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队伍建设社工·义工 广东社工“双百计划” 再困难也要坚持
广东社工“双百计划” 再困难也要坚持
今天,是双百计划落地的第一周。这几天广东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双百蓝”,“双百蓝”成为田间地头、街头巷尾最靓丽的风景线,他们代表党和政府走进了群众中,了解群众的需求,把工作做到民政对象的邻里、家里、心里。
清远市一线社工走访入户开展社区需求调研
去年8月省民政厅决定实施广东社工“双百计划”,卓志强厅长亲自布置、出台政策、安排资金、层层抓落实,经过宣传发动、统一招聘、落实选点、站点建设,在7月1日已正式实施。这一年,我们受到了很多正面的关注,包括中国社会报、中国社会工作杂志、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各网站、公众号、地方报刊、广播电视台等媒体一系列的报道,“双百计划”相关的文章,超过百万的阅读。
卓志强厅长在广东社工“双百计划”推进工作视频会议上
发表了重要讲话
这一周在频频收到各站如期挂牌,社工入点开始工作各种捷报同时,也收到了不少负面的消息,有不少地方在实施过程中遇到重重阻力和困难,让我对“双百计划”、对社会工作的未来,既充满希望又战战兢兢。为什么?
因为双百计划不仅是一个“项目”,而是在进行一场社会工作改革。十年来,我省社会工作高速发展,全省持证社工、社工服务机构、政府购买社工服务资金都位居全国首位。然而也逐步暴露出一线社工待遇低、流失率高、专业性不强、社会认可度不高等问题,引起了大家对沿用多年向社工服务机构购买服务模式的反思。我非常赞同陈涛教授说的“如果有一天,社会工作很轻易的被人拿掉了,没有任何人为它打抱不平,我认为这是社会工作者自己的原因,因为我们没有进入到老百姓心里面。”这几天一篇题为《对于党群服务中心我感觉良心受到极大的谴责督导也帮不了我》的文章在行业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文章讲到社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实要引起我们的警惕。那么,“双百计划”对现有的社会工作到底做了哪些改革和探索呢?
首先,是购买方式改革。在坚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的大前提下,将购买分为一线社工服务购买和专业保障服务购买,既保障一线社工有合理的待遇,也保障社工的专业性和职业化,实现从政府花钱养人向花钱办事转变。
其次,是服务方式改革。将等待式服务改为走下去服务,以往社工更多是在机关、活动中心等待群众上门服务,“双百计划”采用驻村模式,将社工推到群众中,在与群众同劳动同工作同生活,熟悉社区、熟悉群众、了解群众需求的基础上为群众提供服务。
第三,是服务内容改革。将表面化服务改为走心服务,以往社工开展的更多是表演式、表面化,甚至锦上添花的活动,说严重点是“服务对象”在帮助社工完成服务指标。“双百社工”扎根社区,将社工服务与民政服务有机结合,通过摸清民政对象,落实民政政策,协助政府链接服务资源,为弱势人群和困难群体建立支持网络,化解社会矛盾,提升民政服务水平,把工作做到民政对象邻里、家里、心里。
第四,是社工机构改革。将通过社会机构先承接购买服务再招聘社工,向先培养社工再由社工组成社会工作服务组织转变,培育一批有专业性、有公益性、有公信办的社会工作服务组织。
第五,是督导方式改革。将脱离一线的督导改为陪伴式督导,“双百计划”将督导称为协同行动者,就希望资深的社工能陪伴年轻的社工一起面对服务对象,一起开展服务,这既能给新社工的真正帮助,也有利于资深社工的进一步成长,有利于我省高级社工师的培养。
改革需要体系化的思考问题和推动实施, 而这,不容易。但在这个过程中,我越来越感觉有战战兢兢的心态,因为所有的改革创新,讲起来很美好,坚持做出真正意义上的成果都是不易的。实施“双百计划”有三大鸿沟。
第一、理念和实践之间的鸿沟。我们提出的“双百计划”理念并不是什么新概念。我们看到张和清老师写的《“双百社工”是“驻村”不是“下乡”》文章讲到许多基层干部和社工对驻村模式表示惊讶和怀疑,但事实上社会工作的启源与初心都是要跟群众在日常生活面对面,心交心地深层同理老百姓生活难处,与他们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些道理许多专家学者、甚至许多一线社工都懂,不少人也同样讲过、倡导过,但广东社工十年就没能得到很好的运用。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并不是“双百理念”有创新,而是原有的社会工作理念没有得到实践,这是一个很大的鸿沟。
