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沙龙互动访谈 热点论坛|社工的压力之困 听听大家怎么说

热点论坛|社工的压力之困 听听大家怎么说

原标题:热点论坛——社工的压力之困 听听大家怎么说

有人说,选择社工便是选择一种生活。不过,这种生活却并非一帆风顺。许多一线社工都表示“压力比较大”,而这种压力具体表现为工作压力、专业压力、生活压力、社会心理压力、经济压力等。由此,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工人才的大量流失和梦想破碎。那些继续留在社工行业中的人(其中一部分)则与各种压力抗争, 怀着梦想和专业情操,“辛勤”地生活着。

显然,作为一个新兴职业,一句“发展不成熟”推脱不了所有的责任。作为“助人”和“社会医师”的社会工作者,他们所承受的压力理应得到更广泛地关注。社会工作职业压力有何独特的特点?当前一线社工主要面临哪些压力?有何亟待破解的问题?本期便听一听各方声音,希望引发更广泛和深入的讨论。

eb19b1b8a0121c0efb8ae5d613ff6256

主持人:与其他职业相比,社工职业的压力有何特点?

卢碧涛:社会工作作为一个新兴职业,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较短,其职业化、专业化程度还较低。我认为,社工职业的压力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为社会认知度低、职业体系缺失、专业教育滞后等,这些问题是与社工职业化程度、专业化建设等息息相关的。

傅海涛:社工职业压力的特点,我认为最主要的是来自于从业者自身,或者说是社工内心的压力。社工群体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理想主义情怀,内心是向上向善的。在助人的过程中,常常由于自身能力和链接资源不足,使服务无法达到理想的状态而内疚、不安;在工作过程中,因为协调配合过程的不顺畅,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而自责、惭愧;同时也会因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前景不明确而急躁、慌张。

王增武:社工职业的社会认可度不高,从业者在工作中常常难以得到政府、社会成员乃至服务对象的认可。今年4 月,我们机构和当地某部门谈一项“失独老人”的社会服务项目,从整个谈判过程来看,该部门领导一直强调该项工作的志愿性,不能正视我们是专业服务机构的事实。目前, 虽然政府购买服务开展得轰轰烈烈,但若连政府都不能充分认可这一职业的话,其他社会成员就更难了。

樊洁:我认为,当前社工的收入远远低于社会普通职业,社工在提供“助人自助”专业服务的同时,竟然无法解决自己的后顾之忧,说起来真是无奈啊。另外,社工作为专业的助人服务者,往往直接面对社会最弱势或最边缘的群体,接触的负能量居多,也容易造成社工本身的心理压力。这是这一职业产生如此多压力的重要特点

主持人:作为社会工作的从业者,你们在这些年的工作实践中,遇到过哪些职业压力?

卢碧涛:家庭压力应该是比较突出的一个。很多家人、亲朋好友都觉得做社工是服侍别人,不能创造出价值,认为作社工没前途,希望“子女”可以选择一份更好、更体面、更有“钱途”的工作。很多社工都不好意思跟亲朋介绍自己的职业,这是一个很尴尬的现实。

陈藤:工作上的压力也是其中的一个。社工是做人的工作的,每天都跟各式各样的人群打交道,社工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来消化庞杂的信息,开展更多的活动。比如周末和工作日的晚上,社工还要组织小组、社区活动,开展家庭入户探访等,这样的工作挤占了大量的业余时间,不利于他们自身家庭及朋友关系的维护。

王增武: 社工的职业晋升也是困难的。一个成熟的行业都有一套成熟的员工晋升体系,但是目前国内社工缺乏这样的晋升通道,所以从业者容易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 缺乏专业归属感及工作的动力。

樊洁:经济压力是比较严重的。在我生活的城市里,社工收入刚刚接近社会平均收入水平。与同龄人相比,社工的收入要远低于自己的同学及亲朋好友。但如果离开社工行业,那么所积累的专业知识与经验就会失去应有的价值, 所以,生活需求与社工梦想的取舍就成了两难的选择。另外, 专业督导与专业社工发展不同步。我在服务过程中常遭遇专业疑惑或突发状况,因缺乏专业督导支持,有种孤军奋战的无力感。

主持人:在遇到这些职业压力时,你们 是如何应对或看待的? 

