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前沿理论研究 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的思考——议小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在军休服务机构中的运用
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的思考——议小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在军休服务机构中的运用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为国家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做好军休干部的服务管理工作,落实好军休干部的“两个待遇”,成为了民政职能部门和军休管理机构的主要任务之一。
服务管理机构是服务和管理军休干部的专设机构,承担军休干部服务管理具体工作。军休干部服务管理应当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要求,逐步实行国家保障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近年来,政府民政职能部门为适应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在“小管理、大服务”理念指导下,提出了推进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的改革设想,顺应公共服务领域“市场化”、“社会化”的发展趋势,从而帮助政府部门更好的履行工作职责,以提高服务绩效。
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传统的三个基本工作方法之一,它可以发展出更有效的团体和组织功能,消除环境中的障碍。小组成员的需求不同、能力不同、情景不同、寻求的目标不同,小组的类型和性质也就不同。老年小组工作是老年社会工作经常运用的重要方法,将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方法和理念价值引入军休服务管理工作中,以人为本,积极运用小组方法与活动,正是完全适应了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的工作要求,而且进一步推动了军休服务管理的改革发展。
(二)研究方法与意义
本文运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结合作者多年在军休服务机构的工作经验,以及对军休干部享受权利的了解,运用小组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采用小组社会工作报告的形式,分析小组工作方法在服务军队离退休干部中的适用性和实用性,证实小组工作方法是军休服务管理机构改进服务方法的有效途径,能创新性的满足军休干部的需求,从而改善服务质量。
而本文通过研究旨在努力探索出一种新型的军休服务管理服务模式,突破传统的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模型,进一步适应社会服务管理改革创新的形势与政策要求,从而促进军休服务机构提升服务军休干部的水平,促进军休服务机构与军休干部和谐发展。个人层面上,军队离退休干部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得到全名评估和恰当分类,获得差异性、个别化和针对性的服务,社会支持网络扩大,能力得到提升,在生活照料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军队离退休干部获得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心理与社会发展等需求得到满足,提升生活满意度与幸福感,促进军休干部身心和谐。机构层面上,推动了军休服务管理机构服务理念的转变,真正实现需求为本,更加有效的发掘和运用社会资源和军休干部的才能,充分发挥军休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助人自助,集合大众的智慧促进管理机构的发展。
二、理论分析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社会工作是以人为目标服务对象的,需要是社会工作服务的基础,是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的根本依据。而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人都潜藏着五中不同层面的需求,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最迫切的需求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其需求层次理论指出,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会成为行为的动力。在军休服务管理中开展小组工作的过程中,必须首先对作为服务对象的军休干部的需求进行了解和调查,为小组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提供基础的理论依据。为了保证离退休干部人群的良好生活待遇,中央政策不断加强军休所建设,为老干部安度晚年创造优质的物质条件,提供十分优厚的生活保障环境。军队离退休干部人群最迫切的需求更多地集中在后三个层次的比较高级的需求。
