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实务探索案例研究 在城乡社区加强社会工作队伍建设—以潍坊市为例

在城乡社区加强社会工作队伍建设—以潍坊市为例

 

前    言

(本文由 潍坊市民政局和潍坊市社会工作协会 张新民  张慕昌  秦廷升  陈  晓 供稿)

经济发展转型与社会管理转型同样需要人才支撑,相比经济建设人才,我市更为急需的是大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城乡社区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主战场。2011年10月,中组部、中央综治委、民政部等18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中组发〔2011〕25号)(以下简称《社工意见》)。2012年5月,中组部、中央综治委、民政部等19部委以中组发〔2012〕5号文件的形式发布了《国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以下简称《社工中长期规划》)。这两个重要文件的相继出台,说明党中央、国务院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这两个文件对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指导思想、工作原则、目标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数量、素质、结构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发展思路上明确提出以人才培养为基础、以人才使用为根本、以人才激励为重点、以人才评价为保障、以工程实施为载体。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是具有一定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社区建设、婚姻家庭、精神卫生、残障康复、教育辅导、就业援助、职工帮扶、犯罪预防、禁毒戒毒、矫治帮教、人口计生、纠纷调解、应急处置等领域直接提供社会服务的专门人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大力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对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提高社区居民自治能力、促进和谐社区建设;对促进就业、扩大内需、优化人才资本配置;对落实社会政策、创新公共服务方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服务需求;对有效预防和解决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加速发展所产生的社会问题、降低社会管理成本、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文明进步;对彰显人文关怀、密切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尤其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我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在民政部试点示范工作的带动下,相关工作逐步推动,城乡社区等个别领域成效明显,实践探索不断深入,队伍规模不断壮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提高社会服务水平、解决群众困难、化解社会矛盾、减少不和谐因素等方面作用日益显现。但总体看,还存在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不完善,人才数量缺口很大、能力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领域地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服务需求不相适应,与社会转型发展的要求及潍坊现有经济实力不相匹配。  

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区建设。2011年初,国家民政部发布了《城乡社区服务建设十二五规划》,要求到2015年初步构建起较为完善的城乡社区服务设施、服务内容、服务队伍、服务网络和运行机制,提出了四项重点任务和五大重点工作。四项重点任务就是“发展以城乡公共服务为重点的城乡社区服务、完善社区服务设施网络、推行社区服务人才队伍职业化专业化、推进社会服务体制机制创新”。五项重点工程就是“社区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社区特殊群体关怀工程、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示范工程、社区服务人才培养工程及社区参与行动计划”。每一项重点任务及重点工程都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息息相关。而《社工意见》、《社工中长期规划》特别提出:“以基层为重点配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城乡基层特别是城市社区应注重配备和使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提高社会服务专业水平,促进社会服务业发展”。“在城市社区要逐渐加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配置力度,探讨在农村社区设置社会工作岗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配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逐步实现每个农村社区至少配备一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目标。制定出台城乡基层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意见,逐步建立城乡基层社会工作服务网络”。“到2020年基本实现街道(乡镇)社会工作服务组织全覆盖。着力推进社会工作标准体系研究,建立与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工作标准体系。到2020年建立200个社会工作标准化示范地区、1000个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和2000个社会工作标准化示范社区”。

本研究旨在全面了解我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及城乡社区服务现状的基础上,就如何在城乡社区服务中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进行探索。本研究被列为“潍坊民政双百调研”重点项目。所谓“潍坊民政双百调研”就是潍坊市民政局按照省民政厅关于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民政的要求,从2011年7月开始,组织百名以上民政干部,利用一百天以上时间,对全市所有县市区,深入乡镇街道及村居社区,全面了解包括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区服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在内的全部民政工作,认真分析,写出调研报告。笔者作为第六组成员历时一百多天,深入村居及部分家庭,参加了在奎文区、寿光市及诸城市的调研。   

 

  

    1.我市城乡社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1.1党政领导重视,发展方向明确

我市城乡社区及民政系统内专职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为8127人,见表1:

