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行业发展行业动态 四川“十三五”期间 六大人才工程破解“社工荒”

四川“十三五”期间 六大人才工程破解“社工荒”

只有眼睛可以动的成都市“渐冻人”龚阿姨,依靠眼动仪奇迹般地写出了一本不仅励志、更有医学价值的书,在政府和社工机构帮助下,这本书出版后销售一空;蓬溪县的26所敬老院,引入社工服务中心承接敬老院管理和精神文化建设项目,3名社工轮流到这26所敬老院组织老人开展文化活动,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娱乐……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特殊身影活跃在社区治理、儿童关爱、精准脱贫、居家养老、灾害救援、灾后重建等领域。他们在诸多社会服务领域,帮扶处于困境中的社会人员,弥补政府公共服务的不足,他们有一个统一的称呼:社会工作者,简称社工。在许多城市,伴随着大量的社会服务需求,“社工热”随之兴起。

最近出台的《四川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省社工专业人才总量将增加到5.5万人,年均增幅23%。而截至2016年底,全省仅有社工专业人才2.2万余人,人才缺口巨大。

“社工热”的背后,为何会遭遇“社工荒”?记者近日在成都、遂宁等地走访调查。

“社工人才匮乏”是当前的最大困境

据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起步较晚。近年来,经历了“5·12”汶川特大地震和“4·20”芦山强烈地震的灾害救援和灾后重建,我省的社工人才队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省共有社会工作专业人才2.2万余人,其中取得全国社会工作专业职业水平证书人员10412人;全省社会工作专业岗位总量达6167个,民办社工服务机构总量为601个;全省注册登记(备案)的志愿服务组织6781个,注册志愿者数量共470.8万个。

“社工在我国还是个新概念,与志愿者不同,社工的专业性和公益性更强。”作为我省社工人才发展和培育专家、成都市同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副教授代曦认为,虽然社工的帮扶对象大多是弱势群体,但现实中,社工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专业社工数量少、缺乏社工人才队伍建设薪酬保障机制及晋升机制、公共财政体系支持力度较低等。

2011年,在代曦发起下,成都第一家民办社会工作机构——成都市同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成立。历经6年发展,同行社工已成长为全省最大的社工机构,有234名专职社工、4000多名志愿者,共实施了200多个公益项目,直接帮扶上万个困难家庭。作为省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代曦认为,“社工专业人才匮乏”仍然是当前社会工作发展面临的最大困境。

地处川中的蓬溪县,有45名持证社工、10家社工机构。这一数据虽然比省内大多数县市都要高,但县民政局局长邓涛还是感叹:“社工太少,高水平的一线社工更是寥寥无几。”

根据国家有关部委规划,到2020年,社会工作者要占总人口比例的1‰,我省8000多万人口,社工人数总量应该在8万人以上。“从目前情况看,我省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专业化还处在初期阶段。”西华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教授钱宁表示,除了持证专业社工少,更多的社工人才还是“通用型”而不是“专业型”,提供的服务大多也只是一般性陪伴、组织活动等。

地域、领域发展不平衡现象也很严重。去年,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对全省的社工专业人才队伍进行过一次专项调研,结果显示,社工专业人员及机构、政府财政投入等资源,主要集中在成都地区,全省通过职业资格考试的人员有41%集中在成都。全省社工服务领域发展也不平衡。现有社会工作服务主要集中在社区社会工作、老年人福利服务、儿童青少年福利服务、救助管理等领域,而在教育卫生、人口计生信访、妇联工会残联和劳动保障等领域的服务,则较少甚至没有。

缺乏政策依据制约人才队伍建设

网名为“麻辣社工”的谢书雨,2010年开始接触社会工作,在社区治理、儿童陪伴、生命关怀等领域都有过服务经验,取得中级社工师的他,目前却以志愿者的身份从事社会工作。究其原因,谢书雨说,社会不认同、来自家庭的压力,都让他没有成为专职社工,而是在成都市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同时,利用休息时间做社工,“我遇到过很多人,他们都说,社工不是志愿者吗?为什么还要领工资?”