1.社交的需求
年老退休之后,儿女长大自立,加上自己体力衰弱,行动不便,与亲朋来往减少而感到孤独。而且离开岗位后进入到陌生的新环境中,与原来朋友的联系交往因为各种主客观因素而减少,又不能及时结交新朋友,自己的社交网络不可避免地狭窄了许多。军队离退休干部人群的社交渴望极度渴望,很多军休中心每年的运动会受到军休干部的欢迎,因为它提供了大家相聚的机会。
2.尊重的需求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马斯洛认为尊重需求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由于社会进步迅速,许多老同志的自尊感和成就感急剧下降,感觉自己一辈子积累的经验和自我价值在迅速贬值。离退休干部们进入军休中心之后,无法安心颐养天年,认为自己有才能、有经验,未尽其发挥,却不再受重视,自以为成为了无用的人,感受不到自己对社会的价值了。
3. 自我实现的需求
军休干部政治素质高,大多具有专业知识、拥有专业技能,身体好的有热情也有条件参与社会活动,他们“不服老,希望发挥余热,觉得在社会上从事一些工作,还有价值”。许多离退休干部迫切需要重新进入社会,实现角色转换,发挥自我智慧,为社会发展与进步再做贡献,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的愿望强烈。
军队离退休干部既有社会一般老年人的共性需要,也有特殊群体的特殊需要。
1、安置适应的需要
军休干部这一相对特殊群体,为军队和国防建设贡献了大半生精力,有着很深厚的军队情结,加之军地不同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使得他们在移交安置过程中面临很大的适应压力。
2、精神文化的需求高层次、多样化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文化需求相对提高,军休干部需求服务的质量和要求也越来越高,范围越来越广,并呈现出多样化。军休干部退休后,有了大量的闲暇时间,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和心理等方面都会发生变化,军休干部物质生活有很好的保障、文化层次普遍较高,也使他们不但有条件,而且更加注重追求精神文化生活,对各种休闲娱乐活动的兴趣十分高涨,希望自己的业余时间能够丰富多彩,有滋有味。
3、身体与心理健康保健的需求
军队离退休干部其经济、社会地位有保障,总体生活质量较高,追求健康和长寿成为军休干部的主流需要,自我保健意识较强,对健康保健知识关注程度较高。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不可避免的出现衰退,各种功能性和器质性疾病威胁到军休干部的身体健康,而离退休干部也成为各种慢性病的高发群体,自然对医疗保健教育表现出强烈的需求意识。
老年人离退休后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突然从长期紧张有序的环境中脱离,军营生活结束,社会角色和地位、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生活环境和生活节奏、精神和心理状态都发生较大变化,很容易产生失落、悲观、焦虑、烦躁、孤独等心理障碍,而且人际关系不熟,自然心理压力很大的,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造成心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二)群体动力学理论
K 勒温是群体动力学的创始人。团体动力学的基本概念是生活空间,它包括人与环境。但人既是个体的存在,也是团体的存在;而环境既是物理的、心理的,也是社会的。个体不是孤立的个别属性的机械相加,它是在一定的生活空间里组织为一个完整的系统。从这一点出发,很容易达到这样的结论:团体决不是各个互不相干的个体的集合,而是有着联系的个体间的一组关系。作为团体它不是由各个个体的特征所决定的,而取决于团体成员相互依存的那种内在的关系。由此认为,虽然团体的行动要看构成团体的成员本身,但已经建立起来的一个团体有着很强的纽带使个体成员的动机与团体目标几乎混为一体,难以区分。所以一般说来,引起社会团体变化而改变其个体要比直接改变个体容易得多。
团体动力学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团体内聚力,团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力,领导方式与团体生产力,团体目标与团体成员动机以及团体的结构性。而群体内聚力是作用于所有成员并促进其参与群体活动的各种力的组合。群体动力学家一般将具有内聚力的群体描述为其成员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一起工作,每个成员都愿意为群体分担责任,一致反对外来的攻击等。赋予诸个体一件共同的任务,在成员中造成一种友好的合作氛围,诸成员具有相同的背景和态度,经常的接触和交往,拥有共同的遭遇或不幸,都是形成群体内聚力的因素。一般来说,提高群体内聚力可以产生如下效果:(1)群体成员的责任性行为;(2)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3)价值取向的一致性;(4)成员安全感的发展;(5)群体生产力的提高。
在军休服务管理机构中应用小组工作方法,针对军休干部不同的需求和特征设计不同的小组方法,相当于为军休干部创建多个不同的团体组织,以团体的力量影响他们每一个人,同时发展群体内聚力,帮助军休干部重建或者扩大社会支持网络,并生成提高群体内聚力而发生的良好效果,以影响军休干部的认知、行为,促进军休干部生活质量的改善。