表1:2011年潍坊市民政系统及潍坊各社区社会工作者统计表doc

资料来源:2011年7—2011年12月潍坊民政双百调研统计资料

从表中可以看出,全市已经取得社工师、助理社工师资格的共有180人,其中115名在民政及社区服务领域,占63.88%。我市中心城区志愿服务组织2700余个,社区志愿者8万余人, “潍坊义工”、“鸢都义工”等志愿服务的事迹曾在央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中报道,并在全国社区志愿服务工作会议上做过典型发言。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许立全对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提案”作了重要批示。建立现代社会工作制度写入了2012年市政府工作报告。市综合配套改革办公室连续两年将“探索建立现代社会工作制度”列入全市综合配套改革重点改革项目,该项目由市民政局牵头,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政法委、市编委办公室、市信访局、市委党校、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残联、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卫生局、市人口计生委等18个市直部门或组织积极配合,并在奎文区、诸城市、寿光市、高新区四个县市区试点,有力的推动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由市委市政府领导挂率,市委组织部、市委综治委、市民政局等18部门组织为成员单位的潍坊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推进领导小组即将成立。潍坊市社会工作协会即将成立。经积极争取,省民政厅与市政府签订了共同推进潍坊市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加快民政事业创新发展的“厅市协议”,省民政厅对潍坊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工作指导,拔出专项资金,帮助我市巩固和扩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成果。2011年11月,全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经验交流会议在潍坊召开,省厅领导及各地领导在介绍经验、探讨发展的同时对我市的工作予以肯定,对我们予极大促进。经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协调将在事业单位工作的在编员工中取得职业水平证书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纳入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范围,我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评价制度迈出了实质性一步。民政系统内大胆探索,先试先行。2011年印发了《潍坊市直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制度(试行)》等三项制度及《潍坊市直民政事业单位社会工作岗位设置指导意见》(以下简称“三项制度一个指导意见”),建立了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四项基本制度。在局属各事业单位开发了101个社会工作岗位,社会工作岗位总量占到岗位总量的25%;对已取得社工师、助理社工师资格的分别给予3000元、2000元的一次性奖励,对取得资格证书且符合聘用条件的实施系统内聘任落实待遇。为进一步了解基层社会工作服务需求,找准社会工作事业发展突破口,在去年的“潍坊民政双百调研”中对各县市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情况作了深入调研,并形成了4份2万字的调研报告。奎文区、诸城市、寿光市、高新区县市区级社工协会已筹备完毕,相关工作各具特色:有的邀请全国知名专家探讨研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与政府办公室、人社局等部门正联合出台有关文件及岗位设置方案;有的将社会工作知识培训列入党政主要领导及部门主要领导读书会重点学习内容,邀请专家授课;有点出台了文件、办法,面向社区组织评选表彰。在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协调下,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市人社局联合开展了“潍坊市优秀社会工作者(和谐使者)”评选活动,在全市范围内评选出了100名优秀社会工作者。2012年8月,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蓬奇来我市历时两天,对市社会福利院、市儿童福利院,诸城市社会组织发展中心及土墙社区、奎文区苇湾社区、高新区社区发展中心及高新区开心社会工作服务社进行调研,先后召开了四个座谈会,对我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评价是“党政领导重视、民政推动有力、工作模式创新、效果明显显现、发展方向明确”。

1.2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城市社区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调研组在奎文区就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深入调研。奎文区以城市社区为重点,在社区建设、社区救助、教育指导、就业援助、纠纷调解、社区信息化等方面引入专业社工理念和社工技巧,不断扩展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2010年,在全区开展评选表彰区优秀社会工作者活动。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区民政局以奎人才办字〔2012〕3号文件的形式印发了《关于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职业水平考试的暂行办法》,拿出区人才专项资金对考取社会工作职业资格的社区工作者进行奖励。

该区是我市和谐社区创建工作的试点地区,近年来,该区研究探索建立网络化,框架式社区空间架构模式,按照资源合理配置、便于管理和方便居民的原则,对中心城区社区重新进行了框架式、网络化规划调整。中心城区城建规划内的所有社区,都以主要干道和街、路、巷、河为界,以社区居民的归属感、认同感为纽带,整块调整和划定社区的结构布局,呈网格状分布,每个社区规模一般达到3000户左右,形成无缝隙、全覆盖,整齐划一的社区地域和空间架构体系。调整后,全市中心城市社区由原来的186个调整为134个,布局和规模更加合理。公共服务纳入社区管理,包括村改居的村民转为城市居民,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养老等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健全了社区党委、社区居委会、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监督委员会“四位一体”的运行管理模式,按照网底工程建设要求,构建了社区服务中心--大社区--辖区单位--楼长组长--管理信息员的“五级责任网络”,形成了社会管理服务的动态式、无缝隙、全覆盖。调研组分别与大社区负责人、辖区单位负责人、楼长组长、信息员、居民代表座谈,他们赞扬网络化布局所带来的高效服务,赞同亲情化、人性化管理,畅谈作为老党员老职工对社区的归属感,对社区“两委”领导及成员赞不绝口。

在奎文区的奎文门社区,社区的党员在“社区大党委”的领导下,组建了雷锋党支部,义务为社区巡逻,与社区42位“空巢老人”建立了帮扶对子,定时探访,帮助打扫卫生、理发、陪老人外出游玩。发挥社区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创新社区党建工作,充分建章立制,建立规范的社区管理服务制度和服务平台,整合社区资源,形成共驻共建的良好局面。一批优秀社区工作者被评为市优秀社会工作者(和谐使者)。同时像胡晓敏、马成芳等一批年轻、学历高,在全国统一资格考试中取得社会工作师、助理社会工作师的社工人才被选为社区居委会主任、党委书记。目前该区居委会干部平均年龄为43.44岁,大专以上学历占50%以上。一批像韩连刚等有爱心、懂专业的年轻人,积极投身于社区服务业。我们在调研中与韩连刚进行了座谈,他是25岁的帅小伙,2005年当兵,当年被评选为优秀士兵,次年当班长。07年在市公交总公司当收入稳定的乘务员,08年他毅然辞掉了工作,创立了奎文区桃源老年公寓;为了更好地服务,他认真学习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正积极准备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同时,他还学会了哑语,掌握了褥疮护理,为严重秘便的老人用手抠大便,最多一次抠出了24个粪球,经常给老人洗脚洗屁股,他被推荐为“市优秀社会工作者”。社工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居民所认识。

参加“潍坊民政双百调研”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看到了一处处标准高、功能齐全的社区服务设施。在奎文区工福街社区,新建成的社区综合服务大厅内,中间是社区的公共平台,提供党建、民政、劳动保障、计划生育、城市管理等与居民息息相关的服务,也提供职业介绍、旅游、家政、缴费等社会化服务。北侧是综治维稳平台,第一时间处理居民群众的来信、来访、来电,及时化解矛盾,维护社区稳定。南侧是困难救助平台,提供社会救助、就业培训等服务。社区还安装了电子服务触摸屏,完善了民政、党建、便民服务、办事材料等全部社区服务内容,居民来到这里,只要轻轻一点就可以轻松了解办事流程和社区动态。在奎文,这样标准化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有19处,全市目前已有100多处新建、改扩建或提升改造的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近年来,全市已经通过城市旧城区、旧社区整体改造解决了基础设施陈旧、不配套、环境差的问题。同时将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在新一轮的城市建设中,所有的重点工程项目都有针对社区建设的配套对接,为开展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创建提供了条件。

