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理论前沿百家争鸣 与灾害同行——灾害社工赴川交流之行有感

与灾害同行——灾害社工赴川交流之行有感

灾害社会工作实务思考系列篇之(七)

与灾害同行——灾害社工赴川交流之行有感

2016年9月底,本人有幸作为深圳市灾害社工志愿服务队的一员,来到四川进行了为期五天的主题为灾害管理的交流活动。五天里,我们采访了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不同参与救灾、灾后重建工作的单位和组织,详细了解了灾害管理、应急介入、灾后重建的相关知识和经验。内容精彩纷呈,学习到很多,感受到更多,特别是一句“与灾害同行”,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不同阶段的灾害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一、预防为先,提升应灾能力

(一)科学设计跨专业合作的防灾减灾城市规划

面对大自然的力量,往往灾害避免不了。既然避免不了,人类就应该学习“与灾害同行”,学习如何应对他,提升应对它的能力,科学的城市防灾规划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在这样的规划中,不仅仅是相关知识的传送、意识的提升,从更宏观的角度而言,更是多方部门合作配合,系统规划的结果。如城市楼宇抗震的设计、合理的避难场地的规则、水利设施规划、防灾减灾社区排查和信息通报等等,这些涉及了交通、水利、应急办、民政、建设等多个部门。如何将各部门联动起来,共享信息,资源调度,更为系统科学的规划整个城市的防灾减灾体系,是一个重要且迫切需要解决的议题。

(二)切实落实以社区为本的防灾减灾居民教育

除了整体的规划,防灾减灾应从社区基层抓起,尤其是社区居民在此方面的教育。当前,大部分社区对此的教育工作开展的较少,社区居民防灾意识淡薄,宣传教育活动枯燥传统,导致整体社区防灾减灾教育效果不佳。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社区的实际情况,采用多元的宣传教育形式,开展针对性的防灾教育活动,明确宣传到位避难场所、路线等,切实提升居民的灾害意识,应对灾害的技巧,以及熟悉社区的环境和路线,有效保障居民在面对灾害时的自救和助人技巧。此外,还可以考虑在社区建立相关的志愿队伍,成为协助做好宣传教育的重要力量,并且在发生灾害时,可以发挥引领、协助的角色。

二、应急介入,减少灾害损失

(一)加强安置区域公共空间的建立

在灾害应急阶段,除了常规的安置、提供基本的生活需要、陪伴安抚等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安置点公共空间的建立。公共空间的设立,有利于灾民在这个阶段拥有社交和群体生活,透过人与人的连接,构建灾民心里安全感,从而一定程度减少灾害带给个体或群体的心理伤害。如在云南鲁甸期间,深圳灾害队开展了茶馆等空间,目的就是在于透过公共空间,营造安全、有支持感的环境。而今,也有一些救灾帐篷,关注到公共空间打造的部分,可见,作为灾害社工,在应急阶段需要关注到公共空间的打造。

(二)协助安置区灾民生活秩序的恢复

在参访过程中,一张在日本地震安置点灾民一起做操的照片引起了我的关注。这张照片让我看到了灾后日本灾民的生命力,照片上的状态看上去非常积极、正面、甚至传递了一种希望。可见,除了公共空间的建立,还需要努力构建灾民的生活秩序,比如开展集体性活动、劳作等,云南鲁甸地震后,四川灾害队曾组织灾民一起摘花椒,一方面较少了灾害给居民带来的损失,另一方面,让灾民团结起来,每一天有积极的、共同参与的事情做,建立了更加正向的生活秩序,让灾民共同迸发出新的生命力,以及面对灾害的能量与信心。

三、社区重建,构建韧性社区

(一)重点介入灾民社区生活的适应工作

在灾害发生一段时间后,灾民将由安置点转到重建的社区中,很多时候,灾民面对的将是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尤其是很多习惯于乡村生活的老人,面对重建的城市社区,往往会出现很多生活上的不习惯,因此需要协助他们熟悉新的社区环境,了解和学习一些不同的设备的使用,形成和习惯新的生活习惯。除了生活方式,社区邻里关系的构建,也是一个工作重点,有效的社区支持网络,对于灾民更好的恢复和生活,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二)探索社会组织本土化服务的延续

在灾害发生时,往往全国各地都给予巨大的支持,其中包括派驻不同的社会服务力量,支持当地的应急和灾后重建工作。但根据过去救灾的经验,这些救灾的力量往往具有时限,时间到了人才队伍也将撤回,这不利于当地服务的延续工作,因此探索本土化服务的延续,是一项迫切的工作。尤其是支援灾区的服务队伍,更应该开展本土服务组织和本土人才的孵化培养工作,这样,才能保障后续工作的衔接,以及灾区相关社会服务的持续有效开展。

总体而言,面对灾害,城市需要有“韧性”。第一,防灾减灾工作需要构建“四助体系”:自助——居民自己具备一定的防灾减灾能力;他助,居民互帮互助,可以协同应对灾害,甚至协助社区的防灾减灾工作中;共助:企业、社会组织及时到位,构建联动的机制;公助:政府机构发挥主导地位,协同调度。其次,构建防灾生活圈,设立生命线,保障粮食、水的基础供给,防灾绿地、水渠,防灾据点的建设和宣传工作等,形成综合防灾减灾的新局面。最后,需要重视公共生活圈的建立,协同居民有希望、适宜的生活,培育本土的社会组织力量,共同打造防灾减灾的韧性城市!(王璐)

本文为网友投稿,欢迎广大网友踊跃投稿,投稿信息如下:网址:www.swchina.org 注册网站会员,点击页面右侧“我要投稿”进行会员投稿。投稿邮箱:edit@swchina.org电话:010-65000594传真:010-65016220

文章来源:http://theory.swchina.org/many/2016/1110/27661.shtml