(三)概念界定
1.小组工作方法
小组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之一,其特点是有社会工作者通过小组活动协助参组人员发展个人潜能,学习解决问题以克服其情绪和行为上的困难。小组社会工作是一种团体活动或经验;是一种过程或方式;是一种社会工作方法。小组社会工作方法采用“一对多”的工作模式(一个社工辅导一组服务对象),能够运用团体力量影响个人的价值、态度、行为,促进个人和小组的转变。
2.军休服务管理机构
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简称军休干部)的安置管理工作(简称军休工作)是直接服务于军队和国防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军休服务管理机构就是为上述军休干部提供服务管理的机构。主要职能是对军休干部接收安置并实施服务管理。就工作而言,是指国家对军队干部退出现役,离休、退休后移交地方政府安置,政府对其晚年生活做出妥善安排的组织管理活动。就制度而言,是指以军休干部为对象,以国家和社会提供养老、福利、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这个概念至少包括以下几个含义:一是建立这样一种制度以保障军休干部的晚年生活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二是实施这个保障制度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民政部门的职责;三是其工作对象是军休干部;四是其目标是对他们要妥善安置管理。
三、小组方法在军休服务管理机构的应用
(一)军休服务机构服务对象的特点
1、身份特殊
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是指移交政府安置的由民政部门服务管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离休退休干部(以下简称军休干部)。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为国家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2、安置分散
军休安置采取住原房移交的方式后,军休干部居住高度分散,难以集中管理;
3、缺少交流
军休干部间年龄相差悬殊,沟通难度大;人员来自五湖四海,覆盖了各个军兵种。人员不熟悉,交流难度大。
(二)小组方法在军休服务管理机构运用的优势
1、军休服务管理中的小组活动根据军休干部的要求和期望,设定各种不同的形式与主题,比如教育、拓展、社交、兴趣等,从而更加全面的迎合与满足军休干部的需要,利于他们重新树立自我健康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小组是以服务人群最迫切的需求为前提,能够达到最佳的成本效益。
2、通过军休服务管理的小组活动,帮助军休干部成员之间发展友好的互动合作关系,从而改变其离退休后因无法适应新生活而产生的无力感,提升和发展 其权力意识和能力,进而促进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意念采取行动,提高掌控自己生活的程度,进一步激励老干部发挥自己的作用。
3、在军休服务管理中应用小组工作的方法,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小组活动,帮助军休干部在小组活动中实现情绪的调适,促进人格进一步成长或者态度的改变,以使其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和扮演好个人的角色,从而帮助他们进一步提升个人的适应能力,以发展社会意识。
(三)军休服务机构中小组方法的具体应用
1.军休服务机构中小组的具体实践
小组工作中,以人为中心,以军休干部成员的需要为主导,表现了对军休干部成员的尊重与接纳。针对离退休干部人群的需求,社会工作者可以设计和开展不同类型的小组,组织他们加入自己感兴趣的团体活动中,通过集体的力量解决离退休后的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且找回自身的社会价值,恢复社会功能和社会适应。
(1)社会适应成长小组
针对这一目标人群,社会工作者应该首先成立社会适应成长小组,帮助离退休干部正确应对现在的生活状态,摆正心态,尽快融入新环境,实现正常的再社会化。
社会工作者在小组活动中,要注意帮助离退休干部作好退休计划和心理准备,运用专业方法促进军休干部理解社会的发展,顺应社会的需求,面对身体衰老的现实,做好退休的心理准备。小组中,鼓励参与的离退休干部人员互相影响,树立积极的生活观念,避免心理衰老感,以最大的热情去享受晚年生活,保持良好的心态。社会工作者在小组中注重培养他们积极的人生态度,保持乐观的心境;同时支持他们重新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要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学会适应,达致成长。
(2)社交小组
为了满足军休干部强烈的社会交往需求,社会工作者成立社交小组,为军休干部提供沟通的机会和场域,提供一个良好的交往和互动环境。小组活动紧紧围绕提升军休干部人群的社会交往能力开展,帮助和支持成员掌握沟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沟通能力,实现军休干部之间互动的增加,相互关系的改善。同时社会工作者应该注意,在服务对象掌握了一定的沟通交往技巧之后,在小组中还一定要鼓励干部人群主动与社区其他老人进行交往,进一步拓展他们的交友圈,最终帮助这些干部群体重新建立自己的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
