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实务探索案例研究 社会大众对学校社工的知晓度及需求度研究

社会大众对学校社工的知晓度及需求度研究

社会大众对学校社工的知晓度及需求度研究

             ——以武汉地区为例

摘要:本文以武汉市地区青少年空间辐射范围内的社区、学校为调查样本,研究了社会大众对学校社工的知晓度与需求度的情况。根据问卷调查、实地访问等方式,了解社会大众是如何对待青少年成长需求和问题,从而探讨学校社会工作就青少年健康成长方面是否具有其应有的作用,是否有推广的必要。针对社会大众对学校社会工作的知晓度及需求度情况,本文进一步探索对于学校社会工作发展中已经出现的一些问题,根据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从而促进武汉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帮助武汉地区的青少年健康成长。

关键词:社会大众   学校社会工作   知晓度   需求度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一直是父母、老师十分关心的主题。如何让青少年健康成长、获得他们必要的能力也是社会工作的一项服务目标,而学校社会工作对促进青少年成长方面有着可以预见的作用。

武汉地区社会工作的发展相对较快,在6个中心城区和一个远城区已建立了7所青少年空间,还有两所正在筹备之中。这些青少年空间在满足青少年多元化成长需要、构建和谐社区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在周边社区和学校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宣传了社会工作的理念,为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而目前中国大陆社会工作的发展还比较缓慢,社会大众对社会工作的概念很模糊,针对这样的情况,学校社会工作面临怎样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文献综述

学校社会工作是将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运用于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的一项专业社会工作,工作与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儿童和青少年,同儿童、青少年的教育工作密切相关。本文通过查阅有关学校社会工作的文献,尝试对相关观点进行归纳和反思后,探索学校社会工作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方面的作用和意义。另一方面,通过问卷调查,实际了解武汉地区大众对学校社会工作的知晓程度,研究社会大众对学校社会工作的需求度。

查阅的已有文献对学校社工的作用、开展必要性,学校社工理念建构及如何实施学校社会工作有了较系统的阐述。从宏观方面看,学校社工的发展是社会工作事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转型和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需要,也是政府工作和社会工作本身职业化的需要;从微观方面看,学校社工的发展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需要,是学生个人成长和社会化的需要,是学校通过教育完善学生人格和性格的重要途径之一。综合已有文献看,学校社工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或障碍,如在青少年空间推广学校社会工作时,可能会遇到管理权的归属问题、服务项目的设计问题、公益性原则与盈利性需求的矛盾等,文献虽提出了这些问题,但大多数没有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或对策,只是从理论上对这些现象或问题做了阐述。

有的文献指出,学校社会工作对缓解或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有着积极作用,并按此思路详细的说明了学校社会工作如何在心理健康问题上发挥作用。但本文认为,过于强调学校社会工作对心理健康问题的作用可能会产生学校社工是否就是心理咨询师的错误观念,使人们误解学校社会工作的真正内涵与作用。并且,大多数文献是以社会工作发展较迅速的香港、深圳等地区的发展状况为研究范本,提出自己对学校社会工作发展的思路,或者直接借鉴香港、深圳等的经验,将其应用到中国内地,相对忽略中国内地学校社会工作发展实地情况。而本文的研究,是以武汉市(内地城市)为调查的地区,且武汉为青少年空间的试点地,对青少年空间辐射范围内的社区、学校的问卷调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通过查阅的文献,还可以发现,许多研究是从学校社工的特点、优势等这一方面探索学校社工发展的途径与模式,很少与青少年空间资源相结合来探求发展途径,本文认为可以将两方面即青少年空间资源与学校社会工作自身优势相结合来发现、挖掘新的发展模式。

二、研究主要变量、假设和思路

(一)资料来源

     本研究是基于社会公众对学校社会工作的知晓度和需求度及需要的服务方式的一项调查,所有数据是通过问卷形式获得,调查对象共288名,最终获取有效问卷288份,有效回收率为100%。;所得定性分析资料是通过面谈获得。

