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理论前沿业内交流 “多元参与,精准服务”社工参与架构城市建设

“多元参与,精准服务”社工参与架构城市建设

灾害社会工作实务思考系列篇之(十三)

“多元参与,精准服务”社工参与架构韧性城市建设

9月底,本人作为深圳市灾害社会工作服务队一员,有幸跟随队伍到四川成都、雅安、芦山等地,与四川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四川灾后新兴社会组织、社区基层管理服务单位等进行参访交流,受益匪浅。现将此次为期五日学习心得做一分享。

一、所感

首先,我感觉此次行程组织方深圳社协用心良苦。针对深圳城市化程度高的情况和队伍内例如我这种欠缺防灾减灾救灾实务经验的人员,即安排了学术性的川大灾管院,又安排了瑞泉馨社区、水井坊社区等城市社区灾害管理单位和雅安、芦山等地震灾区居民服务和农村生计类服务项目参访与学习。在传授我们灾害应急介入学术理论基础和拓展国内外防灾减灾眼界视角的同时,又能结合众多鲜活的例子和服务受众、服务实施者亲身访谈分享,加速理论消化吸收。

其次,我感觉到无私与感恩。无论是四川的社工还是四川的基层工作人员和高校老师,都问无不答、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经验和经历分享给深圳的社工。同时我能从灾区重建的居民中感受到对政府和社会组织在危难中提供救助和灾后重建的感恩,如将防灾减灾知识传播传授的热诚的心,灾区重建小区中感谢党和政府的标语、国旗等等。

1

二、所思

在系列学习参访过程中,我对在灾管学院中学习接触到的一个词——韧性城市,感受颇深,极为认同。

2

韧性城市概念最初在西方城市发展背景下提出,指的是城市对抗各种风险与不确定性的能力,包括经济危机、社会管理、环境破坏和自然灾害等。几年前,这一概念被引入中国。

传统的应急应变系统重点在于制定风险防控措施和编制短期的灾后规划,呈现出典型的破坏之后在最短时间内回复到原始状态的思维模式,没有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在城市调整过程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要创造的价值。

相比之下,韧性城市的研究和建设则强调通过对规划技术、建设标准等物质层面和社会管理、民众参与等社会层面相结合的系统构建过程,全面增强城市系统的结构适应性,从而长期提升城市整体的系统韧性。

这一转变,体现了“授人以鱼”、“短期止痛”和“授人以渔”、“长期治痛”的本质区别,和社会工作本身“助人自助”的理念极为切合。

多元参与,构筑现代防灾共同体,是打造“韧性城市”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在系列参访的过程中,看到政府在场地规划、社区标识、物资储备、信息发布及人员调度统筹等方面进行建设管理;基层社区对重点区域、重点建筑,还有重点人群,进行人和物的监控,通过网格化管理、信息化管理,实现防患于未然;社会组织和社工在日常宣传预防、应急演练、邻里互助网络建设等方面进行工作。通过多方共同服务让居民在灾害发生时,知道去哪里、去找谁、该怎么办。

精准服务,制定贴合服务对象需求的服务。在通过技术手段收集居民信息和社工日常预防宣传开展后,社工有目的性的针对各类人群,如生计困难群体、灾害中致残人群、心理社交受损人群等提供精准化服务,增加居民的抗逆力,提高韧性。

三、所行

四川社工类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和创新理念和行动,让我感触很深。不能再将思维和格局局限于深圳,需要不断反思检讨和创新现有机构服务内容和模式。对于即是深圳灾害社工服务队队员之一,又是机构管理者。就本机构以社区为主要服务载体这一特质,如何将“韧性城市或社区”这一概念向同工及社区管理者传输将会是未来工作的一大任务。(深圳市新现代社工服务中心 赵陶陶)

本文为网友投稿,欢迎广大网友踊跃投稿,投稿邮箱:edit@swchina.org电话:010-65000594传真:010-65016220

文章来源:http://theory.swchina.org/exchange/2016/1128/2777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