(3)教育小组
加强健康促进活动,鼓励他们适当的参加体育活动;对疾病采取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措施,定期开展健康与心理咨询,帮助他们消除顾虑;指导他们自我调养,增加安全感。军休干部对医疗保健知识与技术有很强的需求,针对此军休所可以请此领域内的专家学者担任领导者或者常驻人员,为这些特殊老人讲述他们需要的养生和医疗保健知识。同时可以专门组织军休干部成立教育小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获取更多的知识以及学习更复杂的技术,并通过小组的互动和讨论来改变、增强成员的态度和能力。社会工作通过组织定期举办活动,由各位小组成员分享各自的养生经验,这样就能帮助组员在获取诸多健康生活常识的同时还能增强相互间的了解与认识,从而营造良好的社会关系。
(4)娱乐性和兴趣小组
要使军休干部融入到社会生活的多元文化中,满足他们精神和身心健康的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可根据军休于部的不同爱好、特长,如成立舞蹈队、合唱队、各种球队以及书法、美术、象棋、武术协会等,引导和组织他们及家属开展和参加各自爱好的文体活动,以促进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在开展形式多样的游艺会、联欢会上,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绽放自己的光彩,使军休干部在活动中既愉悦了身心,又锻炼了身体。
(5)读报新闻小组
社会工作者可以注重老干部爱读报和看新闻的喜好和特点,在军休中心中组织“读报新闻小组”,每次小组活动选择一个普遍关注的话题,带到小组中进行讨论,调动老干部们的积极性,畅所欲言的发表个人看法,充分的各抒己见,在加深对社会政策和社会事件、热点的认识的同时,还能寻回年轻时的激情。更重要的是搭建了一个党员军休干部交流的平台,提升了他们对党支部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6)志愿者小组
军休干部是我国老年人中的特殊群体,是老年人的精华所在。在长期的革命工作实践中,他们形成了很强的群众意识和组织管理能力。因此,应该建立一种军休干部余热得到发挥的平台。这样,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成立志愿者小组,积极引导和鼓励老同志走出自己习惯的狭隘生活区,融入社会。发挥他们身上的优良传统,组织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对口帮扶等各项公益活动。另外,可由军休干部组成革命传统教育讲师团,深入大、中、小学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展示他们的人生价值,扩大社会影响,塑造和树立他们良好军休社会形象,不断赢得社会尊重。
建立各类军休干部自管组织,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通过志愿者小组,组织军休干部力量,承担起社区治安、社区环境维护以及社区文化建设等责任,为社区发展建言建策。通过军休干部自管组织开展思想工作,组织社会公益活动、文体活动等,更具有切合实际、易于形成共同语言的优势,可以收到专门管理机构所起不到的效果。在组织自管组织自理活动过程中,军休干部也因此可以重新认识自己的社会价值,增进生活情趣。
通过各种志愿者小组,为军休干部开辟了社会参与的渠道,满足军休干部对价值感与自我实现的需要以及满足自我价值的心理需求。
2.案例分析-新闻读报小组
(1)小组背景
军休干部离休退休以后,仍然对新闻、时事非常关心,而且会经常一起讨论。为满足他们的需求,让他们能够安享晚年生活,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目标。社工开设了“新闻读报小组活动,旨在协助军休干部在新闻读报等方面获得成长。
(2)需求评估
社会工作者通过对军休干部的走访与访谈,对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求做了初步的评估,发现军休干部关心时事和国家政策动态等爱好与需要,而报纸、电视新闻报道等是军休干部常用的获取相关信息的途径,但缺乏与他人分享与交流的空间。而机构方面,军休干部的党建工作与政治动向是军休服务管理机构的一项核心工作,需求及时了解与关注军休干部的政治思想。
(3)小组理论
①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行为习得除了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还可以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行为的过程,即我们所说的间接经验的学习。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人们获得了示范活动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适当的操作。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每个组员都会表现出某种适应和非适应性的行为,同时,每个组员既是行为观察者,也是被观察学习者。这样,每位组员都可以结合自身特点,从众多的思想和行为中寻找榜样,进行观察学习,增强个人的社会适应性,促进个体成长;行为的强化可以通过替代强化来实现。