奎文区东关街道苇湾社区在服务中融入社会工作服务理念,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拓展了社会工作服务内容,获得省级以上荣誉11项,居民普遍满意。苇湾社区党委书记吕峰是市、区两级优秀社会工作者,该社区持证社工师、助理社工师3人。笔者通过“潍坊民政双百调研”,来到了12343服务平台示范点,奎文区梨园街道樱园社区。这里有8000平方米的音乐广场和6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是目前全市最大的两个社区广场,社区办公楼里更是居民们活动的乐园,该社区党委书记胡晓敏就是2008年通过全国统一考试的全国第一批社会工作师。几年来,她运用专业社工知识,用足用活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全面汇集社会服务功能,围绕社区就医、托幼、养老、购物、休闲、健身、救助和矛盾调处“八个不出社区”的服务目标,打造系统化社区服务新模式,推进文明宜居城市建设,有效的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指数。她所在街办社区分别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和谐邻里建设示范社区等荣誉,她个人被评为奎文区优秀社会工作人才、潍坊市优秀社会工作者(和谐使者)。

 

1.3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农村社区建设中作用初显

通过双百调研了解到,目前我市规划建设的1044处农村社区已经投入使用,成为首个向民政部申报“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示范单位”的地级市,12个县市区中,包括诸城、寿光在内的7个县市区被命名为“全国农村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多村一社区”的模式按照市委、市政府2009年出台的《农村社区建设基本标准》,社区的基础设施得到明显完善,社区的人居环境不断优化,社区功能得到一定体现,新型社区管理运行机制初步形成。“两公里半小时”的范围不仅方便了农民,也为社会工作人才开展专业服务提供了平台。

诸城、寿光根据社区实际和群众生产生活需求,突出推进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通过抓好社区服务中心的覆盖范围,机构设置、内部空间布局等,确保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到位,保证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硬件建设。在覆盖范围上,服务中心服务半经一般掌握在2—3公里,涵盖3-5个村,1000-2000户。在机构设置及服务理念上,按照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潍坊市农村社区建设基本标准》及现代社工理念,内设民政救济、社会保障、残疾服务、司法调解、土管服务等服务窗口;统一设置社区卫生室、残疾人康复室、社区警务室、计划生育室等公共服务场所;统一设置文体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档案室、居民学校(会议室)、志愿者工作室、农贸市场、生活资料超市等便民服务场所。在服务中心内部空间布局上,为方便残疾人和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在进出处设置了坡道,将社区医务室、一站式服务大厅等站室统一设置在一楼,实现了服务设施的人性化设计。诸城市加快推进“数字社区”建设,建成全国首个农村社区服务网站群,开通社区服务网、农业信息网等网络,建立社区视频管理系统,社区治安监控视频网络,加快建设联系市、镇、街的社区网上审批平台,初步建立起城乡之间,社区之间互联互通的信息网络,为改进和加强社会管理创造了条件。

突出为民服务,实现农村社区各项服务全覆盖。诸城市、寿光市以构建“三大服务体系”为重点,完善了社区各项服务。一是构建了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以社区服务中心为平台,以各站式为服务主体,为群众提供了医疗卫生、残疾人康复服务、就业指导、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社会救助、计划生育等基本公共服务。二是构建了农村社区自助互助服务体系。发扬和睦友爱,邻里互助的优良传统,各社区定期组织社区居民开展各类自助、互助服务,解决社区居民生产生活困难,特别是解决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低收入家庭、外出务工人员的家庭困难。三是构建了农村社区市场化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为社区居民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生产生活服务,大力发展社区服务网点,发展日用品超市,金融保险代办,农资供应,农产品供销,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科技市场信息咨询等,为社区内的家庭和居民提供便民服务。寿光正结合实际,开展“平安社区”、“20分钟社区医疗圈”、“文化社区”等特色服务和创建活动,扩展农村社区服务内容,打造潍坊农村社区服务品牌,使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困难救助、矛盾调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行为矫治、关系调适等个性化、多样化服务方面的专业优势得以发挥,对解决社会问题、应对社会风险、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发展发挥重要基础作用。

诸城市将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与社区组织和队伍建设紧密结合,狠抓三大建设:一是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社区工作人员选拔和培训机制建设。鼓励社区工作人员参加全国统一的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将社区工作人员提升转换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所有社区工作人员中进行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培训。实行因事设岗、以岗定人、一人多岗、一岗多责、专职与兼职配合的原则,根据实际需求和群众意愿选配农村社区工作人员,着力拓宽农村社区基层干部来源,注重从优秀现任村干部、农村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农民中选拔社区干部。实施“一社区(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引导高校毕业生到社区任职,凡社会工作专业及相关专业同等条件下优先。将农村社区工作者纳入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探索“政府买岗、社区聘用”的路子。县市区级的劳动保障、残联、卫生、计生、公安、文教体育、司法、土管、农业等有关部门,单位也从各自的工作特点出发,尽职尽责,制定措施,密切配合农村社区,建立多种形式的资源共享。该市城乡社区建设,不仅使城乡群众得到了多样化的服务,实现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也为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平台,创造了条件。二是加强社区基层党组织和自治组织建设。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切实加强党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领导,在所有社区设立党委或党支部,围绕社区服务与建设,在指导协调、保障、教育、培训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通过分类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接待日”等品牌化服务活动,使社区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凝聚居民、服务邻里的中坚力量。三是建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志愿者队伍联动服务机制,实行社区志愿者登记注册制度,积极培育社区志愿者队伍,因地制宜开展了社区家政、农技、文化、法律、医疗等服务活动,满足了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娱乐等基本需求。并充分发挥党员在志愿者队伍中的带头作用,使他们成为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