(二)研究主要变量

1、因变量—对学校社会工作的知晓度和对学校社会工作的需求度

本研究中对“知晓度”“需求度”的测量主要通过问卷的知晓度与认同度、潜在需求部分获得。

本研究中选择的关于知晓度与认同度的问题是:在简单了解“学校社会工作”之后,您觉得有没有必要开展学校社会工作服务?您觉得在学校已存在心理咨询服务的前提下,还有没有必要提供学校社会工作服务?及在社会大众的生活中常听到的词语,如“心理咨询师”“义工”“社会工作者”作为研究知晓度与认同度的参考项。

2、自变量—性别、职业

性别的不同可以形成看问题的不同视角,男女性对学校社会工作的知晓度与需求度可能会有一些差别,因此将性别作为自变量之一;

职业不同的人群对自己的需求有所不同,在看待学校社会工作是否促进青少年成长的态度上也会有不同,因此将职业作为自变量之一。

(三)研究假设

性别、职业的不同对学校社工的知晓度和需求度产生影响。

(四)研究思路

     本研究主要分为三部分。

首先,通过性别、职业两个自变量的变化,研究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相关性及相关程度;其次,根据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检验本文对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界定,分析社会大众对学校社会工作的知晓程度和需求程度,检验研究假设;最后,根据研究和分析的结果做出总结,探索学校社工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途径与方法。

三、研究结果

 (一)知晓度的研究结果

1、自变量:性别

在性别对学校社工知晓度的影响上,本文通过数据分析得到一些结果。结果显示出大众对学校社会工作的知晓度不充分,学校社会工作的知晓度在性别上没有太大差别。知晓度的不充分是学校社会工作服务在发展上可能会遇到难以被人们理解和接受的困难。所得数据结果如下:

          表1   社会大众对学校社会工作知晓度分析结果(n=288)

1491529102(1)

从表1可以看出,288名问卷答题者对心理咨询师、义工、社会工作者的知晓度分别为72.8%、81.4%、49.1%。社会大众对社会工作的知晓度相对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社会大众对学校社会工作的知晓度较低。

图1   社会大众对学校社会工作认同度分析结果(n=288)

 图片1

图片2

图1是对问卷第6、7题的分析结果,选①代表认为有必要开展学校社会工作。由图可以看出,第6、7题的①选项处于波峰,288名问卷答题者中的大多数认同学校社会工作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中的作用。

       表2  性别对学校社工知晓度的影响分析(n=288)

1491529179(1)

由表2可以看出,性别对社会大众关于社会工作的知晓程度没有产生太大影响,男女性对心理咨询师、义工的认识比对社会工作者的认识较多,这是与表1的结果是一致的。

2、自变量:职业

在职业对学校社工知晓度的影响上,本文通过面谈得到的资料进行说明。

职业类型分为学生、老师、公务员、企业员工、个体经营者、医生,在面谈的过程中,在总量中占大多数的有学生、老师、企业员工,分别为学生占45.5%,老师占11.5%,企业员工占12.8%。下面主要就学生、老师、个体经营者说明面谈的结果。

①学生

对社会工作者的了解不多,反映出的原因有:年龄较小,知识储备较少;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学习上有较大负担,很少关注学校以外的事情;学生太贪玩,没有关注这方面的事;学校常设的是心理咨询室,学生在遇到困难或心理压力太大时通常去心理咨询室咨询,对学校社会工作没有形成具体的概念。

另外一部分学生,大多数是通过父母、老师、大众传媒等了解一些关于社会工作者的信息和知识,并且他们所了解的仅止于知晓有社会工作者这一项职业。

②老师

相对其他职业来说,老师对社会工作的了解更多,也更详细,这一职业群体主要通过阅读新闻、报刊、杂志、与同事交流等方式了解到社会工作的信息,他们的阅历相对丰富,受教育程度较高,在吸收和处理信息方面的能力也相对较强。

③个体经营者

这一人群大多数学历相对较低,很多时间都忙于养家糊口,信息来源通常是电视和与周围人的交流。他们大多忙于生计,对自己孩子的健康成长关心较少,孩子们处于一种自然成长的状态,他们的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也相对较差。个体经营者中的少数对社会工作者的了解是通过电视新闻获得的。他们与老师的情况有着较大的区别。