新闻读报小组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小组,通过小组过程的互动和交流,服务对象之间相关聆听与理解,在认知上寻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之外,还可以收获新的知识与经验。
②互动模式。该模式要求成员讨论对新闻事件的看法,探讨事件背后的真正意义,以及如何更好实现健康军休生活,彼此协助军休干部树立起正确的理想信念。小组成员在社工的引导下,通过对游戏的体验和感受,经验的分享和讨论,总结和归纳,促进军休干部树立起高度的政治意识。
(4)小组目标
加强军休干部之间的相互了解与沟通,建立良好的互动人际关系,降低军休干部因身体状况下降而导致的情绪和抑郁。增强军休干部对政治新闻时事的敏感度。让军休干部安享晚年生活,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目标,促进军休干部树立高度的政治意识。
(5)小组特征及组员招募
服务对象为军队离退休干部,开放型小组,节数为4节。根据中心军休干部的名单及调查问卷情况,逐个邀请关心新闻时事,喜欢读书看报的军休干部参加。共邀请军休干部10人参加活动。专题小组活动共有10人参加活动。小组共设社工1名,观察员2名,督导1名。
(6)程序安排
单元主题
活动目标
活动过程
回忆过去
畅想未来
小组成员相互了解初步认识,对小组的目标、功能及活动方式达成共识。
小组成员签到,分发活动资料,社工介绍小组活动的目标、流程等基本情况,然后进行破冰游戏:自我介绍。研究确定每次活动的主题及时间,签订小组契约书。本次活动主题讨论及分享:回忆2013年度大事,畅想未来十年,分享活动感受。最后,讨论下次活动主题,布置收集下次活动有关的新闻报刊资料。组员填写调查问卷表和评估表。
关注两会
大胆表述
1、巩固上次学习经验
2、增进小组凝聚力
3、让组员了解本次活动主题。
4、研究讨论下次活动主题。
回顾上节内容,组织开展破冰游戏:手指操游戏
主题讨论及分享:2013年全国两会精神
讨论下次活动主题,布置收集与下次活动有关的新闻报刊资料。
紧扣热点
分享感受
1、巩固前次学习经验
2、增进小组凝聚力
3、进行评估,选出小组领袖。
4、由小组领袖介绍本次活动主题。
成员自己选定一位熟悉的已接受休干,介绍基本情况,并分享感受。
主题讨论及分享:适时根据新闻事件展开讨论
讨论下次活动主题,布置收集与下次活动有关的新闻报刊资料。填写测试问卷
关心政治
安享晚年
1、巩固前次学习经验
2、进行评估
3、增进成员友谊
4、回顾分享小组活动过程。
回顾第一节到第三节的活动内容、体验和收获
主题游戏及分享:适时根据新闻事件展开讨论
离别赠言:快乐安享晚年
(7)问题及应对方法
问题:组员畅所欲言,脱离主题,难以控制;组员自由进出小组,小组秩序和局面失控;工作员能力经验不足,分析不够深入,未能较好的引导组员认识并体会小组中的经历及对其的意义。
应对方法:第一次小组活动引导组员制定小组规则与纪律,鼓励组员自觉遵守小组守则,维持小组秩序和完整性;小组中注意运用专注于倾听、积极回应、适当自我表露、梳理、及时小结的沟通技巧和提问、鼓励、引导的讨论技巧,有意识的设计小组过程,来促成组员转变;工作员及时与督导交流,或与其他工作员讨论进行同辈督导,及时总结与反思服务。
(8)评估方法
1、与组员进行访谈交流,了解他们对整个活动的意见、看法和感受。
2、对组员的出席率及参与、投入程度做评估。
3、对小组组员进行观察,其行为表现形式进行评估。
4、设计节次活动评估表和小组活动评估表,对每次活动和小组活动进行评估,包括小组活动内容的设计、时间安排、小组活动环境、工作员表现等。
(9)小组服务具体实施
第一节小组活动
活动主题:回忆过去 畅谈现在
活动时间:3月3日 下午2:30—3:30
活动地点:文化活动中心阅览室
节次活动目标:小组成员相互了解初步认识,对小组的目标、功能及活动方式达成共识。
活动内容:
活动名称
活动内容
时间
物资
开场白
1、由社工发表讲话,作自我介绍,阐述小组成立的目的和共同目标,调动小组气氛,为接下来的活动作预热。
5分钟
自我介绍
2、以热身游戏“手传乒乓球”的形式开展,喊“停”时,乒乓球传到手上的军休干部进行自我介绍。内容为我的名字,住址,爱好。然后,游戏继续进行,从第二个自我介绍的军休干部开始,还需要复述前一位休干的自我介绍内容。有错误的需罚演一个小节目。
15分钟
乒乓球
制定规范
小组内部采取民主方式制定小组共同遵守的守则,以便规范小组活动,保障小组活动的顺利进行。 签订小组契约书。
10分钟
海报纸、白板笔、小组契约书
主题活动
一是回忆2013年度大事;二是畅谈2014青岛市市办十件实事;三是引导军休干部分享活动感受。
25分钟
总结
让组员表达对这次聚会感觉,令社工明白他们对小组的看法和意见,使社工能从中改善同时,令各组员了解别人的感受。 填写评估表。研究确定下次小组活动的时间、主题内容。
5分钟
评估表
节次活动评估:活动结束后,通过小组活动评估表,测量了组员对小组活动过程和结果的评估。组员在整个小组过程中表现得较为积极,但也存在个别组员发言不积极的情况。社工积极动员不积极发言的组员发言。活动增强了组员相互沟通,深化了组员的相互了解。订立了小组活动规范,达到了预期目标。社工在活动中能够积极协调,调动每一位组员积极性,照顾每一位组员的感受。
第二节小组活动
活动主题:关注两会,大胆表述
活动时间:3月10日 下午2:30—3:30
活动地点:文化活动中心阅览室
节次活动目标:巩固前次学习经验;增进小组凝聚力;进行评估,选出小组领袖;由小组领袖介绍本次活动主题;
活动内容:
活动名称
活动内容
时间
物资
开场白
由社工带领回顾一下整个小组活动内容。并调动小组气氛,为接下来的活动作预热。
5分钟
手指操
合着舒缓的音乐带领他们做简单的手指操,先用右手拇指依次按右手其余4个手指头,分别为按食指2次,中指1次,无名指3次,小指4次;然后反过来分别按无名指3次,中指1次,食指2次。即采用2,1,3,4,3,1,2的顺序,总共按16次。接着换左手操作。其原理是,反复进行这种数指头的细致运动,使大脑潜力得到充分开发,防止大脑老化。(我在这里做一个推广,以后回去自己练习。)