    2.城乡社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社会工作人才数量缺口很大,岗位开发不足

在美国、加拿大、日本、香港等,专业社工的配置比例,能够达到总人口的千分之二到千分之五。《社工中长期规划》提出,到2015年,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达到50万人。到2020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145万人”,分别相当于总人口的万分之四和万分之十。而目前我国各行各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近20万,到2015年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缺口约30万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发展滞后,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不完善,人才数量缺口很大,能力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服务需求不相适应,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比尚有较大差距。按照《社工中长期规划》到2015我市专业社会工作者至少4000人,其中持证社工师助理社工师1200人。从目前我市的情况来看,四年来共有180人通过了全国统一的资格考试,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取得社工师、助理社工师资格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中,从工作领域分,各级民政系统90人,街道社区72人,残联、卫生、在校大学生各3人,司法系统1人,其他2人。按地域分,其中省直、市直部门单位61人,寿光市25人,奎文区22人,诸城市11人,高新区10人,昌乐县8人,潍城区、青州市、安丘市各7人,临朐县6人,高密市、昌邑市、经济区各3人,坊子区、寒亭区、滨海区各1人。而在高等院校、教育系统、信访系统,人口计生等,尚无取得社会工作师、助理社工师的人员。全市整个高层次社会工作人才、社会工作实务督导人才、社会工作理论研究人才更为稀缺。社会工作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呈现出“年龄大的多、年纪小的少;文化低的多、学历高的少;兼职的多、专职的少;半路出家的多、专业人才少”等“四多四少”现象。现有的社会工作从业人员总体上学历、水平较低,年龄偏大,而且多数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工作手段和方法比较落后,难以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系统化的专业服务,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

2.2部分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学非所用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我国得到恢复和发展。自1987年国家教委批准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等4所高校设置社会工作专业至今,设置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达到320多所,每年招收及毕业的本科生在1万人以上,到现在大约有30万人,按比例计算潍坊市至少1500人。这些毕业生有社工价值理念,有专业知识技能,但他们在潍坊找不到适合他们的工作,待业、转行、流失。调研组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过13名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大学生,通过与他们的访谈得知,他们的同学中大约80%以上没有从事社会工作,没有参加社工师、助理社工师资格考试,对从事社会工作热情不高,感到没前途。其原因主要是职业化进程迟滞,缺少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另外,社工师、助理社工师没有纳入职称聘任系列,对广大社工专业的毕业生及社会工作服务从业人员学习专业知识、报考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影响较大,让广大社工萌生出“考出社工证来没有用”,“学习社工没有用的念头”。社工薪酬水平低,以社区为例来说,工作人员一般分三类,一类是镇街派驻,一类是大学生村官,其余是面向社会选聘的。镇街派驻的工资待遇约为2200元,基本与同级公务员持平,大学生村官虽然素质高工作能力强但不稳定,临时选聘的工作人员工资为1000元左右,工作积极性不够高。

 

2.3缺少民间社会工作组织

目前,美国、日本、香港及深圳、东莞等国家和地区的民间社会组织已经非常发达,中国大陆的专业社工服务机构发展滞后,远远落后于港澳台地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党和政府对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及社会管理创新越来越重视,民间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作用空间越来越大,民政部2009印发了《关于促进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的通知》(民发[2009]145),近年来民间社工服务组织在党中央政策的不断推动下蓬勃发展,目前全国共有近千家民办社工服务机构,尤其是深圳、广州、上海、北京等地的社工机构发展迅猛,深圳已有近百家民办社工服务机构,在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当前,全省有济南基爱社会工作服务社、济南山泉社会工作服务社、青岛爱益普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20余个民间社会工作服务组织,而我市还没有以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为主业的民间社会组织。其原因关键是认识问题,就是对民间社会组织缺乏认识,缺少相关政策,如支持孵化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等。

2.4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尚未起步

据初步了解,我市各高校均未设置社会工作专业。目前,仅有潍坊医学院人文科学院在社会保障等专业开设了社会工作综合知识、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工作法规三门课程。山东经贸学院今年申报了社会工作专业,但要到2013年才开始招生。如果在全市进行大规模专业培训首先面临的将是缺乏较高层次的培训师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缺少好的政策环境。

2.5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的知晓度不高

双百调研期间,我们通过发放问卷、访谈等了解到,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的知晓度在居民村民中约为30%。许多社区干部包括镇街干部对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并没有较为完整的概念,访谈中常常答非所问。我国高校恢复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已经20多年,设置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已达320多所,全国社工师、助理社工师资格考试自2008年起已经5年,但有的镇街民政干部甚至还不知道高校设有社会工作专业,不知道职称序列中有社工师、助理社工师。其原因是宣传不够。

    3.如何在城乡社区服务中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我市城市社区网络化布局、无缝隙覆盖、整齐划一,中心城市社区构建了高效的社区服务平台。农村社区覆盖全市,多村一社区模式日臻完善,规划设计的农村社区已经全部投入使用。这为我市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建立现代社会工作制度,尝试“潍坊社区-社工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厚实的基础和极好的条件。发挥优势,乘势而上,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社区无疑是主阵地。

