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理论前沿业内交流 多理论视角下老龄化社区的发展选择

多理论视角下老龄化社区的发展选择

一、SY街老龄化社区基本情况概述

(一)SY街为典型老社区。SY街位于广州市海珠区西部,辖区总面积1.5平方公里。辖区是以国有大型企业宿舍区为主、新开发社区和部分城中村组成的混合型社区,共有9个社区居委会,一条工业大道将SY街隔成两块,东面集中了国企工厂的宿舍区,以广重集团公司、广橡集团公司、广船集团公司等职工宿舍为主;西片则拔地而起连片的高档住宅小区。因此其居住环境多为7层左右较高楼龄的低层建筑,道路较为狭窄,环境较好,社区配套较好,有西华大市场等社区服务配套。

(二)人口结构典型老龄化。SY街常住户籍2.9万户、常住人口6.3万人, 60岁以上老人15364人,约占街道常住总人数24.39%,在广州市老龄化状况中处于重点突出街道。其中,70-79岁老人4324人,80-89岁老人2168人 ,90-99岁老人212人,100岁老人2人。高龄长者等困境长者所占比例较高,出现双高现象,并带来长者面临照顾难、就餐难、就医难、健康支持难、心理精神慰藉难等问题。

(三)社区资源累积丰富。SY街辖区内老国企单位、市场、大型商家等350多家,并有各类学校15所,主要医院3所,特别是拥有广重集团公司、广橡集团公司、广船集团公司等国有大型企业单位,诞生过许多知名的广州工业大道传奇企业,是SY街一张名片,其所承载的光辉岁月及文化底蕴深厚。

二、政社关系变迁相关理论视角,依靠社会力量多方共治将是应对老龄化的趋势。

SY街是广州市、海珠区的社区综合治理改革创新型社区,乃至为全国示范型社区,各项工作走在前列,为各地参观交流的首选之地。街道办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也获得省、市、区各方面政策倾斜及资金支持,诸如2010年是广州市家庭综合服务中心20个试点街道之一,2013年成为广东省首个居家养老示范点,2015年海珠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首批试点。根据政社关系变迁相关理论分析发现,街道政府与社会组织、社区自组织、社区居民之间为政社从属关系,街道办在推进社区各项事务中处于主导地位,其他依赖并协助政府开展工作。

但是也不断在发生变化,2010年以来街道在推行社区治理改革创新中采取了更多政府购买服务,我机构广州市手拉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也是在街道支持培育下建立起来,也将工青妇等项目交由机构来运作,社工机构与街道合作更加密切。此外社区自组织也发展迅速,社区中有文体兴趣爱好团体近20个,也成立了老年协会等社区组织,特别是居民议事队伍有效参与旧楼加装电梯社区问题中,其发挥作用越来越大。

现在街道也充分考虑居民诉求及需求,着力解决老龄化社区问题,并在处理过程中多依赖社会组织、社区自组织及社区居民。因此逐渐在形成相互参与、合作互补的多方共治局面,政府发挥兜底统筹角色,社会力量将是应对老龄化主要承接方。

三、社区发展及社区营造视角,短期内自上而下推动整合内部资源应对老龄化问题较为迫切。

社区发展理论强调自上而下,在政府或社会服务机构推动下,通过调动社区居民的参与、互助合作,动员社区内外资源,共同解决解决社区问题,满足居民需求的一种工作模式。社区营造理论则强调自下而上,在社区自组织、社区居民及社会组织等推动下,充分发掘社区人、文、地、产、景等优势资源,实现社区产业发展。

作为老龄化社区则更适合社区发展,因为当下老龄化问题出现在居民未富先老的宏观背景下,社区居民无力应对老龄化带来的衣食住行等养老问题;同时社区服务类自组织、社区养老机构等不完善,无能力承担社区养老照顾问题;因此需要自上而下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依靠政策兜底解决困境长者的养老照顾问题,并培养民间养老社会力量。

四、社会资本理论视角,合理整合内聚型、科层型及外展型三类社会资本构建社区照顾体系。

根据社会资本理论,首先SY街作为老社区有着较为丰富的内聚型凝结性社会资本,单位制社区居民关系密切,长者能够获得除了家庭以外的工友、邻居以及单位的支持;退休长者自组织丰富,虽然停留在自娱自乐阶段,但是相互间支持及照顾作用突出,需要培育其成为专业长者养老照护服务型社区组织转型,使社区能够服务,鼓励长者自我照顾、自我服务、自我管理。

其次作为示范型社区,省市区及街道等科层型连接性社会资本支持到位,愿意提供资金及政策倾斜,在长者大配餐、社区居家养老等方面给予支持,为实现在社区内服务提供了兜底保障。

最后,随着老龄化问题不断发展,链接医院、养老机构、社会组织等外展性嫁接性社会资本也很有必要,周边资源相对丰富,如松鹤养老院、万科智汇坊等,这些量的加入有利于建立社区内养老机构、社会组织等提供小型化、分散化、人性化、个别化、有尊严的照顾服务站点。

