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队伍建设社工·义工 社工李夏斐:不忘初心,努力前行

社工李夏斐:不忘初心,努力前行

李夏斐,是广州市手拉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精神康复项目的一名社工,作为90后社工大军中的一员,她勇于承担社工的职责,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用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的服务手法,赢得服务对象对她的信赖和赞扬。

早已埋下“成为一名社工”的种子

李夏斐告诉小编,当年还在校就读社工专业的时候,曾听当时的班主任朱静君老师讲述了她亲身支援汶川的事迹,其不畏艰苦乐于奉献的精神令人动容,也悄悄地在夏婓的心中埋下了一颗成为社工的种子。后来从社工实习到正式工作,这一路上遇到的良师益友,更让夏婓觉得加入社工这个行业是一个十分正确的选择,“这一路上遇到很多志同道合的人,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他们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让我在社工这条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初触社工行业收获到的美好,让夏婓坚信,这就是助人自助的意义。

不断努力前行,让种子开出花来

小编了解到,每天清晨6点钟,李夏斐便会准时起床,开始投入新的忙碌而充实的一天。笔记本是李夏斐出门必须随身携带的东西,这里面不仅记录着每天要完成的工作,而且还方便她随时随地记录下完成服务后的感悟和总结。在夏婓看来,经验总结是十分重要的,只有不断积累经验,反思问题,才能在日后遇到其他的困难时迎刃而解。

谈到为何选择精康项目,夏婓表示自己想要迎接更大的挑战,做点不一样的事儿。“说实话,一开始家人并不理解甚至反对我的选择。”夏婓坦然,因为在家人看来,这是一个相对危险的工作,但是她依然坚持了自己的选择,并努力说服家人。夏婓认为,现在外界对精神患者挂上了固有的标签,认为靠近他们就是危险的,这种想法过于偏激了。其实精神疾病患者也是生了病需要照顾的病人,他们的“特殊性”,更应该成为我们关爱他们的理由。

服务对象比较特殊,需要更多忍耐和等待

夏婓表示,比起普通服务对象,疑似精神患者确实比较“难搞”。在服务过程中,有的服务对象一声不吭,对社工爱理不睬,有的则喋喋不休,不给社工插话的机会。她曾经接触到一位不爱与人打交道的老人,这位老人“孤僻”到连她的丈夫过世十几天,她都没有告诉任何人,也没有对遗体进行处理,导致家里出现一股恶臭,这才引起了邻居的注意。接到这个个案后,夏婓决定上门探访一下这位老人。“说实话,当时我的内心是有点害怕和担心的。”即使心里忐忑不安,夏婓还是克服了恐惧,来到老人的家里进一步了解她的情况和对她进行心理疏导。

一开始,这位老人似乎把夏婓当成了透明人,无论她说什么都毫无回应。这让夏婓感到有些沮丧,然而她没有选择放弃,而是不断尝试和变换沟通方式,后来一次次的试探与陪伴打开了老人的心扉。有一次夏婓探访结束临走的时候,老人突然拉住她的手,说:“你有空再来家里坐。”此刻,夏婓感到之前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能得到服务对象的信赖,这对我来说,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在经过夏婓一段时间的陪伴和开导后,这位老人的情况逐渐有了好转。

这只是夏婓众多服务案例中的一个,如果说之前在家综做的能力提升型的服务对服务对象来说是“锦上添花”的话,那么现在做的服务可以说是“雪中送碳”了。勇于承担社工的职责,充分体现社工的价值,这是夏婓加入社工行业的初衷,她时刻谨记着,也一直在为之努力着。

文章来源:http://team.swchina.org/socialwork/2017/0725/2957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