15分钟
音乐播放设施
主题活动
引领各位组员畅谈2014两会中关于养老方面的新闻,让军休干部分享活动感受。
30分钟
相关政策文件
总结
让组员表达对这次聚会感觉,令社工明白他们对小组的看法和意见,使社工能从中改善同时,令各组员了解别人的感受。 填写评估表。研究确定下次小组活动的时间、主题内容。
20分钟
评估表
节次活动评估:活动结束后,通过小组活动评估表,测量了组员对小组活动过程和结果的评估。组员们在这节小组过程中表现得较为积极,有的组员表现出了领导能力,出现了争论的局面,小组领袖开始展露。通过活动不但增强了组员相互沟通,深化了组员对两会精神的了解,而且逐渐形成了小组的动力,出现带领小组活动的领袖,达到了预期目标。
第三节小组活动
活动主题:紧扣热点 分享感受
活动时间:3月17日 下午2:30—3:30
活动地点:文化活动中心阅览室
节次活动目标:、巩固前次学习经验;进行评估;增进成员友谊;回顾分享小组活动过程。
活动内容:
活动名称
活动内容
时间
物资
开场白
由社工带领回顾一下整个小组活动内容。并调动小组气氛,为接下来的活动作预热。
5分钟
手指操
合着舒缓的音乐带领他们做简单的手指操,先用右手拇指依次按右手其余4个手指头,分别为按食指2次,中指1次,无名指3次,小指4次;然后反过来分别按无名指3次,中指1次,食指2次。即采用2,1,3,4,3,1,2的顺序,总共按16次。接着换左手操作。其原理是,反复进行这种数指头的细致运动,使大脑潜力得到充分开发,防止大脑老化。(我在这里做一个推广,以后回去自己练习。)
15分钟
音乐播放设施
主题活动
引领各位组员畅谈从南海局势看中美关系,让军休干部分享活动感受。
30分钟
相关政策文件
总结
让组员表达对这次聚会感觉,令社工明白他们对小组的看法和意见,使社工能从中改善同时,令各组员了解别人的感受。 填写评估表。研究确定下次小组活动的时间、主题内容。
20分钟
评估表
节次活动评估:活动结束后,通过小组活动评估表,测量了组员对小组活动过程和结果的评估。已形成由成员自己选定一位熟悉的休干担任小组领袖,介绍基本情况,并分享感受。现场气氛热烈,组员间讨论激烈,畅所欲言,组员交流充分。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
第四节小组活动
活动主题:关心政治,安享晚年
活动时间:3月25日 下午2:30—3:30
活动地点:文化活动中心阅览室
节次活动目标:巩固前次学习经验;进行评估;增进成员友谊;回顾分享小组活动过程。
活动内容:
活动名称
活动内容
时间
物资
开场白
由社工带领回顾一下整个小组活动内容。并调动小组气氛,为接下来的活动作预热。
5分钟
手指操
合着舒缓的音乐带领他们做简单的手指操,先用右手拇指依次按右手其余4个手指头,分别为按食指2次,中指1次,无名指3次,小指4次;然后反过来分别按无名指3次,中指1次,食指2次。即采用2,1,3,4,3,1,2的顺序,总共按16次。接着换左手操作。其原理是,反复进行这种数指头的细致运动,使大脑潜力得到充分开发,防止大脑老化。(我在这里做一个推广,以后回去自己练习。)
15分钟
音乐播放设施
主题活动
引领各位组员畅谈坚持党的领导,让军休干部分享小组活动感受。
30分钟
相关政策文件
总结
让组员表达对这次聚会感觉,令社工明白他们对小组的看法和意见,使社工能从中改善同时,令各组员了解别人的感受。 填写评估表。研究确定下次小组活动的时间、主题内容。
20分钟
评估表
节次活动评估:活动结束后,通过小组活动评估表,测量了组员对小组活动过程和结果的评估。组员已经能够自由表达分享自己的感受。对新闻事件也能够正确认识,但因小组活动即将结束,个别休干表现出不舍,希望能够继续小组活动。社工处置离别情绪,表示可以择时由小组领袖带领组员将活动持续搞下去。社工其支持作用。评估整个小组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
(10)小组活动评估
小组的评估工作从小组形成时就开始,一直持续到小组结束。对小组工作地评估应该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对小组工作过程的评估,另一种是对小组工作结果的评估,主要是通过收集组员各方面的评价,以测量小组是否实现了预期目标。从各种评估表的汇总情况看,小组目标已经实现,夕阳红成长小组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小组。小组结束后,最好安排一段时间的跟进内容。通过组员中选出的小组召集人了解组员的情况,也可以不定期安排聚会,使小组的作用延续下去。
通过小组活动的开展,社工发现80%的组员都能够正常交流,其余人员不愿发言,社工就运用技巧调动组员积极性。通过4次小组活动,社工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了小组工作成效。结果是100%的组员接受小组活动内容和形式。认为这种活动形式既丰富了知识,又认识了新朋友。活动比较令人愉悦。
以下是小组成员各种评估表的汇总情况:
①小组成员自我参与评估表的汇总结果:
所有成员都非常希望参加小组的聚会;大部分成员当感觉出现的时候努力去表达自己的感觉;每个成员都会认真地倾听他人的发言,并且对发言直接作出反应;几乎每个成员都会把对他人的感觉告诉他,以分享自己对他人的看法;几乎每个人都希望在小组里尝试新的行为;几乎每个成员都将从小组所学的应用到小组外的生活中去。
②小组成员满意度评估表汇总结果:
小组成员对于分享个人主题的时间数量、在小组中的信任度、对于其他成员彼此的尊重程度、在小组期间的信任度、对于在这个小组进行分享程度的评估都选的前两项即非常满意和满意。
