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前沿业内交流 社会工作多元架构遏制校园欺凌
社会工作多元架构遏制校园欺凌
专业社工联动“家庭学校社区”三方的三级介入
——社会工作多元架构遏制校园欺凌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繁在网络上曝光,引发了社会热议,社会各界人士从不同的视角分析建言。作为专业的助人者,社会工作者也有自己的专业视角:关注欺凌者、被欺凌者及情境中人,同时关注人的生理、心理及社会面以及家庭、学校、社区、社会环境等对人的影响,将相关者放入立体的框架中去理解和分析,在关注问题需要与资源的前提下,寻求有效的介入之道。
学校是社会工作重要的服务领域, 学校社会工作的首要服务对象是处于困境中的学生,坚持关怀与正义的价值理念要求社会工作者警觉学生遭遇不公平对待,因此,介入校园欺凌是学校社会工作的专业使命。虽然有研究显示欺凌者应对冲突的方式通常具有进攻和竞争的取向,而被欺凌者应对冲突的方式具有妥协或顺应的取向。但社会工作者在具体的介入中,不能先入为主地被这样的判断锁定,而要以个别化原则,走进他们的家庭,了解其成长历程、家庭结构、沟通互动方式及父母的价值观、道德水平和语言行为方式,还要与老师等所有情境中人深度会谈,进行证据为本的个性化评估,在此基础上确定介入目标,设计具体的介入方案。
遏制校园欺凌的社会工作介入,建议启动“联动‘家庭学校社区’三方的三级介入”机制,即学校社会工作者与学校相关的老师及其他人员、社区工作者、家长联合起来,整合资源共同参与,以学校、家庭和社区作为服务平台。“三级介入”是指分别对服务对象全体人员、高危人群、案发相关人群的介入。
初级介入:面向全员进行初级介入
友善校园环境营造。面对全体学生,整合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对学生进行集体动员,通过校园文化展示、文化课程渗透、生命教育课程的设计与执行、民间戏剧表演、演讲竞赛、友善班级及友善个人评奖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化“关怀生命·友爱互助”的理念,实践“关怀生命·友爱互助”的行为。
友善社区营造。这里的社区既有地理意义也有功能意义。从地理意义上,可以考虑在学校所在地社区和学生家庭住址社区介入;从功能社区的角度,每个班级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家长群体,通过社区居民及家长群体进行集体动员,运用社区宣传栏、发宣传单、讲座、微信群等方式宣扬“关怀生命·友爱互助”理念,培养“关怀生命·友爱互助”的行为。
友善家庭营造。通过与家长群体互动协商,制定友善家庭标准,指导家庭进行友善家庭建设,例如通过家庭成员友善语言、友善行为训练,友善家庭规则执行等方式营造友善家庭。
二级介入:面对高危人群进行二级介入
通过证据为本的问卷调查,筛选出高危人群为服务对象。高危人群包括过去曾有过欺凌经历和被欺凌经历的学生,或者根据心理及行为倾向测试欺凌或被欺凌风险高的学生,也可能是老师或家长转介的学生。可以分别做欺凌高危人群和被欺凌高危人群的小组,也可以设计欺凌高危人群和被欺凌高危人群的平行小组。对特殊组员进行个案辅导或家庭辅导跟进,帮助学生调整认知,培养同学间友爱之情,发展亲社会行为。
三级介入: 欺凌事件发生后,针对欺凌者、被欺凌者、情境中人的三级介入
针对被欺凌者的介入。危机介入时,第一时间排查身体伤害,如有需要及时协助医治。同时,辅导家人对被欺凌者提供及时的保护与支持。危机处理之后,多方收集资料,全方位评估,依据实际需要,拟订服务计划。可能需要的服务包括个案辅导、家庭辅导、团体辅导(特别是班级融入的小组工作设计与实施)。
针对欺凌者的介入。介入的主要内容包括依据相关的法规适度惩罚;认知调整,特别是人性观、生命观等的价值观的澄清与引导;情绪管理;行为修正训练等。介入方法可选择个案辅导、家庭辅导、小组活动设计与实施。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要重视对其家庭的辅导,有可能父母是欺凌的始作俑者。
针对情境中人的介入。除了欺凌者和被欺凌者,在事件发生的过程中还有很多目击者,这些人包括协助者、附和者,也会有保护者,当然也有一些置身事外的局外人。协助者和附和者都是社会工作介入的目标系统,即需要改变的人,对保护者一定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可以通过“反欺凌主题班会”设计有针对性的活动,对所有情境中人进行介入。
针对特殊情境中人——老师的介入。把老师作为特殊情境中人有两个理解:一是老师位于学生的权利架构之上,有其强大的甚至绝对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二是老师即便不在事发现场,也不是绝对的局外人。但遗憾的是,在笔者近日有关校园欺凌的资料研读中,几乎没有对老师的问责。事实是,有的欺凌事件老师也可能是协助者、附和者,而且发生教师对学生的欺凌也大有人在。对老师的介入,是对社会工作者的巨大挑战,需要学校的认可与支持。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个案会谈技巧,促进老师自我觉察、自我调整、自我改变、自我成长。
(作者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学校与青少年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主任)
责任编辑:段冬蕾
文章来源:http://theory.swchina.org/exchange/2017/0221/2832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