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务探索实务创新 吉林省延吉市:社会工作助力社区社会治理创新
吉林省延吉市:社会工作助力社区社会治理创新
原标题:吉林省延吉市:社会工作助力社区社会治理
近年来,吉林省延吉市面对新常态下创新社会治理工作要求,牢牢把握边疆民族地区实际,在推进社区社会治理创新过程中,做好“社会工作”这篇文章。
以“人”为本
镜头一:延吉市民政局的周红娟科长说:“近四年来,延吉市先后组织976人次参加社会工作业务理论和能力提升培训,动员和组织1000余名社区工作人员报名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每年通过考试人数达30余人。目前,全市社区共有持证社会工作者97人。”
延吉市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全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人才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延吉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方案》《延吉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加强基层社会服务平台建设,制定出台《延吉市社会工作岗位设置办法》等政策法规,按照“一社区一社工”的要求,在全市70个城市社区开发社区社会工作岗位,鼓励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到基层服务。
同时,延吉市把培育社会工作人才作为转变社区治理理念的源点,把发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作为开展社会工作的基础,采取短期培训、以会代训、交流研讨等形式,通过邀请专业讲师、选派人员异地培训、参加交流学习等,不断扩大全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提升社会工作人才的整体水平和实践能力。
以“财”做保
镜头二:“蒲公英之家”是延吉市公园街道园辉社区的一大亮点,这里集儿童学习、娱乐为一体,建设了供孩子们休闲玩耍的凉亭,还有图书室、制作室、小厨房等,装修精巧别致,氛围温馨活泼,是社区孩子们最喜爱的场所。
延吉市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实际,累计投入5000余万元,对城市社区办公与服务场所进行全面建设和改造,使全市78个社区活动场所全部达到500平方米以上,其中最大的社区活动场所面积达1838平方米。落实《民政部、财政部关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意见》,每年列支720万元作为社区建设和社会服务资金,确保社区社会工作开展有场地、有人员、有资金。累计投入1550万元,建设78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和日间照料中心;投入50万元开发建设“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立“爱心助老信息服务中心”;投入700余万元,建设54个“农村幸福院”;投入23万元,建设完成面积达400多平方米的“蒲公英之家”。
以“组织”为平台
镜头三:自闭症儿童的母亲王晓华(化名)说:“延吉市蓝丝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就是自闭症儿童家庭的‘娘家’。这里的社会工作者免费为我们的‘星儿们’筹建了专属的‘七彩梦’画室,还常常举办各种公益活动,让这些孩子走出去,让更多的人来了解、接纳他们。在这里,发自内心地向你们道一声谢谢。”
延吉市把发展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作为推进基层治理创新的突破口,制定出台《延吉市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管理规范》等政策,鼓励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创建发展。培育和注册了延吉市公园街道园辉社区社工协会、延吉市蓝丝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延吉市新里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11家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配备专业社会工作者43人,并做到统一标识、统一服装、统一服务,积极打造品牌效应。
以“专”为用
镜头四:参加“夕阳无限,你我同行”留守老人交友互助小组的林云说:“我本以为会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度过晚年,很感谢社会工作者能介绍我参加这个活动。这不只是一个活动,它已经渗透到我的生活里,让悲观的我感受到了生活的活力与希望。”
2013年以来,延吉市连续4年承接了国家“三区”社会工作人才支持计划项目。2015年以来,争取到国家社会工作项目资金59万元,承接并完成了民政部优抚事业单位职能定位和改革发展研究项目,策划并开展了民族融合、提升儿童能力、留守老人等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为社会工作全面发展开启新篇章。社会工作者紧贴群众服务需求,进行个案探访796次,开展个案209个,策划小组67个,开展社区活动112个,有效满足了居民个性化活动需求,促使传统的“消极型服务”向“积极型服务”转变,推动基层服务工作向精细化、专业化、人性化方向发展。
责任编辑:张燕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innovation/2017/0113/2814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