小组成员对以下问题的感受,都在量表的(符合)-(极符合)之间选择。这些问题是“我能在这次小组中向别人表达我的看法。”、“我喜欢这次小组活动。”、“我觉得在这次小组活动中学会了更多地关怀别人”、“我对自己越来越了解了。”、“参加小组使我对自己越来越有信心。”、“在这次小组中我乐意和其他人分享我的经验。”“我觉得这次的小组经验很有意义。”、“我觉得这次聚会大家互相信任而且坦诚。”
③小组气氛评估表的汇总结果:
我觉得和我同组的人:
A他们总是这样:1诚实对待我。2抓到我说话的重点。3接受我。4当我干扰他们的时候,他们很自然的让我知道。5提供一种气氛使我能表现真实的我。6能觉察我的困扰。7不论我的技术能力或地位如何,都能充分尊重我。
B 他们绝不会这样:1打断或不理会我提出的意见。2有时有事情藏在心理不让我知道。3如果我表现特异的话,即嘲笑我或不表赞同。
C 他们极少这样:对我采取判断式的反应。⑤
④小组成长评估表的汇总结果:
气氛评估:由最初的2分(表示与事实不符合)到现在的7分(表示最接近事实)的选项是1我觉得和这个小组的每个人都很亲密。2小组其他人协助我个人的成长。3我信任小组里的其他人。4小组中的每个人都互相帮助。5作为小组里的一分子,我觉得很满意。6我在心理上觉得和这个小组很接近。7在小组中我觉得有成就感。
资料分享评估:由最初的2分(表示与事实不符合)到现在的7分(表示最接近事实)的选项是1我愿意与小组里其他人分享资料。2我能自然的与小组里的人讨论我私人的事。
目标评估:由最初的2分(表示与事实不符合)到现在的7分(表示最接近事实)的选项是1小组的活动能反映出全体成员的需要和期望。2小组的活动能满足我的需要和期望。
控制评估:由最初的2分(表示与事实不符合)到现在的7分(表示最接近事实)的选项是全体成员对目标的完成很有责任感。
(11)专业反思
社会工作者在小组活动中,有时会出现局面掌控不好的情况,个别组员发言过多,个别组员无机会发言的情况,让组员产生不舒服的情况。这需要社工随时掌握每位组员的情况,照顾到每位组员的感受。
新闻读报小组既有成长小组又有教育小组的性质,根据共同的需求,通过教育、引导达到我们成立此小组的目的。小组的人数虽然不多,但组员可以去影响他们的老朋友、老同事,起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作用。忠心地希望每一个老年人都在不断地成长,使自己自立、自强、自尊,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而且能为家庭和社会发挥余热。
3、小组方法的服务经验总结
(1)小组成员的选择及定义小组性质
为了更好地达到小组活动的目标及意义,社会工作者需要在小组开组前慎重选择参与小组的军休干部,尽量选择具有共同的爱好,存在共同的问题,彼此的身体状况和能力基本一致的军休干部,避免因个别军休干部不合作而影响小组进程。同时要注意如何定义小组的性质,老年小组一般可定义为“发展性小组”而非“治疗性小组”,定性为“发展小组”有利于社会工作者向军休干部解释小组的目的和意义,设计活动方案,让军休干部不产生拒绝和排斥心理,更容易敞开心扉。在小组过程中,观察员可以根据军休干部的表现发现个案,采用事后跟进的方法给予个别疏导和治疗或另外重构一个治疗性小组。
(2)带领小组的技巧问题
a直接示范。凡是遇到需要讲解规则的地方,除了用简明的语言讲清规则外,最好先由社会工作者做一下示范,这样更便于军休干部理解。因为根据老年军休干部身体状况,每次小组活动的时间不宜超过一个小时,所以这种直观的示范,一方面可避免在讲解规则时浪费更多时间,另一方面也不会让军休干部因为活动规则复杂而失去兴趣。
b因人而异。尽管经过精心的筛选,小组中还是难免会出现个别能力较强或较弱的军休干部。例如在自我介绍时通常会用复述前一位军休干部的自我介绍内容的情况,有些军休干部的记忆力很差,社会工作者就应该调整游戏规则,做到尽量简单,确保他们有信心和兴趣,坚持参加每一次小组聚会。也有的军休干部记忆力很好,太容易的游戏会让他们不屑一顾,社会工作者在小组活动中要适当加大难度,吸引其集中注意力,积极投入小组活动中去。
c随机应变。带领军休干部小组的时候需要多准备几个可操作的“备选方案”,以便根据组员的情绪变化和小组意义的理解程度随时调整活动内容,以达到最佳效果。
d多用肯定式指导语。通常老年军休干部的反映比较慢,为了引导老年军休干部尽快给予回馈,社会工作者需要多用肯定的指导语协助他们说出事实。如果社会工作者总是用“这个并不难,是不是?”“对不对?”这样的选择疑问句,有的军休干部就会故意挑战社会工作者说“不是”、“不对”,因而阻碍小组进行,倒不如换个肯定的说法:“各位军休干部,刚才所说的游戏规则对大家来说可能真的有些困难(肯定有难度的事实),但是相信多尝试几次,大家都会做好的。”
e机会教育。捕捉组员分享的好经验或出色表现,抓住机会给予鼓励和赞赏,并深化其内涵,用他的征民意一号召或提议其他组员共勉。可以使用“爱的鼓励”或者“头脑风暴”来调动积极性,但是不宜使用太频繁,否则就会失去加深印象和鼓励刺激的效用。
此外,在带领小组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一定要谨慎,要照顾到个别军休干部的特殊感受。采用引领性技巧、积极倾听、同感、支持、自我披露等方法,引导组员之间积极互动,避免消极情绪,从而促使小组目标顺利实现。
四、结论
(一)运用小组社会工作方法加强军休服务管理的成效
1、实现最佳成本效益
在较短的时间内花较少的成本让更多的军休干部认识社会工作,受惠于社会工作,实现最佳的成本效益。小组工作采用“一对多”的工作模式(一个社工辅导一组服务对象)区别于个案社会工作“一对一”的工作模式,能够运用团体力量影响个人的价值、态度、行为,促成个人和小组的转变,在时间和人力资源上更经济实惠。
2、服务规范流程顺畅
