南京脑科医院心理儿童中心研究所副所长柯晓燕认为,灾区心理受创的孩子和家人最需要的是有人能倾听他们的感受,稳定情绪,让他们回到原有的生活状态中。他们不愿意说时,心理咨询者千万不要因好奇,去不断揭他们的伤疤。灾后心理干预需要很长的过程,心理干预医疗队的主要任务除协助当地同道处理急性心理障碍的灾民外,力求利用当地资源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较为长期的心理康复队伍,留下一支不走的医疗队。

余金龙:地震对儿童心理伤害大  3岁以前最持久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理咨询科主任,精神医学教研室主任余金龙副教授认为,儿童青少年在平时受到父母的保护比较多,突然遭受地震这么大的冲击,如果遭受了地震失去父母的痛苦经历,受到的心理伤害是非常大的。有的孩子会处于一种“精神休克”的状态,不言不语不动,不吃东西,也不流眼泪,表情呆滞,反应迟钝,这是严重心理创伤的表现。在进行心理援助的时候,儿童是重点关注对象,可通过观察和多交流来发现孩子的不正常反应。

也许很多人都认为,年龄越小,对地震灾害的印象越模糊,感受不深刻,受到的伤害也越小,这种看法其实是错误的。余金龙副教授解释说,从心理层面来说,年龄越小,受到的伤害反而越大。小孩子因为没有语言能力,所以感受能力特别强,在3岁以前失去父母的孩子心理伤害最严重,因为他们还没有独立自主生活的能力,失去父母就意味着失去了生命的保护和支撑。现实生活中就有很多因为父母闹离婚而导致心理问题的案例,所以,越小的孩子越需要得到关心和保护,灾后重建时期,希望能给他们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包容理解的成长环境。

张秋凌:用心理干预支撑震后的心灵

北师大心理学博士,心理危机干预专家张秋凌认为,心理危机干预,简单说就是让被干预者把经历的灾难事件、内心的感受和体验说出来,把情感宣泄出来,淡化灾难带来的恐惧、焦虑、自责等多种消极情绪,让当事人可以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从理论上说,地震后的心理干预越快越好。尽量在心态未落入谷底之前进行干预,尽可能用最短的时间,让其恢复到最正常的状态。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用专业问卷对孩子进行筛查,根据得分,将孩子分为不同的群体,第一组是受到影响较小的,第二组是需要做些活动,孩子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帮助的,第三组是受到影响最大的孩子,也是日后最有可能出现严重应激障碍的群体,需要更多更专业的关注和帮助。对于心理创伤特别严重的孩子,可能还需要药物帮助和专业治疗。国外研究表明,这个比例在百分之三到十,国内还未见特别系统的研究,但就我们的经验来看,至少有百分之五以上的人,是需要专业帮助的。

对孩子来说,一对一的语言咨询没有游戏有效。画画、角色扮演、过家家等都很有用。比如,让幼儿园的孩子自由画画,这是很好的宣泄方式,孩子可能会画一些灾难场面,画完可以让他给老师、同学讲讲,对于父母去世的孩子,可以和他说:爸爸妈妈肯定很惦记你,你可以通过画画或者写几句话给爸爸妈妈,让他们放心。很多孩子会因为亲人或朋友的死亡而自责,觉得自己没有帮助他们,可以扮演成他死去的亲人或同伴,和他对话,让他把想说的话说出来,他可能会特别投入的哭,之后告诉他,这不是他的错,经历了这一过程后,孩子会放松很多。

地震,一个人们并不陌生的字眼,从遥远的唐山大地震到08年汶川大地震到10年玉树地震,每次地震都牵动人心。大地震不仅对人身健康造成危害,更对人的心灵造成打击,尤其是那些地震中的孩子更是如此。专家指出,地震中,任何形式的灾难都会对儿童心理直接造成伤害。所以,我们更想知道的是,地震对儿童的心理伤害程度到底有多大?究竟该怎样对经历了地震的孩子进行心理疏导?

江琴:通过艺术治疗的方式帮助儿童

江琴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后赴灾区进行心理辅导的福建十佳志愿者、福建医科大学应用心理学系教师。在汶川地震之后,曾为灾区群众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援助先后提供个案心理治疗3例,并参与为武警某部官兵、都江堰市消防中队战士、都江堰市政府工作人员开展的团体心理辅导和心理讲座活动,还在幸福家园灾民安置点创办的阳光心理学校多次开展心理康复、心理素质训练等课程。

她认为对于青少年儿童,众多志愿者可以通过艺术治疗的方式对其进行帮助。艺术治疗是一门结合艺术创作和心理治疗的专业艺术创作,与心理健康息息相关。临床实验表明,当一个人专注于创作时,生理上即产生变化,缓和情绪忘却困扰,暂时超越了时空的限制,沉浸在创造的世界里。运用艺术治疗的方式,让孩子们把郁结在心里对地震的恐惧和感受,通过艺术创作表达出来,从而促使他们恢复乐观,并勇敢地面对生活。