3.1以人才培养为基础,大力加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培训

3.1.1统筹规划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培训

应该根据我市当前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研究制定教育培训规划,建立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加快建立不同层次教育协调配套、专业培训和知识普及有机结合的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社区社会工作服务涉及面广,包含了老年人服务、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纠纷调解、矛盾调处等方方面面的工作,所需的专业技巧和工作方法也有很大差异,老年人服务需要工作者有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又需要有良好的耐心,还需要有很好的资源协调能力,以调动各方面的社会资源为老年人服务;而纠纷调解工作既需要工作者有基本的法律知识,还需要有良好的观察分析能力及关系协调能力;不同工作领域的工作者既有相同的社会工作价值观、社会工作理念的培训需求,又有很明显的不同的服务方法、工作技巧方面的培训需求,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需要对培训工作进行统筹规划,避免盲目“一刀切”的培训。

3.1.2整合提升转化现有社区从业人员成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目前我市在城乡社区工作的从业人员为7500人。这批人能力强、作风正,为群众真诚服务、无私奉献,如何提升这批社区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将其整合提升转化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奎文区是民政部在潍坊市的第一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地区,四年间有22名从业人员考取社工师、助理社工师资格,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潍坊市社会福利院是民政部第二批试点单位,该院在全面加强质量管理、通过ISO认证的基础上,探索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建设,全院43名在编员工中有包括院长、5名支部委员在内的23名考取了社工师、助理社工师,占53.5%。为我市及全国福利院系统在职从业人员提升转换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树立了样板。员工素质的提高带来了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该院先后通过了ISO质量认证,被评为省文明单位、全国机构养老模范单位、全国残疾人体育活动先进单位并代表潍坊参加北京残奥会闭幕式。干部职工中涌现出了党的十八大代表、助理社工师杨守伟,感动潍坊人物助理社工师崔中军,全国优秀儿童福利院院长、全国首批社工师张新民等一批先模人物,以专业社会工作理念、方法完成了一大批典型社会工作实务案例。其经验的要点就是领导高度重视,带头学、带头考,在全院全员灌输社会工作知识,把社会工作融入到各项服务工作之中。将现有的7500名社区工作者的三分之一或一半转换提升成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将对我市社会管理创新、创建和谐社会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3.1.3大力开展社会工作专业培训

对城乡基层居(村)民自治组织、社区服务组织、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基层社会服务部门直接从事社会服务的人员进行大规模、系统化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培训,切实提高其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培养一批高层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挥他们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研究与督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大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区服务、残障康复、婚姻家庭、职工帮扶等社会服务机构管理人才培养力度,提高社会工作服务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加强对社区新入职人员的岗前培训及持证专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在更广范围内开展社会工作基础理论、专业方法、工作技巧培训,进行社会工作知识普及培训。自上而下,加强对有关领导干部的培训。要鼓励各级政府组织领导干部参加各种培训,对涉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的党政部门、人民团体、相关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社会工作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其开展社会服务、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做好群众工作、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尤其是通过培训,解决认识问题。对下派基层锻炼的党政部门、人民团体、相关事业单位、部分执法单位的干部和聘任到城乡社区任职的大学毕业生要普及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使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对城乡社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思想上重视、行动上支持、领导上内行、指导上专业。依托有条件的高校、干部学院、科研院所、培训机构、社会服务机构开展培训工作。分领域研究、开发社会工作培训课程和教材。加大社会工作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专兼职结合、理论与实务水平较高的培训师资队伍。制定社会工作培训质量评估政策和指标体系,加强对培训机构的评估和监督。培训工作由市直有关部门、群团组织和各区负责组织。近三年内,各级各有关部门对所属单位的社会工作从业人员,要分期分批轮训一遍。

 

3.1.4借助政策环境,在我市大力发展社会工作专业教育

我市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极不适应。建议市委市政府要高度重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认真贯彻《社工意见》《社工中长期规划》精神,借助当前良好的政策环境,大力支持各高校开设社会工作本科、专科教育,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学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基础建设。依托有条件的党校、高校、培训机构、社会服务机构开展服务工作教育培训。要探索改革完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社会工作实践在学校社会工作教育中的比重。建议在奎文、诸城、寿光、高新等试点城乡社区,建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教育示范基地。建立教师参与社会工作实践制度,鼓励一线优秀社会工作人才到高校授课。加强对高校相关专业学生的社会工作通识教育,通过各种途径,使社会工作知识渗透到各个方面。加强与省内就近高校的合作交流,在广大城乡社区推进社会工作实习基地建设,丰富和完善“校社”、“校企”合作模式,提升社会工作实务人员运用专业理论和专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社区人员参加在职学历教育时选修社会工作专业。通过设立专项基金、评选优秀课题、编辑《社会工作实务优秀案例》、《社会工作专业优秀论文汇编》等方式,支持社会工作专业相关研究及实践。促进社会工作学术团体和平台建设。