进一步规范了服务流程,使服务流程更加标准、顺畅。社工调研需要、设计方案、组织活动都很郑重,会让军休干部感觉自己很受重视,活动很有意义。通过在小组工作准备阶段、初始阶段,军休社工可以广泛开展社会工作目的、价值、工作方法的宣传,增强军休干部对社会工作本身的了解和兴趣。通过在小组准备期、初期、中期、后期及结束期的特点设计不同活动主题及环节,能够引导军休干部增强自我认知,促进人际交往,解决小组问题,达到个人和小组的共同转变。
3、满足需求效果良好
在满足军休干部各层次需要方面效果良好。军休中心开展小组工作的过程就是以人为本的过程。通过成功开展小组过程,帮助军休干部实现个人的社会化,改变原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从而适应新生活,顺利完成角色转换,降低了心理紧张和压力。在各种团体活动中,军休干部感到自己的潜能得以发挥,认可自己的同时不断发扎自我。最重要的是小组提供了成员互助合作的机会和资源,为军休干部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支持网络,带给军休干部看得见、摸得着的效果。
4、增强党建取得实效
运用小组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建设党支部,在支部活动中通过新闻图报小组活动为军休老干部搭建了交流互动互助平台,进一步陶冶了军休干部的情操,拓展了军休干部的思维,促进军休干部的互动,实现军休干部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同时使党支部中的军休干部彼此熟悉,互相帮助,让每位军休干部更加热爱自己的党组织,使党支部真正成为一个战斗堡垒,促进军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
(二)小组社会工作方法在军休服务管理机构的运用的反思
成长小组的目标是帮助组员了解、认识和探索自己,帮助成员最大限度地启动和运用自己的内在资源,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解决问题并促进个人正常健康地发展。在社会工作者看来,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有一定的逆境,每个人都有其潜能,逆境是一种挑战的机会,逆境促使人的潜能得到发展的过程就是成长。老年人利用潜能解决面临问题的过程,就是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在成长。
教育小组是帮助小组成员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或补充相关知识之不足,促使成员能够改变自己原本对问题的看法和解决的方式,来实现改变成员的目标。所以,在工作过程中,首先,要让成员承认自己是存在问题的并需要改变;其次,要让成员能够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建立新观念;再次,开展干预服务,降低问题行为特征。不但重视成员的自助,而且重视互助,鼓励小组成员通过讨论,相互学习。
其实小组工作方法只是社会工作服务的常用方法之一,虽然其具有无可比拟的成本效益,虽然其使用范围广,实施和开展相对方便,但是要真正全面做好军休干部人群的服务管理工作,仅仅依靠这一种服务方法和思路是完全不够的。所以,社会工作者应该积极在军休服务管理工作中应用个案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等服务方法,将综融通才的社会工作服务方法渐渐地渗透到日常服务工作中。
(三)结论
“社工小组活动”是军休服务机构中发展社会工作十分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它可以帮助军休干部找到同辈群体的支持,增加军休干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引导军休干部们尽快适应新环境、适应军休服务机构的服务管理情况、适应军休中心大家庭的氛围,更好地融入军休服务机构中,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军休服务管理人员解决机构中军休干部存在的某些共性问题。实现军休干部们之间可以相互帮助,自行解决矛盾冲突,就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军休机构服务管理人员的负担,他们可以利用更多的时间学习业务知识,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从而提高军休服务机构的服务管理水平。这样就充分发挥了社会工作的功能,使运用社会工作方法深化军休服务管理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小组工作:理论与实践;张洪英编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
2、老年社会工作,范明林 张钟汝编,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年
3、军休服务管理发展模式探索,罗洪林,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
4、对青岛市军休干部分散安置社会化管理的探讨,张福海,社科纵横,2010年
5、军休干部身心保健与服务管理的调查分析,雷五明等,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6年
6、小组工作在养老机构的运用,尚振坤,社会福利 2007(02)
责任编辑:张燕123
文章来源:http://theory.swchina.org/research/2017/1020/3007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