第二、短期效益与长远目标的鸿沟。“双百计划”社工站设在镇(街),服务点设在村(居),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开展民政服务工作,通过以点带面,辐射全镇,希望做好试点,取得成效后,各级不断加大力度,实现国家“十三五”规划每个城乡社区至少配备1名社会工作者一个镇(街)有几十个社会工作者的目标。而不少基层领导面对几名年轻又有文化的社工,更希望能留在身边,减轻当前繁重的行政事务,收到短期的效果。如何让社工通过的实践,服务好有需要的人群体,化解社会矛盾,真的让基层领导感受到社工能从根本上减轻基层的工作压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第三,小而美的探索和大环境的鸿沟。“双百计划”省、市年投入的资金6000万元,购买社工只有近千名,相对珠三角地区年投入14亿元,购买社工1.4万多名而言,仅仅是小而美的探索,这也是我上面说的观点,如果不能推动体系的变化,促进社会工作回归初心,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小而美的探索,放长线看,也是“失败的”。面对这些鸿沟,大家都在努力,也是希望能够在这条路上更逼近一点,逐步去填平。
如何跨越理念和实践间的鸿沟?理念,只有成为每天的践行,才有可能落地,我们需要有社工帮助做这件事。这一周已有近百个社工站的社工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熟悉群众,同时也在接受群众的了解。汕尾市红海湾东洲街道社工站社工上岗的第一天手记《岁月把影子拉得很长》感动了许多人,随着这些真实记录的积累,让这种积累不断增厚去填补理念与实践间的鸿沟。
如何跨越短期效果与长远目标的鸿沟。首先定位要高,现在的社工站虽然只有三、五人,但我们要站在全镇的高度,去普及社会工作知识,特别是改变基层领导对社工理解,推动当地社会工作的发展。澄海东里社会站一挂牌,设立了公众号,推出的第一次宣传就是什么是社工,这种做法值得肯定。其次,要用成效说话。我们以问题导向为标准选取驻村服务点,这些也是基层政府工作的难点、重点。我们要指导社工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用成效证明社工能成为政府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的助手,用看得见的成效谋求长远的立足,从短期效果与长远目标中找到平衡点。用党和政府的信任,群众的获得感、满足感去填补越短期效果与长远目标的鸿沟。
如何跨越小而美的探索和大环境的鸿沟。能够推动更大的改变,是我们当时做这件事的初衷。“双百计划”刚起步,许多人也有质疑,所幸的我们有三组不同的人在一起做这件事。第一,有以卓志强厅长为代表政府人员在强力地推动,这几天大家也都看到惠州市刘巧慧、湛江市钟其、江门市谢鸿猷、潮州市苏树鹏、汕尾市陈波、河源市王爱平、阳江市李宗瑞等民政局长亲抓“双百计划”落实的报道。惠城区委林利育书记在参加广东社工“双百计划”启动仪式后说,现在每个村居差不多都有近10名工作人员,但如果再不转变观念,改变管理方式的话,再多人也只能忙于应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治理的难题,并表示将借鉴“双百计划”的理念,在全区72个社区全面推广。第二,有很多象张和清老师这样的人,在社会工作教育或实务有大量管理经验的人,不遗余力地普及社会工作知识,宣传社会工作理念,推动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近千名愿意扎根社区、深入一线社工,是这场社会工作改革的实践和探索者,所有的顶层设计最终通过他们实践,通过他们工作成效体现出来。卓志强厅长说过,开弓没有回头箭,“双百计划”必须做好、只能做好。“双百计划”200个站,好比200个堡垒,只要一个个攻破了,就能用我们的战绩去填平小而美的探索和大环境的鸿沟。
张和清老师带领肇庆和云浮专职地区协同者和一线社工们跑点
“双百计划”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参与?是因为社会正翘首期盼我们能勇敢地闯出一条新的航道,闯出一个能长期延续、接地气、为广大民众接受的新的制度。通过我们的开创性工作,达到让基层民政服务力量更壮大、社会工作作用发挥更广泛、社区变化更实在、基层民众受益更充分的目标。我们不是乌托邦主义者,也不是仅仅具有强烈改革意识的理想主义者,而是扎根现实、务实为本的经验探索者,现实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如果不从制度上进行设计,任何努力,包括局部的些微进步,如果不嵌入到制度层面,从宏观层面上看仍然是失败的。双百计划落地已经一周,但直到今天,我依然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不敢有一丝懈怠。因为“双百计划”会遇到重重的阻力和困难,因为“双百计划”的三个鸿沟。或者说,当我们的勇气遭遇难解的陈年问题。再困难也要坚持,再难不要放弃,再累也要坚持。时常提醒自己,坚定信念,不忘初心,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砥砺前行。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team.swchina.org/socialwork/2017/0710/2945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