(二)需求度的研究结果

              图2   社会大众对有特殊行为学生的帮助需求(n=288)

                     

图片3

   注:图为社会大众对专业人士的个别化服务(社会工作者)的需求,绿色为需要,蓝色为不需要。

从图2中可以看出社会大众对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服务有一定的需求度,但就样

本整体而言,需求程度不高。

表3   社会大众选择如何度过寒暑假的分析

1491529314(1)

由表可以看出选择第3项“参加各种特长培训”的人数最多,为学校社工服务的开展提供了一定条件。

另一方面,为探求青少年空间在促进学校社工发展中的作用,本文基于对青少年空间负责人和调查中大多数学生的面谈,得到了一些关于需求度的信息。在此,以洪山青少年空间为例。

洪山青少年空间主要有两个服务板块:

1、青春成长驿站

为了更好地走进青少年,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公益性和助人性的支持,洪山青少年空间于2010年打造了“青春成长驿站”品牌项目。“青春成长驿站”主要从四个方面来改善和支持青少年的成长:成长辅导;超爸超妈特色课堂;感统情商训练;青年职业生涯辅导。

2、爱心伴成长

为了在青少年成长的道路上给予更多的关心、鼓励、辅导,洪山青少年空间于2010年还打造了一个全新品牌服务项目——“爱心伴成长”。“爱心伴成长”主要从两个方面协助青少年的发展:心灵成长工作坊——体验式课堂;爱心支教伴成长。

在与学生的交谈中,调查者将洪山青少年空间的特色项目进行了大概的介绍,并了解学生对这些项目的需求欲望。结果是,大多数的学生都有意愿参与项目,希望通过参与这些项目,获得一些新知识、新技能。

四、结论与讨论

 数据分析和面谈结果显示,性别对社会大众关于学校社会工作的知晓度没有影响,职业对知晓度的影响相对较大;由于大众对社会工作及学校社会工作的知晓度还不是很高,所以在需求度上会有所降低。而若结合青少年空间资源发展学校社会工作有可能激发青少年参与成长活动的积极性,可以将社会工作服务向学校内部推广,从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促进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和有效利用青少年空间资源。在促进学校社会工作发展的同时,我们还应注意社会工作的本土化问题,在青少年空间开展活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照搬深圳、香港、澳门地区的实践经验,缺乏对中国大陆青少年成长特点的思考,这也不利于学校社会工作发展的有效推进。针对本土化问题,学校社会工作这不能将家庭、学校、社区看作是影响学生发展的独立体,而必须努力将这三个系统整合起来。除了将青少年空间的活动推向学校中外,学校社会工作者一方面要有效地起到家庭与学校的桥梁作用,促使家长愿意与学校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促使学校理解家庭的处境和需要,另一方面还要加强与社区的联系,争取更多的社区资源,使社区在针对青少年特殊问题的预防教育项目上积极配合。

另外,与中学生相比,小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对较轻,学生问题整体上也比较简单,学校社会工作在小学的介入有利于顺利的进行社会工作模式的经验积累,使社会工作在大陆青少年空间试点地区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唐孝奎,王智,张大均.港台学校社会工作体系及其对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保障系统研究的启示.[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2]魏爽.高校学校社会工作介入空间略论.[M].中国青年研究,2007;81—83.

[3]程毅.嵌入、建构、增能:学校社会工作视角下高校学生工作的功能拓展.[M].中国青年研究,2010;101—104.

[4]葛俊,施碧钰.我国学校社会工作开展中面临的困境初探——以深圳市学校社工试点为例.[J].传承,2010;93—95.

[5]管向梅.香港学校社会工作制度及其启示.[J]社会,2004.

[6]马林芳,王建平.学校社工的实践反思.[J].中国社会导刊.

[7]宣兆凯.学校社会工作理念与21世纪中国社区教育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

[8]魏爱堂.中国高校学校社会工作的路径选择.[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本文作者 深圳市龙华新区启明星社工服务中心 潘璐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case/2017/0407/2871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