综合发现,基于当下老龄化问题现状,需要三股社会资本力量同时推动,建立为社区而服务综合各类居家式、社区式、机构式的照顾服务资源,形成完整的照着社区照顾服务网络。同时基于长远考虑,需要更多关注辖区内内聚型社会资本培育,使辖区内正式养老机构、社区自组织、居民家庭等能够具有更高服务照顾能力,使社区能服务,能够内部面对养老问题。

五、社区治理理论视角,需要多些培育社区为老服务自组织。

社区治理理论强调三种社会资本凝聚力、水平及垂直构成网络化,依托社区中的合作网络、政策网络,注重社区内部资本及资源开发,培育及训练社区领袖,促进居民参与,公共解决社区问题。其强调政府科层社会资本无法应对社会问题,无法满足大众需求,需要借助社会组织及社区居民来构建服务网络来应对问题。作为老龄化社区,养老问题政府无法独立应对,但是在社区内部凝聚力不足、水平养老服务网络不足情况下,较难采用社区治理模式,需要更多培育专业为老服务社区自组织,强化内部社会资本培育,引导社区开始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治理。

六、社区能力评估理论视角,需要培育更多居民面对养老问题的能力。

社区能力评估理论,评估一个社区需要总社区意识、成员彼此之间的承诺、解决问题的能力、资源的取得等四个方面存在的优势及不足出发,发挥其优势,弥补不足,从而更好应对社区问题。

SY街作为国有大型企业宿舍区,居民社区参与较高,对社区归属及认同较高,便于组织起来。特别是居民中有较多退休国企干部及老党员,具有号召力及领导力,能够召集居民对社区问题作出行动,特别是旧楼加装电梯问题,在他们参与下已经完成加装30套。这些居民骨干并在日常生活中带领一些文体兴趣爱好自组织,他们多停留在自娱自乐,近年来在社工培育下开始服务社区,但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升,需要在社工机构、居委及街道等参与下进行。辖区内资源丰富,特别是养老方面的资源相较其他地方较多,政府、养老机构、社会组织等均投入较多人力、物力及财力,从各个角度关注养老问题。综合发现,SY社区需要更多培育社区自组织及社区居民应对解决养老问题,提升其自我照顾及互助照顾能力。

七、结论:社工机构介入老龄化社区重点任务及预期成效

SY街作为典型化老龄化社区当下状况,主要需要应对是老龄化问题带来的长者照顾难、就餐难、健康支持难、出行难、心理精神慰藉支持难等问题,特别是社区中孤寡、高龄、独居等困境长者的养老问题,以及一般长者养老问题。综合上述分析,当下适合做自上而下社区发展视角应对老龄化问题,特别是整合社区内正式及非正式社区照顾资源,构建长者社区照顾体系,围绕福利社区化概念。其目标为,让长者在自己居住的社区内就能接收到服务,由社区内家庭、社区团体或机构提供小型化、分散化、个别化、人性化及有尊严的照顾服务,构建由正式及非正式的居家式、社区式、机构式的照顾资源,形成完整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

作为年度服务,需要进一步聚焦老龄化中最需要关注的服务对象,主要任务为既是高龄、又是独居等具有两重以上困难状况的多重困境长者提供服务,增强其正式及非正式照顾支持,缓解其面临的困难,经梳理SY街大概有近300人。此外还会将需求聚焦在多重困境长者的居家照顾问题以及个人健康管理问题,借助社区照顾模式,整合辖区内正式照顾资源及非正式照顾资源,构建正式及非正式长者社区照顾体系,切实为其提供一定服务,缓解其困难状况。

年度最终期待产生的重点成效:

①完成对300名多重困境长者摸查,建立档案,并做需求评估,分层分类分级管理,完成覆盖。

②组建一支专业义工队伍,组织社区居民上门探访长者,了解困境长者的心理健康需求,疏导困境长者的不良情绪并做相关心理辅导,促使困难长者的心理健康管理,满足长者的精神慰藉需求。

③居家照顾方面主要是链接居家改造资源,保障长者居家安全,培育辖区内4050失业人员为困境长者解决生活照顾问题以及就医问题等,减少居家安全事件发生。

④针对比较特殊的困境长者,社工会以一对一的个案形式进行辅导,链接辖区街道、社区卫生、医院等正式资源,促进困境长者的照顾问题或者是健康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

⑤社区层面,社工组建青少年义工队伍、有能长者义工队伍、亲子家庭义工队伍等,为困境长者提供支持,并在社区开展一系列的尊老、爱老、为老的社区、关爱氛围。

八、小结

综上作为老龄化社区在应对其带来的社区问题过程中,可以从多角度审视评估该社区的需求,综合社区资源、政府工作重点、机构优势等,在地化选择社区发展的路径,特别是着重解决长者中的困难弱势群体的基本养老保障问题,然后普适化、多元化满足一般长者的养老需求。

(作者单位:广州市手拉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文章来源:http://theory.swchina.org/exchange/2017/1103/3017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