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行业发展行业动态 76万专业社工遍布城乡 社工服务民生传递温暖

76万专业社工遍布城乡 社工服务民生传递温暖

原标题:76万专业社工遍布城乡 社会工作服务民生传递温暖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百姓生活上的点滴“小事”,承载着民生,凝聚着民心。

10多年来,我国社会工作制度建设经历了从顶层到基层;职业发展经历了从零星到正式;实务领域经历了从民政到民生;平台建设经历了从单一到多元;服务成效经历了从一般到专业……目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总量达到76万人,其中持证社工28万多人;相关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社区和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专业岗位超过27万个,在城乡社区和相关事业单位设置社会工作服务站(科室、中心)13697个,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达到5880家,广布城乡的社会工作服务网络正在形成。

政策先行,搭建社会工作体系

中央有关部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积极推进出台相关政策,引领我国社会工作朝着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纳入国家六支主体人才队伍,写进《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写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规划、脱贫攻坚战略等重大规划战略,写入《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反家庭暴力法》等法规文件中,为进一步发展社会工作、建设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提供了有力保证。

民政部联合中央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与人才激励保障的意见》等综合性制度文件,围绕社区、灾害、青少年、社会救助、工会、禁毒等领域出台专项政策,完善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

针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及服务等关键环节和瓶颈问题,民政部先后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出台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的意见》等。

河北、山西、吉林、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山东、湖南、重庆、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地先后出台推进社区社会工作发展的实施意见,北京、黑龙江、江西、四川、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地出台了推动“三社联动”发展意见,北京、山西、上海、安徽、广东等地出台了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发展的实施意见或标准,黑龙江、安徽、广东等地制定了社会工作者、志愿者“两工互动”政策。

在标准规范方面,民政部制定了《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指南》《老年社会工作服务指南》《社区社会工作服务指南》《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绩效评估指南》等行业标准。黑龙江制定了社会工作职业导引,福建制定了社区社会工作通用要求,重庆制定了社区社会工作室评估标准,新疆制定了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管理规范。这些标准为深化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做好点滴,畅通基层社会治理的“毛细血管”

老年人、青少年、妇女、残疾人、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及其相关的一些社会问题成为目前我国社会工作研究所关注的热点。从单一领域到多部门协同推进,从少数发达地区“点上开花”到全国各地“山花烂漫”,社会工作逐步惠及更多普通百姓。

10多年来,在残障康复、妇女家庭、儿童福利、养老服务等领域,处处活跃着社会工作者的身影,用“助人自助”的理念传递着社会福利的热与温。

作为社会工作的传统服务领域之一,10多年来,老年社会工作无论是覆盖范围,还是服务内容都有了迅猛发展。10年间,以失独老人为对象的社会工作服务从广东、上海、北京等地扩展到更多地区,通过个案辅导、小组活动及社区支持网络的搭建,让失独老人的心灵创伤渐渐抚平、生活信心重新建立、生活品质得到提升。

在社会救助领域,低保核查是体现社工专业优势的一个重要阵地。广东省东莞市32个镇(街),共有9000多户低保家庭,核查任务非常艰巨。如何解决这个难题?从2009年开始,东莞市民政局率先向东莞市大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购买服务,20名社工上岗,他们逐户调查、统计分析,建立和更新档案,同时着力解决困难群众在心理和精神上遇到的难题,实现了物质救助与精神救助的结合。

在工会领域,为更好满足职工和会员的职业福利和劳动权益保障需求,截至2013年底,各地工会通过“公开式招聘、合同式用工、契约化管理”方式选聘社会化工会工作者3.36万人。根据新出台的《关于加强工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这部分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将通过参加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继续教育等方式转化为专业化工会社会工作者。同时,通过岗位开发、购买服务等方式,力争到2020年建立一支20万人的工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

此外,救灾领域社会工作、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残障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农村社会工作、社区矫正领域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禁毒社会工作……从政策扶持到具体实施,从政府行为到民间力量,社会工作发挥着更加不可替代的作用。

民生保障,积极构建幸福和谐新高度

“十三五”时期,我国社会工作立足民生改善新需求,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力争到2020年基本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体系。

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十三五”时期,我国社会工作发展思路可以概括为“一二三四”:

一个定位。明确社会工作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要按照稳中求进总基调予以推进。根据不同地区、行业和领域的特点,分类确定社会工作发展的速度、力度、内容与方式。

两个融入。一方面,继续率先促进社会工作融入民政事业发展大局,突出为民解困的实效。另一方面,积极推动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相结合,加快推动教育、卫生、公安、司法、信访、扶贫等部门在本系统、本领域积极发展社会工作。

三个坚持。一是坚持制度设计与政策落地相统一,逐步形成纵向衔接、横向配套、成熟定型的社会工作制度体系。二是坚持壮大队伍和深化服务相协调。三是坚持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相结合,加快健全符合中国国情、反映时代要求、与国际接轨的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体系。

四个保障。一是制度保障,力争到2020年,社会工作专门立法有重要突破。二是平台保障,加快健全以社会工作行政机构为主体、社会工作行业组织和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为两翼的社会工作推进格局。三是资金保障,逐步扩大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规模。四是宣传保障,进一步提高社会工作的认知度,为社会工作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社会工作已扬帆起航,正乘风破浪,放眼未来,其发展前景更为广阔。

文章来源:http://trade.swchina.org/trends/2017/0328/2862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