除了社会大众对社工的认识停留在志愿者层面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相关制度和政策不完善、资金投入不足,也是制约我省社工人才发展的主要瓶颈。

“相关政策依据的缺乏,严重制约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社会工作发展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涉及到机构编制和财政经费等主要问题,必须要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落实,仅靠民政部门的力量,推进力度和效果会受到影响。

调查表明,我省各地社工培养机制不完善,缺乏专门的社工专业人才培训机构。“即使在社工发展较好的成都和德阳地区,情况也极其严峻。”该负责人指出,现有培训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也不容乐观,具有实践操作经验的实务培训教师严重匮乏。

长期从事社会工作研究的钱宁则认为,社工“薪酬待遇低,缺乏吸引力”是当前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困境,“即使在成都,一线社工月工资也仅有3000元左右。”缺乏其他相应的激励、评价机制,如没有社工编制、合理的岗位设置和有效的晋升机制等,都导致了社工人才的身份尴尬与职业认同感低,并最终造成优秀社工人才的严重流失。

“社工是一项职业,职业上升通道不清晰、不通畅,职业稳定性和持续性差,制约着社工服务水平的提升。”钱宁说,资金投入不足是当前开展社会工作中普遍遇到的突出问题之一,虽然我省已通过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等方式,加大对社会工作的投入力度,但就目前而言,依然缺乏推进社工人才发展所亟须的财政支持长效政策,“很多地方并未将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致使有些社工项目不能规模化运作。”

“去年到今年,县上就有好几名社工考上了公务员。”邓涛说,社会工作是一项十分耗费心力的工作,但受县财政拮据影响,县上的社工待遇很低,很多社工都通过考公务员、事业人员、国企职工等渠道离开了这行。

建立保障体系提高社工待遇

《四川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十三五”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我省将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加快我省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步伐。

“十三五”期间,我省将重点发展社区建设、青少年事务、社会救助、特殊人群服务、救灾和老年社工等6个领域的社工专业人才。到2020年,全省社工专业人才中,具有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或达到同等能力素质的中级及以上社会工作专业人才6000人。此外,还将重点实施社工专业人才综合素质提升,社工服务机构能力建设,社工专业人才参与脱贫攻坚服务,社区、社会组织、专业社工“三社联动”推进,重点领域社工服务示范项目,社工专业人才信息化建设等“六大人才工程”。

“建议尽快建立社工人才队伍发展的保障体系,在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社工薪酬待遇、职业保护等方面为社工发展提供保障。”采访中,钱宁建议,我省应建立社工协会及各种专业委员会,探索社工专业自律,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组织体系和路径方法,用组织化的方式推动社工人才队伍发展。我省还应出台相关约束性政策,规范社工机构的活动和服务行为,改变目前社工机构同质化严重,服务专业性和特色不突出的状况,“社会层面,还应大力宣传社工,树立社工职业形象,增进公众对社工的认知。”

邓涛认为,社会工作是政务工作的延伸,要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而应该从改变对象周边环境、解决对象问题、帮助对象改变观念、提升对象素质、陪伴对象养成良好习惯等入手进行,“希望不久的将来,可以看到我们的社会组织成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桥梁、纽带和缓冲地带,民众从有事找政府到有事找社会组织转变。”

谢书雨建议,提高社工待遇和职业地位,让优秀社工人才留在这个行业,推动社工行业的发展。

“社工让社区更美好,服务居民,是重任,也是荣幸。”对社工的未来,代曦充满希望。她建议,政府要进一步转移职能、改革社会组织管理机制、完善税收制度、创新扶持社会企业。“社工自身应积极探索自我造血、自我发展的良好模式,让社工不仅是理想与情怀,更是一份可以养家糊口、受人尊重的职业。”(记者 李丹

文章来源:http://trade.swchina.org/trends/2017/1009/2998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