3.2以人才使用为根本,大力开发社会工作专业岗位

3.2.1在城乡社区中配备和使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目前,我市共有城乡社区1178个,社区硬件设施全国领先,社区服务内容亟待进一步充实、社区服务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第一步要在试点社区设置社工岗位,每个试点社区至少设置5名,城市社区专职专业社工的配置,可从本社区现有社区工作者中整合提升转化,也可由各区、街道根据实际需要补充配置。专业社工以从事社工专业为主,同时兼职其他社区工作。要学习深圳经验,加强专业督导,逐步推进。第二是将诸如奎文区民情巡访员等岗位全部设置为社会工作岗位,逐步以专业社工置换。三是以后社区各种岗位招聘人员时,一定要优先招聘具有社工资格或有社会工作学历者。充分发挥专业社工在针对社区特殊群体,如老年人、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失业人员、低保对象、扶贫对象、受灾群众、进城务工人员、药物滥用人员、艾滋病患者、刑满释放人员等特殊群体提供服务的专业优势,围绕服务对象能力建设、参与意识提高、社区互助、社区志愿者资源调动等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社会工作服务。2015年前,城市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员配备不少于工作人员总数的50%。2020年达到80%。探索我市农村社区社会工作服务新模式,到2020年,全市所有农村社区至少有1名专业社会工作人员,到2020年基本实现社会工作服务组织全覆盖。

3.2.2培养优秀社工人才进班子,提高社区服务专业水平

社会工作是一门专业,一门科学。社会工作与社区服务息息相关,培养优秀社工人才进社区领导班子,是提高社区专业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全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首批试点单位,江西万载县在试点中实行每个村委会中至少一名社工,取得良好效果。《社工意见》明确提出“培养选抜熟悉社会工作、社会政策的优秀人才进入地方及有关部门和单位领导班子”。“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班子考核”。“注重把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吸纳进党员干部队伍,选抜进基层领导班子,与持有突出贡献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进入人大、政协参政议政”。这为在城乡社区服务中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政策环境。

3.2.3培育孵化一批民办社会工作机构

要立足城乡社区培育孵化一批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以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按照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原则,完善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政策,积极发展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学习深圳经验,采取财政资助、提供服务场所等方式培育孵化支持一批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更好地开展工作。潍坊众多城乡社区中宽敞明亮、功能齐全的社区服务中心可以容纳孵化各类民办社会工作机构。政府一要降低门槛,二要加强对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管理监督,建立健全专业评估机制,指导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各社区党组织、自治组织要全面关心重点照顾促进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这一新的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和鼓励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吸纳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当前,应重点扶持和发展为老年人、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失业人员、低保对象、扶贫对象、受灾群众、进城务工人员、药物滥用人员、艾滋病患者等特殊群体提供服务的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

3.2.4建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志愿者队伍联动服务机制

志愿者队伍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开展服务的重要补充力量。建立健全面向全社会的志愿服务动员系统,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体系,普及志愿理念,强化志愿意识,弘扬志愿精神,倡导志愿行为,完善激励机制,培育一支参与广、功能强、作用好的宏大的志愿者队伍。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志愿者相互协作、在城乡社区共同开展服务的机制,通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引领,总结现有的“党员义工”、“鸳都义工”、“雷锋车队”等开展社区志愿服务的做法经验,规范志愿者招募注册与管理,并与12343民生万事通便民服务网搞好对接,提升志愿者服务水平,丰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资源,拓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范围,增强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效果。

3.3以人才评价激励为重点、尽快扭转人才匮乏

3.3.1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人才评价制度

《社工中长期规划》提出要“像高度重视选拔培养经济建设人才那样,高度重视选拔培养引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要建立以社区各类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化、社会化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评价机制。认真组织城乡社区相关人员参加全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职业水平考试,不断提高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要推广奎文区的做法,以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区民政局联合下文,对社区工作者中经全国统考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的一次性发放学习补助费300元;取得社会工作师职业平证书的一次性发放学习补助费500元。学习补助费从区人才工作专项经费中列支。完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考核制度,根据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从业领域、单位性质和岗位胜任力要求,分类形成由品德、知识、能力、业绩等要素构成的岗位评价指标体系。要在城乡社区建立健全以聘用合同和岗位职责为依据,以工作绩效为主要内容,以服务对象满意度为基础的考核办法。

3.3.2创新探索适合我市特点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评价办法

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民建中央提出了《关于加强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提案》,指出我国现阶段社会工作人才评价系统不够完善,社会工作人才评价认定标准比较单一,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制度还没有建立,社会工作岗位开发与设置政策还没有制定出台。我国的社会工作还处于初始阶段,《社工意见》在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原则中明确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对国(境)外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形成的优秀成果进行有益的借鉴,着力建设符合中国国情、体现时代精神、适合社会需要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并提出“要制定社会工作员和高级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评价办法,完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职业水平评价制度,形成初、中、高级相衔接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职业水平评价体系。”在国家出台社会工作员和高级社会工作师之前,我市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评价如何进行将直接关系到我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方向。我市社区工作者队伍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近年来涌现出了全国小巷总理之星、全国和谐使者等一大批先模人物,我市社区建设取得骄人成绩靠的就是这支队伍。不可能用另外一支队伍取代这支队伍。通过“潍坊民政双百调研”我们了解到,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已经五年,要将这支队伍年轻化专业化毕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周期。他们中富有工作经验但理论较差、年龄偏大的一部分社区工作者连年参加考试,但屡屡难以全部合格。为此,建议学习温州做法,试行全国和我市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相结合的社会工作人才职业资格评价制度。组织成立我市社会工作专业评审委员会,对现有实际从事社会工作服务的人员进行培训及考试,然后根据从业年限、学历、培训考试成绩、近年来有关奖励进行综合打分,确定潍坊市社会工作专业资格(地方粮票),在一定时期内纳入到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范围。

3.3.3做好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薪酬保障工作

要把解决社区工作者薪酬保障和切实提高在城乡社区、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工作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薪酬待遇水平统筹考虑解决。市直民政事业单位已经实行了社会工作人才岗位津贴,对已经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资格的不在编员工,自2012年起,在原来工资的基础上,社会工作师每月补贴200元,助理社会工作师每月补贴100元,一般社会工作者每月补贴40元。以后取得资格的,从取得资格证书的第二个月起发放岗位津贴。他们的做法很有借鉴推广意义。

