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前沿百家争鸣 童小军:说说“社会工作与社会学撇清关系”
童小军:说说“社会工作与社会学撇清关系”
原标题:童小军:也来说说“社会工作与社会学撇清关系”
前天看到“中美社工合作社”(咋看吓一跳,以为是“中美合作所”!)社长的一篇文章,题为“论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发展撇开‘社会学的重要性’!”(微信账户名:中美社工合作社) 因为看到被告知的“亮点”有自己(被当做英雄被记住,有点已经“不朽”的感觉,呵呵),立马就转发了。稍后才仔细看。看完,觉得内容却十分有看头。社长的观点听起来或许有点不讨喜,论证的思路也不见得严谨,但传递了社长的思想,这思想就太值得琢磨了!
(一)积极主导
其实,社会学在大陆社会工作最新一轮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一个圈内人人明白和永远也改变不了的事实,也是目前两个学科关系密切的主要原因。可以说,在大陆,没有社会学,就没有社会工作。截止2006年中央政府提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时,不论是普通公众,还是高教系统工作人员,包括专业教师,极少有人知道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更少有人知道它在我国高校校园里已经存在了近20年。那20年,社会工作就是在社会学,还有管理学、哲学、法学等等学科的庇护下得以生存。这就是社长所说的“捆绑、打包销售”。
社长在文中明确说出了社会学对大陆社会工作前20年发展的“恩情”,但没有明确说明为什么。社会工作作为一个社会服务专业,具有实践性特点。从1987年召开马甸会议到1988年开始在少数几所大学里开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直到2006年政府主导社会工作建设,大陆并没有一个适合开展社会工作实务的环境;从学术的角度,就是缺乏社会工作职业环境。借助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避开了与社会工作职业对接这一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获得了生存空间,师资力量和人才培养模式也得到了缓慢的发展。这无疑为2006年,大陆社会工作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消极作用
顺着上面的思路,社会学主导社会工作发展的消极影响,应该是从2006年开始的。 这一年政府开始主导社会工作建设。这时的社会工作发展不仅需要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更需要社会工作职业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社会工作的实践性得到彰显和发挥,也才能真正地通过专业服务,缓解或消除社会问题;也只有这样,社会工作才能很好地回应政府的倡导和支持,才能获得更加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但是,20年校园发展形成的社会学主导模式,不会说停就停,说变就变;更何况,在这样的模式下,社会工作学科缺乏独立精神,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还没有做好独立的准备。而这种模式的延续,最受伤害的就是社会工作职业的建设,因为社会学可以从学理上了解社会工作的实践性,但无法真正掌握社会工作实务的原理、知识和技巧,因此,很难了解与社会工作实务相关的操作制度的设计。 缺乏了这样的设计,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就成为了“梦想”,反过来,也约束了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大陆目前的社会工作发展现状,就是社会学主导模式消极作用的真实体现。
(三)“撇清关系”
社长撰文提出“撇清关系”,虽然有些“振聋发聩”,但的确为改变这种社会学主导模式开出了一剂药方。
只是社长文章的篇幅较短,行文较为跳跃,没把“撇清关系”说清楚,很容易让人误解为:社会工作要跟社会学划清界限,不要社会学介入社会工作。 圈内人都了解社会工作是一个边缘学科, 社会学和心理学是社会工作学科倚重的两大学科基础,因此,社会工作不可能和社会学撇清关系,正如社会工作不可能和心理学撇清关系一样。但是,从社会工作来看,社会工作不能因为社会学是其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成为社会学的社会工作, 就如社会工作不能因为心理学是其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成为心理学的社会工作一样。因此,社长的“撇清关系”,更确切地说,是理清关系。
那么,如何才能建构“社会工作主导模式”呢?社长列出的一长串大陆社会工作“委身”的院系名单,能够论证社会工作“妾身”现状,但不能说明更改社会工作系或者学院的名字是获得“扶正”的路径。笔者认为,要建设社会工作主导模式,当务之急是将社会工作的发展聚焦到职业建构和与专业建构相对应的专业建构上,而要做好这样的聚焦,还必须回归到对社会工作本质的探讨。
(四)回归社会工作本质探讨
前文提到了,2006年是大陆社会工作发展的一个转折点,社会工作需要从校园走向社会;换句话说,就是需要推进社会工作职业的发展,从而回应和促进已有了20年校园建设的社会工作专业发展。但是,现在的状况是,社会工作的发展以出台了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制度为标志,以通过考试获得了社会工作师证的人员数量逐步增大为标志,以获得了专科、本科和硕士毕业证书的人员数量逐步增多为标志,以社会工作人员岗位数量逐年增多为标志,但是,所有这些与社会工作岗位的专业职责界定无关,与从业人员的上岗资质无关,与从业人员的职业晋升渠道无关,与是否有助于从国家层面解决社会问题或者提高国家社会服务品质无关。 要建立社会工作主导的社会工作发展模式,就需要对上述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找到有效的回应。也就是说,要建立社会工作主导的社工发展模式,首要的是要聚焦社会工作职业建构。
有了良好的职业建构,社会工作专业才能突破前20年的纯校园发展模式,才能完成课程体系的改革,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引领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专业人才。要完成这样的突破,社会工作研究人员必须弄清楚社会工作职业的范围、岗位设置要求、上岗资质水平,以此为基础,设计社会工作的专业方向,不同方向的课程配置,尤其是相关的实务训练安排。 也就是说,需要聚焦回应职业建构的社会工作专业建构。
但是,不论是职业建构还是专业建构,其基础是对社会工作本质有清晰的界定。我国目前社会工作发展的现状,不尽如人意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对社会工作的本质没有清晰的认识,因此,无法掌握社会工作建设的规律,难以清晰预测和规划社会工作的发展路径。
越往下,想说的越多。本人对社会工作本质也做了一些探讨,后续有机会在跟大家分享。 回到开篇,我认为社长这篇小文,篇幅不长,但带有思想,值得回味和探讨,……若常有这样关乎社会工作整个领域的发展的观点分享和讨论,对促进大陆社会工作的良性发展应该是件好事情。
责任编辑:安旭
文章来源:http://theory.swchina.org/many/2017/0425/2888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