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实务探索实务视点 社会工作者如何更好地在社区开展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者如何更好地在社区开展社会工作

从事社会工作伊始,便是在社区开展工作,从最开始的毫无头绪,到逐渐掌握如何在社区开展实务工作,工作期间也不断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在社区开展社会工作。

从事社区社会工作,应学会关注以下几点,才能更有助于社工在社区开展实务工作。

在进驻社区时应重点关注以下三点:

1、社工应学会和所在社区/办事处建立联系。

社会工作者相较于社区工作者虽然在专业性上有一定优势,但社区工作者因长期在社区,因此对于社区环境、社区居民、政策会更加熟悉,在进驻社区时首先和社区建立联系,有助于社工更好地开展筹备工作,更容易切入社区,熟悉社区,且在后续的工作开展中也能更好地得到社区的支持。另外在进驻社区与社区建立联系时,也应摆正姿态,正确处理社工与社区的关系。

2、社工应学会熟悉社区

这里谈到的熟悉并不是指简单的了解社区的人口、环境情况,熟练记住社区的人员分布、人员构成,社区概况。而是需要社工在进驻社区时通过走访、实地考察等方法对社区环境、人员分布、生活习惯、民风民俗、社区业态等进行详细了解,并通过走访了解居民的日常生活的特点、兴趣爱好分布等,并就走访和实地考察的情况做出初步的判断和结论。通俗来讲,社工要清楚社区内的街街巷巷,居民区的分布、商业的分布、群众活动的分布、日常生活的习惯,让自己融入到所进驻社区的生活中。

3、通过调研印证结论,科学合理地开展工作

在开展工作之前,科学的调研是必不可少的,这时社工可结合前期走访所做的初步判断和结论做印证性调研,找到初步结论中的偏差点和实际需求点,一是可通过调研结果明确后续工作开展的方向,二是也可以通过调研结果的论证不断提升自己在走访和实地考察中的判断技巧,提升实务工作能力。而提到调研,切不可简单的认为只是一份调查问卷的事,通过调研前的培训有助于确保社工调研的水平,而对于调研对象的选择也应有所考虑,应做到时间、空间上的多重结合,譬如早上的街角公园和下午的街角公园活跃的居民分类会有不一,白天的入户和晚上的入户面对的对象也会有差别,若只是集中某个时间段在一特定区域做集中调研,虽然调研结果看似科学,却过于片面。

在社区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也应关注以下四点

1、学会关注社区内的“原生领袖”

在进驻社区开展工作中,可通过社区工作人员及走访了解及掌握社区“原生领袖”的情况,何为“原生领袖”,就是在社工未介入社区前,社区内居民、团体中自发形成产生的在社区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群体及个人,而这部分人多存在于社区的五老人群中,社工应主动找到他们,赢得他们的支持,他们既能带动社区内的居民更多地参与到社工的工作中,也能在后期工作中承担更多的责任。

2、一定要培养社区骨干

谈及社区骨干、除了上述文章中谈到的“原生领袖”可做为社区骨干的培养对象外,还应该在工作开展中不断发掘和培养更多的社区骨干。社区骨干亦可分类为骨干志愿者、居民自治领袖、居民粉丝三个群体,志愿者为社工的工作开展提供的支持和助力,也是后续培养社区内志愿服务类社会组织的重要储备力量,居民自治领袖则承担的带动居民参与社区工作的力量,亦能作为群众参与社区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居民粉丝则是作为社区服务和社区工作中的重要支撑力量,这部分居民虽然不及居民自治领袖的带动作用及影响力和志愿者的参与作用及支持力,但是他们分布在社区服务活动中的各个方面,譬如兴趣活动中、社区大学的各个课程中、亲子、青少年活动中,他们认可社区文化、支持社区工作。乐于参加社区活动。这三类社区骨干的培养和发掘则是社工在开展社区工作中的重要关注点,做好骨干培养工作,社工的工作会事半功陪。

3、关注社区中的企业及社会团体

社工在社区内开展工作不应只关注社区内的居民,社工在社区中开展工作的期间也应学会关注社区中的企业及社会团体,通过外联手段建立联系,定期走访保持联系,通过联系建立社区内的资源库,充分发挥社工资源联结者的作用,以便为工作开展提供支持,同时社工通过对企业的走访和接触,了解企业需求,做好辖区企业与社区的桥梁和纽带,帮助解决社区需求。同时关注和发掘社区内的群众社团,将其作为社区内文化团体的培养和发展对象,为其社区内文艺团体的培养提供路径。

4、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保持持续有效的开展工作

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由于社区和社区中的居民存在变量,并随着工作的开展不断发展,因此社工也应不断总结过往经验,及时学习保持理论跟进,不断思考保持思想跟进,创新实践保持工作跟进,才能确保社工能够持续不断的为社区居民提供发展性的工作支持。

总而言之,社工在社区内开展工作,需要保持专业的敏锐度,深入发掘居民需求,做好“外交家”,建立并搭建社区内融合的发展共同体,让社区内的单位、群体和居民关注居民,让社区关注和不断解决单位、群体和居民的问题和需求。作为一名社工师,做到让居民满意就是其做好社区工作的基础。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view/2017/1024/3009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