笔者建议,在当前及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可以参照中小学教师和护理专业的做法,为在一线社区工作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加发工资的10%。利用每年的国际社工周宣传扩大“4.12国际社工节”的影响。在事业单位工作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工资待遇按照我市专业技术人员有关规定执行。出台《潍坊市社会工作服务类从业人员薪酬指导标准》,在城乡社区、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社会工作(者)协会、公益性社会组织等从业的社会工作者,其薪酬待遇参考该薪酬指导标准并结合本单位实际予以合理确定。加强社会工作受聘人员的权益保障工作,完善包括人员流动、工资福利、职称评定、档案管理、社保缴交等方面措施,解决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后顾之忧。

 

3.3.4建立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表彰奖励制度

对社区优秀社会工作者的表彰奖励要以党委、政府表彰奖励为导向,以社区和社会力量为主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表彰奖励活动。将符合条件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纳入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范围。注重把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吸纳进党员干部队伍、选拔进基层领导班子,支持有突出贡献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进入人大、政协参政议政。2012年市委市政府表彰了全市100名优秀社会工作者(和谐使者),其中在社区一线工作者为76名,占76%,在社会引起了极好的反响。奎文区在全区社区中广泛开展评选优秀社会工作者活动,将他们的先进事迹大力宣传,对评选出的优秀社会工作者落实待遇,每月增发200元,连续发放三年,提高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地位。家住该区社区的“鸳都义工”负责人被评为全国优秀志愿者,并当选为市政协委员。建议定期开展“潍坊市优秀社会工作者(和谐使者)”评选表彰活动,加大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方针政策、主要举措、时事动态和典型事例和先进事迹等;充分利用城乡社区各种宣传渠道,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社会认知度,形成关心支持、理解尊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3.4以政策制度建设为保障,探索建立现代社会工作制度

我市是全省唯一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试点市,市委市政府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把“探索建立现代社会工作制度”列为深化经济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项目的重点项目,强调科学规划、试点先行、分步推进、重点突破,逐步建立健全符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社会工作制度体系。笔者理解,现代社会工作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总体制度、基本制度、配套制度、相关制度。

3.4.1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尽快出台整体性制度

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建立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民政部门具体负责,机构编制、发展改革、教育、公安、司法、财政、人社、卫生、人口计生、信访、扶贫等部门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组织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成立由市委、市政府领导为组长,上述部门组织参与的市社会工作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出台《中共潍坊市委、潍坊市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潍坊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2012-2020)》;将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地方和有关部门领导班子考核。发挥市社会工作协会在行业自律、权益维护、业务培训、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作用。

3.4.2建立完善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基本制度及行业规范

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四项基本制度,逐步完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选拔、使用、流动、评价、激励等制度体系。市直民政系统于2011年10月率先出台了潍坊市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制度、社会工作人才管理制度、社会工作人才奖励制度及潍坊市直民政事业单位社会工作岗位设置指导意见。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考核评估、专业督导、行业自律、继续教育、违纪处理、职业道德规范及财政支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制度等系列配套制度。要建立健全以聘用合同和岗位职责为依据,以工作绩效为主要内容,以服务对象满意度为基础的考核办法。分类制定社会工作专业督导能力素质标准,完善专业督导方法与技术,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专业督导制度。成立各级社会工作协会,充分发挥好社会工作行业协会在行业自律方面的作用。完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继续教育制度,构建分层分类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继续教育体系。研究制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职业道德守则和专业行为规范,加强职业道德和作风建设。在每年的选聘社区工作者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各县市区参照市里做法,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健全制度。

3.4.3建立完善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投入机制

市区两级政府要将应由政府承担的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加大财政投入。2012年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办公室公布了《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手册》,资助250个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及培训10000名左右的社会组织负责人或业务工作人员。2011年省民政厅与市政府签订的“厅市协议”中省民政厅拿出专款支持我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试点。省民政厅将财政或福彩公益金是否投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列入全省民政工作考核。奎文区、诸城市的一批政策制度有的已经出台,有的正在积极酝酿。要逐步加大民政部门使用的彩票公益金支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并且要优先投入到社区领域。大力拓宽社会融资渠道,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和个人设立非公募基金会,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社区社会工作服务领域。

3.5以重点工程实施为载体、加快实施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社区试点示范  

3.5.1试点示范工程的任务目标

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社区试点示范工程是市民政局为实施全市综合配套改革项目“建立现代社会工作制度”而酝酿推出的一个试点工程,笔者参与了该工程《创建标准》、《实施方案》、《考核标准(7项25条)》及《量化赋分表》的起草,并参与了征求意见的过程。该工程根据国务院《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国办发[2011]61号)、《社工意见》)及《社工中长期规划》)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四个潍坊”、“建立现代社会工作制度”的要求,通过在全市试点县市区开展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试点)示范社区工程,探索建立一批制度配套、组织健全、设施一流、队伍过硬、服务专业、经费保障、管理标准的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社区,大力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其目标任务是研究探索适合我市城乡社区特点的现代社工制度,在试点县市区的部分城乡社区先试先行,制定切合实际的创建标准,积极开展社会工作服务,创造具有潍坊特色的社区社会工作服务模式,以点带面,不断总结提高,为全市大规模开展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供经验。到2020年使我市及部分县市区成为全国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示范地区。使10个以上城乡社区成为全国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示范社区。要通过教育示范基地建设,使群众一看就知道社工是干什么的,干了些什么,社区服务水平是不是得到了提高,为什么要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3.5.2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社区试点内容