卢碧涛:从个人来讲,压力能把人打垮,亦能成为人前进的动力。很多时候,由于社工的发展历程较短,我们会误把压力的来源归结于外界,因而忽略个人的原因。身边很多资深社工经常会感叹:现在的社工太年轻,往往打不得、骂不得,即使他在专业上表现得像一只无头苍蝇。

我做了4 年社工,刚踏入社工行业的时候,什么都不懂, 甚至有点害怕和担心。但我很清楚自己专业能力的不足、专业技能的不够,所以我很努力地去学习,积极参加各种专业提升的培训。通过努力,到现在,我在机构做到了管理层。付出终究是有回报的,所以,面对压力,社工更需要自强不息、更需要努力进取。

王增武:要树立信心,坚持理想。我认为社工的职业化道路还很长,因为该职业较为年轻,我们在面临一系列压力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机会。作为创业者,如果我们能坚持下去,未来必然会在该行业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多的话语权。所以,我们要相信在未来社会中我们有更大的舞台,收入和社会认可度会同步提高,存在问题也会被逐步解决。

樊洁:作为“社会医师”的社会工作者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毋庸置疑,帮助服务对象改善困境所带来的职业自豪感和社工本人人生价值实现带来的个人满足感,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但收入偏低带来的生活压力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在生活需求和梦想坚持之间寻求平衡,尽管这个平衡点很微妙,但我相信随着社工行业的不断发展,这一平衡终究会实现。

主持人:这些压力给社工个人和行业 发展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卢碧涛:给个人发展带来的影响是,这些压力导致社工在工作过程中成就感过低、归属感不足,致使对整个社工行业的信心不足,从而出现社工纷纷转行、流失的现象, 这对社工个人的职业生涯是不利的;对行业发展来讲,这些压力会导致社工职业前景不明朗、社工流失率居高不下, 这些都不利于社工职业化及专业化的建设,不利于社会服务持续有效地开展,不利于社工行业的健康发展。

王增武:也会给在校学生带来迷茫。在校学生是社会工作未来的希望,但是由于社会的认可度普遍不高,有很多学生从入校之初便缺乏对社会工作的认可,甚至排斥社会工作。以安徽省某高校为例,每年申请转专业的新生超过半数,而其他高校也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这必然对社会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不利,应该引起重视。

樊洁:也不尽是不利的方面,收入偏低可能会造成社工专业人才的流失,但另一方面也会督促行业的完善,驱使从业人员不断提升个人素养,进而推动整个行业的专业化发展。社会工作作为新兴职业,在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不平衡性。当专业社工数量积聚到一定规模时,对于专业督导的需求将会日益明显。行业中的领军人物会逐渐向督导角色转变,促进行业内部分工细化,无疑有利于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主持人:如何从体制机制层面破解当前 一线社工所面临的压力问题?

卢碧涛:应尽快建立健全社工职业制度体系,特别是强化社工的价值理念、完善社工的薪酬及晋升机制;出台鼓励企业、公益、慈善等各种社会资源投入社会工作事业的优惠政策,激发社工组织活力,促进社工类社会组织多元化发展;大力推动社工教育发展,强化社工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推行双师制,即“老师+ 社工师”,将有经验的社工引入高校担任专业老师。

陈藤:要建立科学的职称评定体系及社工人才评定标准。以职业水平证书作为从事社工行业的一种门槛, 仅仅只能作为一种起步阶段。留住优秀的社工,还要为从事社工事业的人设计好一整套的成长及晋升体系。

傅海涛:一是完善支持社工机构发展的政策环境,给予民办社工机构更多的发展机会,只有社工机构发展壮大了,一线社工才能有更多的成长空间;二是社工机构应当更加关心一线社工的所思所想、所求所盼,通过内部督导、团队建设、物质奖励等方法舒缓一线社工的思想、工作和经济压力。

王增武:政府相关部门应该更加重视专业性,支持专业服务机构的发展,规范社会服务的市场,提高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社会认可度。社会工作协会和教育协会等组织应该在社会服务中给予社会工作者和机构更多的业务指导,为一线社会工作者和机构提供相关支持。

文章来源:http://salon.swchina.org/talk/2017/0105/2808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