冯晓霞、郑新蓉:避免心理干预无针对性  别过度打扰孩子

郭晓霞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学前心理学。曾任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现任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学前教育研究》杂志主编。郑新蓉,教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教育基本理论、性别与教育、教育法与教育政策。

两位专家认为,地震发生以后对青少年、儿童可能产生的心理伤害是多方面的,有短期或者长期的影响。这个影响可能对不同年龄的儿童是不完全一样的。对于小一点的孩子,首先是接触他的家长本身,不要让自己的消极情绪影响孩子,同时建议一些专门的教育机构比如社区儿童活动中心等实施帮助,幼儿园、小学的老师应通过游戏等方式帮助儿童尽量恢复到正常生活中来。

专家在灾区心理援助方面建议,第一,从目前来看,最好能够培训当地的成年人,包括教师和父母、亲属,由他们来关注儿童的心理变化,给孩子一些心理上的帮助。因为他们最容易了解孩子们的情况。第二,现在的心理干预或者心理帮助可能只是一种应急的,也是比较临时的,常常这几个人三天来了,五天后就走了,很难了解一个孩子真正的心理变化,无法固定地做一些心理上的干预。所以在灾区的心理干预应从比较应急、自发的状态慢慢变得有组织、有协调,避免一些心理干预没有针对性,也避免有些孩子因为被过度打扰而产生负面效果。

柯晓燕:心理干预禁揭孩子心灵伤疤  需耐心缓解情绪障碍

南京脑科医院心理儿童中心研究所副所长柯晓燕认为,灾区心理受创的孩子和家人最需要的是有人能倾听他们的感受,稳定情绪,让他们回到原有的生活状态中。他们不愿意说时,心理咨询者千万不要因好奇,去不断揭他们的伤疤。灾后心理干预需要很长的过程,心理干预医疗队的主要任务除协助当地同道处理急性心理障碍的灾民外,力求利用当地资源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较为长期的心理康复队伍,留下一支不走的医疗队。

余金龙:地震对儿童心理伤害大  3岁以前最持久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理咨询科主任,精神医学教研室主任余金龙副教授认为,儿童青少年在平时受到父母的保护比较多,突然遭受地震这么大的冲击,如果遭受了地震失去父母的痛苦经历,受到的心理伤害是非常大的。有的孩子会处于一种“精神休克”的状态,不言不语不动,不吃东西,也不流眼泪,表情呆滞,反应迟钝,这是严重心理创伤的表现。在进行心理援助的时候,儿童是重点关注对象,可通过观察和多交流来发现孩子的不正常反应。

也许很多人都认为,年龄越小,对地震灾害的印象越模糊,感受不深刻,受到的伤害也越小,这种看法其实是错误的。余金龙副教授解释说,从心理层面来说,年龄越小,受到的伤害反而越大。小孩子因为没有语言能力,所以感受能力特别强,在3岁以前失去父母的孩子心理伤害最严重,因为他们还没有独立自主生活的能力,失去父母就意味着失去了生命的保护和支撑。现实生活中就有很多因为父母闹离婚而导致心理问题的案例,所以,越小的孩子越需要得到关心和保护,灾后重建时期,希望能给他们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包容理解的成长环境。

张秋凌:用心理干预支撑震后的心灵

北师大心理学博士,心理危机干预专家张秋凌认为,心理危机干预,简单说就是让被干预者把经历的灾难事件、内心的感受和体验说出来,把情感宣泄出来,淡化灾难带来的恐惧、焦虑、自责等多种消极情绪,让当事人可以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从理论上说,地震后的心理干预越快越好。尽量在心态未落入谷底之前进行干预,尽可能用最短的时间,让其恢复到最正常的状态。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用专业问卷对孩子进行筛查,根据得分,将孩子分为不同的群体,第一组是受到影响较小的,第二组是需要做些活动,孩子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帮助的,第三组是受到影响最大的孩子,也是日后最有可能出现严重应激障碍的群体,需要更多更专业的关注和帮助。对于心理创伤特别严重的孩子,可能还需要药物帮助和专业治疗。国外研究表明,这个比例在百分之三到十,国内还未见特别系统的研究,但就我们的经验来看,至少有百分之五以上的人,是需要专业帮助的。

对孩子来说,一对一的语言咨询没有游戏有效。画画、角色扮演、过家家等都很有用。比如,让幼儿园的孩子自由画画,这是很好的宣泄方式,孩子可能会画一些灾难场面,画完可以让他给老师、同学讲讲,对于父母去世的孩子,可以和他说:爸爸妈妈肯定很惦记你,你可以通过画画或者写几句话给爸爸妈妈,让他们放心。很多孩子会因为亲人或朋友的死亡而自责,觉得自己没有帮助他们,可以扮演成他死去的亲人或同伴,和他对话,让他把想说的话说出来,他可能会特别投入的哭,之后告诉他,这不是他的错,经历了这一过程后,孩子会放松很多。

文章来源:http://cncasw.swchina.org/shygy/gylt/2013/1224/305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