试点内容包括7项25条,每条4分便于赋分考核。

(1)加强制度建设。出台县市区级、镇街级及社区《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及《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四项基本制度,有实施记录及成功的经验做法;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考核评估、专业督导、行业自律、继续教育、违纪处理、职业道德规范及财政支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制度等系列配套制度;认真执行已有相关社会工作服务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探索建立新的社会工作服务基础标准、管理标准、安全标准、服务流程等。

(2)加强组织机构建设。以正式文件公布县市区级、镇街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县市区民政局分管局长明确、有专门机构及人员;镇街有分管领导及人员从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成立县市区社会工作协会,设有孵化机构,镇街、社区分别建立社会工作管理服务机构。

(3)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达到国家基本标准及县市区级优秀标准;有适合开展社会工作服务的特色活动场所;能承担高校大学生实习调研、社会实践及志愿者活动;社区信息化及紧急呼叫系统完备。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2012年底,每个社区至少配备1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2015年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不少于工作人员总数的50%,并有相应的规划措施;县市区每年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考试的参考人数及通过人数超过全市平均数;现有社会工作服务人员每年参加专业教育、培训不少于180学时;按制度及时兑现有关奖励、津贴;落实人才优先投入原则,在开发社工岗位、吸纳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方面有成功的经验做法。

(5)强化服务专业性。要求社区综合服务达到县市区级优秀标准;开展面向老年人及社区特殊群体的生活照料、精神关怀和困难帮扶等社会工作服务并有成功的经验做法;围绕社区卫生、社区文化、居民教育等社会工作服务有成功的经验做法;便民利民服务融入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理念、方法,社区志愿者服务实现专业社工引领。

(6)切实保障经费。应由政府承担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健全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制度政策;用于支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福彩公益金全部专款专用,使用合理;社区积极实施社会融资项目,引导非公募基金等社会资金投向社会工作领域。

(7)开展标准管理。按照ISO9001质量标准要求,做到事事有人干、事事有人管、事事有记录,逐步完善各项标准化管理体系;根据实际,开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服务文书整理、管理、保存好,纳入社区档案管理系统;与上级社会工作行业协会或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签订督导协议并履约。

3.5.3组织实施的重点及难点

(1)试点社区的选拔及督导考核。第一年按照市综合配套改革办公室确定的奎文区东关街办苇湾社区、诸城市龙都街办土墙社区、寿光市圣城街办向阳社区、高新区新城街道北苑社区。其重点是加强领导,给予政策及资金支持,鼓励各试点社区搞出各自特色,其考核已纳入4个县市区2012年度综合考核。难点是缺乏有较高理论水平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人才及督导人才。解决办法一是加强试点社区优秀社工人才的培训,集中办班至少15天,派出学习考察;第二批可通过社区申请、招投标的方将试点社区扩大到20个。全市几乎所有县市区将全部参加到试点中来。其重点应该是加强对所有县市区有关党政领导、民政等有关部门负责人的培训。可通过依托党校有组织部门牵头组织,这将对整个全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是一个全方位的推进。其难点是培训需要大量资金,需要政府及各界加大投入。

(2)专业人员管理。参照济南做法,由市民政局委托市社工协会面向全国招聘专业社会工作者派驻试点社区(按每个社区不低于3名的数量进行配备)与现有社区工作人员共同开展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试点。专业社工与社工协会签订劳动合同,实行双重管理,其工资由政府出资,市社工协会支付。

(3)有效整合资源。各县市区及街道社区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要充分挖掘利用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驻社区单位、各类公益性社会组织等社会资源,通过项目对接、社企共建、结对帮扶、联合实验等方式,开展面向服务对象、面向群众、面向社会的职业化专业化社会工作服务,激发社区活力,提升服务水平,满足群众需求。

(4)强化督查指导。市社工协会要将引进督导与培育督导相结合,组建专项督查指导组,定期深入各地,就服务标准化工程的推进情况,相关政策的制定、完善和落实情况及所派社工的职业活动进行督导。县市区镇街道也要加强对基层工作任务落实情况的督办检查,及时反馈信息,每季度一调度。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定期通报情况,对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将在全市进行总结表彰和典型推广。

 

参考文献

1. 《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中组发〔2011〕25号)2011.10  

2.《国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中组发〔2012〕5号)2012.05

3.《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提案》,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121097号提案,2012.03

4.关于印发《全市2011年深化经济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项目》的通知(潍办字〔2011〕77号) 2011.06

5.《山东省民政厅、潍坊市人民政府共同推进潍坊市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加快民政事业创新发展合作协议》,2011.09

6.潍坊市民政局关于印发《潍坊市直民政事业单位社会工作岗位设置指导意见》的通知(潍民字〔2011〕62号),2011.11

7.潍坊市民政局关于印发《潍坊市直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制度(试行)》等三项制度(试行)的通知(潍民字〔2011〕63号),2011.11

8..《关于开展“潍坊市优秀社会工作者(和谐使者)”评选活动的通知》(潍民字〔2011〕58号),2011.10

9.《关于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职业水平考试的暂行办法》(奎人才办字〔2012〕3号),2012.06

10.《关于促进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的通知》(民发〔2009〕145号),2009.10

11.《关于加强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提案》,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民建中央提案,2012.02

12.《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手册》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办公室文件,2012.03

13.《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国办发〔2011〕61号),2011.12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case/2017/0417/2879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